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主頁
属性 公办 本科 所在地 江西省南昌市
江西财经大学(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简称“江财”,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是一所财政部、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法、工、文、理、艺术等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本科院校,入选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江西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俄经济类大学联盟。
江西财经大学2025年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简章
江西财经大学2025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澳门保送生简章
江西财经大学2024年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简章
江西财经大学2023年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简章
江西财经大学2021年免试招收台湾地区高中毕业生简章
江西财经大学2020年免试招收台湾地区高中毕业生简章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9日
为了做好我校2025年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地区学生录取工作,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录取原则,维护广大考生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有关事项的通知》,特制定本简章。
一、学校基本情况
学校全称是江西财经大学,英文名为“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学校网址:http://www.jxufe.cn/,学校国标代码:10421。
学校是一所财政部、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法、工、文、理、艺术等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财经学府。
学校的前身为1923年秋创办的江西省立商业学校,1958年成立江西财经学院,1980年成为财政部部属院校,1996年更名为江西财经大学,2000年学校管理体制由财政部主管转变为由江西省主管,2012年成为财政部、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二、组织机构和人员
学校设立普通本科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招生章程、招生战略、招生政策,确定招生规模和调整学科招生计划,讨论决定招生重大事宜,组长由学校主要领导担任。
学校招生就业处是学校组织和实施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具体负责普通本科招生的日常工作。
普通本科生招生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校普通本科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和社会的监督下开展。
三、报名资格
(一)持有《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及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的2025届台湾地区高中毕业生。
(二)参加2025年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以下简称“学测”),语文、数学、英文三个科目学测成绩均须达到均标级以上。
四、招生专业及计划
招生计划10人,具体招生人数视报考和测试情况而定。
申请考生可以在公布的招生专业目录中选择六个专业作为志愿,具体招生专业如下:
序号 |
专业 |
学制 |
科类 |
学费 |
学院 |
1 |
财政学 |
4年 |
文理兼收 |
4660 |
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 |
2 |
法学 |
4年 |
文理兼收 |
4660 |
法学院 |
3 |
工商管理(智能商务) |
4年 |
文理兼收 |
4660 |
工商管理学院 |
4 |
金融学(CFA方向) |
4年 |
文理兼收 |
14000 |
国际学院 |
5 |
会计学(ACCA方向) |
4年 |
文理兼收 |
14000 |
会计学院 |
6 |
精算学 |
4年 |
文理兼收 |
4660 |
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 |
注:招生专业名称和方向仅供参考,具体专业名称以当年公布的名称为准。
五、报名及录取程序
(一)报名时间:2025年3月1日至3月31日。
(二)报名方式:请考生登录祖国大陆普通高校依据台湾地区学测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系统(网址:https://www.gatzs.com.cn/z/tw/)进行报名。考生须按照要求输入个人信息,上传个人证件、电子照片、学测成绩、考生诚信承诺书等基本材料,提交成绩查验授权书。考生无须邮寄申请材料,在报名系统中上传的申请材料扫描件包括但不限于:
1.“学测”成绩单(含报名序号或准考证号);
2.考生本人签字的《个人成绩查询授权委托书》(委托书用于授权我校查验、核准考生“学测”成绩等信息,请在报名系统中下载模板);
3.中学正式成绩单;
4.学生证;
5.《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及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
6.获奖证书或其他证明材料。
上传材料扫描件时须确保电子文件清晰可读。
(三)资格初审:我校将组织专家组对考生提交的报名材料进行报名资格审核。考生可于4月15日左右在报名系统内查询初审结果。
(四)面试:我校定于2025年5月上旬举行远程面试(具体面试安排另行通知)。
(五)录取:根据申请人面试成绩和“学测”成绩等综合评定,择优录取。请考生于5月15日至19日期间登录报名系统查询本人录取情况,进行录取确认。
六、入学与身体检查
(一)新生持加盖学校公章的《新生入学通知书》报到,入学报到时间及相关要求以《新生入学通知书》上的规定为准。因故不能按期入学者,应提前向学校请假延期,延期报到时间最长不得超过两周,未经批准或请假逾期者,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二)录取的台湾新生的管理按我校大学生相关管理规定执行,学杂费、住宿费等收费标准与内地学生相同。
(三)新生入学后,学校统一安排身体检查。体检不合格或在体检中弄虚作假,取消其入学资格或学籍,责任由考生本人承担。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按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
七、学费及其他
(一)本招生简章由学校招生就业处负责解释。若与教育部和江西省相关规定不一致,最终以教育部和江西省的相关规定为准;
(二)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86-791-8381-6635
学校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双港东大街169号
邮政编码:330013
学校网址:http://www.jxufe.cn
纪检监督邮箱:jcjiwei@jxufe.edu.cn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9日
一、学校基本情况
江西财经大学是一所财政部、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法、工、文、理、艺术、教育等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财经学府。2008年2月6日,温家宝总理与江西财大师生共度除夕,发表了重要讲话,并称赞说:“你们学校是所很好的学校”,激励着学校永葆奋斗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1.办学历史:江西财经大学前身为1923年秋创办的江西省立商业学校,1958年成立江西财政经济学院(简称江西财经学院),文革期间几经更名并遭停办,1978年复校,1980年成为财政部部属院校,1996年更名为江西财经大学,2000年学校管理体制由财政部主管转变为由江西省主管,2012年成为财政部、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2.办学特色:办学以来,学校秉承“信敏廉毅”的校训和“敬业乐群、臻于至善”的大学精神,形成了培养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办学特色。学校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法德治校,形成了在红土地上培育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办学模式,走出了在欠发达地区办人民满意高校的新路子。站在新起点,学校锚定“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大学目标,转型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一流数字财经大学和服务江西标杆大学,正式开启新的百年征程。
3.办学条件:赣江碧水,滕阁夕霞。有校江财,立于豫章。学校坐落英雄城南昌,东临赣江碧水,西接梅岭烟霞,北吸锦绣庐山之灵气,南纳雄伟井冈之精神。现有蛟桥园、麦庐园、枫林园、青山园四个校区(不含独立学院共青校区)。占地面积共2200余亩,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馆藏各类图书1435万册(含纸质图书、电子图书期刊、学位论文等)。校园幽香雅静,错落有致,层重叠翠,湖光潋滟,是全国绿化300佳单位之一。
