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院系设置
院校招生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4年11月26日
京剧系简介
京剧系是学院历史最悠久的专业系。始于1952年戏曲表演专业,由郝寿臣、马连良、梅兰芳等艺术大师创办而成,侯喜瑞、孙毓堃、李盛藻、裘盛戎、叶盛章、孙毓敏等众多名家先后执教。2010年更名京剧系。开设京剧表演和京剧音乐两个专业方向。
京剧系师资力量雄厚,在职教师78人,其中正高13人,副高17人,中级35人。具有两门市级精品课程,一个市级花旦优秀教学团队,市级专业学科带头人1人,市级优秀骨干教师5人,市级创新团队1个,并长期聘请孙毓敏、杨少春、李文敏、席裕身、黄德华、燕守平、金惠武等专家作为教学督导指导专业教学工作。
作为学院龙头专业和品牌专业,京剧系教学特色鲜明,教学效果显著。几十年来,培养了大批优秀京剧人才,培育出张学津、孙毓敏、赵葆秀、魏春荣等为代表的在京剧界负有盛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以及苏敬文、孙家碧、燕守平、王玉海、罗万银、孙连生、胡希和、艾兵等实力强大的京剧演奏家。培养的学生分别在中国戏剧梅花奖、白玉兰戏剧表演奖等戏曲界最高奖项中斩获大奖。
近年来,京剧系在校生每年均在国内各大赛事中荣获多个奖项,如:中国戏曲小梅花荟萃、全国“梨花杯”青少年戏曲教育成果展示活动、文华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北京市“国戏杯”戏曲大赛、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比赛等。
京剧系师生多次参加国家重大演出交流任务,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曾参与“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中非论坛”、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访华等国家重要外事活动的演出;连续数年参加北京市对外文化艺术交流品牌活动“欢乐春节”的演出;多次应邀赴日本、俄罗斯、德国、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法国、意大利、希腊、比利时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演出。为弘扬民族文化、繁荣戏曲艺术做出了积极贡献,受到中宣部、文化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表彰。
舞蹈系简介
学院1982年开设舞蹈专业,2002年成立舞蹈系。开设舞蹈表演(中国舞)和国际标准舞两个专业方向。
舞蹈系拥有一支实力雄厚、教学能力突出的教师队伍。有专职教师36人,其中正高1人,副高4人,中级21人。拥有北京市优秀教师1人,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人,院级学科带头人2人。1支教学创新团队被评为“北京市职业院校创新团队”。
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可持续发展的高技能高素质舞蹈艺术人才的目标,舞蹈系不断完善课程体系,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效果显著。近年来,创作《八女投江》《昭君出塞》《刑场上的婚礼》《神农尝百草》等“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舞剧;创作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大型原创舞剧《夕照》(此剧入围第十五届北京舞蹈大赛舞剧、舞蹈诗评奖,并荣获2017年北京市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在全国艺术院校“桃李杯”舞蹈比赛、全国舞蹈比赛、中国舞蹈“荷花奖”比赛,国际标准舞全国锦标赛,以及国内国际其他各类舞蹈大赛中,舞蹈系师生荣获创作、表演200多个奖项。
舞蹈系数次承担国家重大文艺演出活动,先后参加2008年北京残奥会闭幕式、200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联欢晚会、2018年《我们的四十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文艺晚会、201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等演出,均出色、圆满完成演出任务,受到上级部门表彰。积极参加国际交流演出活动,先后多次应邀赴其他国家和地区访问演出,以鲜明独特的舞蹈风格、精湛的表演艺术赢得外国友人的高度赞扬。
音乐系简介
学院音乐专业始于1998年,2003年正式成立音乐系。
音乐系开设音乐表演专业,有器乐演奏和声乐演唱两个专业方向。器乐演奏包括民族器乐演奏、西洋管弦乐演奏、钢琴演奏三个专业,声乐演唱包括美声唱法、民族唱法、流行唱法三个专业。
音乐系下设理论教研室、声乐教研室、民乐教研室、西洋乐教研室。拥有一支专业强、素质高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42人,其中硕士研究生34人,博士1人;正高7人,副高11人。有北京高校青年骨干教师5人,北京优秀教师1人,北京名师2人,市级专业学科带头人1人。为了充实教学力量,提高教学水平,还聘请了国内知名的教授及演奏家韩国良、赵登营、张诚心、徐阳等担任客座教授。
音乐系注重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的结合,推行“以演促学”、“以演促教”的教学模式,先后成立了合唱团、民族管弦乐团、交响乐团,创建“新星音乐厅”,推出艺术实践品牌活动“星期音乐会”。2015年精心创作的北京传统音乐作品音乐会《燕落花枝》,参加“春华秋实”全国艺术院校优秀作品展演活动;2016年,联合河北、天津两地艺术职业院校推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红色经典史诗——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获得业内好评。
