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主頁
属性 公办 本科 所在地 甘肃省兰州市
兰州大学(Lanzhou Universit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教育部共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和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高校,为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理事单位。
兰州大学2025年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简章
兰州大学2025年招收澳门保送生简章
兰州大学2025年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简章
兰州大学2024年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简章
兰州大学2024年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简章
兰州大学2024年招收澳门保送生简章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9日
兰州大学创建于1909年,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先后入选“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首批设置文、理科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首批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首批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的高校。
兰州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涵盖13个学科门类,现有99个本科专业,4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含230余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2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含140余个博士学位授权专业),有2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之一。1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兰州大学现有教学科研人员3200余人,其中院士23人(含兼职),教授、研究员1300余人,副教授、副研究员860余人。
兰州大学先后与近50个国家和地区的250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
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我校2025年将依据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成绩招收香港学生。
一、招生计划及招生专业
招生计划:15名。
二、报名要求
根据2025年内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办法的要求进行报名。
(一)报名条件
考生须满足以下要求:
1.拥护“一国两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品行端正。
2.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或非永久性身份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港澳居民居住证,所持证件在有效期内。
3.参加2025年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文史类和文理兼招类专业要求考生成绩不低于“3、3、2、A”,即中国语文科、英国语文科达到第3级及以上,数学科达到第2级及以上,公民科达标;理工类专业要求考生成绩不低于“3、3、3、A”,即中国语文科、英国语文科、数学科达到第3级及以上,公民科达标。
4.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规定。
(二)报名方式
考生可登录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网上报名系统(https://www.eeagd.edu.cn/hkmsks/main.jsp)或http://eea.gd.gov.cn/bmbk/index.html)按联招办规定的时间、地点、方式报名,并通过该网站查询成绩及录取情况。
三、录取规则
(一)达到报名条件要求。
(二)校长推荐计划以内的考生同样应满足报名条件要求。
(三)优先录取第一志愿填报我校的考生。
(四)录取时根据考生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成绩总分和考生中学期间学习经历,从符合我校录取要求的学生中,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通过网上录取系统提交至联招办,由联招办审核确定最终录取名单。
(五)我校按照择优录取的原则在考生填报专业中进行录取。
四、入学及在校管理
(一)新生持录取通知书和有效的出入境证件来校报到,报到时间以录取通知书上规定的时间为准。因故不能按时报到者,应提前向学校请假,并获得批准。在规定时间内未报到又未请假者,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二)新生入校后需接受体检,体检受限专业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并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三)新生入校后,我校将核查其入学资格,凡不符合录取要求或弄虚作假者,我校将取消其入学资格或学籍。
(四)学生在校期间,依据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和培养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学生的规定》(教港澳台〔2016〕96号)和学校有关规章制度统一管理。
五、收费标准
被录取的学生入学时,应缴纳学费和住宿费,收费标准与内地同专业学生标准一致。
六、其他
(一)学生与同专业内地(祖国大陆)学生同住。
(二)新生入学报到时,所持有出入境证件的有效期应与学习期限相适应,至少有效期一年。
(三)若教育部相关规定有变化,以新规定为准。
七、监督机制
兰州大学纪检监察机构监督招生工作。监督电话:+86-931-8914015。
八、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86-931-8912116、5196678
通讯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天水南路222号贵勤楼B213室
邮编:730000
E-mail(咨询):zsb@lzu.edu.cn
招生网址:https://zsb.lzu.edu.cn
学校网址:https://www.lzu.edu.cn
附件:兰州大学2025年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专业目录.docx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9日
兰州大学创建于1909年,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先后入选“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首批设置文、理科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首批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首批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的高校。
