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Jilin University

吉林大学


1月 25年
院校概述 · 招生简章 · 公告汇总 本站主頁

属性 公办 本科  所在地 吉林省长春市


  吉林大学(Jilin University)简称“吉大”,位于吉林省省会长春,是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学之一,亚太国际教育协会、21世纪学术联盟、中俄交通大学联盟、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与供应链创新联盟、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成员。


    2025年 - 2021年

    面向 香港、澳門、台灣、華僑 招生简章、公告汇总

    吉林大学2025年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招生简章

    吉林大学2025年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招生简章

    吉林大学2025年澳门保送生招生简章

    吉林大学2024年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招生简章

    吉林大学2024年面向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招收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年吉林大学面向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招收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返回頂部

    吉林大学2025年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招生简章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9日


    一、学校简介

    吉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学校始建于1946年,1960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大学,1984年成为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学之一,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和首批“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下设52个教学单位,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3大学科门类;有本科招生专业12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5个,新兴交叉学科学位授权点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8个。19个学科(领域)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其中5个学科排名进入全球前1‰,化学学科排名进入全球前1‱。学校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始终秉持“求实创新、励志图强”的校训,坚持以“学术立校、人才强校、创新兴校、开放活校、文化荣校”发展战略,努力建设成为在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高质量社会服务、高水平国际交流合作、先进文化引领的重要基地;成为让学生全面发展、让教职工引以自豪、让社会高度赞誉、让世界广泛认同的大学。

    2009年,吉林大学首批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在1.0阶段和2.0阶段,先后成立了以著名化学家、原校长唐敖庆先生命名的“唐敖庆班”和著名思想理论家、教育家、原校长匡亚明先生命名的“匡亚明班”,分别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哲学、考古学、理论经济学和中国语言文学等九学科开展本科招生和人才培养,吉林大学拔尖计划2.0基地数达到9个,位列全国第九。2023年,学校进一步推广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验,布局建立了“饶斌班”“李四光班”“黄大年班”“王湘浩班”四个新工科试验班,“白求恩班”新医科试验班,“徐华清班”新农科试验班,“吕振羽班”新文科试验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覆盖全校所有学部。

    吉林大学一直将就业工作作为学校“一号民生工程”,把就业育人工作作为三全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力打造“两主、三双、一核心”的吉大就业工作模式。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始终保持在85%以上,每年超40%的本科毕业生考取清华、北大、浙大、上海交大等国家“双一流”院校继续深造,选择就业的毕业生中有65%以上的毕业生到国家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领域就业。

    学校聚焦名校合作,逐步完善全球网络布局,目前已经与42个国家和地区的310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排名世界前100的50所,前200的71所。学校每年为在校生提供赴13个国家和地区96所院校的361个交换学习名额。

    学校每年评选港澳及华侨学生奖学金、台湾学生奖学金,组织港澳台学生积极参与港澳台学生征文、知识竞赛等活动。“北国风情”系列社会调研活动,为青年学子打开深度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和东北地区风土人情的窗口;“学养提升计划”,通过朋辈指导、教师讲授、实地探访、素质拓展等多种形式,为青年学生提供知识与技能的加油站。

    清晏湖畔好读书,名师身边宜聆教。在这里,两院院士、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亲自授课,大师课程平台,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名师教学让你随时随地终端在手想学就学;300门以上的通识类课程,涵盖人文历史、自然科学、工程应用、经济管理、创业创新;每名进入吉大的学生都将有机会获得“移动式课程”的体验。多元而包容的文化,春风化雨般浸润了吉大校园,学校每年邀请大批海外教师来校任教推进建设国际化课程。

    吉林大学有6个校区7个校园,一园一景、不拘一格。现代化的信息图书馆,全国高校最大的体育馆,汇聚全国特色美食的学生食堂、整洁的宿舍,健身房、舞蹈馆、游泳馆、巨幕影城等,会让你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

    在这里,有百余个学生社团的舞台交予你去实现关于大学生活的所有想象。以《吉人天下》——原创音乐舞蹈史诗、《黄大年》《唐敖庆》《先生向北》——原创话剧为统领,以学术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等为主体,以辩论赛、校园歌手大赛、社团活动为两翼的校园文化,定义你丰富完美的吉大生活。

     

    二、报考资格

    1.拥护“一国两制”和国家统一的台湾高中毕业生。

    2.持有《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以及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考生所持证件须与考生本人信息一致,且在有效期之内。

    3.参加当年学测,报考文科专业语文、社会两科成绩达到前标以上(含),英语、数学A(或数学B)两科成绩达到均标以上(含);报考理科专业数学A、自然两科成绩达到前标以上(含),语文、英语两科成绩达到均标以上(含)的台湾高中毕业生。

     

    三、招生计划

    2025年计划在台湾地区招收20人(原则上文科、理科各10人,每个专业不超过4人)

    序号

    学院

    专业(类)名称

    科类

    学制

    科目要求

    备注

    1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文科

    四年

    语文、数学A(或数学B)、英文、社会

     



    法学院

    法学

    2

    考古学院

    考古学(含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

    按专业类招

    4

    新闻与传播学院

    新闻传播学类(含新闻学、广告学)

    6

    数学学院

    数学类(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

    理科

    四年

    语文、数学A、英文、自然

     

