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大學文化
校名 校标 校訓 校徽 校旗 校歌
发布日期:2024年4月2日
大學文化形成了特定的校园精神,代表着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校名题写、校訓、校徽、校旗、校歌、校史等成为大学文化的象征和标志,具有丰富的意义象征性诠释了大学的特有的历史,理念,追求,是大学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校标、校徽、校训、校歌,既是学校的文化精神,也是学校的风骨、理念和追求,更是莘莘学子的精神归属!无论是校标、校徽精神还是校训、校歌内涵,都是浸润在每一个学子血液里的精神气质,它滋养、砥砺了一代又一代学子不断追梦、圆梦。做璀璨星光,我们必将一直努力......
校训:
校歌:
校标与 校徽:
校训:尚德崇文 创业立身
尚德崇文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有着极为丰富的内在蕴涵和精神特质。学校办学体现德治、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文化的价值理念。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德育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先导;崇尚文化与文明,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和人文精神的培育,师生在教书育人与学业品行都能达到至高境界。
创业立身是学校改革发展和师生成长的目标追求。学校秉承“敢为天下先”精神品质,在创新创业教育上具有首开先河的基础、敢为人先的氛围和更接地气的土壤,走出了一条以“创”立校的特色办学之路。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业成于创的文化基因融入学校和师生的血脉和行动,是办学治校、崇尚实干精神的体现。
校训“尚德崇文,创业立身”从“德、才、知、行”等方面阐述了办学原则与目标,包涵着传统优秀文化和时代精神,同时充满了浓郁的人文关怀气息,也引领着学校的发展,蕴藏着学校创业的艰辛与辉煌。
校风:求实 创新 致远
校风“求实、创新、致远”是学校办学治校与精神风貌的呈现。以求实之心治学修文,以创新思维干事创业,以致远为 目标立德修身,是学校每一位师生员工的不懈追求。
求实:源自班固《汉书•景十三王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实者,真也。求实即崇尚实事求是、知行合一、追求 真理的态度,以求实之心治学修文、经世立身,彰显师生孜孜 不倦、实干干实的精神和品格。
创新:源自《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校训 在校风中的诠释,旨在秉承“敢为天下先”的改革创新精神和 意识,在逆境中革新求变,在顺境中推陈出新,营造开拓进取、 海纳百川的良好氛围。
致远:出自诸葛亮《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学校与师生是共同体,志存高远、同心同德、同向同 行,在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健康发展的过程中,成就个人事 业与学业,达到知识、创造与人生智慧的崭新境界。
教风:明德 博观 笃行
教风“明德、博观、笃行”是校训精神外化为行动的体现。尚德故而明德,崇文是以博观,笃行于言传身教,是教师师德、 才学、作风、素养、治教的集中反映。
明德: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教师要注重完善思想品德,汲取人文素养,坚持 以德立身、以德立教、以德施教,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美好 的品德。
博观:出自苏轼《稼说送张琥》“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教师要有渊博的学识和开阔的视野,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 扎实的科学学识,点亮学生的智慧之路。
笃行:出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教师要以脚踏实地的精神和科学严谨的态度, 与时俱进,精益求精,开拓创新,指导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 识和精湛的技艺技能。
学风:勤学 善思 精技
学风“勤学、善思、精技”是学生行为规范、思想道德、学习态度和风气的集体表现。勤于学、善于思则德文双馨,精 于技则拥创业立身之本。
勤学:孜孜追求真学问真知识的端正态度,学生应以学业为先,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努力做到潜心向学、学而不厌、 终身学习。
善思:创新无止境,创业践于行,创意源于思。师生在治学求学时要多思善思、开拓视野,全方位提高综合思维能力; 要见贤思齐,善于汲取他人之长,让“善于思考、敢闯会创” 成为优秀卓越人才的必备素质。
精技:锐意进取,精于一技,则天下之大皆可去得。抛去空谈,力行成事,有一技在身,进可创业弄潮头,退可就业磨 匠心。学生应精究技艺、精通技术、精锻技能,努力做到知行 合一、学以致用,肩负起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 大學志 」整理于院校官网
2024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