4.机构设置:学校设有工商管理学院(MBA教育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会计学院、国际经贸学院、经济学院、金融学院、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信息管理与数学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法学院、软件与物联网工程学院(用友软件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体育学院(国防教育部)、马克思主义学院、虚拟现实(VR)现代产业学院、应用经济学院(数字经济学院)共18个教学学院,国际学院、海外教育学院、创业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共4个管理型学院,以及1个独立学院。
5.学科专业:学校现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文学、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拥有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学、统计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共7个博士后流动站;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学、统计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社会学共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52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产业经济学);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应用经济学、统计学获评A-等级(全国前10%),工商管理获评B+等级(全国前20%),理论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法学获评B等级(全国前30%),公共管理获评B-等级(全国前40%);应用经济学、统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入选“江西省一流建设学科”。
6.师资队伍:学校共有教职工2313人,专任教师1441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93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25人;具有博士学位904人;博士生导师199人;硕士生导师953人。院士2人,国家级人才1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6人,江西省“双千计划”33人,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人员16人、江西省“井冈学者”特聘教授7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梓坤、何祚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洪银兴等担任学校顾问;国内外330余名著名学者、专家和企业家受聘为学校客座教授。
7.招生就业:通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以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为主体,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为补充的办学格局。学校面向全国3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招生,长期以来投档线和录取平均分位于江西高校前列。全日制本科生2.6万人,各类研究生6千余人。就业工作保持良好态势,普通本科生升学率连年创新高,一批毕业生进入全球排名前20的著名高校深造,其中不乏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等高校。学校获2016-2018年度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等级”等荣誉,2010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首批“全国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2012年获得国务院表彰的“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称号。“2023校友会中国财经类大学排名”位列全国第7名;“2023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位列全国第98名;2022年A股公司财务高管毕业院校排行榜校友总排行榜第8位;2023中国资本圈校友势力排名全国第30名;2022中国最具财富创造力大学排行榜第45位;“2023全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指数”位列全国第87名。学校获批教育部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6年)、“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2017年)、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2022年)、“宏志助航计划”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2021年),工信部首批“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2023年)。江财众创空间获评科技部“国家级众创空间”(2016年)、共青团中央首批“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园”(2017年);获评全国就业协会“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服务基地”(2022年),江西省高校就业工作体系创新试验区(2023年)。毕业去向落实率位列全省高校前列。近年来,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中央媒体多次报道学校人才培养及就业工作。
8.国际化办学: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俄罗斯、澳大利亚、芬兰、丹麦、葡萄牙、马来西亚等近50个国家和地区的190余所高校建立了稳定的合作与交流关系。学校先后加入国际商学院联盟、中俄经济类大学联盟、联合国学术影响力组织、国际社会工作教育联盟、中国—东盟旅游教育联盟、欧亚太平洋学术协会、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亚太旅游协会和北美案例协会等14个国际组织。2016年5月学校与英国考文垂大学合作建设的孔子学院正式揭牌运行。获批为托福考点、GRE考点、GMAT考点、雅思考点、ACCA考点、CIMA考点、FRM考点、HSK考点。自2013年以来,有3000余名学生于在校期间分赴英国、美国、德国、法国、芬兰、荷兰等国高校长期学习,有1000余名学生毕业后赴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学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其中百余名学生进入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排名前20的高校深造。
学校办学以来,已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30余万,多数校友现已成为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和中坚力量,甚至成为商界、政界、学界的精英。毕业生中涌现出了用友集团董事长王文京,科瑞集团董事局主席郑跃文,上海建桥集团董事长周星增等大批知名企业家;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主任刘家义,第二十届中央纪委委员、中纪委国家监委驻人民日报社纪检监察组组长陆俊华,第十四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尹艳林,国家税务总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饶立新,国家税务总局总审计师蔡自力,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许宏才,第二十届中央纪委委员,北京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察委员会主任陈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党组成员、副台长蒋希伟,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教育部部长王晓峰,第二十届中央委员、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晓军,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孙菊生,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陈小平、罗小云,江西省政协副主席谢茹、海南省政协主席、党组书记李荣灿,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胡焯,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董仚生,第二十届中央纪委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纪委书记、自治区监察委员会主任艾俊涛等优秀党政干部;著名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吴晓求,著名会计审计学家、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原党委书记秦荣生,著名会计学家、广州大学校长魏明海,中央财经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马海涛,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樊启淼等知名学者。
二、保送条件