    按专业类招

    7

    汽车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


    8

    材料科学与

    工程学院

    材料类(含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按专业类招

    9

    计算机科学与

    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0

    动物医学学院

    动物医学

    五年

    招生专业详见下表:

    注:1.按专业类招生录取的学生入校后按专业类进行培养,在学生自愿申请的基础上,依据学生本科入学后的学业成绩,在所属专业类内进行专业分流。如遇院系专业调整,则以学校实际情况为准。

    2.台湾高中毕业生招生各专业(类)的体检要求参照学校普通高考体检标准执行,详见吉林大学招生网(http://zsb.jlu.edu.cn)。

    四、报名时间及方式

    报名时间为2025年3月1日至31日

    报名方式:考生登录祖国大陆普通高校依据台湾地区学测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报名系统(网址:https://www.gatzs.com.cn/z/tw/)进行报名。考生须按照要求输入个人信息,上传个人证件、电子照片、学测成绩、考生诚信承诺书等基本材料,提交成绩查验授权书等材料。报名截止前,考生可修改基本材料和其他材料。报名截止后,考生原则上不可修改基本材料。考生应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

    系统报名不收取考生报考费。

    考生须认真阅读相关规定及招生简章,并按照其要求认真执行。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要求、填报信息错误或填报虚假信息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五、审核及考核

    审核及考核时间为2025年4月1日至5月14日。我校根据考生报名材料对考生报名资格进行初审,包括身份审核、学历审核及学测成绩审核等。考生应及时登录系统查看审核结果。系统显示初审通过的考生须登录吉林大学招生网关注考核通知。系统显示需要更正或补充材料的,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更正或补充有关材料,提交后及时查看审核结果,逾期提交不再受理。系统显示初审不通过的考生不得参加考核和录取。资格造假的考生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已考核的取消考核成绩,已录取的取消录取资格。

    我校将对初审合格的考生进行面试考核,面试时间、形式及相关要求以吉林大学招生网(zsb.jlu.edu.cn)上公布为准,考生注意查看。

    六、录取

    我校将根据申请者的学测成绩和面试成绩,择优录取。于2025年5月15日前将拟录取名单上传至系统,系统将于5月15日统一公布拟录取名单。考生须于5月15日至19日期间登录系统查询本人录取情况,进行录取确认。逾期未确认的考生视为放弃录取资格,且不得参加征集志愿报名。考生确认后,我校将按照拟录取名单发放录取通知书。

    如未完成预定招生计划,我校将按规定参加征集志愿录取。具体按照《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办法》执行。

    七、其他

    1.台湾学生在校期间,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和培养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学生的规定》(教港澳台〔2016〕96 号)和《吉林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等进行管理,毕业时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学校授予其学士学位。

    2.新生入学后进行身体检查,不符合体检要求的,取消入学资格,专业受限者商转其他专业。

    3.台湾学生与祖国大陆学生一起就读,收费标准与同专业大陆学生相同。

    4.入校后可申请吉林大学各类奖助学金。

    5.联系方式

    电话:0086 431 85167023,传真:0086 431 85166226

    电子邮件:hanbx@jlu.edu.cn

    吉林大学招生网:http://zsb.jlu.edu.cn

    咨询QQ群号:2259934266

    6.本简章由吉林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本简章未尽事宜学校会及时在吉林大学招生网上通知,请考生及时查看,紧急事宜可通过电话、电子邮件或QQ群联系。          

    返回頂部

    吉林大学2025年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招生简章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4年11月5日


    一、学校简介

    吉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学校始建于1946年,1960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大学,1984年成为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学之一,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和首批“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下设52个教学单位,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3大学科门类;有本科招生专业12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5个,新兴交叉学科学位授权点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8个。19个学科(领域)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其中5个学科排名进入全球前1‰。学校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始终秉持“求实创新、励志图强”的校训,坚持以“学术立校、人才强校、创新兴校、开放活校、文化荣校”发展战略,努力建设成为在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高质量社会服务、高水平国际交流合作、先进文化引领的重要基地;成为让学生全面发展、让教职工引以自豪、让社会高度赞誉、让世界广泛认同的大学。

    2009年,吉林大学首批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在1.0阶段和2.0阶段,先后成立了以著名化学家、原校长唐敖庆先生命名的“唐敖庆班”和著名思想理论家、教育家、原校长匡亚明先生命名的“匡亚明班”,分别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哲学、考古学、理论经济学和中国语言文学等九学科开展本科招生和人才培养,吉林大学拔尖计划2.0基地数达到9个,位列全国第九。2023年,学校进一步推广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验,布局建立了“饶斌班”“李四光班”“黄大年班”“王湘浩班”四个新工科试验班,“白求恩班”新医科试验班,“徐华清班”新农科试验班,“吕振羽班”新文科试验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覆盖全校所有学部。

    吉林大学一直将就业工作作为学校“一号民生工程”,把就业育人工作作为三全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力打造“两主、三双、一核心”的吉大就业工作模式。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始终保持在85%以上,每年超40%的本科毕业生考取清华、北大、浙大、上海交大等国家“双一流”院校继续深造,选择就业的毕业生中有65%以上的毕业生到国家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领域就业。

    学校聚焦名校合作,逐步完善全球网络布局,目前已经与42个国家和地区的310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排名世界前100的50所,前200的71所。学校每年为在校生提供赴13个国家和地区96所院校的361个交换学习名额。

