教育部优质专科学校建设单位
安徽省示范性高职院校(2010年)
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2015年)
2024年10月27日
整理: 大學志
ChinaSchool.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全国文明城市、皖东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江淮保障”和“金陵锁钥”之称的安徽省滁州市,东靠南京、西接合肥,北枕淮河、南临长江,是南京都市圈和合肥经济圈中心城市,也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核心区城市之一。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是2002年7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滁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由原滁州建筑工程学校、安徽滁州技工学校、滁州市商业干部学校、滁州市供销干部学校、滁州市粮食成人中专学校、滁州市财税干部学校等6所中专学校合并组建。校园占地面积1222亩,建筑面积45.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99亿元。现有42个高职招生专业,全日制高职学生14309人。与安徽科技学院开展五个专业专升本联合培养。设有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食品与环境工程学院、传媒与设计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商学院、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部、体育部等11个教学院部,13个党政管理机构、5个教辅机构、2个群团机构。现有教职工697人,其中事业编制592人,副高及以上职称176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518人,建有省级高水平教学团队24个。省级教坛新秀31名,省级教学名师15名。学校先后获批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教育部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全国首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高职扩招标杆校、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节水型高校、安徽省绿色学校、安徽省第四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安徽省创新创业示范校、安徽省“三教改革”示范校、省级技能特色学校培育单位和省级特色产业学院等荣誉和成果。
学校立足地方办学,确立了“弘德致远、修能致用”的校训,秉持着“地方性、技能型、合作式、数字化”的办学定位,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门办学,根植滁州、服务滁州、贡献滁州,坚持走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着力培养理论基础实、动手能力强、职业素养高,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意识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2008年,学校在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等级。2015年学校立项为首批“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2020年以A档优异成绩通过教育厅组织的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中期检查。2023年8月,学校获批立项安徽省新一轮“双高计划”学校建设单位,新能源汽车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两个专业群一并立项省级“双高计划”专业群。2024年5月,省专家组进校开展复核,对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学校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省、市对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系列重要部署,突出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步、新成果。
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作为政治要件,列为校党委会、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第一议题”。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强化理论武装和政治建设,全校上下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四个意识”不断增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扎实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实现教师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全覆盖。开展“强基础、提质量、创品牌”三年行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管理系党支部立项全省高校党建“样板支部”建设单位。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常态化开展廉洁警示教育,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不断健全监督体系。持续开展“作风建设提升年”行动,全校上下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不断巩固。
立德树人全面落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质量完成学校章程修订,将“德”的要求写进校训。落实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工作方案,理顺“五育并举”体制机制,全面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切实发挥好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高标准完成思政项目建设,今年获评省高职高专院校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选优配齐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心理健康教师等学生工作队伍,落实专职思政课教师和专职辅导员岗位津贴。开展两个“攻坚行动”,不断提升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和思政教师队伍工作能力水平。广泛调研学习省内外先进院校好做法,大力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学校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2021年获批安徽省第四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今年初顺利通过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校验收。