1.品行端正,无犯罪历史记录,符合教育部、澳门教育及青年发展局关于保送生资格要求。
2.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身体健康,符合教育部相关体检标准。
3.考生学历档案材料真实齐全。原则上应具有2年以上在澳门地区学习经历的澳门应届高中毕业生。
4.高中阶段原则上不得有不及格科目,高中文化成绩排名应在年级前30%之内,外语语种为英语。
三、录取原则及考核方式
1.申请我校保送生的学生,需提供由所在中学出具的各科学习成绩、年级排名、推荐意见和相关材料。
2.我校审核材料并通过面试择优录取。
四、招生专业
2025年澳门保送生招生计划2名,具体招生专业如下:
序号 |
专业 |
学制 |
科类 |
学院 |
1 |
财政学 |
4年 |
文理兼收 |
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 |
2 |
税收学 |
4年 |
文理兼收 |
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 |
3 |
法学 |
4年 |
文理兼收 |
法学院 |
4 |
法学(法务会计) |
4年 |
文理兼收 |
法学院 |
5 |
工商管理(智能商务) |
4年 |
文理兼收 |
工商管理学院 |
6 |
人力资源管理(数智人力) |
4年 |
文理兼收 |
工商管理学院 |
7 |
金融学(CFA方向) |
4年 |
文理兼收 |
国际学院 |
8 |
国际经济与贸易(BA方向) |
4年 |
文理兼收 |
国际学院 |
9 |
经济学(数理经济) |
4年 |
文理兼收 |
经济学院 |
10 |
会计学 |
4年 |
文理兼收 |
会计学院 |
11 |
会计学(ACCA方向) |
4年 |
文理兼收 |
会计学院 |
12 |
金融学 |
4年 |
文理兼收 |
金融学院 |
13 |
经济统计学 |
4年 |
理科 |
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 |
14 |
社会工作 |
4年 |
文理兼收 |
社会与人文学院 |
15 |
汉语国际教育 |
4年 |
文理兼收 |
社会与人文学院 |
五、相关要求
1.被录取的保送生请按照学校录取通知书指定的时间到学校报到,具体事宜届时请查阅《江西财经大学2025年新生入学须知》。
2.新生入校后,我校将核查其入学资格,并进行身体检查,如有不符合条件或要求者,取消入学资格。
3.被录取的澳门保送生的管理按我校大学生相关管理规定执行,学杂费、住宿费等收费标准与内地学生相同。
4.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791-83816635
学校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双港东大街169号
邮政编码:330013
学校网址:http://www.jxufe.cn
纪检监督邮箱:jcjiwei@jxufe.edu.cn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4年2月1日
为了做好我校2024年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地区学生录取工作,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录取原则,维护广大考生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有关事项的通知》,特制定本简章。
一、学校基本情况
学校全称是江西财经大学,英文名为“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学校网址:http://www.jxufe.cn/,学校国标代码:10421。
学校是一所财政部、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法、工、文、理、艺术等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财经学府。
学校的前身为1923年秋创办的江西省立商业学校,1958年成立江西财经学院,1980年成为财政部部属院校,1996年更名为江西财经大学,2000年学校管理体制由财政部主管转变为由江西省主管,2012年成为财政部、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二、组织机构和人员
学校设立招生委员会,负责制定招生章程、招生战略、招生政策,确定招生规模和调整学科招生计划,讨论决定招生重大事宜。招生委员会由学校领导、学科专家、相关部门负责人、校友代表和学生代表组成。主任由学校主要领导担任。
学校招生就业处是学校组织和实施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具体负责普通本科招生的日常工作。
普通本科生招生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校普通本科招生委员会、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和社会的监督下开展。
三、报名资格
(一)持有《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及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的2024届台湾地区高中毕业生。
(二)参加2024年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以下简称“学测”),语文、数学、英文三个科目学测成绩均须达到均标级以上。
四、招生专业及计划
招生计划10人,具体招生人数视报考和测试情况而定。
申请考生可以在公布的招生专业目录中选择六个专业作为志愿,具体招生专业如下:
序号 |
专业 |
学制 |
科类 |
学费 |
学院 |
1 |
财政学 |
4年 |
文理兼收 |
4660 |
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 |
2 |
法学 |
4年 |
文理兼收 |
4660 |
法学院 |
3 |
工商管理(智能商务) |
4年 |
文理兼收 |
4660 |
工商管理学院 |
4 |
金融学(CFA方向) |
4年 |
文理兼收 |
14000 |
国际学院 |
5 |
会计学(ACCA方向) |
4年 |
文理兼收 |
14000 |
会计学院 |
6 |
精算学 |
4年 |
文理兼收 |
4660 |
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 |
注:招生专业名称和方向仅供参考,具体专业名称以当年公布的名称为准。
五、报名及录取程序
(一)报名时间:2024年3月1日至3月31日。
(二)报名方式:请考生登录祖国大陆普通高校依据台湾地区学测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系统(网址:https://www.gatzs.com.cn/z/tw/)进行报名。考生须按照要求输入个人信息,上传个人证件、电子照片、学测成绩、考生诚信承诺书等基本材料,提交成绩查验授权书。考生无须邮寄申请材料,在报名系统中上传的申请材料扫描件包括但不限于:
1.“学测”成绩单(含报名序号或准考证号);
2.考生本人签字的《个人成绩查询授权委托书》(委托书用于授权我校查验、核准考生“学测”成绩等信息,请在报名系统中下载模板);
3.中学正式成绩单;
4.学生证;
5.《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及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
6.获奖证书或其他证明材料。
上传材料扫描件时须确保电子文件清晰可读。
(三)资格初审:我校将组织专家组对考生提交的报名材料进行报名资格审核。考生可于4月15日左右在报名系统内查询初审结果。
(四)面试:我校定于2024年5月上旬举行远程面试(具体面试安排另行通知)。
(五)录取:根据申请人面试成绩和“学测”成绩等综合评定,择优录取。请考生于5月15日至19日期间登录报名系统查询本人录取情况,进行录取确认。
六、入学与身体检查
(一)新生持加盖学校公章的《新生入学通知书》报到,入学报到时间及相关要求以《新生入学通知书》上的规定为准。因故不能按期入学者,应提前向学校请假延期,延期报到时间最长不得超过两周,未经批准或请假逾期者,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二)录取的台湾新生的管理按我校大学生相关管理规定执行,学杂费、住宿费等收费标准与内地学生相同。
(三)新生入学后,学校统一安排身体检查。体检不合格或在体检中弄虚作假,取消其入学资格或学籍,责任由考生本人承担。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按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
七、学费及其他
(一)本招生简章由学校招生就业处负责解释。若与教育部和江西省相关规定不一致,最终以教育部和江西省的相关规定为准;
(二)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86-791-8381-6635
学校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双港东大街169号
邮政编码:330013
学校网址:http://www.jxufe.cn
纪检监督邮箱:jcjiwei@jxufe.edu.cn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3年1月13日
为了做好我校2023年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地区学生录取工作,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录取原则,维护广大考生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有关事项的通知》,特制定本简章。
一、学校基本情况
学校全称是江西财经大学,英文名为“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学校网址:http://www.jxufe.cn/,学校国标代码:10421。
学校是一所财政部、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法、工、文、理、艺术等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财经学府。
学校的前身为1923年秋创办的江西省立商业学校,1958年成立江西财经学院,1980年成为财政部部属院校,1996年更名为江西财经大学,2000年学校管理体制由财政部主管转变为由江西省主管,2012年成为财政部、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二、组织机构和人员