    学校每年评选港澳及华侨学生奖学金、台湾学生奖学金,组织港澳台学生积极参与港澳台学生征文、知识竞赛等活动。“北国风情”系列社会调研活动,为青年学子打开深度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和东北地区风土人情的窗口;“学养提升计划”,通过朋辈指导、教师讲授、实地探访、素质拓展等多种形式,为青年学生提供知识与技能的加油站。

    清晏湖畔好读书,名师身边宜聆教。在这里,两院院士、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亲自授课,大师课程平台,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名师教学让你随时随地终端在手想学就学;300门以上的通识类课程,涵盖人文历史、自然科学、工程应用、经济管理、创业创新;每名进入吉大的学生都将有机会获得“移动式课程”的体验。多元而包容的文化,春风化雨般浸润了吉大校园,每年邀请大批海外教师来校任教推进建设国际化课程。

    吉林大学有6个校区7个校园,一园一景、不拘一格。现代化的信息图书馆,全国高校最大的体育馆,汇聚全国特色美食的学生食堂、整洁的宿舍,健身房、舞蹈馆、游泳馆、巨幕影城等,会让你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

    在这里,有百余个学生社团的舞台交予你去实现关于大学生活的所有想象。以《吉人天下》——原创音乐舞蹈史诗、《黄大年》《唐敖庆》《先生向北》——原创话剧为统领,以学术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等为主体,以辩论赛、校园歌手大赛、社团活动为两翼的校园文化,定义你丰富完美的吉大生活。

    二、报考资格

    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或非永久性身份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港澳居民居住证,拥护“一国两制”和基本法,并参加当年香港中学文凭考试(HKDSE)的考生均可报名。考生所持证件须在有效期之内。

    三、招生计划和专业

    2025年计划在香港地区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15人。按照学生报名志愿顺序,每个专业原则上不超过3人。

    招生专业详见下表:

    序号

    学院

    专业(类)名称

    科类

    学制

    备注

    1.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文史

    四年


    2.      

    考古学院

    考古学(含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

    文史

    四年

    按专业类招

    3.      

    新闻与传播学院

    新闻传播学类(含新闻学、广告学)

    文史

    四年

    按专业类招

    4.      

    法学院

    法学

    文史

    四年


    5.      

    经济学院

    经济学类(含经济学、财政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

    文史

    四年

    按专业类招

    6.      

    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

    理工

    四年


    7.      

    汽车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

    理工

    四年


    8.      

    材料科学与

    工程学院

    材料类(含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理工

    四年

    按专业类招

    9.      

    电子科学与

    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类(含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理工

    四年

    按专业类招

    10.  

    计算机科学与

    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理工

    四年


    11.  

    白求恩第三临床医学院

    临床医学

    理工

    五年


    12.  

    动物医学学院

    动物医学

    理工

    五年


    注:按专业类招生录取的学生按专业大类进行培养;如遇院系专业调整以学校实际情况为准。

    四、报名方式及时间

    报名分为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具体要求请登录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网上报名系统查询。

    五、录取原则

    除校长推荐计划的考生外最低录取标准中国语文科、英国语文科、数学科、公民科依次为“3、3、3、A”(文史类专业)和“3、3、4、A”(理工类专业)。

    校长推荐计划的考生最低录取标准为:公民科达标,其余三门核心科目的分数之和须为8分(含)以上,且任何一门科目的分数不得低于2分(含)。

    学校将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根据考生志愿顺序、按香港中学文凭考试(HKDSE)成绩,结合考生高中阶段学习经历,在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中录取。

    六、其他

    1.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录取的学生在校期间,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和培养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学生的规定》(教港澳台〔2016〕96 号)和《吉林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等进行管理。在规定年限内,达到所在专业本科毕业要求者,颁发吉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校学位授予有关规定者,颁发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证书。

    2.新生报到时,所持有出入境证件的有效期应与学习期限相适应,至少有效期一年。

    3.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身体健康状况要求参照我校内地招生体检标准。新生入学后进行身体检查,不符合体检要求的,取消入学资格;专业受限者商转当年招生专业计划内其他专业。

    4.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与内地学生一起就读,收费标准与内地同专业学生相同。

    5.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入校后可申请吉林大学各类奖、助学金,申请条件与内地学生相同。

    七、联系方式

    单位:吉林大学教务处本科生招生办公室

    电话:86-431-85167023,传真:86-431-85166226

    E_mail:bkzs@jlu.edu.cn

    招生网:http://zsb.jlu.edu.cn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邮编:130012

    八、本简章由吉林大学教务处本科生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返回頂部

    吉林大学2025年澳门保送生招生简章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4年10月25日


    一、学校简介

    吉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学校始建于1946年,1960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大学,1984年成为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学之一,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和首批“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下设52个教学单位,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3大学科门类;有本科招生专业12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5个,新兴交叉学科学位授权点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8个。19个学科(领域)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其中5个学科排名进入全球前1‰。学校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始终秉持“求实创新、励志图强”的校训,坚持以“学术立校、人才强校、创新兴校、开放活校、文化荣校”发展战略,努力建设成为在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高质量社会服务、高水平国际交流合作、先进文化引领的重要基地;成为让学生全面发展、让教职工引以自豪、让社会高度赞誉、让世界广泛认同的大学。

