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enter


1月 25年
院校概述 · 招生简章 · 公告汇总 本站主頁

属性 公办 本科  所在地 四川省成都市 / 彭州市天彭镇 / 宜宾市


  西南科技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西南科大”,坐落于中国科技城-四川省绵阳市,由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是西部重点建设十四所高校之一,是四川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定点联系高校之一,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四川省“双一流”建设计划、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双万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四川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四川省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四川2011计划。


    2025年 - 2021年

    面向 香港、澳門、台灣、華僑 招生简章、公告汇总

    西南科技大学2025年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简章

    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办法

    西南科技大学2024年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招生简章

    西南科技大学2024年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简章

    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简章

    西南科技大学与美国田纳西州立大学合作举办土木工程本科教育项目招生简章

    返回頂部

    西南科技大学2025年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简章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10日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的通知》(教港澳台厅函〔2024〕23号)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简章。

    一、学校简介

    西南科技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坐落于中国科技城——四川省绵阳市,国标代码:10619。学校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是教育部确定的国家重点建设西部14所高校之一。学校设有国防科技学院等16个学院,在工学、理学、农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设有本科专业77个;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有4个学科方向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5个学科入选四川省“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建设及培育学科,有省级优势学科4个,省级重点学科11个。材料科学、工程科学、化学、环境/生态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5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其中材料科学、工程科学和化学3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5‰。8个学科上榜2023软科世界一流学科,位居四川省属高校第二。学校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青龙大道中段59号,现有两个教学校区:青义校区、西山校区。

    二、招生专业目录及计划

    专业名称 学制 考试科目要求 学费标准 科类 计划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 数学A达到均标级及其以上 人民币6240元/年 理工类 总计划数10人,每个专业原则上录取不超过3人
    软件工程 4 数学A达到均标级及其以上 人民币6240元/年 理工类
    电子信息工程 4 数学A达到均标级及其以上 人民币6240元/年 理工类
    自动化 4 数学A达到均标级及其以上 人民币6240元/年 理工类
    汉语言文学 4 语文、数学(A或B)、英文任意一科达到均标级及其以上 人民币5760元/年 文史类

    三、考生报名

    (一)报名条件

    1.拥护“一国两制”和国家统一,学习优秀,身心健康,能适应大陆学习环境;

    2.持有《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以及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考生所持证件须与考生本人信息一致,且在有效期之内。《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正在办理中的,请于5月1日前上传至系统,逾期不再受理;

    3.参加2025年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以下简称学测),且学测成绩在语文、数学、英文考试科目中任意一科达到均标级及以上的台湾高中毕业生可报考文史类专业,理工类专业要求数学A达到均标级及以上。

    (二)报名时间及方式

    报名时间:2025年3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考生须严格按照时间安排登录系统进行报名。

    报名方式:考生登录“祖国大陆普通高校依据台湾地区学测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系统”(网址:https://www.gatzs.com.cn/z/tw/)进行报名。考生须按照要求输入个人信息,上传个人证件、电子照片、学测成绩、考生诚信承诺书等基本材料,提交成绩查验授权书。同时,按照我校要求,考生提交相关附加材料(包含:2025年台湾地区高中生报考西南科技大学申请表、高中学生证、学测成绩证明材料、个人表现材料)。报名截止前,考生可修改基本材料和附加材料。报名截止后,考生原则上不可修改材料。考生应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系统报名不收取考生报考费。

    (三)填报志愿

    考生根据教育部有关要求在系统填报学校及专业志愿,每位考生报名时可填报6所高校,每所高校可填报6个专业,并选择是否服从专业调剂。考生可在报名截止前修改志愿,逾期不得修改。

    注:考生因填报信息错误或填报虚假信息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四、审核与考核

    审核及考核时间为 2025年4月1日至5月14日

    (一)资格审核

    我校成立专家组对考生的系统报名材料进行审核。考生应及时登录系统查看审核结果。系统显示初审通过的考生应关注我校面试考核通知。系统显示需更正或补充材料的,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更正或补充有关材料,提交后及时查看审核结果,逾期提交不再受理。系统显示初审不通过的考生不得参加考核和录取。资格造假的考生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已考核的取消考核成绩,已录取的取消录取资格。

    (二)面试考核

    我校将对资格审核通过的考生进行网上面试考核,具体考核安排将通过“西南科技大学本科招生网”进行通知,同时我校将通过考生预留电子邮件通知相关事宜,请考生及时关注。

    五、录取办法

    1.我校将依据考生的学测成绩和面试综合表现择优录取,并于5月15日前将拟录取名单上传至系统,系统将于5月15日进行公布。考生须于5月15日至19日期间登录系统进行录取志愿确认,逾期未确认的考生视为放弃录取资格,且不得参加征集志愿报名。

    2.在生源不足、未完成招生计划情况下,我校将根据教育部统一安排通过征集志愿进行补录。

    3.录取结束后,我校拟定2025年7月底发放《录取通知书》。

    六、入学与体检

    1.新生持《录取通知书》来校报到,报到时间以通知书规定为准。因故不能按时报到者,应提前向学校请假,并获得批准。在规定时间内未报到且未请假者将被取消入学资格。

    2.新生入校后,我校将依据教育部有关规定进行新生入学资格复查,凡不符合报名、录取条件或弄虚作假者,将被取消入学资格。

    3.新生入校后,我校将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最新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有关规定,对新生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复查,复查不合格者,将视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七、收费与奖助政策

    1.学费、住宿费与大陆学生一致。如果主管部门调整当年本科生学费收费标准,学校将按照新标准执行。

    2.新生与祖国大陆学生执行同等医疗保障政策,按规定参加学校所在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享受同等待遇。