兰州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涵盖13个学科门类,现有99个本科专业,4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含230余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2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含140余个博士学位授权专业),有2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之一。1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兰州大学现有教学科研人员3200余人,其中院士23人(含兼职),教授、研究员1300余人,副教授、副研究员860余人。
兰州大学先后与近50个国家和地区的250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
根据教育部有关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我校2025年将招收澳门保送生。
一、招生计划及招生专业
招生计划:2名。我校将结合考生志愿填报、专业培养需求和生源情况等对招生计划做相应调整。
招生专业:详见后附专业目录。
二、报名条件
(一)拥护“一国两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品行端正。
(二)持有效的澳门居民身份证及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
(三)符合澳门保送生资格,成绩优异,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
(四)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规定。
三、报名方式
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教育及青年发展局统一组织报名。
四、面试及录取
我校将对符合澳门保送生资格的报名学生进行面试考核,综合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学习能力等基本素质。将根据学生的考核情况和综合素质择优录取。面试方式、时间及地点另行安排,提前一周左右通知学生。
我校将预录取的澳门保送生名单报送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地区及台湾学生办公室审核,审核通过后办理相关录取手续,并于2025年7月发出正式录取通知书。
五、入学及在校管理
(一)新生持录取通知书和有效的出入境证件来校报到,报到时间以录取通知书上规定的时间为准。因故不能按时报到者,应提前向学校请假,并获得批准。在规定时间内未报到又未请假者,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二)新生入校后需接受体检,体检受限专业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并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三)新生入校后,我校将核查其入学资格,凡不符合录取要求或弄虚作假者,我校将取消其入学资格或学籍。
(四)学生在校期间,依据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和培养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学生的规定》(教港澳台〔2016〕96号)和学校有关规章制度统一管理。
六、收费标准
被录取的学生入学时,应缴纳学费和住宿费,收费标准与内地同专业学生标准一致。
七、其他
(一)学生与同专业内地(祖国大陆)学生同住。
(二)新生入学报到时,所持有出入境证件的有效期应与学习期限相适应,至少有效期一年。
(三)若教育部相关规定有变化,以新规定为准。
八、监督机制
兰州大学纪检监察机构监督招生工作。监督电话:+86-931-8914015。
九、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86-931-8912116、5196678
通讯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天水南路222号贵勤楼B213室
邮编:730000
E-mail(咨询):zsb@lzu.edu.cn
招生网址:https://zsb.lzu.edu.cn
学校网址:https://www.lzu.edu.cn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9日
兰州大学创建于1909年,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先后入选“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首批设置文、理科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首批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首批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的高校。
兰州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涵盖13个学科门类,现有99个本科专业,4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含230余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2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含140余个博士学位授权专业),有2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具有学位授权自主审核高校之一。1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兰州大学现有教学科研人员3200余人,其中院士23人(含兼职),教授、研究员1300余人,副教授、副研究员860余人。
兰州大学先后与近50个国家和地区的250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
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我校2025年将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测”成绩面试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
一、招生计划及招生专业
招生计划:10名。我校将结合考生志愿填报、专业培养需求和生源情况等对招生计划做相应调整。
招生专业:详见后附专业目录,考生可以从我校公布的招生专业目录中填报6个专业志愿并选择是否服从专业调剂。
二、报名条件
(一)拥护“一国两制”和国家统一,品行端正。
(二)持有效的《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以及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证件须在有效期内。
(三)在台湾参加当年“学测”考试,且考试科目中相关科目成绩达均标级的台湾高中毕业生;其中,报考文史类专业,国文科目成绩须达到均标级;报考理工类专业,数学A科目成绩须达到均标级;报考文理兼招类专业,国文或数学A/B科目成绩须达到均标级。
(四)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规定。
三、报名方式
(一)报名方法
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请于2025年3月1日至31日登录祖国(大陆)普通高校依据台湾地区学测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报名系统(网址:https://www.gatzs.com.cn/z/tw/)进行报名。考生须按照要求输入个人信息,上传个人证件、电子照片、学测成绩、考生诚信承诺书等基本材料,提交成绩查验授权书及我校要求的其他材料。
(二)其他材料
1.往届高中毕业生毕业证书扫描件;应届高中毕业生在读证明扫描件,证明上应注明学籍号。