    2009年,吉林大学首批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在1.0阶段和2.0阶段,先后成立了以著名化学家、原校长唐敖庆先生命名的“唐敖庆班”和著名思想理论家、教育家、原校长匡亚明先生命名的“匡亚明班”,分别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哲学、考古学、理论经济学和中国语言文学等九学科开展本科招生和人才培养,吉林大学拔尖计划2.0基地数达到9个,位列全国第九。2023年,学校进一步推广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验,布局建立了“饶斌班”“李四光班”“黄大年班”“王湘浩班”四个新工科试验班,“白求恩班”新医科试验班,“徐华清班”新农科试验班,“吕振羽班”新文科试验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覆盖全校所有学部。

    吉林大学一直将就业工作作为学校“一号民生工程”,把就业育人工作作为三全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力打造“两主、三双、一核心”的吉大就业工作模式。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始终保持在85%以上,每年超40%的本科毕业生考取清华、北大、浙大、上海交大等国家“双一流”院校继续深造,选择就业的毕业生中有65%以上的毕业生到国家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领域就业。

    学校聚焦名校合作,逐步完善全球网络布局,目前已经与42个国家和地区的310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排名世界前100的50所,前200的71所。学校每年为在校生提供赴13个国家和地区96所院校的361个交换学习名额。

    学校每年评选港澳及华侨学生奖学金、台湾学生奖学金,组织港澳台学生积极参与港澳台学生征文、知识竞赛等活动。“北国风情”系列社会调研活动,为青年学子打开深度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和东北地区风土人情的窗口;“学养提升计划”,通过朋辈指导、教师讲授、实地探访、素质拓展等多种形式,为青年学生提供知识与技能的加油站。

    清晏湖畔好读书,名师身边宜聆教。在这里,两院院士、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亲自授课,大师课程平台,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名师教学让你随时随地终端在手想学就学;300门以上的通识类课程,涵盖人文历史、自然科学、工程应用、经济管理、创业创新;每名进入吉大的学生都将有机会获得“移动式课程”的体验。多元而包容的文化,春风化雨般浸润了吉大校园,每年邀请大批海外教师来校任教推进建设国际化课程。

    吉林大学有6个校区7个校园,一园一景、不拘一格。现代化的信息图书馆,全国高校最大的体育馆,汇聚全国特色美食的学生食堂、整洁的宿舍,健身房、舞蹈馆、游泳馆、巨幕影城等,会让你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

    在这里,有百余个学生社团的舞台交予你去实现关于大学生活的所有想象。以《吉人天下》——原创音乐舞蹈史诗、《黄大年》《唐敖庆》《先生向北》——原创话剧为统领,以学术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等为主体,以辩论赛、校园歌手大赛、社团活动为两翼的校园文化,定义你丰富完美的吉大生活。

    二、招生专业

    序号

    学院

    专业(类)名称

    科类

    学制

    备注

    1.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文史

    四年


    2.       

    考古学院

    考古学

    (含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

    文史

    四年

    按专业类招

    3.       

    新闻与传播学院

    新闻传播学类(含新闻学、广告学)

    文史

    四年

    按专业类招

    4.       

    经济学院

    经济学类(含经济学、财政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

    文理兼收

    四年

    按专业类招

    5.       

    法学院

    法学

    文理兼收

    四年


    6.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类(含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理工

    四年

    按专业类招

    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理工

    四年


    8.       

    白求恩第三临床医学院

    临床医学

    理工

    五年


    9.       

    白求恩口腔医学院

    口腔医学

    理工

    五年


    10.      

    动物医学学院

    动物医学

    理工

    五年


    注:

    按专业类招生录取的学生入学后按专业大类培养、分流;如遇院系专业调整,以学校实际情况为准。

    三、招生计划

    2025年我校在澳门计划招收保送生5人

    四、保送条件

    符合2025年中国内地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澳门保送生要求的学生。

    五、考核和录取

    我校保送生选拔工作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符合条件的考生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及青年发展局统一组织报名。考核的时间和地点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及青年发展局确定并在其网站上公布。我校将按照相关规定对学生进行面试考核。考核合格者,将根据学生志愿确定拟录取专业,待联合招生办公室办理完录取手续后正式录取。

    六、入学与管理

    1.学校于全国普通高考录取结束后统一邮寄《录取通知书》给录取新生,新生持《录取通知书》入学报到,报到时间及要求以《吉林大学2025年新生入学须知》规定为准。新生入学后进行身体检查,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要求,不符合体检要求的,取消入学资格,专业受限者商转其他专业。

    2.澳门保送生与内地学生一起就读,学费、住宿费收费标准与内地学生相同。

    3.入校后可申请吉林大学各类奖、助学金。

    4.学生在校期间,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和培养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学生的规定》和《吉林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等进行管理。

    七、联系方式

    单位:吉林大学教务处本科生招生办公室

    电话:86-431-85167023,传真:86-431-85166226

    E_mail:bkzs@jlu.edu.cn

    招生网:http://zsb.jlu.edu.cn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八、其他

    本简章由吉林大学教务处本科生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返回頂部

    吉林大学2024年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招生简章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4年2月19日


    一、学校简介

    吉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学校始建于1946年,1960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大学,1984年成为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学之一,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和首批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下设52个教学单位,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3大学科门类;有本科招生专业12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8个,新兴交叉学科学位授权点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8个。19个学科(领域)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其中5个学科排名进入全球前1‰。学校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始终秉持“求实创新、励志图强”的校训,坚持以“学术立校、人才强校、创新兴校、开放活校、文化荣校”发展战略,努力建设成为在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高质量社会服务、高水平国际交流合作、先进文化引领的重要基地;成为让学生全面发展、让教职工引以自豪、让社会高度赞誉、让世界广泛认同的大学。