    3.非大一年级的港澳台学生每年可申请教育部港澳台学生学习奖学金,学校根据学生学年成绩及平时表现审核评定(以当年教育部文件为准)。

    八、其他

    1.学校培养的本科生在规定的年限内达到所在专业毕业要求者,颁发西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校学位授予规定条件的,授予西南科技大学学士学位并颁发学位证书。

    2.学生在校期间,我校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和培养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学生的规定》(教港澳台〔2016〕96 号)进行管理。

    3.除按学测成绩招生外,我校还通过港澳台侨联合招生考试录取台湾地区学生。

    4.未尽事宜按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

    九、联系方式

    1.招生政策相关事宜请咨询西南科技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

    咨询电话:86-816-6089080(招生办)  

    通讯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青龙大道中段59号西南科技大学招生就业处

    邮政编码:621010

    本科招生网:https://zs.swust.edu.cn

    电子邮箱:zs2@swust.edu.cn

    2.出入境相关事宜请咨询西南科技大学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电话:86-816-6089337(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十、本招生简章由西南科技大学招生就业处负责解释。

    返回頂部

    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办法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6日


    为做好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以下简称学测)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工作,制定本办法。高校按照本办法开展招录工作。

    一、组织机构

    教育部委托海峡两岸招生服务中心负责普通高等学校依据台湾地区学测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系统使用管理、招生宣传、录取名单报送等相关工作。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办公室(简称联招办)负责办理考生录取手续。各高校负责编制招生计划、审核考生报名资格、考核招录及招生宣传等工作。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协助高校开展学测成绩核验工作。

    二、报名

    (一)报名资格

    持有《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以及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且当年学测成绩在语文、数学、英文考试科目中任意一科达到均标级以上的台湾高中毕业生均可报名。考生所持证件须与考生本人信息一致,且在有效期之内。《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正在办理中的,各校应通知考生在5月1日前上传至系统,逾期不再受理。

    (二)报名时间及方式

    报名时间:2025年3月1日至31日。

    报名方式:考生登录祖国大陆普通高校依据台湾地区学测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系统(网址:https://www.gatzs.com.cn/z/tw/)进行报名。考生须按照要求输入个人信息,上传个人证件、电子照片、学测成绩、考生诚信承诺书等基本材料,提交成绩查验授权书及报考高校要求的其他材料。报名截止前,考生可修改基本材料和其他材料。报名截止后,考生原则上不可修改基本材料。考生应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

    系统报名不收取考生报考费。

    (三)填报志愿

    志愿填报采取平行志愿方式。填报志愿前,考生须认真阅读系统操作指南、高校招生简章,了解高校的基本情况、招生专业、自主确定的招生要求、收费标准、录取原则及其他注意事项。考生应按高校报考条件及相关要求填报志愿。

    每位考生报名时可填报6所高校,每所高校可填报6个专业,并选择是否服从专业调剂。考生可在报名截止前修改志愿,逾期不得修改。

    (四)注意事项

    考生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要求、填报信息错误或填报虚假信息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三、审核及考核

    审核及考核时间为2025年4月1日至5月14日。

    (一)审核阶段

    高校负责审核报考本校的考生报名资格。下载考生信息及材料,对考生报名资格进行初审,包括身份审核、学历审核及学测成绩审核等。高校可要求考生更正或补充材料(基本材料不可修改),并再次审核。

    考生应及时登录系统查看审核结果。系统显示初审通过的考生应关注高校考核通知。系统显示需更正或补充材料的,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更正或补充有关材料,提交后及时查看审核结果,逾期提交不再受理。系统显示初审不通过的考生不得参加考核和录取。资格造假的考生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已考核的取消考核成绩,已录取的取消录取资格。

    (二)考核阶段

    审核完成后,高校通知考生参加考核。高校可根据需要增设笔试或面试,考核具体方式、时间及地点由高校确定。

    考生应按高校通知要求参加考核。报考艺术类、体育类专业的考生,请注意报考高校面试(专业考试)的时间、地点及相关要求。

    四、录取

    (一)录取原则

    高校依据考生的学测成绩,可参考考生中学期间学习经历、社会实践等情况,按照向社会公布的招生简章择优录取。对成绩达到要求、身体条件能够完成所报专业学习、生活能够自理的残疾考生,高校不能因其残疾而不予录取。

    1. 最低录取标准

    考生当年学测成绩在语文、数学(数学A或数学B)、英文考试科目中任意一科达到均标级以上。

    2. 高校可附加要求

    高校可根据不同专业要求自主确定依据的学测科目(不超过四门)及相应标级要求,并可根据需要增设笔试或面试。高校可以在本原则下,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订具体录取规则。

    (二)录取安排

    高校应按照择优录取原则进行录取,一名考生不能被同一学校多个专业录取。高校应于2025年5月15日前将拟录取名单上传至系统,系统将于5月15日统一公布各校拟录取名单。生源情况较好的高校可适当增加招生计划,多录考生。

    考生须于5月15日至19日期间登录系统查询本人录取情况,进行录取确认。逾期未确认的考生视为放弃录取资格,且不得参加征集志愿报名。考生确认后,高校可发放录取通知书。