2.个人陈述。字数控制在1000字之内,请另行附页。
请将上述材料按要求提交至报名系统。
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确认本人是否符合报名条件,须对提交的证明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一经查实即予取消报名或录取资格。
四、资格审核
我校根据考生报名材料进行资格审查,审查通过的考生名单于2025年4月16日前发布。考生应及时登录系统查看审核结果。系统显示需更正或补充材料的,考生应在2025年4月15日前更正或补充有关材料,提交后及时查看审核结果,逾期提交不再受理。
五、考试安排
(一)考试内容
综合素质考察。
(二)考试时间
2025年4月24日分类、分时段进行,具体面试安排将提前通过电子邮件和兰州大学本科招生网(https://zsb.lzu.edu.cn)网上公告方式另行通知,请考生务必及时关注电子邮件和网上公告信息。
(三)考试方式
面试,具体考核方式届时将通过邮件和招生办网站上的公告通知考生。
(四)相关说明
审查通过的考生应按要求参加面试考核。若需调整材料审核或考核时间,我校将视具体情况调整相关安排并提前发布公告。
六、录取办法
(一)学校根据申请者的当年度“学测”成绩和面试表现,按照综合成绩择优录取,结合考生专业志愿分配专业。对面试成绩合格者,按照综合成绩由高到低排序确定预录取名单,综合成绩相同时,依次比较学测成绩总分、国文成绩、数学A/B成绩、英文成绩。综合成绩=(学测成绩÷学测成绩满分值)×100+(面试成绩÷面试成绩满分值)×100。
学测成绩按照其填报的第一志愿专业对应科类计算。填报理工类专业志愿,学测成绩为国文、英文、数学A、自然等四门科目的总成绩;填报文史类专业志愿,学测成绩为国文、英文、数学A/B、社会四门科目的总成绩较高值。填报文理兼收类志愿,学测成绩为国文、英文、数学A/B、社会或自然四门科目的总成绩较高值。
(二)考生须于2025年5月15日至19日期间登录系统查询本人录取情况,进行录取确认。逾期未确认的考生视为放弃录取资格,且不得参加征集志愿报名。考生确认后,我校将发放录取通知书。
七、入学及在校管理
(一)新生持录取通知书和有效的《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来校报到,报到时间以录取通知书上规定的时间为准。因故不能按时报到者,应提前向学校请假,并获得批准。在规定时间内未报到又未请假者,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二)新生入校后,我校将核查其入学资格,凡不符合录取条件或弄虚作假者,我校将取消其入学资格。
(三)新生入校后需接受体检,体检受限专业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并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四)学生在校期间,依据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和培养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学生的规定》(教港澳台〔2016〕96号)和学校有关规章制度统一管理。
八、收费标准
被录取的学生收费标准与内地(祖国大陆)同专业学生标准一致。
九、其他事项
(一)学生与同专业内地(祖国大陆)学生同住。
(二)本简章由兰州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若教育部相关规定有变化,以新规定为准。其他事项按照教育部相关要求,结合工作实际进行。
十、监督机制
兰州大学纪检监察机构监督招生工作。监督电话:+86-931-8914015。
十一、咨询方式
咨询电话:+86-931-5196678,8912116。
通讯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天水南路222号。邮编:730000。
兰州大学主页:https://www.lzu.edu.cn
兰州大学招生网:https://zsb.lzu.edu.cn
兰州大学招生办公室E-mail(咨询):zsb@lzu.edu.cn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4年2月3日
兰州大学创建于1909年,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先后入选“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首批设置文、理科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首批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首批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的高校。
兰州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涵盖12个学科,现有99个本科专业,4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含230余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2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含140余个博士学位授权专业),有2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之一。1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兰州大学现有教学科研人员30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24人,教授、研究员1200余人,副教授、副研究员840余人。
兰州大学先后与近50个国家和地区的250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
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我校2024年将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测”成绩面试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
一、招生计划及招生专业
招生计划:10名。我校将结合考生志愿填报、专业培养需求和生源情况等对招生计划做相应调整。
招生专业:详见后附专业目录,考生可以从我校公布的招生专业目录中填报6个专业志愿并选择是否服从专业调剂。
二、报名条件
(一)拥护“一国两制”和国家统一,品行端正。
(二)持有效的《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以及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证件须在有效期内。
(三)在台湾参加当年“学测”考试,且考试科目中相关科目成绩达均标级的台湾高中毕业生;其中,报考文史类专业,国文科目成绩须达到均标级;报考理工类专业,数学A科目成绩须达到均标级;报考文理兼招类专业,国文或数学A/B科目成绩须达到均标级。
(四)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规定。
三、报名方式
(一)报名方法
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请于2024年3月1日至31日登录祖国(大陆)普通高校依据台湾地区学测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报名系统(网址:https://www.gatzs.com.cn/z/tw/)进行报名。考生须按照要求输入个人信息,上传个人证件、电子照片、学测成绩、考生诚信承诺书等基本材料,提交成绩查验授权书及我校要求的其他材料。
(二)其他材料
1.往届高中毕业生毕业证书扫描件;应届高中毕业生在读证明扫描件,证明上应注明学籍号。
2.个人陈述。字数控制在1000字之内,请另行附页。
请将上述材料按要求提交至报名系统。
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确认本人是否符合报名条件,须对提交的证明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一经查实即予取消报名或录取资格。
四、资格审核
