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主頁
属性 公办 本科 所在地 四川省成都市
成都中医药大学(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建校于1956年,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原名成都中医学院,1995年更名为成都中医药大学。历经65年的建设发展,已成为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医药健康相关学科专业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中医药大学,首批临床医学博士、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2020年成为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
【台湾学测】2025年成都中医药大学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办法
【香港文凭考试】2025年成都中医药大学香港文凭考试招生简章
【港澳台侨联招本科】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简章
【香港文凭考试】2024年成都中医药大学香港文凭考试招生简章
【港澳台插班试读】2023年成都中医药大学招收港澳台插班试读学生简章
【台湾学测】2023年成都中医药大学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办法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4年11月27日
一、报名
(一)报名资格
1. 持有《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以及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参加2025年“台湾学测”考试,且在语文、数学A/B、英文考试科目中任意一科达到均标级以上的台湾高中毕业生均可报名。
2. 考生所持证件须与考生本人信息一致,且在有效期之内。
(二)报名时间及方式
1. 报名时间为2025年3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2. 报名方式:考生登录祖国大陆普通高校依据台湾地区学测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报名系统(网址:https://www.gatzs.com.cn/z/tw/)进行报名。考生须按照要求输入个人信息,上传个人证件、电子照片、学测成绩、考生诚信承诺书、体检报告、中学成绩单、无犯罪记录证明等基本材料,提交成绩查验授权书及报考我校要求的其他材料。报名截止前,考生可修改基本材料和其他材料。报名截止后,考生原则上不可修改基本材料。考生应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
注:系统报名不收取考生报考费。
(三)填报志愿
有意愿报考我校的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需填报我校。每位报考者最多可同时填报我校6个专业志愿,并选择是否服从专业调剂。
注:考生可在报名截止前修改志愿,逾期不得修改。
(四)招生专业和人数
(五)注意事项
1. 申请者需提前办理《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以便填写报名信息,须在5月1日前上传至系统,逾期不再受理。
2. 考生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要求、填报信息错误或填报虚假信息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3. 成都中医药大学不收取申请、面试等任何费用。考生如被录取,新生报到入学时须缴纳600元人民币报名费。
二、审核及考核
(一)审核
以学测成绩为主要依据,对考生申请材料进行审核,择优确定参加面试的考生名单。材料不全者,审核不予通过。
考生应及时登录系统查看审核结果。系统显示初审通过的考生,应关注我校考核通知。
系统显示需更正或补充材料的,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更正或补充有关材料,提交后及时查看审核结果,逾期提交不再受理。
系统显示初审不通过的考生,不得参加考核和录取。
资格造假的考生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已考核的取消考核成绩,已录取的取消录取资格。
(二)面试考核
计划于4-5月进行,具体时间和安排将另行告知。
三、录取
(一)录取原则
综合学测成绩和面试成绩,择优录取。
(二)录取安排
考生须于5月15日至19日期间登录系统查询本人录取情况,进行录取确认。
逾期未确认的考生视为放弃录取资格,且不得参加征集志愿报名。考生确认后,高校可发放录取通知书。
(三)征集志愿安排
1. 考生须于5月21日至31日期间进行报名。首轮已报名的考生无需重新注册,填报志愿、提交我校要求的其他材料即可。
2. 考生须于6月21日至25日期间登录系统查询本人录取情况,进行录取确认。逾期未确认的考生视为放弃录取资格。考生确认后,我校可发放录取通知书。
四、报到
(一)新生报到入学时间一般为当年的9月,具体时间以我校《录取通知书》中所注明的时间为准。
(二)新生报到时,学校对新生入学资格进行复查,不符合入学条件者,取消入学资格。新生应按时报到,如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时报到者,须书面请假;未请假或者无故逾期15天不报到者,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三)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将执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新生入学后,将根据相关规定进行身体检查,身体条件不符合要求的,将取消其入学资格。请申请者报考前提前进行身体检查。
五、费用
(一)报名费
600元人民币/人/次
(二)学费和住宿费
学生入学时,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和住宿费,收费标准与祖国大陆同校同专业学生相同,按照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物价局的有关规定执行,目前收费标准如下:
(三)书籍及教材费
学生的书费、教材费按实收取。
(四)保险费
根据教港澳台〔2016〕96号文件精神,在内地(祖国大陆)就读的港澳台学生与内地(祖国大陆)学生执行同等医疗保障政策,按规定参加高校所在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享受有关待遇。
注:以上提及的所有费用(报名费、学费、住宿费、保险费等)收费标准如有变动,按照新标准执行。
六、奖学金
非大一年级的港澳台学生每年可申请教育部港澳台学生学习奖学金,学校根据学生学年成绩及平时表现审核评定(以当年教育部文件为准)。
七、其他