    (三)征集志愿安排

    生源不足、未完成招生计划或新增招生计划的高校应当通过征集志愿进行补录。高校应于5月20日设置征集志愿招生专业目录和招生要求。

    考生于5月21日至31日期间进行报名。首轮已报名的考生无需重新注册,填报志愿、提交高校要求的其他材料即可。

    高校于6月1日至20日期间开展审核、考核及录取工作,6月21日前将征集志愿拟录取名单上传至系统,系统6月21日统一公布各校征集志愿拟录取名单。

    考生须于6月21日至25日期间登录系统查询本人录取情况,进行录取确认。逾期未确认的考生视为放弃录取资格。考生确认后,高校可发放录取通知书。

    五、新生报到

    考生持录取通知书按高校规定的时间及相关要求办理报到等手续。学生入学注册时,应缴纳学费及其他费用,收费标准与祖国大陆同校同专业学生相同。新生入学后,根据高校安排进行身体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取消其入学资格;仅专业受限者,可以商转其他符合录取标准的不受限专业。

    六、其他

    学生在校期间,高校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和培养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学生的规定》(教港澳台〔2016〕96号)进行管理。

    报名系统工作安排如有变动,以报名系统公告为准。本办法由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负责解释。

    返回頂部

    西南科技大学2024年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招生简章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4年5月19日


    根据《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做好普通高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18〕4号),《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简章》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招生简章。

    一、学校概况

    西南科技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坐落于中国科技城——四川省绵阳市,国标代码:10619。学校设有国防科技学院等16个学院,在工学、理学、农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设有本科专业85个;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有4个学科方向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5个学科入选四川省“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建设及培育学科,有省级优势学科4个,省级重点学科11个。材料科学、工程科学、化学、环境/生态学科4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其中材料科学、工程科学和化学3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5‰。

    学校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是教育部确定的国家重点建设西部14所高校之一。

    学校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青龙大道中段59号,现有两个教学校区:青义校区、西山校区。

    二、考生报名

    所有参加全国联招的考生均应在规定报名时间内登录全国联招管理系统考生端(网址:http://www.eeagd.edu.cn/lzks/)进行网上报名。考生报名条件及相关考试要求具体情况详见《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简章》。

    三、填报志愿

    1.6月中旬公布考试成绩,6月下旬网上填报志愿。

    2.填报志愿前,考生应在报名系统首页认真阅读招生专业目录,了解高校基本情况、招生专业、收费标准、身体健康状况要求、录取原则及其他注意事项。

    3.志愿填报采取平行志愿方式。考生可填报10所高校本科志愿,每所高校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一个专业是否服从调剂选项。

    四、招生计划及专业

    1.招生计划:本科普通类20名(理工类12,文史类8)

    2.招生专业一览表


    五、录取

    1.7月初组织录取工作。录取工作实施网上录取,分为本科和预科两个批次,按照“先本科、后预科”的顺序,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

    2.高校根据考生考试成绩、志愿及本校招生计划、录取要求,在联招办划定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择优录取新生。我校将拟录取考生名单报联招办核准后办理录取手续,预计8月份向考生寄送加盖本校公章的新生录取通知书。

    3.被录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须在当年7月15日至9月30日登录报名系统上传高中毕业证书(证明)及高三下学期的成绩单。高中毕业证书(证明)核验作为入学后新生复查的内容,由高校按有关规定进行。

    六、入学

    1.新生持《录取通知书》和有关证件入学报到。

    2.新生入学后,按要求参加学校安排的身体健康状况检查。

    3.新生入学注册时,应缴纳学费及其他费用,收费标准与内地(祖国大陆)同专业学生相同。

    4.新生与内地(祖国大陆)学生执行同等医疗保障政策,按规定参加学校所在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享受同等待遇。

    5.新生入学注册后,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和培养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学生的规定》(教港澳台[2016]96 号)和学校有关规定统一管理。

    七、其他

    1.学校培养的本科生,在规定的年限内达到所在专业毕业要求者,颁发西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校学位授予规定条件的,授予西南科技大学学士学位并颁发学位证书。

    2.未尽事宜按教育部或联招办有关规定执行;若教育部或联招办另颁新规,按照有关新规执行。

    八、联系方式

    1.招生政策相关事宜请咨询西南科技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

    咨询电话:86-816-6089080(招生办)  

    通讯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青龙大道中段59号西南科技大学招生就业处

    邮政编码:621010

    本科招生网:http://zs.swust.edu.cn

    电子邮箱:zs2@swust.edu.cn

    2.出入境相关事宜请咨询西南科技大学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电话:86-816-6089337(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3.学校招生录取工作接受社会和广大考生的监督,学校未授权任何中介机构进行招生录取工作。考生和家长可以通过信函或电话向学校纪委反映情况或投诉。投诉电话:0816-6089051。

    九、本招生简章由西南科技大学招生就业处负责解释。


    返回頂部

    西南科技大学2024年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简章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4年2月3日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的通知》(教港澳台厅函[2024]4号)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招生简章。

    一、学校简介

    西南科技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坐落于中国科技城——四川省绵阳市,国标代码:10619。学校设有国防科技学院等16个学院,在工学、理学、农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设有本科专业85个;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有4个学科方向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5个学科入选四川省“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建设及培育学科,有省级优势学科4个,省级重点学科11个。材料科学、工程科学、化学、环境/生态学科4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其中材料科学、工程科学和化学3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5‰。学校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是教育部确定的国家重点建设西部14所高校之一。学校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青龙大道中段59号,现有两个教学校区:青义校区、西山校区。

    二、招生专业目录及计划

    专业名称 学院 学制 考试科目要求 科类 计划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4 数学A达到均标级及其以上 理工类 总计划数10人,每个专业原则上录取不超过3人 软件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4 数学A达到均标级及其以上 理工类 电子信息工程 信息工程学院 4 数学A达到均标级及其以上 理工类 自动化 信息工程学院 4 数学A达到均标级及其以上 理工类 汉语言文学 文学与艺术学院 4 语文、数学(A或B)、英文任意一科达到均标级及其以上 文史类

