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Guizhou University

center


1月 25年
院校概述 · 招生简章 · 公告汇总 本站主頁

属性 公办 本科  所在地 贵州省贵阳市


  贵州大学(Guizhou University),简称“贵大”,位于贵州省贵阳市,是教育部与贵州省人民政府“以部为主、部省合建”高校,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一省一校”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孔子学院奖学金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中西部高校联盟成员、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教育部“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并成为教育部在西部地区重点建设的14所高水平大学之一,是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对口合作建设高校。


    2025年 - 2021年

    面向 香港、澳門、台灣、華僑 招生简章、公告汇总

    贵州大学2025年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学生简章

    贵州大学2024年旅游管理专业(中外合作办学)招生简章

    贵州大学北阿拉巴马国际工程技术学院招生简章

    贵州大学2024年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学生简章

    贵州大学2023年北阿拉巴马国际工程技术学院招生简章

    贵州大学2023年旅游管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招生简章

    返回頂部

    贵州大学2025年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学生简章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10日


    一、 学校简介

    贵州大学创建于1902年,历经贵州大学堂、省立贵州大学、国立贵州农工学院、国立贵州大学等时期,1950年10月定名为贵州大学。1951年11月,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贵州大学”校名。1997年8月,与贵州农学院等院校合并。2004年8月,与贵州工业大学合并。历经120余年的建设发展,先后成为国家“211工程”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2021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做强贵州大学”,同年11月贵州省教育厅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强贵州大学的实施方案》,提出按照“中国特色、世界水平、贵州需求”的要求,把贵州大学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综合性高水平大学;2023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决定“集中力量做强贵州大学”,引领和带动贵州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学校也是首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首届“全国文明校园”和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学校占地面积4645.83亩,另有教学实验农场1181.26亩,图书馆藏书总量393万余册,电子图书374万余册。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及艺术学12类。下设40个学院,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35000余人;在校研究生17000余人。现有在职职工42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8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占比60.34%。

    学校现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部省合建高校服务地方特色产业学科群2个、国内一流建设学科11个、区域一流建设学科10个;ESI全球前1%学科7个;“双万计划”一流专业总数84个,其中国家级5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8个。

    学校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等顶尖人才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等领军人才3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等拔尖人才30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3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召集人1人;教育部科技委委员3人;贵州省委重点联系专家27人、联系专家93人;有连续6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录1人;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3人。

    学校现有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部级以上科研平台26个,省级科研平台5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平台37个和教学团队2个;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名师 2人和教学团队2个、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1个;省级教学团队11个、省级“金师”(教学名师)56人;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团队14个和教学名师14人、省级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2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和示范基地9个。

    学校紧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和“四区一高地”主定位,充分发挥特色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聚焦“六大产业基地”,做好“富矿精开”这篇大文章,坚定不移地把科研论文写在贵州大地上,努力为我省高质量发展贡献贵大力量。绿色农药与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创新团队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农学院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多人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等国家级荣誉称号;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成果连续四届获教育部省属高校典型案例。  

    学校是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对口合作建设高校。学校积极推动贵州高等教育发展,与贵州省9个市(州)高校开展对口合作。同时,与茅台集团、大北农集团、国家天文台、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磷化集团、中烟贵州分公司、贵阳农投集团、江苏丰山集团等500多家企业和科研单位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实施贵州省“三区科技人才支持”“科技特派员行动”“博士村长”“教授、博士进企业”等行动计划,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提升合作层次,校地合作覆盖全省9个市(州)各区县。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目前与43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195所院校、科研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拥有国家级“111”引智基地2个;是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院校、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院校,先后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大学及非洲冈比亚大学设立孔子学院、美国普莱斯比学院设立汉语教学中心,分别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泰国高校合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此外,学校在SEAMEO(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AUN(东盟大学联盟)、EPU(欧亚太平洋学术协会)等国际组织中发挥了积极作用。2008年以来,学校连续17年主、承、协办“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系列活动。

    学校秉承“兴学育人”办学宗旨和“明德至善、博学笃行”校训,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中国特色、世界水平、贵州需求”的要求,加快推进部省合建和“双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篇章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作出积极贡献。

    二、报名条件

    (一)具有《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以及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

    (二)参加台湾地区当年学测且在语文、数学(部分专业要求数学A)英文考试科目中任意一科成绩达到均标级以上的台湾高中毕业生。

    三、招生计划

    招生计划30人,招生专业目录详见附件

    四、报名方式

    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可在202531日至331日期间登录祖国大陆普通高校依据台湾地区学测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报名系统(网址:https://www.gatzs.com.cn/z/tw进行报名。考生须填报个人信息,上传个人证件(台湾居住有效身份证明扫描件、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扫描件)、学测成绩单(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验考生成绩通知单”扫描件,学测成绩通知单要扫描完整,其中左下角有学测“报名序号”)、考生电子照片(免冠证件照,JPG格式)、考生诚信承诺书,同时在附件处上传成绩查验授权书、毕业学校推荐信、获奖证书等材料。考生可在报名截止前修改志愿,逾期不得修改。