学校设立招生委员会,负责制定招生章程、招生战略、招生政策,确定招生规模和调整学科招生计划,讨论决定招生重大事宜。招生委员会由学校领导、学科专家、相关部门负责人、校友代表和学生代表组成。主任由学校主要领导担任。
学校招生就业处是学校组织和实施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具体负责普通本科招生的日常工作。普通本科生招生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校普通本科招生委员会、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和社会的监督下开展。
三、报名资格
(一)持有《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及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的2023届台湾地区高中毕业生。
(二)参加2023年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以下简称“学测”),语文、数学A/数学B、英文三个科目学测成绩均须达到均标级以上。
四、招生专业及计划
招生计划10人,具体招生人数视报考和测试情况而定。
申请考生可以在公布的招生专业目录中选择六个专业作为志愿,具体招生专业如下:
序号 |
专业 |
学制 |
科类 |
学费 |
学院 |
1 |
财政学 |
4年 |
文理兼收 |
4660 |
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 |
2 |
法学 |
4年 |
文理兼收 |
4660 |
法学院 |
3 |
工商管理(智能商务) |
4年 |
文理兼收 |
4660 |
工商管理学院 |
4 |
金融学(CFA方向) |
4年 |
文理兼收 |
14000 |
国际学院 |
5 |
会计学(ACCA方向) |
4年 |
文理兼收 |
14000 |
会计学院 |
6 |
精算学 |
4年 |
文理兼收 |
4660 |
统计学院 |
注:招生专业名称和方向仅供参考,具体专业名称以当年公布的名称为准。
五、报名及录取程序
(一)报名时间:2023年3月1日至3月31日。
(二)报名方式:请考生登录祖国(大陆)普通高校依据台湾地区学测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报名系统(网址:https://www.gatzs.com.cn/z/tw/)进行报名。考生须按照要求输入个人信息,上传个人证件、电子照片、学测成绩、考生诚信承诺书等基本材料,提交成绩查验授权书。考生无须邮寄申请材料,在报名系统中上传的申请材料扫描件包括但不限于:
1.“学测”成绩单(含报名序号或准考证号);
2.考生本人签字的《个人成绩查询授权委托书》(委托书用于授权我校查验、核准考生“学测”成绩等信息,请在报名系统中下载模板);
3.中学正式成绩单;
4.学生证;
5.《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及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
6.获奖证书或其他证明材料。
上传材料扫描件时须确保电子文件清晰可读。
(三)资格初审:我校将组织专家组对考生提交的报名材料进行报名资格审核。考生可于4月15日左右在报名系统内查询初审结果。
(四)面试:我校定于2023年5月上旬举行远程面试(具体面试安排另行通知)。
(五)录取:根据申请人面试成绩和“学测”成绩等综合评定,择优录取。请考生于5月15日至19日期间登录报名系统查询本人录取情况,进行录取确认。
六、入学与身体检查
(一)新生持加盖学校公章的《新生入学通知书》报到,入学报到时间及相关要求以《新生入学通知书》上的规定为准。因故不能按期入学者,应提前向学校请假延期,延期报到时间最长不得超过两周,未经批准或请假逾期者,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二)录取的台湾新生的管理按我校大学生相关管理规定执行,学杂费、住宿费等收费标准与内地学生相同。
(三)新生入学后,学校统一安排身体检查。体检不合格或在体检中弄虚作假,取消其入学资格或学籍,责任由考生本人承担。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按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字2003[3]号)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
七、学费及其他
(一)本招生简章由学校招生就业处负责解释。若与教育部和江西省相关规定不一致,最终以教育部和江西省的相关规定为准;
(二)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86-791-8381-6635
学校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双港东大街169号
邮政编码:330013
学校网址:http://www.jxufe.cn
纪检监督邮箱:jcjiwei@jxufe.edu.cn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1年2月28日
为了做好我校2021年免试招收台湾地区学生录取工作,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录取原则,维护广大考生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有关事项的通知》,特制定本简章。
一、学校基本情况
第一条 学校全称是江西财经大学,英文名为“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学校网址:http://www.jxufe.cn/,学校国标代码:10421。
第二条 学校是一所财政部、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法、工、文、理、艺术等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财经学府。
学校的前身为1923年秋创办的江西省立商业学校,1958年成立江西财经学院,1980年成为财政部部属院校,1996年更名为江西财经大学,2000年学校管理体制由财政部主管转变为由江西省主管,2012年成为财政部、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二、组织机构和人员
第三条 学校设立招生委员会,负责制定招生章程、招生战略、招生政策,确定招生规模和调整学科招生计划,讨论决定招生重大事宜。招生委员会由学校领导、学科专家、相关部门负责人、校友代表和学生代表组成。主任由学校主要领导担任。
第四条 学校招生就业处是学校组织和实施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具体负责普通本科招生的日常工作。
第五条 普通本科生招生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校普通本科招生委员会、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和社会的监督下开展。
三、报名资格
第六条 具有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及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的2021届台湾地区高中毕业生。
第七条 参加2021年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以下简称“学测”),语文、数学、英文三个科目学测成绩均须达到前标级。
四、招生专业及计划
第八条 招生计划10人。
第九条 申请考生可顺序选择3个专业作为专业志愿,根据考生分数和志愿安排录取专业,具体招生专业如下:
序号 |
专业名称 |
学院名称 |
1 |
财政学类(含财政学、税收学) |
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 |
2 |
公共管理类(含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 |
|
3 |
法学类[含法学、法学(法务会计)] |
法学院 |
4 |
法学(数据法学) |
|
5 |
法学(国际经济法) |
|
6 |
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 |
工商管理学院 |
7 |
市场营销(国际营销) |
|
8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含物流管理) |
|
9 |
电子商务类(含电子商务) |
国际经贸学院 |
10 |
工商管理类(含国际商务) |
|
11 |
经济与贸易类(含国际经济与贸易) |
|
12 |
国际经济与贸易(CITF方向) |
国际学院 |
13 |
会计学(国际会计) |
|
14 |
金融学(CFA方向) |
|
15 |
金融学(国际投资与金融) |
|
16 |
工商管理类[含会计学、会计学(注册会计师)、财务管理] |
会计学院 |
17 |
会计学(ACCA方向) |
|
18 |
会计学(CIMA方向) |
|
19 |
金融学(FRM方向) |
金融学院 |
20 |
金融学类(含金融学、保险学、金融工程、金融科技) |
|
21 |
经济学类(含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 |
经济学院 |
22 |
公共管理类(含土地资源管理) |
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 |
23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含工程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
|
24 |
旅游管理类(含旅游管理) |
|
25 |
社会学类(含社会工作) |
人文学院 |
26 |
新闻传播学类(含新闻学) |
|
27 |
中国语言文学类[含汉语国际教育(国际商贸)] |
|
28 |
计算机类(含物联网工程) |
软件与物联网工程学院 |
29 |
经济学类(含经济统计学) |
统计学院 |
30 |
统计学类(含应用统计学) |
|
31 |
金融学类(含精算学) |
|
32 |
外国语言文学类(含商务英语) |
外国语学院 |
33 |
外国语言文学类(含日语) |
|
34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含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智能)] |
信息管理学院 |
35 |