(一)未尽事宜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文件执行。
(二)本办法解释权归成都中医药大学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三)报名工作安排如有变动,以报名系统公告为准。
八、联系方式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柳台大道1166号
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86-28-82682984
邮箱地址:wangyi2@cdutcm.edu.cn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4年11月4日
一、学校概况
成都中医药大学建校于1956年,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历经60余年的建设发展,已成为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医药健康相关学科专业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中医药大学,是教育部、四川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国家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二、报考资格
1.拥护“一国两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2.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或非永久性身份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港澳居民居住证,考生所持证件须在有效期之内。
3.参加2025年香港中学文凭考试(HKDSE),且符合教育部《2025年内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办法》的相关要求。
三、招生名额及专业
2025年我校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名额为30名。
招生专业如下表:
序号 |
专业名称 |
学位授予 |
学制 |
1 |
中医学 |
医学学士 |
5年 |
2 |
针灸推拿学 |
医学学士 |
5年 |
3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医学学士 |
5年 |
4 |
临床医学 |
医学学士 |
5年 |
5 |
中医骨伤科学 |
医学学士 |
5年 |
6 |
中医养生学 |
医学学士 |
5年 |
7 |
康复治疗学 |
理学学士 |
4年 |
8 |
中药资源与开发 |
理学学士 |
4年 |
9 |
制药工程 |
工学学士 |
4年 |
10 |
药学 |
理学学士 |
4年 |
11 |
中药学 |
理学学士 |
4年 |
12 |
护理学 |
理学学士 |
4年 |
四、录取规则
1.除校长推荐计划的考生外,最低录取标准为:“3、3、2、A”,即参加香港中学文凭考试的中国语文科、英国语文科达到第3级及以上,数学科达到第2级及以上,公民科达标。
2.校长推荐计划的考生最低录取标准为公民科达标,其余三门核心科目的分数之和须为8分(含)以上,且任何一门科目的分数不得低于2分(含)。
3.我校将根据考生中学文凭考试三门核心科目,即中国语文科、英国语文科和数学科,及一门最佳选修科目成绩,并参酌校长推荐信等材料对考生进行综合测评,择优录取。
五、申请方式及时间
报名分为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
考生于2024年12月1日至31日期间登录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网上报名系统进行报名。于2025年1月10日前登录报名系统查看报名审核结果。审核未通过的考生,应于1月16日前按照系统提示更正有关信息,再次提交审核,并于1月23日前查询审核结果。
所有通过审核的考生须于1月31日前向中国教育交流(香港)中心缴付报名费用,并上传缴费凭证至报名系统(缴费方式见报名系统公告),中国教育交流(香港)中心将于2月14日前通过系统公布缴费及报名确认结果。考生应于6月14日前上传学生学习概览至报名系统。
*具体报名方式、报名材料及其他相关要求,详见教育部《2025年内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办法》。
六、入校及体检
学生持加盖学校公章的《新生录取通知书》报到,入学报到时间及相关要求以《新生录取通知书》上的规定为准。
新生入学后,由学校进行身体检查,身体条件不符合要求的,取消其入学资格。新生入学报到时,所持有出入境证件的有效期应与学习期限相适应,有效期至少一年。
七、学费和其他费用
学生的学费与内地学生相同,住宿费根据住宿条件收取(与内地学生同住)。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往返香港和成都旅费及医疗保险等各项费用自理。
八、奖学金设置
非大一年级港澳台学生每年可申请教育部港澳台学生学习奖学金,学校根据学生学年成绩及平时综合表现审核评定(以当年教育部文件为准)。
九、颁发学历证书及种类
学生修业期满,考试成绩合格者,颁发毕业证书。毕业生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的,将授予学士学位。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为成都中医药大学,证书种类为普通高等教育毕业证书。
十、联系方式
学校主页:https://www.cdutcm.edu.cn/
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主页:https://cdutcm.edu.cn/gjjyxy/
电话:86-28-82682984
联系地址:成都中医药大学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四川省成都市柳台大道1166号508办公室;邮编:611137)
本简章由成都中医药大学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制定并负责具体解释。
成都中医药大学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2024年11月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4年1月28日
根据《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做好普通高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18〕4号)并经教育部核准,制定本招生简章。
一、报名
(一)报名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且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须为学历教育注1)的人员,可以申请报名普通高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以下简称全国联招):