专业结构持续优化。聚焦省十大新兴产业和滁州八大产业链的发展需求,优化整合专业结构。整合校内外资源,组建了机电一体化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食品检验检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艺术设计、电子商务、大数据与会计等8个专业群,重点打造机电一体化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两个省级双高校重点专业群。建立专业退出机制,已停招市政工程技术、环境工程技术等2个专业等专业。强化专业增设的需求导向,围绕安徽省打造万亿汽车产业和滁州市打造光伏之都的发展战略,新增了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2个专业,同时恢复了光伏工程技术专业招生。2024年,学校招生专业42个,其中服务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的专业有31个,占比达73.8%,服务滁州市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业有38个,占比达90.5%。
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2020年以来,引进各类教师236人,现有正高级职称人员35名、副高级职称人员141名,省级“双师型”教师318人。先后已引进博士10名,培养2名教师取得博士研究生学位,选聘产业教授40名,其中省级产业教授12名,省级“科技副总”1名,师资队伍数量和结构明显改善。逐步形成了校、省、国三级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模式,教师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获国家级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1项、省级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6项、二等奖31项,获省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1项,学校被授予2023年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最佳组织奖”。组织实施了“人才引育突破年”“高层次人才引进百日行动计划”“人才滁职行”等系列引育活动,先后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办法(试行)》《产业教授选聘办法》《教师赴行业企业挂职实践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文件。
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建有省级精品线下开放课程16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0门、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示范项目13门、线上教学优秀课堂6个,校企合作开发教材33门,其中《数控加工技术》获批国家“十三五”“十四五”规划教材。588门课程、23个基层教学组织顺利通过省教育“双基”达标验收,达标率分别为83%和100%,其中32门课程立项省级教学示范课,2个基层教学组织立项省级示范基层教学组织。42个专业开展1+X证书种类32个,学生取证率占在校生22%。2022年,学校教学内部质量保证体系通过省教育厅现场复核,获“四个显效”。学校“三教改革”省级示范校建设项目中期检查获得优秀等级。学生技能竞赛不断实现新突破,近五年在各级各类大赛累计获国家级奖项75项、省级奖项694项,其中,2022年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市场营销技能”赛项一等奖。在省第十五届运动会比赛中,我校以16枚金牌、6枚银牌、12枚铜牌的优异成绩高居榜首。征兵工作在全省普通高校绩效考评中获“优秀”等次,连续5年获“全市征兵工作先进单位”。2021年7月,学校获批与安徽科技学院在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等5个专业开展专升本联合培养。持续开展“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行动,毕业生就业去向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在滁就业率保持在50%以上,留皖学生数占比达到70%以上。学校连续8年获安徽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标兵单位,连续4年被教育部列为“毕业生就业状况布点监测高校”,2022年获“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突出激励高校”。2023年学校入选中部和东北地区“服务贡献卓越高等职业学校50强”榜单。
产教融合深入推进。从1997年开始与博西华公司合作,采用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技能人才,2013年5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视察我校,对学校与博西华家用电器有限公司联合开展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近年来,学校积极借鉴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办学经验,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获安徽省首批校企合作示范典型学校。“校企合作、对接德国标准,现代学徒制培养机电类人才的实践与创新”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案例成功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典型案例。先后与滁州隆基乐叶、金鹏控股集团、滁州惠科光电等企业开设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班40余个,累计培养优秀学徒近1800人。工业机器人与数字化制造专精特新产业学院被工信部立项建设,凤凰数字创意产业学院立项为省级特色产业学院建设,先进光伏现代产业学院立项为省级职业院校现代产业学院,依托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星恒电源公司共建的市域产教联合体立项安徽省首批市域产教联合体培育单位。牵头申报的三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获批安徽省首批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培育建设项目。牵头组建的“安徽滁州职业教育集团”,现有成员单位161家,帮助嘉美食品包装(滁州)股份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成功获批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单位,获批首批“省级示范职教集团”建设单位和全国首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连续6年获省教育厅年度工作评议A等。
服务地方成效显著。2020年至今累计立项安徽省高校重大、重点项目(三类纵向项目)85项。学校与区域100多家企事业单位签订横向课题近300项,实现到账经费3000多万,科技转化160多项。获授权专利650件,其中发明专利94件,连续多年发明专利授权在全省同类高校中排名前列,年均授权专利数达到在校生数的1.16%,超省高水平大学标准(0.1%)。先后高质量完成第十届世界青年(U18)女子手球锦标赛部分赛事、省十五运开闭幕式、高校部比赛、第八届中国农民歌会开幕式、第34届中国大学生手球锦标赛暨第2届中国大学生沙滩手球锦标赛和中国高职院校乒乓球锦标赛等重大赛事协办承办工作。开展各类技能鉴定和培训52190人次,到账710万元。2023年经学校向市人社部门申请,同意我校应届毕业生参加高技能人才认定,共有机械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等32个专业15个工种高级认定。学校在全省技能人才评价机构年度工作评估中连续三年被评选为“五星级”单位。