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财经大数据管理)] |
|
36 |
计算机类(含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
37 |
数学类[含信息与计算科学(经济计量)] |
注:招生专业名称和方向仅供参考,具体专业名称以当年公布的名称为准。
五、申请方式
第十条 下载《江西财经大学2021年台湾地区免试生入学申请表》(见附件1),按要求完整填写并贴近期一寸免冠正面彩色照片。
第十一条 相关材料
1.“台湾居民居住证”复印件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复印件及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复印件;
2.学测成绩通知单复印件,提供相应科目的成绩、学测报名序号或准考证号;
3.其他能够体现申请者能力水平的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
4. 个人签字或签章的《个人成绩查询授权委托书》(见附件2)。申请人须授权教育部考试中心查验、核准学测成绩等信息。
第十二条 请申请人将以上申请材料按照顺序装订成册后,于2021年4月15日前寄至我校(以邮戳时间为准),并在信封上注明“台湾免试申请”字样。申请材料一经寄出概不退还。
六、选拔办法和录取原则
第十三条 我校将根据申请人的申请材料进行初选,初选合格的考生将采用面试形式进行选拔。申请人所提供的材料务必真实有效,若提供虚假材料者,一经查实,取消申请人申请资格,已取得入学资格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十四条 面试后我校将根据申请人的“学测”成绩和面试情况,择优录取,根据考生分数和志愿安排录取专业。拟录取资格名单在我校本科生招生网进行公示,我校并按要求将预录取的台湾高中毕业生名单报送至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办公室,由该办统一报教育部港澳台办审核确认后,报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进行电子注册。审核通过后办理相关录取手续,预计于2021年7月底发出正式录取通知书。
七、面试安排与身体检查
第十五条 面试时间定于2021年5月上旬,具体时间、地点以我校电话通知为准,请申请人按时参加面试;
第十六条 参加面试时,申请人需携带台湾居民居住证原件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原件及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原件、学测成绩通知单原件等材料。
第十七条 身体要求: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按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字2003[3]号)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
八、学费及其他
第十八条 录取的台湾免试生的管理按我校大学生相关管理规定执行,学杂费、住宿费等收费标准与内地学生相同。
第十九条 学校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江西财经大学招生就业处
学校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双港东大街169号
邮政编码:330013
咨询电话:+86-791-8381-6635
传真:+86-791-8383-6313
学校网址:http://www.jxufe.cn
纪检监督邮箱:jcjiwei@jxufe.edu.cn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0年2月28日
为了做好我校2020年免试招收台湾地区学生录取工作,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录取原则,维护广大考生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有关事项的通知》,特制定本简章。
一、学校基本情况
第一条 学校全称是江西财经大学,英文名为“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学校网址:http://www.jxufe.cn/,学校国标代码:10421。
第二条 学校是一所财政部、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法、工、文、理、艺术等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财经学府。
学校的前身为1923年秋创办的江西省立商业学校,1958年成立江西财经学院,1980年成为财政部部属院校,1996年更名为江西财经大学,2000年学校管理体制由财政部主管转变为由江西省主管,2012年成为财政部、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二、组织机构和人员
第三条 学校设立招生委员会,负责制定招生章程、招生战略、招生政策,确定招生规模和调整学科招生计划,讨论决定招生重大事宜。招生委员会由学校领导、学科专家、相关部门负责人、校友代表和学生代表组成。主任由学校主要领导担任。
第四条 学校招生就业处是学校组织和实施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具体负责普通本科招生的日常工作。
第五条 普通本科生招生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校普通本科招生委员会、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和社会的监督下开展。
三、报名资格
第六条 具有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及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的2020届台湾地区高中毕业生。
第七条 参加2020年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以下简称“学测”),语文、数学、英文三个科目学测成绩均须达到前标级。
四、招生专业及计划
第八条 招生计划10人。
第九条 申请考生可顺序选择3个专业作为专业志愿,根据考生分数和志愿安排录取专业,具体招生专业如下:
序号 |
专业名称 |
学院名称 |
1 |
财政学类(含财政学、税收学) |
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 |
2 |
公共管理类(含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 |
|
3 |
法学类[含法学、法学(法务会计)] |
法学院 |
4 |
法学(数据法学) |
|
5 |
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 |
工商管理学院 |
6 |
市场营销(国际营销) |
|
7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含物流管理) |
|
8 |
电子商务类(含电子商务) |
国际经贸学院 |
9 |
工商管理类(含国际商务) |
|
10 |
经济与贸易类(含国际经济与贸易) |
|
11 |
国际经济与贸易(CITF方向) |
国际学院 |
12 |
会计学(国际会计) |
|
13 |
金融学(CFA方向) |
|
14 |
金融学(国际投资与金融) |
|
15 |
工商管理类[含会计学、会计学(注册会计师)、财务管理] |
会计学院 |
16 |
会计学(ACCA方向) |
|
17 |
会计学(CIMA方向) |
|
18 |
金融学(FRM方向) |
金融学院 |
19 |
金融学类(含金融学、保险学、金融工程) |
|
20 |
经济学类(含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 |
经济学院 |
21 |
公共管理类(含土地资源管理) |
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 |
22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含工程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
|
23 |
旅游管理类(含旅游管理) |
|
24 |
工商管理类(含文化产业管理) |
人文学院 |
25 |
社会学类(含社会工作) |
|
26 |
新闻传播学类(含新闻学、广告学) |
|
27 |
中国语言文学类[含汉语国际教育(国际商贸)] |
|
28 |
计算机类(含物联网工程) |
软件与物联网工程学院 |
29 |
经济学类(含经济统计学) |
统计学院 |
30 |
统计学类(含应用统计学) |
|
31 |
金融学类(含精算学) |
|
32 |
外国语言文学类(含商务英语) |
外国语学院 |
33 |
外国语言文学类(含日语) |
|
34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含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智能)] |
信息管理学院 |
35 |
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财经大数据管理)] |
|
36 |
计算机类(含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
37 |
数学类[含信息与计算科学(经济计量)] |
注:招生专业名称和方向仅供参考,具体专业名称以当年公布的名称为准。
五、申请方式
第十条 下载《江西财经大学2020年台湾地区免试生入学申请表》(见附件1),按要求完整填写并贴近期一寸免冠正面彩色照片。
第十一条 相关材料
1.“台湾居民居住证”复印件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复印件及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复印件;
2.学测成绩通知单复印件,提供相应科目的成绩、学测报名序号或准考证号;
3.其他能够体现申请者能力水平的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
4. 个人签字或签章的《个人成绩查询授权委托书》(见附件2)。申请人须授权教育部考试中心查验、核准学测成绩等信息。
第十二条 请申请人将以上申请材料按照顺序装订成册后,于2020年4月15日前寄至我校(以邮戳时间为准),并在信封上注明“台湾免试申请”字样。申请材料一经寄出概不退还。