    三、考生报名

    (一)报名条件

    1.拥护“一国两制”和国家统一,学习优秀,身心健康,能适应大陆学习环境;

    2.持有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以及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正在办理中的,请于5月1日前上传至系统,逾期不再受理;

    3.参加2024年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以下简称学测),且学测成绩在语文、数学、英文考试科目中任意一科达到均标级及以上的台湾高中毕业生可报考文史类专业,理工类专业要求数学A达到均标级及以上;

    4.考生所持证件须与考生本人信息一致,且在有效期之内。

    (二)报名时间及方式

    报名时间:2024年3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考生须严格按照时间安排登录系统进行报名。

    报名方式:考生登录“祖国大陆普通高校依据台湾地区学测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系统”(网址:https://www.gatzs.com.cn/z/tw/)进行报名。考生须按照要求输入个人信息,上传个人证件、电子照片、学测成绩、考生诚信承诺书等基本材料,提交成绩查验授权书。同时,按照我校要求,考生提交相关附加材料(包含:西南科技大学2024年招收台湾地区本科生申请表、高中学生证、学测成绩证明材料、个人表现材料)。报名截止前,考生可修改基本材料和附加材料。报名截止后,考生原则上不可修改材料。考生应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系统报名不收取考生报考费。

    (三)填报志愿

    考生根据教育部有关要求和时间安排,在系统进行填报志愿,至多可选择我校3个专业志愿,并选择是否服从专业调剂。考生可在报名截止前修改志愿,逾期不得修改。

    注:考生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要求、填报信息错误或填报虚假信息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四、审核与考核

    审核及考核时间为 2024年4月1日至5月14日。

    (一)资格审核

    我校成立专家组对考生的系统报名材料进行审核。考生应及时登录系统查看审核结果。系统显示初审通过的考生应关注我校面试考核通知。系统显示需更正或补充材料的,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更正或补充有关材料,提交后及时查看审核结果,逾期提交不再受理。

    (二)面试考核

    我校将对资格审核通过的考生进行网上面试考核,具体考核安排将通过“西南科技大学本科招生网”进行通知,同时我校将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的形式通知面试相关事宜,请考生及时关注。

    五、录取办法

    1.我校将依据考生的学测成绩和面试综合表现择优录取,并于5月15日前将拟录取名单上传至系统,系统将于5月15日进行公布。考生须于5月15日至19日期间登录系统进行录取志愿确认,逾期未确认的考生视为放弃录取资格,且不得参加征集志愿报名。

    2.在生源不足、未完成招生计划情况下,我校将根据教育部统一安排通过征集志愿进行补录。

    3.录取结束后,我校拟定2024年7月底发放录取通知书。

    六、入学与体检

    1.新生持《录取通知书》来校报到,报到时间以《录取通知书》上规定的时间为准。因故不能按时报到者,应提前向学校请假,并获得批准。在规定时间内未报到且未请假者将被取消入学资格。

    2.新生入校后,我校将依据教育部有关规定进行新生入学资格复查,凡不符合报名、录取条件或弄虚作假者,将被取消入学资格。

    3.新生入校后,我校将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最新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有关规定,对新生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复查,复查不合格者,将视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七、收费与奖助政策

    1.学费、住宿费与大陆学生一致。如果主管部门调整当年本科生学费收费标准,学校将按照新标准执行。

    2.学校设有完善的奖助学金体系,台湾地区学生除可与大陆学生同等申请学校各类奖学金外,还可以申请国家为台湾地区学生设立的“台湾学生奖学金”。

    八、其他

    1.学校培养的本科生,在规定的年限内达到所在专业毕业要求者,颁发西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校学位授予规定条件的,授予西南科技大学学士学位并颁发学位证书。

    2.学生在校期间,我校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和培养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学生的规定》(教港澳台〔2016〕96 号)进行管理。

    3.除按学测成绩招生外,我校还通过港澳台侨联合招生考试录取台湾地区学生。

    4.未尽事宜按教育部或联招办有关规定执行;若教育部或联招办另颁新规,按照有关新规执行。

    九、联系方式

    1.招生政策相关事宜请咨询西南科技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

    咨询电话:86-816-6089080(招生办)  

    通讯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青龙大道中段59号西南科技大学招生就业处

    邮政编码:621010

    本科招生网:http://zs.swust.edu.cn

    电子邮箱:zs@swust.edu.cn

    2.出入境相关事宜请咨询西南科技大学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电话:86-816-6089337(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十、本招生简章由西南科技大学招生就业处负责解释。

    返回頂部

    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简章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4年4月28日


    根据《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做好普通高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18〕4号)并经教育部核准,制定本招生简章。

    一、报名

    (一)报名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且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须为学历教育注1)的人员,可以申请报名普通高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以下简称全国联招):

    1.港澳地区考生,具有①《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港澳居民居住证》和②香港或澳门居民身份证。

    2.台湾地区考生,具有①《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或《台湾居民居住证》和②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

    3.华侨考生,考生本人及其父母一方均须取得住在国长期或者永久居留权,并已在住在国连续居留2年,两年内注2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注3,其中考生本人须在报名前2年内(即2022年4月1日—2024年3月31日)在住在国实际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注3。

    若考生本人或其父母一方未取得住在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但已取得住在国连续5年以上(含5年)合法居留资格注4、5年内注5在住在国累计居留不少于30个月注6,且考生本人在报名前5年内(即2019年4月1日—2024年3月31日)在住在国实际累计居留不少于30个月注6的,也可参加报名。