办学条件持续达标。滁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作,在土地、师资等难点指标达标上给予鼎力支持。2022年11月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我校在原有597个编制的基础上将用人规模扩大至980人。2023年4月市政府第25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将安徽滁州技师学院整体划归我校。2024年5月,五项办学条件重点监测指标分别为:生师比为17.41:1;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69.7%;生均教学行政用房19.06平方米/生;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4万元/生;生均图书73.3册/生,办学条件达标工作顺利通过省厅专家现场复核。学校持续加强内部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建立长效机制,将办学条件达标工作纳入学校的日常管理和发展规划之中,确保各项办学条件持续达标。
扎实做好民生和安全稳定等工作。建设教职工活动中心、学生宿舍楼、浴室、食堂改造等一批民生工程,组织开展暖民心行动,打造“爱传万家”“阳光成长计划”等发展型资助特色品牌,年均走访困难学生家庭170余户,设立勤工助学岗位200个,奖助学生1.2万人次,发放各类奖补资金近3000万元。落实教师两倍绩效工资待遇,组织开展教职工疗休养活动和教职工家庭大事访问。持续开展各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强化信访工作,畅通师生反映问题渠道,着力化解突出问题,获市信访考评“优秀单位”,广大师生安全感、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高。
迈入新阶段、奋进新征程。学校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发展新理念,坚持服务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就业的办学方向,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精心组织实施“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聚焦全面建成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和实现职业本科层次教育新跨越,奋力实现“2358”的奋斗目标,以推进学校全面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综合改革为动力,真抓实干,创优争先,奋力谱写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为滁州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人才和技能支撑!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2024年10月更新
大学风光 · 滁州职院
我的大学 ·
棠梨落雨 · 陌上花开
大学风光 · 滁州职院
我的大学 ·
棠梨落雨 · 陌上花开
大学风光 · 滁州职院
我的大学 ·
棠梨落雨 · 陌上花开
大学风光 · 滁州职院
我的大学 ·
棠梨落雨 · 陌上花开
一、学校全称: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二、办学层次:高职(专科)
三、办学类型:公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四、办学地址:滁州市丰乐大道2188号
五、招生计划:以教育主管部门下达为准。
六、招生录取规则及要求
(一)学校依据教育部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对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要求,按公平、公开、公正和择优录取的原则,根据考生考试成绩和公布的招生计划,严格按招生的有关规定进行录取。
(二)安徽省普通类进档考生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进行录取,不设分数级差;艺术类根据“综合分优先,遵循志愿”原则,按省考试院统一的录取规则进行录取。外省考生按各省公布的录取工作实施方案执行,对进档的考生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进行录取。如投档成绩相同时,按各省(区、市)确定的平行志愿投档同分排序规则进行排序录取。
(三)学校严格按教育部和各省(市、区)的相关规定执行加分优惠政策。
(四)学校商务英语专业外语语种为英语,其它专业不限制外语语种。
(五)学校严格执行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院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规定(特殊专业体检及要求)。学校对录取新生的男女比例无要求。
(六)新生入校后,学校将在三个月内进行新生入学资格审查及身体复检。经复查不合格者,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处理,凡发现弄虚作假者,一律取消其入学资格。
七、颁发证书
证书种类:普通高等学校学历证书,学校名称: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八、收费标准
按照皖价费〔2006〕240号核准的标准执行。其中学费:文科类3500元/年,理科类3900元/年,艺术类6500元/年,中外合作专业9000元/年;住宿费:4人间1000元/年,6人间800元/年。
九、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50-3854670、3854671、3854672
咨询QQ:2335112165
招生咨询微信:czzy66
学校网址:www.chzc.edu.cn
招生工作办公室
2024年6月10日
招生工作办公室
2024年6月12日
根据我校2024年分类考试招生章程有关规定,经学校招生工作领导会议研究决定,我校2024年分类考试招生预录取合格线如下:
1.普高类(总分750分):531分;
2.中职类(总分750分):计算机类专业组、经管类专业和食品类专业组分别为510分,艺术类专业组、建筑类专业组和机械类专业组组分别为400分。
3.各专业第一志愿预录取分数线如下:
表一:普高类各专业第一志愿预录取分数线
专业 |
最低分 |
传播与策划 |
535 |
大数据与会计 |
543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568 |
电子商务 |
531 |
动漫制作技术 |
531 |
工程造价 |
531 |
工商企业管理 |
534 |
工业机器人技术 |
531 |
光伏工程技术 |
531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569 |
机械设计与制造 |
531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542 |
建设工程监理 |
531 |
建筑工程技术 |
531 |
旅游管理 |
532 |
模具设计与制造 |
531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
531 |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531 |
软件技术 |
532 |
商务英语 |
531 |
食品检验检测技术 |
531 |
市场营销 |
531 |
室内艺术设计 |
531 |
数控技术 |
531 |
物联网应用技术 |
531 |
现代物流管理 |
532 |
新能源材料应用技术 |
531 |