    五、录取原则

    我校不再组织笔试、面试,将根据考生的台湾地区“学测”成绩择优确定预录取名单,经教育部考试中心确认预录取名单中考生的“学测”成绩后,我校将拟录取名单报送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办公室审核,审核合格后办理相关录取手续并向录取考生发放录取通知书。

    六、收费标准

    学费标准:各专业学费详见附(与祖国大陆学生一致);

    住宿费标准:台湾生原则上与祖国大陆学生统一安排住宿,住宿费不超过1200//年。

    七、入学和体检

    台湾生持《录取通知书》和个人证件按时到学校报到,报到时间以《2025年新生入学指南》规定为准;新生入学后须参加学校组织的体检,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专业受限者商转其他专业。

    八、奖助学金

    台湾学生在读期间可申请教育部、贵州省以及贵州大学校内各类奖助学金(与祖国大陆学生一致)。

    九、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贵州大学东校区招生就业处招生科;

    邮编:550025

    联系电话:+860851-88292075

    贵州大学本科招生信息网http://rso.gzu.edu.cn/


    附件:招生专业目录


    贵州大学招生办公室

                                202412


    附件:

    招生专业目录

    学院

    专业

    学费(元)

    学制

    考试科目成绩要求

    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

    旅游管理

    4920/

    四年

    语文、数学(A/B)、英文科目中任意一科成绩达到均标级以上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4920/

    四年

    经济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

    4920/

    四年

    金融学

    4920/

    四年

    经济学

    4920/

    四年

    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

    4920/

    四年

    会计学

    4920/

    四年

    财务管理

    4920/

    四年

    人力资源管理

    4920/

    四年

    工程管理

    4920/

    四年

    语文、数学(A)、英文科目中任意一科成绩达到均标级以上

    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5040/

    四年

    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5040/

    四年

    农学院

    植物保护

    4590/

    四年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5040/

    四年

    电气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5040/

    四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5040/

    四年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城乡规划

    5040/

    五年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

    5040/

    四年

    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

    食品质量与安全

    5040/

    四年

    动物科学学院

    动物医学

    4590/

    五年

    材料与冶金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

    5040/

    四年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环境工程

    5040/

    四年

    返回頂部

    贵州大学2024年旅游管理专业(中外合作办学)招生简章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4年6月12日


    一、学校介绍

    贵州大学创建于1902年,历经贵州大学堂、省立贵州大学、国立贵州农工学院、国立贵州大学等时期,1950年10月定名为贵州大学。1951年11月,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贵州大学”校名。1997年8月,与贵州农学院等院校合并。2004年8月,与贵州工业大学合并。历经120余年的建设发展,先后成为国家“211工程”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2021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做强贵州大学”,同年11月贵州省教育厅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强贵州大学的实施方案》,提出按照“中国特色、世界水平、贵州需求”的要求,把贵州大学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综合性高水平大学;2023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决定“集中力量做强贵州大学”,引领和带动贵州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学校也是首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首届“全国文明校园”和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学校占地面积4,637.61亩,另有教学实验农场1,181.26亩,图书馆藏书总量393万余册,电子图书374万余册。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及艺术学12类。下设40个学院,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34,000余人,研究生16,000余人。现有在职职工4,2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8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占比59.64%。学校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等顶尖人才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等领军人才4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等拔尖人才27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3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召集人1人;教育部科技委委员3人;贵州省委重点联系专家27人、联系专家93人;有连续6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录1人;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3人。

    英国林肯大学(University of Lincoln)建校史可追溯至1861年建立的艺术学院(Hull School of Art),1996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出席林肯大学主楼揭幕典礼。学校坐落于英国最美丽、最古老的历史名城林肯市中心(著名物理学家牛顿的故乡)。英国林肯大学共有三个校区,三大学部,内含20个院系,超过200个专业,如今林肯大学已发展成为21世纪极具现代化的高等院校,被誉为英国最现代化和最吸引人的校园之一,曾两次进入英国大学前10名。国际旅游管理专业是林肯大学的金牌专业,林肯大学教学质量一流,在过去几年里,招募了60余名在国际上有显著声誉的教授和各个领域的顶级专家,学校有6个专业在英国大学排名前20,在2023泰晤士高等教育年轻大学排名中,林肯大学名列全球TOP130位;在《卫报》2023年英国最佳大学排名中,林肯大学位列全英TOP34位;林肯大学在QS2020获进满分“五星大学”称号;在教学质量、就业力、教学设施、国际化水平、大学包容性的单项评分中,林肯大学均获得满分评价;在英国政府新设立的教育卓越框架(TEF)中,林肯大学荣获金奖。