我校根据考生报名材料进行资格审查,审查通过的考生名单于2024年4月20日前发布。考生应及时登录系统查看审核结果。系统显示需更正或补充材料的,考生应在2024年4月15日前更正或补充有关材料,提交后及时查看审核结果,逾期提交不再受理。
五、考试安排
(一)考试内容
综合素质考察。
(二)考试时间
2024年4月27日分类、分时段进行,具体面试安排将提前通过电子邮件和兰州大学本科招生网(https://zsb.lzu.edu.cn)网上公告方式另行通知,请考生务必及时关注电子邮件和网上公告信息。
(三)考试方式:面试,具体考核方式届时将通过邮件和招生办网站上的公告通知考生。
(四)相关说明
审查通过的考生应按要求参加面试考核。若需调整材料审核或考核时间,我校将视具体情况调整相关安排并提前发布公告。
六、录取办法
(一)学校根据申请者的当年度“学测”成绩和面试表现,按照综合成绩择优录取,结合考生专业志愿分配专业。对面试成绩合格者,按照综合成绩由高到低排序确定预录取名单,综合成绩相同时,依次比较学测成绩总分、国文成绩、数学A/B成绩、英文成绩。综合成绩=(学测成绩÷学测成绩满分值)×100+(面试成绩÷面试成绩满分值)×100
学测成绩按照其填报的第一志愿专业对应科类计算。填报理工类专业志愿,学测成绩为国文、英文、数学A、自然等四门科目的总成绩;填报文史类专业志愿,学测成绩为国文、英文、数学A/B、社会四门科目的总成绩较高值。填报文理兼收类志愿,学测成绩为国文、英文、数学A/B、社会或自然四门科目的总成绩较高值。
(二)考生须于5月15日至19日期间登录系统查询本人录取情况,进行录取确认。逾期未确认的考生视为放弃录取资格,且不得参加征集志愿报名。考生确认后,我校将发放录取通知书。
七、入学及在校管理
(一)新生持录取通知书和有效的《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来校报到,报到时间以录取通知书上规定的时间为准。因故不能按时报到者,应提前向学校请假,并获得批准。在规定时间内未报到又未请假者,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二)新生入校后,我校将核查其入学资格,凡不符合录取条件或弄虚作假者,我校将取消其入学资格。
(三)新生入校后需接受体检,体检受限专业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并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四)学生在校期间,依据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和培养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学生的规定》(教港澳台〔2016〕96号)和学校有关规章制度统一管理。
八、收费标准
被录取的学生收费标准与内地(祖国大陆)同专业学生标准一致。
九、其他事项
(一)学生与同专业内地(祖国大陆)学生同住。
(二)本简章由兰州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若教育部相关规定有变化,以新规定为准。其他事项按照教育部相关要求,结合工作实际进行。
十、监督机制
兰州大学纪检监察机构监督招生工作。监督电话:+86-931-8914015。
十一、咨询方式
咨询电话:+86-931-5196678、8912116
通讯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天水南路222号。邮编:730000
兰州大学主页:https://www.lzu.edu.cn
兰州大学招生网:https://zsb.lzu.edu.cn
兰州大学招生办公室E-mail(咨询):zsb@lzu.edu.cn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3年12月28日
兰州大学创建于1909年,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先后入选“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首批设置文、理科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首批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首批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的高校。
兰州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涵盖12个学科,现有99个本科专业,4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含230余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2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含140余个博士学位授权专业),有2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之一。1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兰州大学现有教学科研人员3000余人,其中院士24人,教授、研究员1200余人,副教授、副研究员840余人。
兰州大学先后与近50个国家和地区的250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
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我校2024年将依据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成绩招收香港学生。
一、招生计划及招生专业
招生计划:15名。
招生专业:详见后附专业目录。
二、报名要求
根据2024年内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办法的要求进行报名。
(一)报名条件
考生须满足以下要求:
1.拥护“一国两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品行端正。
2.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或非永久性身份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港澳居民居住证,所持证件在有效期内。
3.参加2024年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文史类和文理兼招类专业要求考生成绩不低于“3、3、2、A”,即中国语文科、英国语文科达到第3级及以上,数学科达到第2级及以上,公民科达标;理工类专业要求考生成绩不低于“3、3、3、A”,即中国语文科、英国语文科、数学科达到第3级及以上,公民科达标。
4.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规定。
(二)报名方式
考生可登录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网上报名系统按联招办规定的时间、地点、方式报名,并通过该网站查询成绩及录取情况。
三、录取规则
(一)达到报名条件要求。
(二)校长推荐计划以内的考生同样应满足报名条件要求。
(三)优先录取第一志愿填报我校的考生。
(四)录取时根据考生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成绩总分和考生中学期间学习经历,从符合我校录取要求的学生中,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通过网上录取系统提交至联招办,由联招办审核确定最终录取名单。
(五)我校按照择优录取的原则在考生填报专业中进行录取。
四、入学及在校管理
(一)新生持录取通知书和有效的出入境证件来校报到,报到时间以录取通知书上规定的时间为准。因故不能按时报到者,应提前向学校请假,并获得批准。在规定时间内未报到又未请假者,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二)新生入校后需接受体检,体检受限专业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并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三)新生入校后,我校将核查其入学资格,凡不符合录取要求或弄虚作假者,我校将取消其入学资格或学籍。