六、选拔办法和录取原则
第十三条 我校将根据申请人的申请材料进行初选,初选合格的考生将采用面试形式进行选拔。申请人所提供的材料务必真实有效,若提供虚假材料者,一经查实,取消申请人申请资格,已取得入学资格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十四条 面试后我校将根据申请人的“学测”成绩和面试情况,择优录取,根据考生分数和志愿安排录取专业。拟录取资格名单在我校本科生招生网进行公示,我校并按要求将预录取的台湾高中毕业生名单报送至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办公室,由该办统一报教育部港澳台办审核确认后,报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进行电子注册。审核通过后办理相关录取手续,预计于2020年7月底发出正式录取通知书。
七、面试安排与身体检查
第十五条 面试时间定于2020年5月上旬,具体时间、地点以我校电话通知为准,请申请人按时参加面试;
第十六条 参加面试时,申请人需携带台湾居民居住证原件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原件及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原件、学测成绩通知单原件等材料。
第十七条 身体要求: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按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字2003[3]号)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
八、学费及其他
第十八条 录取的台湾免试生的管理按我校大学生相关管理规定执行,学杂费、住宿费等收费标准与内地学生相同。
第十九条 学校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江西财经大学招生就业处
学校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双港东大街169号
邮政编码:330013
咨询电话:+86-791-8381-6635
传真:+86-791-8383-6313
学校网址:http://www.jxufe.cn
纪检监督邮箱:jcjiwei@jxufe.edu.cn
资料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_院校官网 | 资料整理:大学志 · 华侨港澳台招生组
江西财经大学是一所财政部、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法、工、文、理、艺术等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财经学府。2008年2月6日,温家宝总理与江西财大师生共度除夕,发表了重要讲话,并称赞说:“你们学校是所很好的学校”,激励着学校永葆奋斗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1.办学历史:江西财经大学前身为1923年秋创办的江西省立商业学校,1958年成立江西财政经济学院(简称江西财经学院),文革期间几经更名并遭停办,1978年复校,1980年成为财政部部属院校,1996年更名为江西财经大学,2000年学校管理体制由财政部主管转变为由江西省主管,2012年成为财政部、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2.办学特色:办学以来,学校秉承“信敏廉毅”的校训和“敬业乐群、臻于至善”的大学精神,形成了培养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办学特色。学校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法德治校,形成了在红土地上培育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办学模式,走出了在欠发达地区办人民满意高校的新路子。站在新起点,踏上新征程,学校锚定“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大学、服务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标杆大学两个目标,努力建设“基础厚实、特色鲜明、人民满意、国际知名的高水平财经大学”,朝着“百年名校”江财梦奋力迈进。
3.办学条件:赣江碧水,滕阁夕霞。有校江财,立于豫章。学校坐落英雄城南昌,东临赣江碧水,西接梅岭烟霞,北吸锦绣庐山之灵气,南纳雄伟井冈之精神。现有蛟桥园、麦庐园、枫林园、青山园四个校区(不含独立学院共青校区)。占地面积共2200余亩,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馆藏各类图书1435万册(含纸质图书、电子图书期刊、学位论文等)。校园幽香雅静,错落有致,层重叠翠,湖光潋滟,是全国绿化300佳单位之一。
4.机构设置:学校设有工商管理学院(MBA教育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会计学院、国际经贸学院、经济学院、金融学院、统计学院、信息管理学院、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软件与物联网工程学院(用友软件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学院、法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国防教育部)、马克思主义学院、虚拟现实(VR)现代产业学院共17个教学学院,国际学院、海外教育学院、创业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共4个管理型学院,以及1个独立学院。
设有《当代财经》杂志社、智库建设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财经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生态文明研究院等6个独立设置科研机构;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监测、预警与决策支持协同创新中心,江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策支持协同创新中心,法治江西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江西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等4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规制与竞争研究中心、会计发展研究中心、金融发展与风险防范研究中心、产业集群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生态文明与现代中国研究中心、江西法治政府研究中心、江西省应用统计研究中心等7个省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生态经济研究院、财税研究中心、江西省经济预测与决策研究中心等3个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代产业发展研究院、产业集群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与研究中心、财税研究中心、科技金融研究中心、法治政府研究中心、现代金融研究院等与学院合署或挂靠学院的科研机构。
5.学科专业:学校现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文学、理学、艺术等学科门类;拥有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统计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共7个博士后流动站;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统计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共7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42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74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54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产业经济学);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应用经济学、统计学获评A-等级(全国前10%),工商管理获评B+等级(全国前20%),理论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法学获评B等级(全国前30%),公共管理获评B-等级(全国前40%);应用经济学、统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入选“江西省一流建设学科”。1998年获批江西省首家MBA办学权,2009年获批江西省首家EMBA办学权,2017年通过中国高质量MBA教育认证,2018年通过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认证并获评“A级成员单位”;拥有3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金融学、市场营销、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财政学、法学),10个省级特色专业,11个省级一流专业;学校共有38个专业参评江西省首轮本科专业综合评价,23个专业排名全省第一,7个专业排名第二,4个专业排名第三,排名前三的专业数占参评专业数89.47%;学校共有39个专业参评第二轮江西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其中在定量和定性排名中,22个专业在全省总排名第一,10个专业总排名第二,5个专业总排名第三,排名前三的专业数占参评专业总数的95%,排名前三的专业入围2022年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星级专业点,其中18个专业获评五星级专业点,19个专业获评四星级专业点,获评星级专业点数占参评专业数的95%,位居江西省高校第1名。