    中国公民出国留学(包括公派和自费)在外学习期间,或因公务出国(包括外派劳务人员)在外工作期间,均不视为华侨。

    (二)报名时间

    报名时间为2024年3月1日至3月31日,其中3月1日至15日为网上报名时间,3月11日至31日为报名确认时间。

    (三)报名方式

    采用网上报名和报名确认相结合的方式,其中港澳台考生实行网上报名确认,华侨考生实行现场报名确认。

    1.网上报名(包括所有考生)

    (1)网报入口:全国联招管理系统考生端(以下简称报名系统),网址:https://www.eeagd.edu.cn/lzks/

    (2)网报流程:注册——输入报考信息并上传材料——上传照片——缴付报考费(仅限内地考区,550元人民币/人)——预约现场确认时间(仅限华侨考生)——提交报名确认。报考费一旦缴交,恕不退还。

    (3)考生应上传个人证件正反面照片,所持有证件须在有效期内。

    (4)考生应提供其高中毕业文化程度(须为学历教育)的证明材料。应届高中毕业生须上传毕业中学开具的毕业证明及高一到高三上学期的成绩单正本。往届生须上传高中毕业证书(证明)及高中三年成绩单正本。持国外学历的考生须同时上传由国外就读学校出具的学历证明材料。

    (5)持港澳地区学历的港澳台考生须在毕业中学所在地报考。

    2.网上报名确认(仅限港澳台考生)

    港澳台考生实行网上报名确认,由各考区负责确认在本考区考试的港澳台考生报名资格。考生应及时登录报名系统查看确认结果,确认不通过的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更正有关信息并再次提交,逾期不再受理。选择在香港、澳门参加考试且报名确认通过的考生须按报名点要求按时缴交报考费,否则不予参加考试。

    3.现场确认报名(仅限华侨考生)

    华侨考生实行现场确认报名,由广州报名点(暨南大学)负责。考生在现场确认报名时须向报名点提交以下报名资料,所有提交的资料需为正本,其中应届生毕业证明、成绩单、国外学历及华侨居留权认证书(或附加证明书)须留下备查。①与其具有华侨身份父母一方法律关系的证明文书(如考生父母均已离世,需出具考生父母华侨身份证明、死亡证明等相关法律材料);②由我国驻外使(领)馆开具的本人及其父母一方获外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的认证书或由住在国出具的相关附加证明书(中文版,须注明已在住在国连续居留时间及两年内实际累计居留时间)、已取得住在国合法居留资格认证书或附加证明书(中文版,须注明本人及其父母一方已取得住在国合法居留资格的连续时间及5年以内实际累计居留时间);③考生本人及其具有华侨身份父母一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④网报时提交的学历证明材料原件。若定居在尚未与我国建交国家,须出示同我国和其定居国均有外交关系的第三国驻该国使(领)馆办理的居留权认证,和我国驻第三国的使(领)馆开具的认证书(中文版,须注明取得居留权的时间)。

    考生因特殊情况不能到报名点现场确认报名的,须由本人提交书面申请,经报名点同意后方可委托亲属代理确认,确认时应出示考生身份证件、代理人身份证件、考生亲笔签署的委托书及考生报名材料。每位代理人只能为一名考生办理确认手续。

    (四)各考区报名确认负责机构及联系方式

    1.北京:北京市高校招生办公室(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政编码:100083,电话010-89193989转1,010-82837212)。

    2.上海: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地址:上海市杨浦区民星路465号,邮政编码:200433,电话021-35367070)。

    3.福州: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地址:福州市北环中路59号,邮政编码:350003,联系电话0591-86215678)。

    4.广州:暨南大学(石牌校区)(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西601号,邮政编码:510632,电话020-85220130)。

    5.香港:香港考试及评核局(地址:香港九龙新蒲岗爵禄街17号,电话00852-36288787)。

    6.澳门: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及青年发展局(地址:澳门约翰四世大马路7—9号一楼,电话00853-28555533)。

    二、报名资格审核

    (一)报名结束后,普通高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办公室(以下简称联招办)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对考生报名资格进行审核,包括身份审核、学历审核及华侨考生的出入境记录审核。持内地(祖国大陆)学历的考生信息,由考生毕业中学所在地省级教育主管部门进行学历查验。

    (二)联招办对考生报名资格审核后,在网站公示审核通过的考生名单,公示信息包括考生的姓名、性别、资格类别等。通过报名资格审核并经公示的考生方可参加联招考试。公示后被举报查实资格造假的考生不得参加考试和录取,已参加考试的取消考试成绩,已录取的取消录取资格。

    三、考试

    (一)考试科目

    理工类考试科目为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文史类考试科目为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每科满分为150分,每个考试类别满分为750分。

    考试内容和要求参见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入学考试(理科、文科)考试大纲(第3版)》。

    (二)考试时间

    5月18日(周六):09:00-11:30 中文

    13:30-15:30 英语

    5月19日(周日):09:00-11:00 数学

    13:00-15:00 物理、历史

    16:00-18:00 化学、地理

    (三)考试地点

    全国联招分北京、上海、福州、广州、香港和澳门六个考区,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选定考试地点后不得再修改。

    (四)答题方式

    全国联招考试实行计算机网上辅助阅卷。考生在考试时必须按规定在专用答题卡的指定区域内答题,在指定区域外答题不予计分。

    (五)其他事项

    1.全国联招不组织体育类、艺术类统考。报考高校体育类、艺术类专业的考生,须参加术科考试,术科考试时间、地点及具体要求由有关高校确定,考生应尽早与拟报考的高校联系。