1.港澳地区考生,具有①《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港澳居民居住证》和②香港或澳门居民身份证。
2.台湾地区考生,具有①《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或《台湾居民居住证》和②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
3.华侨考生,考生本人及其父母一方均须取得住在国长期或者永久居留权,并已在住在国连续居留2年,两年内注2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注3,其中考生本人须在报名前2年内(即2022年4月1日—2024年3月31日)在住在国实际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注3。
若考生本人或其父母一方未取得住在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但已取得住在国连续5年以上(含5年)合法居留资格注4、5年内注5在住在国累计居留不少于30个月注6,且考生本人在报名前5年内(即2019年4月1日—2024年3月31日)在住在国实际累计居留不少于30个月注6的,也可参加报名。
中国公民出国留学(包括公派和自费)在外学习期间,或因公务出国(包括外派劳务人员)在外工作期间,均不视为华侨。
(二)报名时间
报名时间为2024年3月1日至3月31日,其中3月1日至15日为网上报名时间,3月16日至31日为报名确认时间。
(三)报名方式
采用网上报名和报名确认相结合的方式,其中港澳台考生实行网上报名确认,华侨考生实行现场报名确认。
1.网上报名(包括所有考生)
(1)网报入口:全国联招管理系统考生端(以下简称报名系统),网址:http://www.eeagd.edu.cn/lzks/。
(2)网报流程:注册——输入报考信息并上传材料——上传照片——缴付报考费(仅限内地考区,550元人民币/人)——预约现场确认时间(仅限华侨考生)——提交报名确认。报考费一旦缴交,恕不退还。
(3)考生应上传个人证件正反面照片,所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港澳居民居住证》、《台湾居民居住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均应在有效期内。
(4)考生应提供其高中毕业文化程度(须为学历教育)的证明材料。应届高中毕业生须上传毕业中学开具的毕业证明及高一到高三上学期的成绩单正本。往届生须上传高中毕业证书(证明)及高中三年成绩单正本。持国外学历的考生须同时上传我国驻外使(领)馆对其学历证明材料所做的认证书(中文版,须注明是否学历教育)。
(5)持港澳地区学历的港澳台考生须在毕业中学所在地报考。
2.网上报名确认(仅限港澳台考生)
港澳台考生实行网上报名确认,由各考区负责确认在本考区考试的港澳台考生报名资格。考生应及时登录报名系统查看确认结果,确认不通过的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更正有关信息并再次提交,逾期不再受理。选择在香港、澳门参加考试且报名确认通过的考生须按报名点要求按时缴交报考费,否则不予参加考试。
3.现场确认报名(仅限华侨考生)
华侨考生实行现场确认报名,由广州报名点(暨南大学)负责。考生在现场确认报名时须向报名点提交以下报名资料,所有提交的资料需为正本,其中应届生毕业证明、成绩单、国外学历及华侨居留权认证书须留下备查。①与其具有华侨身份父母一方法律关系的证明文书(如考生父母均已离世,需出具考生父母华侨身份证明、死亡证明等相关法律材料);②由我国驻外使(领)馆开具的本人及其父母一方获外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的认证书(中文版,须注明已在住在国连续居留时间及两年内实际累计居留时间),或已取得住在国合法居留资格认证书(中文版,须注明本人及其父母一方已取得住在国合法居留资格的连续时间及5年以内实际累计居留时间);③考生本人及其具有华侨身份父母一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 ④网报时提交的学历证明材料原件。若定居在尚未与我国建交国家,须出示同我国和其定居国均有外交关系的第三国驻该国使(领)馆办理的居留权认证,和我国驻第三国的使(领)馆开具的认证书(中文版,须注明取得居留权的时间)。
考生因特殊情况不能到报名点现场确认报名的,须由本人提交书面申请,经报名点同意后方可委托亲属代理确认,确认时应出示考生身份证件、代理人身份证件、考生亲笔签署的委托书及考生报名材料。每位代理人只能为一名考生办理确认手续。
(四)各考区报名确认负责机构及联系方式
1.北京:北京市高校招生办公室(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政编码:100083,电话010-89193989转1,010-82837212)。
2.上海: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地址:上海市杨浦区民星路465号,邮政编码:200433,电话021-35367070)。
3.福州: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地址:福州市北环中路59号,邮政编码:350003,联系电话0591-86215678)。
4.广州:暨南大学(石牌校区)(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西601号,邮政编码:510632,电话020-85220130)。
5.香港:香港考试及评核局(地址:香港九龙新蒲岗爵禄街17号,电话00852-36288787)。
6.澳门: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及青年发展局(地址:澳门约翰四世大马路7—9号一楼,电话00853-28555533)。
二、报名资格审核
(一)报名结束后,普通高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办公室(以下简称联招办)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对考生报名资格进行审核,包括身份审核、学历审核及华侨考生的出入境记录审核。持内地(祖国大陆)学历的考生信息,由考生毕业中学所在地省级教育主管部门进行学历查验。
(二)联招办对考生报名资格审核后,在网站公示审核通过的考生名单,公示信息包括考生的姓名、性别、资格类别等。通过报名资格审核并经公示的考生方可参加联招考试。公示后被举报查实资格造假的考生不得参加考试和录取,已参加考试的取消考试成绩,已录取的取消录取资格。
三、考试
(一)考试科目
理工类考试科目为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文史类考试科目为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每科满分为150分,每个考试类别满分为750分。
考试内容和要求参见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入学考试(理科、文科)考试大纲(第3版)》。
(二)考试时间
5月18日(周六): 09:00-11:30 中文
13:30-15:30 英语
5月19日(周日): 09:00-11:00 数学
13:00-15:00 物理、历史
16:00-18:00 化学、地理