6.教学工作:2002年和2007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两次均获“优秀”等次,2016年,在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审核性评估中获得高度评价。获得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8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7门、国家级双语示范教学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MOOC)9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6门、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高水平教学团队2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2个、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1个,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1个,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学校、大学生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学校和教育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等。拥有江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园1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4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学校于1994年(全国较早)实行学分制,学生可以选修双专业(学位)。2007年学校获得普通高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
7.科研工作:2009年至今,学校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34项,其中重大招标项目21项;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44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10余项研究成果编入国家社科规划办《成果要报》并送中央领导决策参考,322篇研究成果、调研报告获中央和省部级领导批示。立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79项,在国际一流刊物及国内权威刊物发表论文近3170余篇,获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江西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60余项。学校现有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培育)、江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4个、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7个、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江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江西省重点实验室2个、江西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江西省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江西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江西省级重点智库1个。主办的《当代财经》入选新闻出版总署首届“全国百强社科期刊”,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全国高校精品社科期刊;《江西财经大学学报》(双月刊)入选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两刊均为CSSCI来源期刊。
学校依托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和智力优势,紧密联系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聚焦江西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与建设重大现实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政府、企业和社会管理部门提供具有重大决策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政策建议和咨询意见,相关论文成果多次获得省主要领导的肯定性批示,充分发挥了学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智囊团”与“决策库”的作用。学校针对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新形势,积极推进传统成人教育向现代继续教育转型,以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依托学科优势,每年承办国家部委以及全国各地财务、财政、税收、金融、银行和保险系统等政府、企业以及各行业的培训业务,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8.师资队伍:学校共有教职工2313人,专任教师1326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93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25人;具有博士学位904人;博士生导师184人;硕士生导师874人。国家级人才1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5人,江西省“双千计划”14人,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人员17人、江西省“井冈学者”特聘教授7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梓坤、何祚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洪银兴等担任学校顾问;国内外330余名著名学者、专家和企业家受聘为学校客座教授。
9.招生就业:通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以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为主体,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为补充的办学格局。学校面向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长期以来投档线和录取平均分位于江西高校前列。全日制本科生2.5万人,各类研究生6千余人。就业工作保持良好态势,普通本科生升学率连年创新高,一批毕业生进入全球排名前20的著名高校深造,其中不乏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等高校。学校获2016-2018年度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等级”等荣誉,2010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首批“全国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2012年获得国务院表彰的“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称号。“校友会2022中国财经类大学排名”位列全国第7名;“2022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位列全国第101名;“2021中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指数”位列全国第99名;2021资本圈核心职群毕业院校排名全国第29名;2020中国大学造就财经人才排名全国第14名。学校获批教育部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6年)、“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2017年)、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2022年),工信部首批“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2021年)。江财众创空间获评科技部“国家级众创空间”(2016年)、共青团中央首批“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园”(2017年)。2021年获批教育部首批就业能力培训基地,毕业去向落实率位列全省高校前列。近年来,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中央媒体多次报道学校人才培养及就业工作。