    2.准考证约考前五天起可在报名系统下载打印。

    四、志愿填报

    (一)6月中旬公布考试成绩,6月下旬网上填报志愿

    (二)填报志愿前,考生应在报名系统首页认真阅读招生专业目录,了解高校基本情况、招生专业、收费标准、身体健康状况要求、录取原则及其他注意事项。

    (三)志愿填报采取平行志愿方式。考生可填报10所高校本科志愿,每所高校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一个专业是否服从调剂选项;报考预科的考生可填报5个高校预科志愿。

    (四)填报志愿时,同一批次同一院校,考生可同时兼报普通类专业和体育类、艺术类专业。

    (五)体育类、艺术类术科考试不合格或未参加术科考试的考生,不得填报相应的体育类、艺术类专业。

    五、录取

    (一)7月初组织录取工作。录取工作实施网上录取,分为本科和预科两个批次,按照“先本科、后预科”的顺序,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

    (二)高校根据考生考试成绩、志愿及本校招生计划、录取要求,在联招办划定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择优录取新生。高校须将拟录取考生名单报联招办核准后办理录取手续,向考生寄送加盖本校公章的新生录取通知书。

    (三)被录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须在当年7月15日至9月30日登录报名系统上传高中毕业证书(证明)及高三下学期的成绩单。高中毕业证书(证明)核验作为入学后新生复查的内容,由高校按有关规定进行。

    六、新生报到

    考生凭录取通知书按高校规定的时间及相关要求到校办理报到等手续。学生入学注册时,应缴纳学费及其他费用,收费标准与内地(祖国大陆)同校同专业学生相同。新生入学后,根据高校有关规定进行身体检查和新生入学复查,不符合要求的,取消入学资格;仅专业受限者,可商转其他专业。录取就读预科的学生经过一年学习后须参加录取高校组织的考试,合格者方可进入本科阶段学习。

    七、违规处理

    在联招报名、考试等环节出现违规行为的,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确定的程序和规定处理。

    八、其他

    (一)考生可在报名系统查询考试成绩和录取情况,下载电子成绩证书。可在“内地(祖国大陆)高校面向港澳台地区招生信息网”(https://www.gatzs.com.cn)上查询有关招生政策和招生办法及高校信息。

    (二)学生在校期间,高校按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和培养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学生的规定》进行管理。学生与内地(祖国大陆)学生享受同等医疗保障政策,按规定参加高校所在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享受同等待遇。

    (三)学生修业期满,考试成绩合格,由高校颁发毕业证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条件的,授予学士学位。

    (四)具体报名、打印准考证、公布成绩、填报志愿时间安排及注意事项,请留意联招办和报考点公告。联招办地址及联系电话: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西69号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大楼,86-20-62833628。

     

    注释:

    注1:须在教育主管部门认可的高级中等学校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非学历教育经历不符合报名条件。

    注2:指连续的两个自然年内。

    注3:1个月按30天计算,不少于18个月即不少于540天。

    注4:一般情况下,具有长期或者永久居留权者,在遵守当地法律前提下,无须每年签证,可以凭权证多次自由出入居住国,也没有时间限制,不用去移民局更新或者延长手续。而合法居留资格,则是有有效期的,有效期满后必须到移民局办理延长手续才可以继续居留。居留期限是判断是否为长期居留权或永久居留权的主要依据。如“马来西亚第二家园计划”签证是10年有效期签证,应属于合法居留资格。

    注5:指连续的五个自然年内。

    注6:1个月按30天计算,不少于30个月即不少于900天。

    返回頂部

    西南科技大学与美国田纳西州立大学合作举办土木工程本科教育项目招生简章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4年4月27日


    西南科技大学与美国田纳西州立大学合作举办土木工程本科教育项目招生简章

    2024

    教育部批准书编号:MOE51US2A20232347N

     

    一、 基本情况

    专业名称: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专业代码:081001H

    层次:全日制普通本科

    合作院校:美国田纳西州立大学(Tennessee State University,USA)

    招生科类:工科

    学制:四年

    招生人数:120人

     

    二、 招生对象

    纳入国家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入学考试。西南科技大学对填报了该专业志愿的考生,按照学校招生章程录取规则,从高分至低分择优录取。

    三、 报考要求:

    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部分课程采用全英文教学,考生应有良好的英语基础,建议英语语种考生报考,不建议非英语语种考生报考,由于语言障碍造成的学业困难,后果自负。录取在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入学后不得转入西南科技大学其它专业(包括非本项目的土木工程专业)学习。

    四、 培养模式

    项目学生将在西南科技大学注册国家普通高校学籍,第四学年选择赴美方就读的学生将同时注册美方学籍。项目学生主要在西南科技大学学习,达到相关要求后,学生可自愿选择第四年国内就读或国外就读,即以下两种培养模式:

    1. 3+1双学位模式:达到田纳西州立大学本科录取要求(GPA2.0或以上(4.0制)雅思5.0或托福61(或同等水平))的学生,可自愿选择申请赴田纳西州立大学进行本科第四年学习。学业结束后,学生达到双方高校对项目规定的毕业要求,经考核合格,可同时获得西南科技大学颁发的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以及田纳西州立大学颁发的学士学位证书。

    2. 4+0单学位模式:第四年选择不出国的学生,同样享有国际化课程教育,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经考核合格,可获得西南科技大学颁发的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考核不合格的学生,按照西南科技大学学籍管理相关规定执行。

    学生获得西南科技大学颁发的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须满足西南科技大学对本科毕业及学士学位授予的相关规定。

    五、 学费

    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费45000元人民币/学年,住宿费标准按照学校招生章程规定执行。如项目学生出国修读外方学位,须缴纳西南科技大学该专业普通本科学费,无须缴纳西南科技大学住宿费,同时须自行承担美方学费(目前标准为21692美元/年,具体缴纳学费以赴美学习当年美方发布信息为准)、食宿、保险、国际机票、护照及签证办理及其它所有个人开销。