    学校首批加入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在1.0阶段和2.0阶段,先后成立了以著名化学家、原校长唐敖庆教授名字命名的“唐敖庆班”和著名思想理论家、教育家、原校长匡亚明教授名字命名的“匡亚明班”,分别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哲学、考古学、中国语言文学和理论经济学等九个学科开展本科招生和人才培养,形成了“一体两翼”、文理并重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布局建设了“饶斌班”“黄大年班”“李四光班”“吕振羽班”“生物育种班”等“四新”教育教学改革试验区,开展文史相交、社科相融、理工结合、工工交叉、工农互促、工文渗透、医工融合的创新型卓越人才培养。

    学校一直将就业工作作为学校“一号民生工程”,把就业育人工作作为三全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力打造“两主、三双、一核心”的吉大就业工作模式。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始终保持在85%以上,每年超40%的本科毕业生考取清华、北大、浙大、上海交大等国家“双一流”院校继续深造。

    学校聚焦世界名校合作,逐步完善全球网络布局,目前已经与42个国家和地区的308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排名世界前100的50所,前200的71所。学校每年为在校生提供赴13个国家和地区96所院校的361个交换学习名额。

    学校每年评选港澳及华侨学生奖学金、台湾学生奖学金,组织港澳台学生积极参与港澳台学生征文、知识竞赛等活动。“北国风情”系列社会调研活动,为港澳台青年学子打开深度了解当地产业发展和风土人情的窗口;“学养提升计划”港澳台学生系列交流活动,通过朋辈指导、教师讲授、实地探访、素质拓展等多种形式,为港澳台同学们提供知识与技能的加油站。

    清晏湖畔好读书,名师身边宜聆教。在这里,两院院士、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亲自授课,大师课程平台,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名师教学让你随时随地终端在手想学就学;300门以上的通识类课程,涵盖人文历史、自然科学、工程应用、经济管理、创业创新;每名进入吉大的学生都将有机会获得“移动式课程”的体验。多元而包容的文化,春风化雨般浸润了吉大校园,每年邀请大批海外教师来校任教推进建设国际化课程。

    学校有6个校区7个校园,一园一景、不拘一格。现代化的信息图书馆,全国高校最大的体育馆,汇聚全国特色美食的学生食堂、整洁的宿舍,健身房、舞蹈馆、游泳馆、巨幕影城等,会让你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

    在这里,有百余个学生社团的舞台交予你去实现关于大学生活的所有想象。以《吉人天下》——原创音乐舞蹈史诗、《黄大年》《唐敖庆》《先生向北》——原创话剧为统领,以学术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等为主体,以辩论赛、校园歌手大赛、社团活动为两翼的校园文化,定义你丰富完美的吉大生活。

    二、报考资格

    1.拥护“一国两制”和国家统一的台湾高中毕业生。

    2.持有《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以及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考生所持证件须与考生本人信息一致,且在有效期之内。

    3.参加当年学测,报考文科专业语文、社会两科成绩达到前标以上(含),英语、数学A(或数学B)两科成绩达到均标以上(含);报考理科专业数学A、自然两科成绩达到前标以上(含),语文、英语两科成绩达到均标以上(含)的台湾高中毕业生。

    三、招生计划

    2024年计划在台湾地区招收20人(原则上文科、理科各10人,每个专业不超过4人)。

    招生专业详见下表:

    序号

    学院

    专业(类)名称

    科类

    学制

    科目要求

    备注

    1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文科

    四年

    语文、数学A(或数学B)、英文、社会

     


    2

    历史学

    3

    考古学院

    考古学

    4

    文物与博物馆学

    5

    新闻与传播学院

    新闻学

    6

    法学院

    法学

    7

    数学学院

    数学类(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

    理科

    四年

    语文、数学A、英文、自然

     

    按专业类招

    8

    汽车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


    9

    材料科学与

    工程学院

    材料类(含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按专业类招

    10

    计算机科学与

    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1

    动物医学学院

    动物医学

    五年


    注:1.按专业类招生录取的学生入校后按专业类进行培养,在学生自愿申请的基础上,依据学生本科入学后的学业成绩,在所属专业类内进行专业分流。如遇院系专业调整,则以学校实际情况为准。

    2.台湾高中毕业生招生各专业(类)的体检要求参照学校普通高考体检标准执行,详见吉林大学招生网(http://zsb.jlu.edu.cn)。

    四、报名时间及方式

    报名时间为2024年3月1日至31日

    报名方式:考生登录祖国大陆普通高校依据台湾地区学测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报名系统(网址:https://www.gatzs.com.cn/z/tw/)进行报名。考生须按照要求输入个人信息,上传个人证件、电子照片、学测成绩、考生诚信承诺书等基本材料,提交成绩查验授权书等材料。报名截止前,考生可修改基本材料和其他材料。报名截止后,考生原则上不可修改基本材料。考生应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

    系统报名不收取考生报考费。

    考生须认真阅读相关规定及招生简章,并按照其要求认真执行。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要求、填报信息错误或填报虚假信息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五、审核及考核