(四)学生在校期间,依据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和培养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学生的规定》(教港澳台〔2016〕96号)和学校有关规章制度统一管理。
五、收费标准
被录取的学生入学时,应缴纳学费和住宿费,收费标准与内地同专业学生标准一致。
六、其他
(一)学生与同专业内地(祖国大陆)学生同住。
(二)新生入学报到时,所持有出入境证件的有效期应与学习期限相适应,至少有效期一年。
(三)若教育部相关规定有变化,以新规定为准。
七、监督机制
兰州大学纪检监察机构监督招生工作。监督电话:+86-931-8914015。
八、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86-931-8912116、5196678
通讯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天水南路222号贵勤楼B213室
邮编:730000
E-mail(咨询):zsb@lzu.edu.cn
招生网址:https://zsb.lzu.edu.cn
学校网址:https://www.lzu.edu.cn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3年12月28日
兰州大学创建于1909年,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先后入选“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首批设置文、理科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首批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首批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的高校。
兰州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涵盖12个学科,现有99个本科专业,4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含230余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2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含140余个博士学位授权专业),有2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之一。1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兰州大学现有教学科研人员3000余人,其中院士24人,教授、研究员1200余人,副教授、副研究员840余人。
兰州大学先后与近50个国家和地区的250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
根据教育部有关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我校2024年将招收澳门保送生。
一、招生计划及招生专业
招生计划:2名。我校将结合考生志愿填报、专业培养需求和生源情况等对招生计划做相应调整。
招生专业:详见后附专业目录。
二、报名条件
(一)拥护“一国两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品行端正。
(二)持有效的澳门居民身份证及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
(三)符合澳门保送生资格,成绩优异,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
(四)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规定。
三、报名方式
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由澳门特别行政区高等教育辅助办公室统一组织报名。
四、面试及录取
我校将对符合澳门保送生资格的报名学生进行面试考核,综合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学习能力等基本素质。将根据学生的考核情况和综合素质择优录取。面试方式、时间及地点另行安排,提前一周左右通知学生。
我校将预录取的澳门保送生名单报送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地区及台湾学生办公室审核,审核通过后办理相关录取手续,并于2024年7月发出正式录取通知书。
五、入学及在校管理
(一)新生持录取通知书和有效的出入境证件来校报到,报到时间以录取通知书上规定的时间为准。因故不能按时报到者,应提前向学校请假,并获得批准。在规定时间内未报到又未请假者,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二)新生入校后需接受体检,体检受限专业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并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三)新生入校后,我校将核查其入学资格,凡不符合录取要求或弄虚作假者,我校将取消其入学资格或学籍。
(四)学生在校期间,依据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和培养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学生的规定》(教港澳台〔2016〕96号)和学校有关规章制度统一管理。
六、收费标准
被录取的学生入学时,应缴纳学费和住宿费,收费标准与内地同专业学生标准一致。
七、其他
(一)学生与同专业内地(祖国大陆)学生同住。
(二)新生入学报到时,所持有出入境证件的有效期应与学习期限相适应,至少有效期一年。
(三)若教育部相关规定有变化,以新规定为准。
八、监督机制
兰州大学纪检监察机构监督招生工作。监督电话:+86-931-8914015。
九、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86-931-8912116、5196678
通讯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天水南路222号贵勤楼B213室
邮编:730000
E-mail(咨询):zsb@lzu.edu.cn
招生网址:https://zsb.lzu.edu.cn
学校网址:https://www.lzu.edu.cn
资料来源: 兰州大学_院校官网 | 资料整理:大学志 · 华侨港澳台招生组
兰州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和良好声誉。现有城关、榆中2个校区,校园面积3544.32亩。
学校创建于1909年,始为甘肃法政学堂,是中国西北地区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高等学校。1928年,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1946年,更名为国立兰州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在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被确定为国家14所综合性大学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入选“211工程”“985工程”建设高校,2002年和2004年,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兰州医学院先后并入和回归兰州大学。2017年,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在11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坚守在西部、奋斗为国家,走出了在经济待发达地区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奋进之路,创造了化学“一门八院士”、地学“师生三代勇闯地球三极”、中科院“兰大军团”、隆基兰大合伙人等享誉国内外的“兰大现象”。