    六、 项目特色

    (一) 引进先进教学资源,中美双方优质师资教学

    培养方案由中美双方共同制定,师资队伍由中美双方高职称、高学历教师共同组建。项目引进田纳西州立大学在本土使用的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英文教材。三分之一的主干课程均采用全英教学,由田纳西州立大学教师进行授课。

    (二) 国际权威认证工程专业助力一流本科教育质量

    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四川省特色建设专业、教育部第三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同时也是学校加快建设学科和博士点建设重点培育学科。田纳西州立大学在2022年US NEWS美国综合大学排名中位列第299名,美国公立大学排名第156名,土木工程专业所在的工程学院所有本科、硕士与博士学位课程全部获得了美国工程和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的认证,具有世界领先水平。该项目强强联合,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三) 项目特色奖学金

    学校为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提供了多层次的项目专项奖学金,如:新生入学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学业进步奖学金、出国交流奖学金、卓越领导力奖学金、英语单项奖学金等(以项目实际执行情况为准),以激励学生入学后全面发展。

    (四) 英语教学提升英语语言水平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胜任力

    引入课程全部将采用纯英文教学,西南科技大学将配备中方驻课教师,带领学生提前学习专业词汇,课后对于学生不理解的问题进行中文答疑,确保学生理解外方引入的课程内容。项目还将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基础上,特设国际交流英语课,注重创设英语学习场景,以土木工程专业为导向,提升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国际胜任力的高级创新型工程人才,在就业或升学上具有更大的优势。

    (五) 就业前景良好

    本项目按照国际要求和标准培养人才,项目学生有语言和专业优势,毕业后既可直接进入企事业单位土木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教育、投资和开发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也可以到海外院校继续深造。田纳西州立大学为学生提供众多进入世界500强及美国当地一流企业的实习就业机会,如波音、肯尼迪中心、卡特彼勒、微软、甲壳虫、惠普、IBM、阿拉巴马电力、Northrop Grumman,Messer Construction、HDR等。还有部分学生继续前往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哥本哈根大学、巴塞罗那大学等美国及世界一流大学深造。

    七、 培养目标

    本项目引进田纳西州立大学教学理念,师资、课程、教材等优质教育资源,结合西南科技大学厚实的办学基础,融合创新,创造具有国际标准的学习环境,培养一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胜任建筑工程、交通土建、岩土及地下工程等相关领域的技术与管理工作,具有利用现代工具对相关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解决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团队精神、创新意识、沟通交流与自我提升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胜任力的高级创新型工程人才。

    八、 核心课程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土木工程导论、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理论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土木工程制图及CAD、基础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钢结构设计、化学与实验、微积分物理与实验、微分方程、工程编程、工程力学、材料力学与实验、水力学与实验、土力学与实验、环境工程入门与实验、结构分析与测试、水文学、交通工程、水利工程学、数值分析

    九、 培养条件和师资队伍

    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现有7个本科专业;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土木水利类别”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其中,“土木工程”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四川省特色建设专业,获批教育部第三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土木工程”还是我校加快建设学科和博士点建设重点培育学科之一,多次通过住建部本科专业评估(认证)。

    目前,学院在编教职员工205余名,其中正高职称33余名,副高职称51名,具有博士学位88余名,近50%教师具有各种执业资格证书。现有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2名、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2名、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6名,四川省高层次人才称号3名,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团队1个。另外,学院从董事单位、联合办学单位聘请“长江”、“杰青”等各类著名专家50余名。学院充分利用学校和国家鼓励对外合作交流的政策和资源,在国际科研合作项目、国际合作人才培养和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具有丰富的国际化教育教学经验。学院已有23位教师先后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加拿大韦氏顿大学(原西安大略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以及法国、德国、比利时等欧美国家及澳门特别行政区一流院校进行留学、访学或做博后研究;先后邀请了美国普渡大学的Amit Varma教授、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Matthew Eatherton教授、日本九州大学貝沼教授、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Patricia Clayton教授、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的Cheng Chen教授、以及里海大学的Richard Sause教授和James Ricles教授等国外著名专家学者到学院开展学术交流。学院教师在国际一流期刊累积发表200余篇学术论文,涉及结构工程、地质工程、风工程、桥梁隧道工程等各个研究领域。学院在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风工程、工业设计、土木工程等专业开设了全英文讲授课程。

    田纳西州立大学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提供本科、硕士、博士学位课程。专业所在的工程学院提供应用工业技术、建筑工程、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等6个领域的本科、硕士与博士学位课程,均已获得美国工程和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认证,具有世界领先水平。工程学院现有58位专任教师,80%具有博士学位,54%具有高级职称,多数毕业于美国甚至世界一流大学,如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迈阿密大学、范德堡大学、佐治亚理工大学、丹麦奥胡斯大学等,并不乏担任联邦和州内主要研究基金的首席或联合首席研究员、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注册工程师等。

     



06 23/A
院校简介

资料来源: 西南科技大学_院校官网 | 资料整理:大学志 · 华侨港澳台招生组


  西南科技大学坐落于中国科技城——四川省绵阳市。学校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重点建设的西部14所高校之一。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赞誉学校“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办学路子。学校现任党委书记陈永灿、校长董发勤。

  建校以来,学校几经搬迁,走过了创业、发展、壮大的不平凡历程。在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西部大开发和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的大背景下,2000年8月23日,教育部批准西南工学院与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立西南科技大学。学校校园现占地5463亩,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是读书治学的好地方。学校现有建筑面积11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5亿元,教学科研研仪器设备值已达8.28亿元。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3.78万平方米,藏有纸质图书243万余册,电子图书680余万册。