    审核及考核时间为2024年4月1日至5月14日。我校根据考生报名材料对考生报名资格进行初审,包括身份审核、学历审核及学测成绩审核等。考生应及时登录系统查看审核结果。系统显示初审通过的考生须登录吉林大学招生网关注考核通知。系统显示需更正或补充材料的,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更正或补充有关材料,提交后及时查看审核结果,逾期提交不再受理。系统显示初审不通过的考生不得参加考核和录取。资格造假的考生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已考核的取消考核成绩,已录取的取消录取资格。

    我校将对初审合格的考生进行面试考核,面试时间、形式及相关要求以吉林大学招生网(zsb.jlu.edu.cn)上公布为准,考生注意查看。

    六、录取

    我校将根据申请者的学测成绩和面试成绩,择优录取。于2024年5月15日前将拟录取名单上传至系统,系统将于5月15日统一公布拟录取名单。考生须于5月15日至19日期间登录系统查询本人录取情况,进行录取确认。逾期未确认的考生视为放弃录取资格,且不得参加征集志愿报名。考生确认后,我校将按照拟录取名单发放录取通知书。

    如未完成预定招生计划,我校将按规定参加征集志愿录取。具体按《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办法》执行。

    七、其他

    1.台湾学生在校期间,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和培养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学生的规定》(教港澳台〔2016〕96 号)和《吉林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等进行管理,毕业时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学校授予其学士学位。

    2.新生入学后进行身体检查,不符合体检要求的,取消入学资格,专业受限者商转其他专业。

    3.台湾学生与祖国大陆学生一起就读,收费标准与同专业大陆学生相同。

    4.入校后可申请吉林大学各类奖助学金。

        5.联系方式

    电话:0086-431-85167023

    传真:0086-431-85166226

    电子邮件:hanbx@jlu.edu.cn

    吉林大学招生网:http://zsb.jlu.edu.cn

    咨询QQ群号:2259934266

    6.本简章由吉林大学教务处本科生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本简章未尽事宜学校会及时在吉林大学招生网上通知,请考生及时查看,紧急事宜可通过电话、电子邮件或QQ群联系。          

    返回頂部

    吉林大学2024年面向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招收研究生招生简章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4年3月29日


    吉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学校始建于1946年,1960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大学,1984年成为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学之一,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和首批“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下设52个教学单位,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3大学科门类;有本科专业14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8个,新兴交叉学科学位授权点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8个。19个学科(领域)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其中5个学科排名进入全球前1‰。

    学校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条件优越。热烈欢迎广大香港、澳门、台湾地区考生报考吉林大学!

    一、报考资格

    (一)考生所持身份证件符合以下条件:

    1.港澳地区考生持①香港或澳门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和②《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港澳居民居住证》。

    2.台湾地区考生持①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和②《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或《台湾居民居住证》。

    (二)考生学业水平须符合以下条件:

    1.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士生)须具有与内地(祖国大陆)学士学位相当的学位或同等学历。

    2.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博士生)须具有与内地(祖国大陆)硕士学位相当的学位。

    (三)品德良好、身体健康。

    (四)有两名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副教授以上或相当职称的学者书面推荐。

    (五)考生还应符合吉林大学当年招收相关专业研究生规定的其他报考条件,具体要求详见吉林大学招生网(http://zsb.jlu.edu.cn)。

    二、招生专业

    考生可登录“面向港澳台招生信息网(https://www.gatzs.com.cn)查看吉林大学2024年面向港澳台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三、学习方式

    学校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的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学习方式为全日制。

    四、基础学制

    全日制硕士生的基础学制为二至三年;全日制博士生的基础学制为三年,具体要求按培养方案执行。课程学习合格、学位论文答辩通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者,可获相应的学位证书。

    五、学费和奖助学金

    (一)学费

    吉林大学2024级研究生学费标准

    序号

    研究生类别

    学制

    总金额
    元/生

    第一

    学年

    第二

    学年

    第三

    学年

    1

    学术型硕士生

    2年

    16,000

    8,000

    8,000


    3年

    24,000

    8,000

    8,000

    8,000

    4

    工商管理(MBA)专业学位硕士

    研究生(全日制)

    2年

    80,000

    40,000

    40,000


    6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全日制)

    2年

    45,000

    25,000

    20,000


    7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全日制)

    3年

    48,000

    16,000

    16,000

    16,000

    8

    软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3年

    40,000

    14,000

    13,000

    13,000

    9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人文、社科和医学学科)

    2年

    24,000

    12,000

    12,000


    3年

    3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理学、工学、农学等学科)

    2年

    16,000

    8,000

    8,000


    3年

    24,000

    8,000

    8,000

    8,000

    11

    学术型博士研究生

    3年

    30,000

    10,000

    10,000

    10,000

    12

    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

    3年

    36,000

    12,000

    12,000

    12,000

    (二)奖学金

    学校港澳台研究生在学期间奖学金的设立、评审工作,按照《财政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港澳及华侨学生奖学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科教〔2017〕139号)及《财政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台湾学生奖学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科教〔2017〕140号)规定执行。

    六、报名及考试

    面向港澳台地区研究生招生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港澳台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网上(现场)确认网报信息、缴纳报考费。

    教育部委托下列5个报考点负责港澳台研究生招生宣传、组织考生报名和联络考生等工作。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联系人:秦彦超

    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邮政编码:100081

    电话:(010)68945819,图文传真:(010)68945112

    上海:同济大学(研究生院),联系人:黄建业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邮政编码:200092