音乐系开启校企合作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北京节日合唱团、北京音协合唱团、中国歌剧舞剧院等专业院团签署合作协议,开展专家指导、学生实践以及顶岗实习等工作,打通岗课对接渠道。
音乐系围绕职业教育音乐表演人才培养的适应性,理论与实践并重。教师发表专业论文百余篇,出版多部个人专著。积极参加教育部科研、教改等课题项目,先后参与全国艺术职业教育系列教材《中国音乐史》、《长笛演奏教程》、《小提琴演奏教程》等教材的编写,并作为主编单位编写《声乐演唱教程》。教师教学成果荣获北京市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
音乐系师生近年来在国际国内各大赛事中屡获奖项。其中包括“文华奖”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北京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2021年文旅部“学党史 迎百年”课程思政展示活动等。
音乐系高度重视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与英国北方皇家音乐学院、乌克兰哈尔科夫国立艺术大学、中央音乐学院、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等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全面汲取国内外先进办学经验,推动专业发展和教学改革。
舞美系简介
舞美系成立于2007年。主要培养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扎实的专业技能的戏剧、影视、传统戏曲美术创作的的专门人才,包括戏剧影视人物造型、戏剧影视灯光与音响、传统戏曲服装、传统戏曲化妆技术等四个专业。
舞美系的教师秉承文化传承和艺术创造的志向,注重对学生的培根铸魂,努力培养学生舞台艺术创作的独特创造性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目前有专职教师16人,其中正高1人,副高4人,中级8人,均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戏曲学院等国内知名艺术学府,
作为舞美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舞美系与北京京剧院等国家级重点京剧院团开展合作办学,为全国各大艺术专业院团培养了一大批舞台美术人才,为继承传统文化、发展民族艺术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舞美系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依托北戏“少儿戏剧场”,借助国家大剧院、长安大戏院、梅兰芳大剧院以及政府公益演出等艺术实践平台,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院各类演出和赛事的化妆、服装、灯光、音响、装置、道具等舞美技术工作,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舞台实操能力,为今后步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舞美系师生在全国和北京市的各项比赛及重要活动中屡创佳绩。2017年,中国戏曲舞台技师技术教学项目《长教短训,演练结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荣获北京市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17和2018年,舞美系杨鸿翔同学创业团队分别荣获北京市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和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2021年,京剧《穆桂英挂帅》穆桂英人物造型实训项目荣获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2016和2018年,先后完成了两届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中国戏曲传统化妆、服装技术培训”,为全国20多个省市及香港特区、台湾地区培养了一批戏曲舞美专业人才。
戏剧影视表演系简介
戏剧影视表演系成立于2011年。开设戏剧影视表演专业。以培养具有竞争力和创造力、职业能力强的高素质技能型表演艺术人才为目标,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创作兼重视,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戏剧影视表演系拥有一支具有深厚理论修养、富有创造力和活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目前有专职教师8人,其中副高2人,中级3人,均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等国内顶尖艺术院校。
戏剧影视表演系为学生开设了声乐、台词、形体、表演、中外优秀电影赏析、中外戏剧作品分析、编剧基础等专业课程,并充分发挥学院优质教学资源,开设了别具特色的其他多种艺术课程。
自建系以来,戏剧影视表演系注重师生的艺术创作和舞台实践,不断创排新的艺术作品,在舞台演出和微电影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先后排演毕业大戏《雷雨》、《第十二夜》、《光照千秋》、《少年少年》、《第十三月》、《我在天堂等你》、《逆行》等,短剧《希望》、《北京欢迎你》、《汉子》、《比生命更重要的》、《开往幸福的公交车》等多部作品。原创微电影《不能没有你》、《狗年的轨街》荣获第六届北京市高校漫微电影征集活动并列一等奖;原创话剧《少年少年》荣获北京市大学生戏剧节优秀剧目奖、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北京市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近年来,戏剧影视表演系的优秀毕业生逐渐在表演艺术领域崭露头角,涌现出姜梓新、郝文婷、李郡、胡建峰、冀雅凡、吴春晓、田珺等一批表演艺术新秀,为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地方戏曲系简介