  学校现有在校研究生、普通本专科学生、外国留学生3.7万余人。设有国防科技学院等16个学院(部),在工学、农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设有本科专业79个;有一级学科硕士点22个、独立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有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2个;有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有4个学科方向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有四川省“双一流”建设学科(群)2个、省级优势学科4个、省级重点学科11个,有国防科工局批准的国防基础学科1个、国防特色学科方向5个。

  学校现有教职工2700余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312人,副高级职称人员635人;有博士生、硕士生导师831人;从董事单位等聘任院士15人;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四川省教学名师等170余人次。有“核废物环境下的生物效应”“核应急环境安全智能感知与预警”国家国防科技创新团队2个,“碳纳米材料”“特种高分子”“军民融合研究”等8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以及“光电检测技术与研究”等17个四川省教育厅创新团队。

  学校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绝缘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1个,国家遥感中心绵阳科技城分部1个,有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有四川省重点实验室3个,四川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四川省工程实验室3个,四川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四川省军民两用技术转移和产业孵化中心等。有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0个。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基地1个,首批四川新型智库1个,有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省级研究平台3个、省社科普及基地2个。近年来,学校完成了多项国家重大专项、“973”“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仪器专项、国防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励110多项。学校在2020年自然指数中国内地高校TOP200中排名第125位(四川省属高校第1位)。

  学校有现代电子系统设计、管理学原理等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3门,每年面向本科生、研究生开出各类课程3000余门。电子技术与创新、化学实验教学团等国家级和省级高校教学团队8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7个国家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在2019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布的2012-2019全国普通高校教师竞赛状态数据排行榜中,西南科技大学居全国41位(四川省属高校第2位)。有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动化、环境工程等6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国防重点专业,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为国防紧缺专业,有28个国家和四川省一流专业,土木工程等7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有2个国家级和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显著,学生在全国“挑战杯”“数学建模”“大学创业大赛”等科技文化体育大赛及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学校机器人小组荣获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冠军、最佳技术奖,亚太地区亚军、最佳技术奖。在2019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布的2015-2019“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结果中,学校荣登百强校之列,居全国第67位(四川省属高校第1位)。学校已为社会输送各类毕业生20余万人。

  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已建设成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俱乐部”。学校是四川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定点联系高校之一,联合组建成立了“四川省军民融合研究院”,在国防科技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技术转移和区域特色高端智库方面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学校拉美研究中心研究成果积极服务国家拉美战略,获得刘延东副总理充分肯定。学校充分发挥在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先进建筑材料、控制工程与智能系统、特殊环境机器人技术、环境安全技术、城市污水和固体废物处理及资源化、核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农业生物质资源循环利用等科研特色和传统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社会经济效益上百亿元。

  学校与美国、英国、加拿大等30余所国(境)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联系,特别加强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教学、科研以及人才培养等领域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学校教育国际化水平加快提升。

  “西南明珠出沧海,桃李春风物华新”。在新的发展征程中,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科学理性、开放包容、彰显卓越”的办学理念,发扬“艰苦奋斗,拼搏创新”西南科大精神,践行“厚德、博学、笃行、创新”校训,为加快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资料来源:西南科技大学
统计数据截止到:2022年3月






center

center

center

center





面向港澳台招生院校鏈接





   本頁引用教育相關官網及大學官網一些資源,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具體信息請以官網公布為準。



大学 - 校徽


image

面向 香港、澳門、台灣、華僑 招生简章、公告汇总

官網鏈接


center

大學概況


中文名
西南科技大学
外文名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简    称
西南科大、SWUST
创办时间
1952年
办学性质
公立大学
学校类别
理工
学校特色
西部重点建设十四所高校之一
省部共建高校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双万计划
四川省“双一流”建设计划
四川2011计划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四川省"双一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省属重点大学
主管部门
四川省人民政府
现任领导
校长:董发勤
本科专业
81个
硕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
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89个
博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
博士后
科研流动站1个
院系设置
研究生院、国防科技学院等16个学院(部)
校    训
厚德、博学、笃行、创新
校    歌
《西南科技大学校歌》
地    址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青龙大道中段59号
院校代码
10619
主要奖项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冠军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4项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2项
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110多项
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中国石油和化学科技进步一等奖
知名校友
吴靖平、王祥荣、庞中华、任奎元等
国家实验室
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科技大学)
国防实验室
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国家工程中心
国家绝缘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科技园
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特殊研究院
四川省军民融合研究院
主办产学研联盟
世界钙华自然遗产研究与保护联盟
国家协同创新中心
核废物与环境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国家遥感中心
国家遥感中心绵阳科技城分部
国家国防科技创新团队
“核废物环境下的生物效应”
“核应急环境安全智能感知与预警”
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
“碳纳米材料”“特种高分子”“军民融合研究”等8个
四川省教育厅创新团队
“光电检测技术与研究”等17个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制造过程测试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生物质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工程材料与结构冲击振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特殊环境机器人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等3个
其他省级社科研究平台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等15个
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机器人技术及应用研究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等10个
四川省新型智库
1个

西南科技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流金岁月

「 求实求真,大气大为 」

版權聲明
 
註:點擊學校名稱進入院校本站主頁,查看院校詳情、报考公告、简章目錄等。(共計:428所,更新:2025年5月10日)

 

最新高考汇总

2025年
招生院校

2025年5月10日

2025年
本科生招生

2025年1月15日

2025年
研究生招生

2025年1月10日

2025年
报考指南

2025年1月10日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