学校创建于1909年,始为甘肃法政学堂,是中国西北地区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高等学校。1928年,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1946年,更名为国立兰州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在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被确定为国家14所综合性大学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入选“211工程”“985工程”建设高校,2002年和2004年,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兰州医学院先后并入和回归兰州大学。2017年,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在11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坚守在西部、奋斗为国家,走出了在经济待发达地区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奋进之路,创造了化学“一门八院士”、地学“师生三代勇闯地球三极”、中科院“兰大军团”、隆基兰大合伙人等享誉国内外的“兰大现象”。
学校坚持“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工作理念,构建引进、培养、稳定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现有专、兼职教学科研人员2790人,其中,教授、研究员1112人,副教授、副研究员788人。有研究生导师2031人;在站博士后220人;临床医学教授116人、副教授266人。有两院院士19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7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6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入选者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2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4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者9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5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18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6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含跨世纪)入选者129人;甘肃省拔尖领军人才6人;甘肃省领军人才120人;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6人;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28人、优秀青年文化人才12人;甘肃省飞天学者35人。
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勤奋、求实、进取”的优良学风,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不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我国首批设置文、理科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首批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高校,是我国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19所高校之一。现有本科生20121人,硕士研究生12253人,博士研究生3161人。有103个本科专业,1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有5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3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2万余名校友以浓郁的家国情怀、独特的坚守奋斗,赢得了“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勤奋实干”的美誉。改革开放以来,毕业生荣膺两院院士、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者数量均名列全国高校前茅。
学校秉持“顶天立地”的科研观,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将地域的比较劣势转化为基于自然禀赋的比较优势,推动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升为国家战略甚至国际科学问题,在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4个一流建设学科以及磁学、核学、细胞活动与逆境适应、青藏高原、冰川冻土、风沙治理、多肽药物、西部高发疾病、敦煌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亚问题、政府绩效评价、区域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显著。围绕西部大开发、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紧盯“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成立了一批创新研究机构,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现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4个,教育部创新团队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1个,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1个,国家民委“一带一路” 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1个。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世界44个国家和地区的221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牵头成立的“一带一路”高校联盟,成员总数达173个。在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建有3所孔子学院。与美国德雷塞尔大学合作举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合作办学项目。
学校第一医院、第二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救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具有重要影响的医疗机构,在区域医疗和医学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口腔医院是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
面向未来,兰州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发扬“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校训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守奋斗,致力于在中国西部大地奏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磅礴乐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资料来源:兰州大学
统计数据截止到:202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