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31日
整理: 大学志
ChinaSchool.
陕西理工大学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汉中,是全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1958年,为解决陕南基础教育师资和其他急需人才,汉中大学成立,1978年更名为汉中师范学院;1965年,适应三线建设战略需要,北京大学汉中分校在汉中设立,1978年北大分校撤离后,在原址建立陕西工学院;2001年,汉中师范学院与陕西工学院合并组建陕西理工学院,2006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陕西理工学院更名为陕西理工大学。
学校现有南北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128.23万平方米,校舍建设总面积68.39万平方米。现设有15个学院、3个书院和1个教学实验实训中心,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设有2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52个本科专业,共有全日制在校生2.3万余人,其中研究生2000余人。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建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物理学、汉语言文学等8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经济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思想政治教育等1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和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6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名牌专业,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创新创业学院,1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23个省级教学团队,16名省级教学名师,2个国家级和6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省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校以来,累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16万余名毕业生,绝大多数已成为所在领域、行业或部门的优秀人才和业务骨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持续强化学科特色建设。学校及生物学被列为陕西省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拥有生物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国语言文学等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教育、会计、生物与医药、材料与化工等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涵盖理、工、文、管、法、教育、经济等7个学科门类。1个省级一流学科,5个省级一流培育学科及2个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围绕秦巴自然资源、工业应用技术、汉水流域文化三大特色领域,在秦巴山区自然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工业应用技术开发研究、汉水流域文化史及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形成鲜明特色。

学校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不断提升科技服务能力。现有1个省部共建类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1个“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陕西数据与应用中心汉中分中心”,1个未来产业创新研究院。建有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概念验证中心、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38个省部级研究中心和服务平台。近年来,获批国家级项目60项、省部级项目340余项,获教育部人文社科奖1项、省科学技术奖11项、省高校科学技术奖33项、省高校人文社科成果奖19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900余篇,其中教师以共同一作单位在Nature发表论文2篇,SCI、EI、CSCD收录13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40余项,专利转化280余项。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持续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现有专任教师1260余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400余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00余人,二、三级教授20余人。建有1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基地、1个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柔性引进院士5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全职引进国家级人才1人,入选陕西省省级人才项目30余人。现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陕西省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获得者40余人。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理念,不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主动对接国家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设有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陕西理工大学特莱恩工学院。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开展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本硕连读、双学位等各类交流学习项目。常年聘请外籍专家及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任教、讲学,促进了学校的学术交流与对外融合。
学校坚持“融合发展”理念,服务社会发展成果丰硕。学校积极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成立科技发展公司、大学科技园等成果孵化平台,5项科技成果获批秦创原“春种基金”。学校聚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大鲵高值化利用、秦巴茶叶深加工、黑木耳羊肚菌人工高产栽培、中药材新品种研发、尾矿渣处理、土壤保护、装备制造业等方面开展有组织科研,助力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学校与汉中市共建生态产品技术创新研究院、天汉数字经济研究院、汉中汉文化研究院等,与3201医院、汉中市中心医院等开展教学、科研合作,与汉中中学、汉中市龙岗学校等深耕基础教育研究,为汉中市高质量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学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持续筑牢事业发展政治保障。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将党的建设与事业发展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确保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学校党委获评陕西高校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建有教育部、省级党建“双创”党组织14个,通过以党风带教风、以教风促学风、形成优良校风,不断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陕西理工大学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要求和工作部署,扎实推进“办学强校五大战略”,全面落实“内涵建设十项任务”,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凝心聚力,追求卓越,奋力书写新时代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全面建成以教师教育和工程教育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陕西理工大学
2025年5月

大学风光 · 1
我的大学 · 陕理工
棠梨落雨 · 陌上花开

大学风光 · 2
我的大学 · 陕理工
棠梨落雨 · 陌上花开

大学风光 · 3
我的大学 · 陕理工
棠梨落雨 · 陌上花开

大学风光 · 4
我的大学 · 陕理工
棠梨落雨 · 陌上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