(三)考试地点
全国联招分北京、上海、福州、广州、香港和澳门六个考区,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选定考试地点后不得再修改。
(四)答题方式
全国联招考试实行计算机网上辅助阅卷。考生在考试时必须按规定在专用答题卡的指定区域内答题,在指定区域外答题不予计分。
(五)其他事项
1.全国联招不组织体育类、艺术类统考。报考高校体育类、艺术类专业的考生,须参加术科考试,术科考试时间、地点及具体要求由有关高校确定,考生应尽早与拟报考的高校联系。
2.准考证约考前五天起可在报名系统下载打印。
3.受新冠疫情影响,各考区均有相应的疫情防控及考务要求,考生务必留意并遵循所选考区的要求。
四、志愿填报
(一)6月中旬公布考试成绩,6月下旬网上填报志愿。
(二)填报志愿前,考生应在报名系统首页认真阅读招生专业目录,了解高校基本情况、招生专业、收费标准、身体健康状况要求、录取原则及其他注意事项。
(三)志愿填报采取平行志愿方式。考生可填报10所高校本科志愿,每所高校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一个专业是否服从调剂选项;报考预科的考生可填报5个高校预科志愿。
(四)填报志愿时,同一批次同一院校,考生可同时兼报普通类专业和体育类、艺术类专业。
(五)体育类、艺术类术科考试不合格或未参加术科考试的考生,不得填报相应的体育类、艺术类专业。
五、录取
(一)7月初组织录取工作。录取工作实施网上录取,分为本科和预科两个批次,按照“先本科、后预科”的顺序,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
(二)高校根据考生考试成绩、志愿及本校招生计划、录取要求,在联招办划定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择优录取新生。高校须将拟录取考生名单报联招办核准后办理录取手续,向考生寄送加盖本校公章的新生录取通知书。
(三)被录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须在当年7月15日至9月30日登录报名系统上传高中毕业证书(证明)及高三下学期的成绩单。高中毕业证书(证明)核验作为入学后新生复查的内容,由高校按有关规定进行。
六、新生报到
考生凭录取通知书按高校规定的时间及相关要求到校办理报到等手续。学生入学注册时,应缴纳学费及其他费用,收费标准与内地(祖国大陆)同校同专业学生相同。新生入学后,根据高校有关规定进行身体检查和新生入学复查,不符合要求的,取消入学资格;仅专业受限者,可商转其他专业。录取就读预科的学生经过一年学习后须参加录取高校组织的考试,合格者方可进入本科阶段学习。
七、违规处理
在联招报名、考试等环节出现违规行为的,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确定的程序和规定处理。
八、其他
(一)考生可在报名系统查询考试成绩和录取情况,下载电子成绩证书。可在“内地(祖国大陆)高校面向港澳台地区招生信息网”(https://www.gatzs.com.cn)上查询有关招生政策和招生办法及高校信息。
(二)学生在校期间,高校按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和培养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学生的规定》进行管理。学生与内地(祖国大陆)学生享受同等医疗保障政策,按规定参加高校所在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享受同等待遇。
(三)学生修业期满,考试成绩合格,由高校颁发毕业证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条件的,授予学士学位。
(四)具体报名、打印准考证、公布成绩、填报志愿时间安排及注意事项,请留意联招办和报考点公告。联招办地址及联系电话: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西69号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大楼,86-20-62833628转7。
(五)如因新冠疫情防控形势变化,需调整考试时间或提供核酸检测报告等,具体工作安排或要求另行通知。
注释:
注1:须在教育主管部门认可的高级中等学校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非学历教育经历不符合报名条件。
注2:指连续的两个自然年内。
注3:1个月按30天计算,不少于18个月即不少于540天。
注4:一般情况下,具有长期或者永久居留权者,在遵守当地法律前提下,无须每年签证,可以凭权证多次自由出入居住国,也没有时间限制,不用去移民局更新或者延长手续。而合法居留资格,则是有有效期的,有效期满后必须到移民局办理延长手续才可以继续居留。居留期限是判断是否为长期居留权或永久居留权的主要依据。如“马来西亚第二家园计划”签证是10年有效期签证,应属于合法居留资格。
注5:指连续的五个自然年内。
注6:1个月按30天计算,不少于30个月即不少于900天。
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
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办公室
2024年1月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3年11月25日
一、学校概况
成都中医药大学建校于1956年,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是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医药健康相关学科专业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中医药大学,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国家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二、报考资格
1.拥护“一国两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2.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或非永久性身份证,同时持有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港澳居民居住证,考生所持证件须在有效期之内。
3.参加2024年香港中学文凭考试(HKDSE),且符合教育部《2024年内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办法》的相关要求。
三、招生名额及专业
2024年我校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名额为30名。
招生专业如下表:
序号 |
专业名称 |
学位授予 |
学制 |
1 |
中医学 |
医学学士 |
5年 |
2 |
针灸推拿学 |
医学学士 |
5年 |
3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医学学士 |
5年 |
4 |
临床医学 |
医学学士 |
5年 |
5 |
中医骨伤科学 |
医学学士 |
5年 |
6 |
