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大學文化
校名 校标 校訓 校徽 校旗 校歌
发布日期:2024年5月25日
大學文化形成了特定的校园精神,代表着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校名题写、校訓、校徽、校旗、校歌、校史等成为大学文化的象征和标志,具有丰富的意义象征性诠释了大学的特有的历史,理念,追求,是大学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校标、校徽、校训、校歌,既是学校的文化精神,也是学校的风骨、理念和追求,更是莘莘学子的精神归属!无论是校标、校徽精神还是校训、校歌内涵,都是浸润在每一个学子血液里的精神气质,它滋养、砥砺了一代又一代学子不断追梦、圆梦。做璀璨星光,我们必将一直努力......
校徽【诠释】
校徽(代)标志主色调为红色,近似圆形构图。图案上部为书本和太阳,书本象征着知识、文化和教育,太阳象征着永恒、光明和生机;中部为一面锦旗,书有“河南师范大学”校名;锦旗下面为波浪图形,代表学校坐落在黄河之滨;下部“1923”字样,代表学校办学时间;两侧是橄榄枝图形,象征着和平与希望。
校训【诠释】
“厚德博学 止于至善”,意为河南师范大学的每一个人,无论是修德还是进学都应当不懈的努力,追求达到最高的境界。如此方能担当起国家强盛、民族振兴之伟业所赋予历史重任,为学校增光添彩。
“厚德”语出《易传》:“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大地因宽厚,得以承载万物;有学问的人应以大地为楷模,培养容人容物的雅量,以宽厚而高尚的德行承担重大责任。
“博学”语出《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者在其中矣。”意思是广泛地学习并且专心致志;学有疑之要及时问,且只问己所学中未曾理解的问题而不泛滥的问,并且就习知易见者思之,于是情志好生爱人之德就在其中了。《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学,既有学问博大精深之意,又有广泛学习,学识渊博之说。
“止于至善”语出《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朱熹注:“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止,达到;至,最、极;达到最完美的境界。意思是说大学在于帮助学生彰明修养之德,日新又新,不断进步,在做人和学业上追求最完美的境界。
校风【诠释】
“明德、正学、倡和、出新”,意为河南师范大学的师生们努力彰明高尚之道德,弘扬科学与真理之精神,倡导构建和谐之校园,不断与时俱进,创生新思想,获得新发展。
“明德”。育人之道,德为先;大学之根本是要使学生“明德”,即修养高尚之品德,成为文明有德之人。
“明德”语出《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意是,大学的宗旨在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明”,即克己省察之修德。此句之意与校训相通。
“正学”。正者,端正。正学,即追求科学与真理。大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帮助学习者端正学习态度和学习目的,澄清价值取向,掌握科学方法,坚定求真信念,培养刚直不阿、特立独行的人格。须知,大学是弘扬真理、澄清谬误的场所,具有正学之功能。
“正学”语出《史记·儒林列传》:“固之征也,薛人公孙弘亦征,侧目而视固。固曰:‘公孙子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固,即辕固先生,是西汉《诗》学四大流派之一《齐诗》的创始人。他学术严谨,敢于坚持真理,汉景帝时以治《诗》为博士。汉武帝即位后,向全国各地征召贤良。辕固被征召时,薛邑人公孙弘也被征召,却不敢正视辕固。辕固对他说:“公孙先生,务必以正直的学问论事,不要用邪曲之说去迎合世俗。”宋,吕祖谦有正学编;明,冯应京有《正学考》。清初,石成金所著《传家宝》卷之六的第三十篇:名为「正学歌」。古称儒家学说为正学。
“倡和”。即提倡、倡导和谐。和谐,有团结、容纳多样并存共生之意;是文明的灵魂和重要标志。 “和”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一种状态,一种境界,一种政治智慧,一种人文关怀,一种道德诉求,一种理想境界。今天,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进程中,和谐思想值得提倡和弘扬。建设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而校园和谐,方能学术活跃,个性发展,与时俱进,创生出新思想、新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崇尚“和”的思想。《周易》、《论语》、《道德经》等古代经典中对“和”之论说甚多。“和”是社会存在的基础:“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是社会运行的秩序:“相成相济”,“和”是多样性的存在,是多元统一的整体,本质上是一种关系与秩序。“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和”是社会协调的保障:“和为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家和万事兴”。“和”是社会发展的尺度:“无过无不及”。“和”在《周易》里又多表述为“中”,位居“中”方为“当”;“中和”、“中庸”、“中道”,实现“和”之途径乃是“持中”,即“执两用中”,“中”者“度”也。宇宙万物所以生生不已,日日新,皆因事物多样且和谐共生。