    电话:(021)65982683,图文传真:(021)65988292

    广州:广东省教育考试院,联系人:陈瑶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69号,邮政编码:510631

    电话:(020)38627813,图文传真:(020)38627826

    香港:京港学术交流中心,联系人:李丹华

    地址:香港北角英皇道83号联合出版大厦14楼1404室

    电话:(00852)28936355,图文传真:(00852)28345519

    澳门:澳门教育及青年发展局,联系人:邝子欣

    地址:澳门约翰四世大马路7-9号一楼

    电话:(00853)28555533,图文传真:(00853)28355427

    (一)网上报名要求

    1.网上报名时间:202441日至47

    2.考生应在规定报名时间登录“面向港澳台招生信息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3.考生报名时只能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

    4.考生应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要求、网报信息填写错误或填报虚假信息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现场)确认、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二)网上(现场)确认要求

    所有考生均应按报考点要求对报名信息进行网上(现场)确认,网上(现场)确认须在2024416前完成,具体时间和要求由各报考点自行确认和公布,逾期不再补办。

    (三)打印准考证

    考生应当在2024年5月1日至5月12日期间,登录“面向港澳台招生信息网”下载打印《准考证》。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个人有效身份证件参加初试和复试。

    (四)硕士研究生考试

    1.初试科目

    我校使用全国统考试题。报考经济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及管理学类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初试科目为综合能力(二)(科目代码Z002);报考其他专业硕士研究生,初试科目为综合能力(一)(科目代码Z001)。考试题型均为客观题(四选一的选择题)。其中“综合能力(一)”设置中华文化、英语运用和逻辑推理3个模块,“综合能力(二)”设置中华文化、英语运用和数学基础3个模块。

    初试考试方式为笔试方式和机考方式,考生根据自身实际选择报考点,并结合报考点支持的考试方式和考位情况选择考试方式,鼓励考生选择机考方式。

    2.初试时间

    初试时间为2024年5月12日。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具体考试时间详见《准考证》。

    3.复试

    我校根据考生的初试成绩确定进入复试人员名单。具体复试方式、时间等另行通知。

    我校在复试前将对考生的身份信息、学历(学位)证书或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报名材料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推荐信由考生本人在复试时提交至报考的招生单位。

    (五)博士研究生考试

    报考博士研究生的考生,考试科目为:英语、材料评议、综合考核。招生方式为“申请考核制”。考核截止时间为2024年5月15日,具体考核方式、时间及材料提交等由招生单位另行通知。

    七、体检

    考生体检工作由各招生单位在新生报到后组织进行。各招生单位参照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规定,结合招生专业实际情况,提出体检要求。

    八、录取

    1.硕士考生录取

    根据考生的报名资料、初试和复试成绩等,综合审查后择优确定录取名单。考生入学考试总成绩由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综合加权计算得出。

    2.博士考生录取

    对考生的报名材料进行评议,根据综合考核成绩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

    录取通知书于2024年7月上旬函寄考生本人,新生于录取当年秋季入学(具体时间以录取通知书为准)。报到时须携带本人录取通知书、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学院对新生入学资格进行复查,对不符合报考条件者,取消入学资格。

    九、违规处理

    对在报名、初试、复试、录取中有违规或作弊行为的考生,有关部门视不同情况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教育部有关规定给予处理。对弄虚作假者,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学籍、学历、学位。

    十、其他

    (一)跨学科、专业的考生只能选报《吉林大学2024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和《吉林大学2024年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备注栏内注明的专业,没有注明的即为不招收跨学科、跨专业的考生。

    (二)学校不举办或参与举办任何形式的考前辅导班,未委托任何社会培训机构进行考试招生辅导培训、招生宣传和组织活动。招生办公室不提供往年考研试题,不出售或办理邮购书籍业务。

    (三)请各位考生及时登录“吉林大学招生网”(http://zsb.jlu.edu.cn),以获取学校研究生招生相关最新信息。

    (四)如本简章某些条款与教育部相关文件相抵触,均以教育部当年的最新文件规定为准。对招生工作中存在疑义者应在当年内通过咨询或者信访提出,过期不受理。

    (五)本简章及未尽事宜由吉林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联系单位:吉林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通讯地址: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吉林大学鼎新楼A416室

    邮政编码:130012

    咨询电话:0431-85166371

    传真号码:0431-85166371

    吉林大学招生网:http://zsb.jlu.edu.cn

    返回頂部

    2024年吉林大学面向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招收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4年6月25日


    按照教育部、吉林省教育考试院和吉林大学关于面向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招收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部署,2024年吉林大学面向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招收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如下:

    一、学术学位类

    学科门类(专业)名称

    统考总分满分

    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经济学[02]

    150

    总分75分,单科不限

    法学[03]

    150

    总分75分,单科不限

    理学[07]

    150

    总分75分,单科不限

    工学[08]

    150

    总分75分,单科不限

    管理学[1201]

    150

    总分75分,单科不限

    国家安全学[1402]

    150

    总分75分,单科不限

    二、专业学位类

    学科门类(专业)名称

    统考总分满分

    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法律(法学)[035102]

    150

    总分75分,单科不限

    应用心理[0454]