中医儿科学 |
医学学士 |
5年 |
7 |
中医养生学 |
医学学士 |
5年 |
8 |
康复治疗学 |
理学学士 |
4年 |
9 |
中药资源与开发 |
理学学士 |
4年 |
10 |
药物制剂 |
理学学士 |
4年 |
11 |
制药工程 |
工学学士 |
4年 |
12 |
药学 |
理学学士 |
4年 |
13 |
中药学 |
理学学士 |
4年 |
14 |
护理学 |
理学学士 |
4年 |
四、录取规则
1.除校长推荐计划的考生外,最低录取标准为:“3、3、2、A”,即参加香港中学文凭考试的中国语文科、英国语文科达到第3级及以上,数学科达到第2级及以上,公民科达标。
2.校长推荐计划的考生最低录取标准为公民科达标,其余三门核心科目的分数之和须为8分(含)以上,且任何一门科目的分数不得低于2分(含)。
3.我校将根据考生中学文凭考试三门核心科目,即中国语文科、英国语文科和数学科,及一门最佳选修科目成绩,并参酌校长推荐信等材料对考生进行综合测评,择优录取。
五、申请方式及时间
报名分为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具体报名方式、报名材料及其他相关要求,详见教育部《2024年内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办法》。
六、入校及体检
学生持加盖学校公章的《新生录取通知书》报到,入学报到时间及相关要求以《新生录取通知书》上的规定为准。
新生入学后,由学校进行身体检查,身体条件不符合要求的,取消其入学资格。新生入学报到时,所持有出入境证件的有效期应与学习期限相适应,有效期至少一年。
七、学费和其他费用
学生的学 费与内地学生相同,住宿费根据住宿条件收取。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往返香港和成都旅费及医疗保险等各项费用自理。
八、奖学金设置
非大一年级港澳台学生每年可申请教育部港澳台学生学习奖学金,学校根据学生学年成绩及平时表现审核评定(以当年教育部文件为准)。
九、颁发学历证书及种类
学生修业期满,考试成绩合格者,颁发毕业证书。毕业生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的,将授予学士学位。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为成都中医药大学,证书种类为普通高等教育毕业证书。
十、联系方式
学校主页:https://www.cdutcm.edu.cn/
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主页:https://cdutcm.edu.cn/gjjyxy/
咨询邮箱:info@cdutcm.edu.cn
电话:86-28-82682984
联系地址:成都中医药大学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四川省成都市柳台大道1166号508办公室;邮编:611137)
本简章由成都中医药大学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制定并负责具体解释。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3年2月24日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和培养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学生的规定》教港澳台〔2016〕9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简章。
一、学校简介
成都中医药大学建校于1956年,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原名成都中医学院,1995年更名为成都中医药大学。历经60余年的建设发展,已成为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医药健康相关学科专业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中医药大学,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国家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详细介绍请点击:https://www.cdutcm.edu.cn/xxgk/xxjj
二、报考条件
报考我校的考生,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热爱祖国,品德端正,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身体健康。
(二)以大专学位或学士学位申请者年龄在原则在40周岁以下,以研究生学位申请者年龄原则在45周岁以下。
(三)考生所持身份证件须符合以下条件:
1.港澳地区考生持①香港或澳门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和②《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港澳居民居住证》。
2.台湾地区考生持①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和②《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或《台湾居民居住证》。
(四)考生学业水平须符合以下条件:
已获得大专及以上学历或在内地(祖国大陆)以外的大学就读本科专业的港澳台学生,可申请插入内地(大陆)学生班级,就读我校,试读一年。试读期满,经考核合格,可转为正式本科生,并升入高一年级就读。
三、招生专业
专业名称 |
学制 |
学位 |
中医学 |
5年 |
医学学士 |
针灸推拿学 |
5年 |
医学学士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5年 |
医学学士 |
临床医学 |
5年 |
医学学士 |
中医康复学 |
5年 |
医学学士 |
中医养生学 |
5年 |
医学学士 |
中药学 |
4年 |
理学学士 |
护理学 |
4年 |
理学学士 |
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向学校相关部门申请继续在指定临床医院实习一年,方有资格申请(大陆或内地)医师资格考试。
我校各专业的详细情况可以通过以下官网了解:
https://zs.cdutcm.edu.cn/#/CollegeIntroduce
注:具体招生专业名称以成都中医药大学2023年本科招生办公室公布的招生简章为准
四、提交材料
(一)成都中医药大学港澳台学生入学(本科插班试读)申请表(附件);
(二)已获得大专以上学历的同学,需要提交学历证明及成绩单;正在就读本科专业的同学,需要提供录取通知书、大学在读证明及成绩单;以上材料需当地法院或公证处进行公证(香港身份可用民政总署宣誓的证明替代);
(三)身体健康证明书(港澳台当地医院或内地三甲医院均可,六个月内有效),需包含以下内容:
1.常规身体健康检查(其中应包含视力检查,排除色盲、色弱等眼部疾病);
2. X光胸部透视检查;
3.肝功化验报告。
4.报考条件中提到的各类身份证明的复印件;
5.当地警察局出具的无犯罪记录证明(香港身份可用民政总署宣誓的证明替代);
6.电子版一寸免冠证件照(JPG格式,1M以内)。