地方戏曲系前身为地方剧科,2010年成立地方戏曲系。先后开办评剧、相声、河北梆子、北京曲剧、龙江剧、皮影戏、花灯戏、木偶剧等专业。其中评剧专业被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共同确定为“国家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
多年来,地方戏曲系立足面向全国培养地方戏曲剧种专业人才的目标,与全国多个地方剧种专业院团进行合作办学。以“培养专业人才、共谋剧种传承”为宗旨,为各地方戏曲专业院团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在同类艺术院校中逐渐形成独特的多剧种人才培养模式。
地方戏曲系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才高艺精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在职专业教师8人,其中副高职称3人,硕士研究生学历4人。在职教师中,1人获得文旅部“全国百名优秀戏曲专业教师”称号,1人为北京市青年骨干教师,,2人在“北京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得一等奖,1人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为更好地充实教学力量,地方戏曲系聘请多位业内著名艺术家、非遗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一级演奏员为学生授课。2018年,地方戏曲系成立评剧表演艺术家张德福先生大师工作室、皮影表演艺术家张向东先生大师工作室。
地方戏曲系将舞台实践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搭建多个实训基地,为学生创造大量的舞台实践和剧院团实习演出机会。先后创排“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舞台剧,如评剧《孔融让梨》、《闻鸡起舞》等剧目;排演评剧《秦香莲》、《花为媒》、《杨三姐告状》、《刘巧儿》《金沙江畔》,河北梆子《大刀王怀女》、《王宝钏》,曲剧《龙须沟》、《珍妃泪》,花灯戏《观灯》、《拜年》,龙江剧《木兰马旭》、《花木兰》等。学生通过舞台艺术实践,专业技艺不断提升,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大赛”、“国戏杯”学生戏曲大赛等各类赛事中获奖百余项,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曲艺系简介
曲艺系成立于2016年10月。设有诵说和鼓曲两个专业方向。开设评书、快板、相声、山东快书、京韵大鼓、梅花大鼓、西河大鼓、单弦、器乐伴奏等专业课程。
曲艺系拥有一支具有较高业务水平的专业教师队伍。在职教师中,副高以上有4人,中级3人。除在职教师外,还常期聘任曲艺界名家及国内知名曲艺团的优秀曲艺演员为学生进行授课。
曲艺系在教学中,力求“融百家之长,汇各地之优”,以“转益多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更广阔的视野和对知识、技能融会贯通的能力。联合行业协会、企业、非遗传承人等力量,努力加强人才培养,四位一体培养打造新时代曲艺新人。
以助力“文化北京”建设、弘扬传统文化为目标,曲艺系积极打造师生演出实践平台。校内开办北戏书馆、北戏少儿教育书馆,和平谷区文化馆合办北戏书馆平谷分馆。作为师生的艺术实践平台,三个书馆每周进行评书等曲艺演出,7年来已开展三百余场演出活动,观众达五万人次,书馆也成为北京市曲艺演出的一张文化名片。
曲艺系积极推动师生参加全国及省市级的演出活动,师生连续数年参加中央电视台“五四”晚会、天津卫视春晚,以及中国曲协主办的大学生曲艺周展演活动等。师生多次荣获各类奖项,如:中国曲艺牡丹奖、北京少儿曲艺比赛一二三等奖、北京少儿曲艺比赛园丁奖。
公共教学部简介
公共教学部前身为文化科,2002年成立公共教学部。
公共教学部负责学院公共基础课教学,下设有五个教研室:语文教研室、数学教研室、英语教研室、史地教研室、政治教研室。承担着学院公共基础课程及部分人文素质选修课程的教学任务。
公共教学部拥有一支政治素质高、教学素养扎实的教师队伍。现有专职教师29人,其中正高2人,副高4人,中级17人,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17人。
公共教学部秉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宗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因材施教,积极探索职业教育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充分发挥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学科的不同特点和规律,优化课程教学设计,将多种教学方法运用于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获得师生好评。
公共教学部的绝大多数课程与学生的思想品德、人文素养、身心健康息息相关,秉承严谨的工作思路,为学院各个专业服务,教育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和今后工作的需要,有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
公共教学部注重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积极发表论文、著作,参加各类教科研项目和教学能力比赛,在学院的教学能力比赛和北京市的教学能力比赛中多次取得良好成绩。
公共教学部全体教职工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方法,努力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
招生工作办公室
2024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