10.国际办学: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俄罗斯、澳大利亚、芬兰、丹麦、葡萄牙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60余所高校建立了稳定的合作与交流关系。学校先后加入国际交换生组织、国际商学院联盟、中俄经济类大学联盟、联合国学术影响力组织、国际社会工作教育联盟、中国—东盟旅游教育联盟、欧亚太平洋学术协会、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亚太旅游协会、中泰高等教育联盟和北美案例协会等11个国际组织。2013年获教育部批准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获批商务部国际商务硕士项目,2014年以来陆续获批国家留基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丝绸之路”奖学金自主招生项目、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乡村振兴项目、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支持计划等。获批科技部“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项目3项。1998年获批与美国纽约理工大学MBA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15年获批与瑞典达拉那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本科双学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16年5月学校与英国考文垂大学合作建设的孔子学院正式揭牌运行。获批为全国托福考点、GRE考点、GMAT考点、雅思考点、ACCA考点、CIMA考点、FRM考点、HSK考点。学校2002年成立国际学院,开办本科教学试验班,设有会计学(国际会计)、国际经济与贸易(CITF方向)、金融学(国际投资与金融)、金融学(CFA方向)四个专业方向,同时在相关学院开设了会计学(ACCA方向)、会计学(CIMA方向)、金融学(FRM方向)、国际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等涉外专业,教学方式和资源与国际接轨,形成了“教学相长、中西合璧、外引内联、高位嫁接”的国际化办学特色。学校自1997年招收第一批来自奥地利维也纳经济大学的留学生,目前开设了各层次的全英文授课专业,建立了从本科、硕士到博士层次的来华留学教育体系,201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来华留学质量认证。自2013年以来,有2000余名学生于在校期间分赴英国、美国、德国、法国、芬兰、荷兰等国高校长期学习,有1000余名学生毕业后赴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学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其中百余名学生进入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排名前20的高校深造。
11.党建团学工作:学校党委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掌握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权,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改革和完善学校体制机制;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了“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局面。学校扎实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程,完善“三个课堂联动、三类实践互促”的人才培养机制;“国旗日日升,党课周周讲,好事月月评,新苗季季育,红歌年年唱”成为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品牌,现有“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项目1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项目3项,第五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1项,全国高校党建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培育项目1项。
2019年获得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2018年获得“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2021年获得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第一名、全球ACCA(英国特许注册会计师)课程统考全球第一名和大陆第一名、“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阅读大赛一等奖、“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特等奖和一等奖、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iCAN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总决赛一等奖、“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能力竞赛全国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挑战赛特等奖、“用友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ERP沙盘模拟经营大赛一等奖、博创杯大学生嵌入式大赛全国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一等奖、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一等奖、全国包装设计大赛学生最高奖、“世华杯”全国股王争霸赛冠军、香港AIA国际双语求职王语文大赛冠军等荣誉,学生社团绿派社获全国“百佳学生社团”、团中央“保护母亲河”项目等荣誉,学生自强社获全国“优秀百强社”,大学生网球队获评为国家高水平运动队。
12.社会声誉:学校连续21年被评为“暑期三下乡大学生社会实践全国先进单位”,先后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法制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高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军训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江西省高校党建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高校校风建设文明单位、江西省大学生思政工作先进高校、江西省文明单位、江西省综治工作先进集体、江西省公共机构节能先进单位、江西省全民阅读先进单位、江西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江西省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单位、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高校国防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办学以来,已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30余万,多数校友现已成为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和中坚力量,甚至成为商界、政界、学界的精英。毕业生中涌现出了用友集团董事长王文京,科瑞集团董事局主席郑跃文,上海建桥集团董事长周星增等大批知名企业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家义,中纪委国家监委驻人民日报社纪检监察组组长陆俊华,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尹艳林,原国家税务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任荣发,财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许宏才,审计署党组成员、副审计长陈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党组成员、副台长蒋希伟,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王晓峰,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晓军,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孙菊生、陈小平、罗小云,江西省政协副主席谢茹、汤建人、张勇、胡强,湖北省委副书记李荣灿,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焯,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书记、副主任董仚生,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委员会主任艾俊涛等优秀党政干部;著名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吴晓求,著名会计审计学家、北京国家会计学院院长秦荣生,著名会计学家、广州大学校长魏明海,中央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马海涛,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樊启淼等知名学者。
据资料显示,学校位列中国财经类大学排行榜第七名;校友会中国大学排行榜第99位;2022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全国第118位;2022年A股公司财务高管毕业院校排行榜校友总排行榜第8位;百亿私募基金经理学校排行榜第17位;2021年资本圈核心职群毕业院校排名全国30强;2022年中国最具财富创造力大学排行榜第45位;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排行榜第66位;中国大学杰出校友排行榜第71位;2022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排行榜第84位,江西省第一;2016—2020年全国人文社科类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全国第6名。近三年,《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江西日报》、江西卫视等众多中央和地方媒体对学校进行了近千次的报道。
资料来源:江西财经大学
数据截至2022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