7.申请人诚信承诺书(附件)
五、报名方法
2023年招收港澳台本科插班试读生,包括网上报名和面试两个阶段。所有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必须参与面试。
(一)网上报名时间:
即日起-4月30日,全天24小时接受网上报名。
(二)网上报名要求:
1.请将准备好的全部材料扫描电子版后,以学生姓名命名文件夹,打包成压缩文件(标注“姓名-生源地区-2023插班试读”字样),并于4月30日前发送至招生邮箱:info@cdutcm.edu.cn,无需邮寄纸质材料。我校收到报名材料后,将通过电子邮件回复确认。
2.考生应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面试或者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3.考生报名时只填报一个专业。
4.考生报名时需缴纳报名费600元人民币(注:无论录取与否,均不退还)
(三)面试安排:
1.所有考生均需参与面试,形式、地点另行通知,请注意查看通知。
2.现场面试时需要提交以下材料复核:
(1)有效身份证件。
(2)最高学位证书,(应届毕业生可于录取前补交,但须提交应届在读证明原件)或同等学历文凭。
六、录取
根据考生的申报材料和面试成绩、体检结果等综合评价,由我校按规定择优录取。
七、入学注册及在校管理
(一)已被我校录取的学生请按照录取通知书指定时间到学校报到,一般为9月。具体事宜届时参考《新生入学须知》。因故不能按期报到的,应当以书面形式请假。请假一般不得超过两周(含两周)。 未请假或请假逾期不报到的,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二)入学报到后,将组织新生开展入学体检,不符合要求的,取消入学资格。我校体检标准按教育部、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
(三)新生入学报到时,所持有出入境证件有效期与学习期限相适应,至少有效期一年。
(四)学生在校期间,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和培养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学生的实施细则》(教港澳台〔2016〕96 号)、《成都中医药大学境外本科学生管理规定》(成中医国教[2020] 7 号)以及学校有关管理规定进行管理。
(五)毕(结)业颁证:对取得我校学籍,在规定年限内达到所在专业毕(结)业要求者,颁发成都中医药大学普通高等学校毕(结)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颁发相应学位证书。
注:以上文件如有变动,按照新文件执行。
八、费用
(一)报名费:600元人民币/人/次
(二)学费和住宿费:
按照国家政策,港澳台学生在内地(祖国大陆)就读,学费及其他费用将执行与内地(祖国大陆)学生相同的标准。(以入学当年计财处最新的收费信息为准)
医学及医学技术类 |
人民币5000元/年 |
药学、工学、理学类 |
人民币4100元/年 |
住宿费 |
人民币2400元/人/年(2人间) |
(三)体检费:约人民币600元/人/次
(四)书籍及教材费:
每学年按实收取或自行购买,约人民币500-1000元/学年
(五)保险费:
根据教港澳台〔2016〕96号文件精神,在内地(祖国大陆)就读的港澳台学生与内地(祖国大陆)学生执行同等医疗保障政策,按规定参加高校所在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享受有关待遇。320元人民币/人/年(自愿购买)。
注:以上收费标准如有变动,按照新标准执行。
银行信息:
1.中国大陆境内人民币(RMB)转账账户(中国大陆银行卡-学校账户)
户名: 成都中医药大学
开户行: 中国农业银行四川省成都市金牛支行
外省转账账号: 22810801040002918
四川省省内转账账号:810801040002918
银行行号(CNAPS):103651081010
2.中国大陆境外人民币转账账户(境外银行卡-学校账户)
银行代码:ABOC CNBJ 220
户名: 成都中医药大学
开户行: 中国农业银行四川省成都市金牛支行
银行账号:22810801040000458
银行行号(CNAPS):103651081010
Beneficiary Name: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nk: Jin Niu Branch, Chengdu, Sichuan,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Address:No. 75-6, Shawan Road,Jin Niu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China
Account Number:(22)810801040000458
Swift Code: ABOC CNBJ 220
CNAPS::103651081010
九、奖学金
非大一年级的港澳台学生每年可申请教育部港澳台学生学习奖学金,学校根据学生学年成绩及平时表现审核评定。(以当年教育部文件为准)
十、其他
(一)未尽事宜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文件执行。
(二)本章程的解释权归成都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十一、联系方式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柳台大道1166号成都中医药大学
联系人:文老师
联系电话:86-28-82682984
邮箱地址:info@cdutcm.edu.cn
附件:
1. 成都中医药大学港澳台学生入学(本科插班试读)申请表.doc
2. 诚信承诺书.doc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3年1月4日
一、报名
(一)报名资格
1. 持有《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以及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参加2023年“台湾学测”考试,且在语文、数学A/B、英文考试科目中任意一科达到均标级或均标级以上的台湾高中毕业生均可报名。
2. 考生所持证件须与考生本人信息一致,且在有效期之内。
(二)报名时间及方式
1. 报名时间为2023年3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
2. 报名方式:考生登录祖国(大陆)普通高校依据台湾地区学测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报名系统(网址:https://www.gatzs.com.cn/z/tw/)进行报名。考生须按照要求输入个人信息,上传个人证件、电子照片、学测成绩、考生诚信承诺书、体检报告、中学成绩单、无犯罪记录证明等基本材料,提交成绩查验授权书及报考我校要求的其他材料。报名截止前,考生可修改基本材料和其他材料。报名截止后,考生原则上不可修改基本材料。考生应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
注:系统报名不收取考生报考费。
(三)填报志愿