出新。出,即革新、创造、生成之意。出新,即在传承历史文明积淀的深厚基础上创生出新思想、新观点、新学说、新见解、新风尚;通过开新风、立新意、建新树、辟新路、塑新我、育新人,引领新潮流、新生活、新气象、新方向、新发展;熏染师生自觉创新思维、创新实践,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这是大学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
“出新”语出清·方薰《山静居诗话》:“诗固病在窠臼,然须知推陈出新,不至流入下劣。”推陈出新,意为推去旧的,生出新来,或得到新的。作为成语被解释为扬弃陈旧的事物,产生新的事物。1942年10月20日毛泽东为延安平剧院题词:“推陈出新”。建国后,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针的重要内容。“推陈”,就是批判、扬弃和借鉴,就是对文化遗产进行历史的评价、检验和改造、利用;“出新”,就是革新、创造,就是在“推陈”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社会主义文化作品。推陈出新,也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学风【诠释】
“尚诚朴、勤学问、重团结、养正气”,意为河南师范大学的学子们历来崇尚诚实质朴之品格,不事张扬,不屑尘嚣,潜心求知,形成勤学好问之良习;注重团结与合作,以学聚贤,以德会友,涵养清卓浩然之正气。
教风【诠释】
“修至学、立世范、启智慧、益品行”,意为河南师范大学的教师们,持之以恒地学习、研修,追求学问的最高点;持之以恒地敦品立德,行为世范;持之以恒地授人以渔,发展学生的智慧;持之以恒地潜移默化,增益学生的品行。概而言之,“修至学、立世范”意为学高身正;“启智慧、益品行”意为教书育人。
修至学。修,即学习、研究,孜孜以求;至学,即最高的学问。
立世范。立,即行的端、站的正;世范,即为人处世之楷模。
启智慧。启,即开导、循循善诱;智慧,即善于学习、思考和发明、创造之能力。
益品行。益,即增加或资助;品行,即有关道德的行为。
师大精神【诠释】
河南师范大学精神是“崇文明道、尚诚守德、抱朴求真”。她是学校校训和校风、教风、学风的集中体现,是全体师大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师大披荆斩棘奋勇前行的不竭动力。
崇文明道——师大精神之魂。河南师范大学根植中原大地,牢记立德树人之职责,坚守精育良才之使命,牢记教育报国之初心,担当文明传承之重任。“崇文” ,语出“崇文以怀九服,修武以宁八荒”(北齐·魏收《魏书·高祖纪下》)和“偃武尧风接,崇文汉道恢”(唐·李罱《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崇文本意为崇尚文治,引申为师大人崇尚文明、尊崇文化、重视教育。“明道”, 语出“君子居其位,则思死其官。未得位,则思修其辞以明其道”(唐·韩愈《争臣论》)。明道本意为阐释道理,引申为师大人秉承传道授业解惑之天职,光明天地万物之大道。
尚诚守德——师大精神之本。河南师范大学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向来以诚实守信、不事张扬、潜心学间、厚德明德、敦品修身、追求至善、行为世范而广受赞誉。“尚诚”,取自“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意为真诚是上天的法则,追求真诚是做人的法则。尚为崇尚,有敬仰、推崇、思慕之义。尚诚,引申为师大人始终正心诚意,敬仰上天之道,崇尚真诚为人,坚守诚信治学。“守德 ,取自“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生”(《管子·心术上》),意为万事成物顺应自然规律得以生生不息。守德,本意为遵守内在规律,遵循行为规范,锤炼高尚品德,引申为师大人始终注重德行修养,秉承“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教育方针,坚守德育为先的治学理念,实践泽被众生的人文情怀。
抱朴求真——师大精神之质。河南师范大学始终笃持质朴无华之纯真,为人、做事、治学不受外界干扰,不为外物诱惑,潜心科学研究,追求科学真理。“抱朴” ,语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意为追求本真、怀抱淳朴,不萦于物欲,不受自然和社会因素干扰的思想,引申为师大人持守朴素,追求和谐,不忘初心。“求真” ,语出“求真于未始有伪之先,而性之真可见矣;求善于未始有恶之先,而性之善可见矣”(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原为追求真知、探索真理,现引申为师大人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追求事物的真理。
「 大學志 」整理于院校官网
2024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