    150

    总分75分,单科不限



01 04/A
院校简介

资料来源: 吉林大学_院校官网 | 资料整理:大学志 · 华侨港澳台招生组


  吉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学校始建于1946年,1960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大学,1984年成为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学之一,1995年首批通过国家教委“211工程”审批,2001年被列入“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2004年被批准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学校,2017年入选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2000年,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建新吉林大学。2004年,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转隶并入。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下设51个教学单位,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3大学科门类;有本科专业139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6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9个,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4个;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覆盖17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18个学科(领域)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其中2个学科排名进入全球前1‰。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专任教师6540人,其中教授2378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1人,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7人,外聘杰出教授5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0人,“万人计划”入选者49人,国家级教学名师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专家3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8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48人,吉林省“长白山学者”入选者89人。


  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1个(其中包含2个筹建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3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其他行业部委重点实验室19个。学校承担了大量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产出了一批产业化前景好、技术含量高的高新技术成果。


  学校已建立起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在籍学生73618人(全日制70377人、非全日制3241人),其中预科生153人,本科生41547人,硕士生21454人(全日制18625人、非全日制2829人),博士生9220人(全日制8808人、非全日制412人),留学生1235人。


  学校聚焦名校合作,逐步完善全球网络布局,目前已经与40个国家和地区的302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排名世界前100的48所,前200的67所。学校与12个国家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共建了40个中外合作平台。


  学校坚持“统筹谋划、规范管理、科学运营”的指导方针,采用“校企分开,放管结合”管理模式,打造“以资本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以‘学校-吉大控股-投资企业’为核心”的管理机制,积极深化校办产业改革。依托学校科技、人才优势,通过校地联动、校企合作、扶持自主创业等多种方式,推进学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目前,吉大出版社、吉大致远、吉大通信等企业发展势头良好。


  学校校园占地面积727万平方米(其中珠海校区149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66万平方米。学校在珠海市建有珠海校区,占地面积149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各类藏书793万册,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东北地区中心,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CADAL)项目成员馆,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东北区域中心。


  学校以“学术立校、人才强校、创新兴校、开放活校、文化荣校”为发展战略,努力建设成为在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高质量社会服务、高起点国际交流合作、先进文化引领的重要基地;成为让学生全面发展、让教职工引以自豪、让社会高度赞誉、让世界广泛认同的大学。到建校100周年时,把吉林大学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吉林大学将努力做到在关心国家命运、服务国家战略上有所作为,让党和国家满意;在勇担社会责任、满足社会对优质高等教育不断提高的要求上有所进步,让广大人民群众满意;在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学校广大师生员工根本利益上有所建树,让广大师生员工满意。


资料来源:吉林大学
数据截止日期:2021年10月31日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





面向港澳台招生院校鏈接





   本頁引用教育相關官網及大學官網一些資源,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具體信息請以官網公布為準。



吉林大学 - 校徽


image

面向 香港、澳門、台灣、華僑 招生简章、公告汇总

官網鏈接


    院校官网

     吉林大学


    招生信息

     吉林大学-本科招生信息网


    就业信息

     吉林大学-就业信息网


    历年分数

     吉林大学-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吉林大学-本科招生计划


    院系设置

     吉林大学-院系简介


    院系设置

     吉林大学-学科专业


    奖/助学金

     吉林大学-奖/助学金


    院校地址

     前卫南区: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邮政编码:130012

     前卫北区:长春市解放大路2519号
    邮政编码:130021

     南岭校区:长春市人民大街5988号
    邮政编码:130025

     朝阳校区:长春市西民主大街6号
    邮政编码:130026

     新民校区:长春市新民大街828号
    邮政编码:130021

     南湖校区:长春市南湖大路5372号
    邮政编码:130012

     和平校区:长春市西安大路5333号
    邮政编码:130062


    招生办公室地址

     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吉林大学文科实验楼一楼(本科生招生)


    招生咨询电话

     0431-85166420(本科生招生)


    招生咨询邮箱

     bkzs@jlu.edu.cn


    招生咨询其他方式

     学校纪检监察部门监督邮箱:jjcc@jlu.edu.cn


    全景 校园展示

     360°实景 / 720°全景 校园浏览

吉林大学

大學概況


中文名
吉林大学
外文名
Jilin University
简    称
吉大(JLU)
创办时间
1946年
办学性质
公立大学
学校类别
综合类
学校特色
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
985工程
11工程
21世纪学术联盟
中俄交通大学联盟展开
主管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姜治莹、校长:张希
专职院士数
10人
高职专业
16个
本科专业
139个
硕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3个
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98个
博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9个
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64个
博士后
科研流动站44个
国家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4个
二级学科15个(不含一级学科覆盖)
院系设置
法学院、文学院、数学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等
校    训
求实创新 励志图强
校    歌
《吉林大学校歌》
校庆日
9月16日
地    址
前卫校区: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前进大街2699号
南岭校区: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人民大街5988号
新民校区: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新民大街828号
朝阳校区: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西民主大街938号
和平校区: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西安大路5333号展开
院校代码
10183
知名教师
匡亚明、唐敖庆、王惠岩、高清海、李四光、王湘浩、蔡镏生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

「 实创新 励志图强 」

版權聲明
 
註:點擊學校名稱進入院校本站主頁,查看院校詳情、报考公告、简章目錄等。(共計:428所,更新:2025年5月12日)

 

最新高考汇总

2025年
招生院校

2025年5月12日

2025年
本科生招生

2025年1月15日

2025年
研究生招生

2025年1月10日

2025年
报考指南

2025年1月10日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