有意愿报考我校的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需填报我校。每位报考者最多可同时填报我校6个专业志愿,并选择是否服从专业调剂。
注:考生可在报名截止前修改志愿,逾期不得修改。
(四)招生专业和人数
专业名称 |
学制 |
学位 |
人数 |
中医学 |
5年 |
医学学士 |
30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5年 |
医学学士 |
|
临床医学 |
5年 |
医学学士 |
|
针灸推拿学 |
5年 |
医学学士 |
|
康复治疗学 |
4年 |
理学学士 |
|
药学 |
4年 |
理学学士 |
|
中药学 |
4年 |
理学学士 |
|
护理学 |
4年 |
理学学士 |
(五)注意事项
1. 申请者需提前办理《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以便填写报名信息。
2. 考生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要求、填报信息错误或填报虚假信息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3. 成都中医药大学不收取申请、面试等任何费用。考生如被录取,新生报到入学时须交纳600元人民币报名费。
二、审核及考核
(一)审核
以学测成绩为主要依据,对考生申请材料进行审核,择优确定参加面试的考生名单。材料不全者,审核不予通过。
考生应及时登录系统查看审核结果。系统显示初审通过的考生,应关注我校考核通知。
系统显示需更正或补充材料的,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更正或补充有关材料,提交后及时查看审核结果,逾期提交不再受理。
系统显示初审不通过的考生,不得参加考核和录取。
资格造假的考生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已考核的取消考核成绩,已录取的取消录取资格。
(二)面试考核
计划于4-5月进行,具体时间和安排将另行告知。
三、录取
(一)录取原则
综合学测成绩和面试成绩,择优录取。
(二)录取安排
考生须于5月15日至19日期间登录系统查询本人录取情况,进行录取确认。
逾期未确认的考生视为放弃录取资格,且不得参加征集志愿报名。考生确认后,高校可发放录取通知书。
(三)征集志愿安排
1. 考生须于5月21日至31日期间进行报名。首轮已报名的考生无需重新注册,填报志愿、提交我校要求的其他材料即可。
2. 考生须于6月21日至25日期间登录系统查询本人录取情况,进行录取确认。逾期未确认的考生视为放弃录取资格。考生确认后,我校可发放录取通知书。
四、报到
(一)新生报到入学时间一般为当年的9月,具体时间以我校《录取通知书》中所注明的时间为准。新生报到流程及授课形式等,按照随《录取通知书》发放的《入学须知》执行。
(二)新生报到时,学校对新生入学资格进行复查,不符合入学条件者,取消入学资格。新生应按时报到,如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时报到者,须书面请假;未请假或者无故逾期15天不报到者,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三)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将执行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并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新生入学后,将根据相关规定进行身体检查,身体条件不符合要求的,将取消其入学资格。请申请者报考前提前进行身体检查。
五、费用
(一)报名费
600元人民币/人/次
(二)学费和住宿费
学生入学时,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和住宿费。学费、住宿费的收费标准,按照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物价局的有关规定执行,目前收费标准如下:
医学及医学技术类 |
人民币5000元/年 |
药学类、工学类、理学类 |
人民币4100元/年 |
住宿费 |
人民币2400元/人/年 (2人间) |
(三)书籍及教材费
学生的书费、教材费按实收取。
(四)保险费
根据教港澳台〔2016〕96号文件精神,在内地(祖国大陆)就读的港澳台学生与内地(祖国大陆)学生执行同等医疗保障政策,按规定参加高校所在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享受有关待遇。350元人民币/人/年(自愿购买)。
注:以上收费标准如有变动,按照新标准执行。
六、奖学金
非大一年级的港澳台学生每年可申请教育部港澳台学生学习奖学金,学校根据学生学年成绩及平时表现审核评定(以当年教育部文件为准)。
七、其他
(一)未尽事宜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文件执行。
(二)本办法解释权归成都中医药大学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三)报名工作安排如有变动,以报名系统公告为准。
八、联系方式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柳台大道1166号
联系人:文老师
联系电话:86-28-82682984
邮箱地址:info@cdutcm.edu.cn
资料来源: 成都中医药大学_院校官网 | 资料整理:大学志 · 华侨港澳台招生组
成都中医药大学建校于1956年,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原名成都中医学院,1995年更名为成都中医药大学。历经65年的建设发展,已成为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医药健康相关学科专业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中医药大学,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0年成为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
学校占地面积约1800亩,拥有19个学院、38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2.5万余人,其中研究生3700余人。
学校是全国首批中医药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首批临床医学(硕士、博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8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7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
现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中药学),国家级重点学科4个(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医五官科学、中医妇科学),ESI全球前1%学科2个(药物学与毒物学、临床医学),四川省“双一流”建设学科2个(中药学、中医学),省部级重点学科44个。