新能源汽车技术 |
552 |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 |
539 |
艺术设计 |
531 |
应用化工技术 |
532 |
园林技术 |
531 |
总体 |
531 |
|
|
表二:中职类各专业第一志愿预录取分数线
专业组 |
预录取资格线 |
专业 |
最低分 |
机械类专业组 |
400分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482 |
工业机器人技术 |
427 |
||
光伏工程技术 |
401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564 |
||
机械设计与制造 |
507 |
||
模具设计与制造 |
412 |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
401 |
||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 |
458 |
||
数控技术 |
406 |
||
新能源材料应用技术 |
431 |
||
新能源汽车技术 |
407 |
||
计算机类专业组 |
510分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564 |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511 |
||
软件技术 |
513 |
||
物联网应用技术 |
510 |
||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 |
511 |
||
建筑类专业组 |
400分 |
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 |
425 |
工程造价 |
419 |
||
建筑工程技术 |
400 |
||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
405 |
||
现代物业管理 |
403 |
||
经管类专业组 |
510分 |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 |
510 |
电子商务 |
510 |
||
旅游管理 |
557 |
||
市场营销 |
510 |
||
现代物流管理 |
519 |
||
食品类专业组 |
510分 |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 |
510 |
应用化工技术 |
515 |
||
园林技术 |
510 |
||
艺术类专业组 |
400分 |
动漫制作技术 |
525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402 |
||
工业设计 |
452 |
||
室内艺术设计 |
412 |
||
合计 |
400 |
||
|
|
|
|
备注:以上分数线不包括革命老区建档立卡户和退役士兵专项计划类考生。
招生工作办公室
2024年9月1日
教学院系 |
专业 |
经济贸易系 |
旅游管理、物流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空中乘务、投资与理财、工商企业管理、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保险、市场营销、旅游管理、商务英语 |
机电工程系 |
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工业电子、工业机械、工业机器人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 |
土木工程系 |
安全技术与管理、市政工程技术、建设工程监理、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物业管理、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 |
食品与环境工程系 |
园林工程技术、建筑材料检测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加工技术、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应用化工技术、园林技术、园艺技术 |
传媒工程系 |
服装与服饰设计、传播与策划、动漫制作技术、工业设计、艺术设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
信息工程系 |
虚拟现实应用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电子产品质量检测、移动互联应用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软件技术、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
汽车工程系 |
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车身维修技术、数控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 |
招生工作办公室
2024年10月28日
收费标准
按照皖价费〔2006〕240号核准的标准执行。其中学费:文科类3500元/年,理科类3900元/年,艺术类6500元/年,中外合作专业9000元/年;住宿费:4人间1000元/年,6人间800元/年。
学校设有各类奖助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各类优秀学生奖学金和社会奖助学金),同时实行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伙食补助、贫困慰问等资助政策,开通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报到“绿色通道”。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奖学金、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等相关政策,并提供勤工助学岗位,鼓励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学院设有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努力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优良的服务。
招生工作办公室
2024年6月20日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學志 · ChinaSchool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學志 · ChinaSchool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學志 · ChinaSchool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學志 · ChinaSchool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學志 · ChinaSchool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學志 · ChinaSchool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學志 · ChinaSchool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學志 · ChinaSchool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學志 · ChinaSchool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學志 · China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