学校有国医大师3人,全国名中医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2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3人,长江学者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级特聘专家4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8人,岐黄工程首席科学家1人,岐黄工程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1个,岐黄工程青年岐黄学者4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34人。四川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1人,四川省杰出人才奖获得者1人,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3人,四川省十大名中医10人,首届四川省医疗卫生终身成就奖获得者10人,四川省特聘专家35人。
学校有国家级一流专业9个、省级一流专业11个;国家级一流课程7门、省级一流课程35门;省级各类精品示范课程75门;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学校为省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获批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
“十三五”以来,新增各类科研项目2818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95项。获得各级各类奖励116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二等奖10项。
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在各个历史阶段培养和造就了大批中医药人才。建校初期,学校为国家培养了新中国第一批中医学、中药学本科毕业生和中医药硕士研究生,培养了新中国第一位中药学博士、第一位中药学博士后和第一位五官科学博士。多年来,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服务活动,形成了具有中医药传统文化特色的“杏林”系列校园文化品牌。由学生主办的学术性刊物《中医学与辩证法》已出刊39年。
学校坚持以服务师生为导向、服务学科发展为首要,不断推进实验平台建设。现有各级各类实验室75个,包括省部共建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中医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药饮片炮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中药种质资源库(四川)、教育部2011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实验室(三级)、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等。
学校扎根巴蜀大地,成立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医药发展联盟、中国西部中医药高校联盟、四川中医药健康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与50余个地方政府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40余家企事业单位、学术机构建立了产学研用合作关系,是全国“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和“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建设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能力不断增强。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院是四川省中医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四川省中医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四川省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全国首个省级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积极构建附属医疗机构体系,目前拥有直属附属医院7所,合作共建附属医院7所,非直属附属医院23所,联盟成员单位达99所。
不断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与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医疗单位、科研机构及学术团体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是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高校之一,培养了来自40余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学历教育学生(含本、硕、博)及多种类型的短期进修培训学员,与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泰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学校开展学历教育和互换学生项目。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在葡萄牙开设“成都中医药大学葡萄牙宝德分校”,与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共建成都中医药大学(澳门)国际学院,是国家外交部、教育部“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教育、医疗)基地”及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生殖研究合作中心”,联合国人口基金“南南合作培训中心”。
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厚德、博学、精思、笃行”校训,坚持“奋进成中医、幸福成中医、美丽成中医、仁爱成中医”建设理念,“人才强校、质量提升、特色发展”三大发展战略, “高质量、高水平、高效能、强特色”发展路径,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全面推进世界一流中医药学科和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发展。
资料来源:成都中医药大学
统计数据截止到:202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