    二、项目介绍

    根据《教育部关于批准2018年下半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通知》文件,贵州大学与英国林肯大学合作举办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获得教育部批准(证书编号: MOE52UK2A20181968N)。本项目自2019年开始纳入全国普通高考统一招生;2024年招生计划数115人;学制四年;前三年学生在贵州大学学习,符合林肯大学要求的学生最后一年前往林肯大学进行学习;该项目采取引进英国林肯大学优质国际教育资源、教育理念、英方师资和英方课程,学生培养过程由英国林肯大学优秀教师和贵州大学具有海外科研访学经历的优秀教师共同授课、共同培养完成;学生在校读书期间,符合贵州大学与英国林肯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培养方案要求,修满规定学分,达到毕业条件,颁发教育部电子注册的、国家承认学历的贵州大学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贵州大学相应学科门类的学士学位证书。前三年通过项目要求的人才培养计划及相关考核,经贵州大学同意,并达到英国林肯大学入学要求(贵州大学学习成绩合格,英语成绩达到雅思考试6.0(含6.0)以上(单科不低于5.5,含5.5)或通过林肯大学组织的入学英语测试)的学生,在大四期间可赴英国林肯大学学习一年,凡达到贵州大学学分互认要求,并通过林肯大学习考核的学生,颁发英国林肯大学国际旅游管理文学学士学位证书以及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若学生最后一年因为个人原因未能前往英国林肯大学学习,则继续留在贵州大学完成最后一年学业,最终修满规定学分,达到毕业条件,颁发贵州大学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贵州大学学士学位证书。

    近五年旅游管理专业(中外合作办学)学生雅思(>6.0分)通过率50%,获大学生创新创业赛事奖项45项,获奖人次250人次(其中:国家级10人次、省级77人次、校级157人次);获全国大学生56个赛道学科竞赛奖112项,获奖学生605人次(其中:国家级31人次、省级42人次、校级60人次),位居全校前列。2023-2024年该专业共有70余名毕业生获伦敦大学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曼彻斯特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悉尼大学、伦敦国王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布里斯托大学、格拉斯哥大学、纽约大学等全球QS排名前100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另有40余名毕业生攻读国内985211大学硕士研究生。2023年该专业升学率达50.5%(其中:出国深造率36%,位居全校第一)。


    三、项目优势

    权威师资 英式教学

    贵州大学精英教师和英国林肯大学专家教授组成的师资团队确保了优质的教学质量。使用英国原版教材,执行中英双方互认的教学大纲,采取双语教学向纯英语教学过渡的授课形式。

    顶尖专业 学贯中西

    项目所开设的课程将教授旅游规划和管理相关知识和技术,深入学习旅游对文化、经济及环境的影响。让学生通过学习旅游和商务相关的课程来建立知识基础,丰富的选修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抱负来规划自己的学习路径。最终培养出具有国际化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熟悉旅游经济规律和国际旅游管理业务,拥有批判思维和组织技能的国际化专门人才。

    项目所开设的专业均是双方大学的强势专业。所有课程均采用中英两国案例,使学生灵活运用中西方先进的思维模式解决问题。

    科学规划 育人为本

    项目既避免了高中毕业生直接出国面临的种种困难,避免了学生在国外生活时间过长回国后无法适应职场生活、不了解市场现状等弊端。

    学费规范 节约支出

     “3+1”的学制安排质量有保障且收费合理,为学生和家长节省了大量留学费用。


    四、学制规划

    第1年( 国内)

    在贵州大学全日制学习英语强化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英语功底,熟练运用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

    第2-3年(国内)

    在贵州大学全日制学习中国以及英国大学专业课。

    第4年( 国外/国内)

    国内3年之后,符合要求的学生可以前往英国进行一年学习,获贵州大学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和英国林肯大学国际旅游管理文学学士学位证书;未达到要求的学生留在国内继续学习一年,获得贵州大学学位证书及毕业证书。


    五、学历认证

    学生所取得的林肯大学学士学位,教育部按照境外文凭认证注册制度给予认证,学位学历完整。


    六、评优评奖

    国内学习期间奖学金及荣誉称号的评定按贵州大学的相关规定执行。

    赴英国林肯大学学习期间,贵州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在入学当年有机会获得下列奖学金:

    卓越全球奖学金2,000英镑

    卓越校长奖学金50%学费减免

    全球领袖奖学金50%学费减免


    七、国际交流

    英国林肯大学教师不定期来校与学生沟通交流。成绩优异者、综合表现突出者、优秀学生干部可受邀到林肯大学参加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


    八、留学服务

    英国林肯大学设有驻华办公室,有专业的留学顾问为学生提供出国行前培训,并负责奖学金申请、留学签证申请等服务,并为赴英学生提供接机、住宿安排、报到注册、学习跟踪、硕士申请、就业推荐等服务。


    九、招生对象

    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高中毕业生。


    十、相关条件

    1.要求考生高考成绩达到生源省第一批次本科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高考改革省份为本科批次线),从高分到低分排序结合专业志愿择优录取。考生高考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所在生源省外语科目满分成绩的50%,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报考。

    2.仅招收填报有明确的本专业志愿的考生,且入学后不得转专业。


    十一、收费标准

    国内学习期间:每人每学年学费24,000元人民币。

    英国学习期间:每人每学年学费14,100英镑(英国一年期间住宿费、交通费及生活费总共约8,000英镑;英国每年学费会略有调整,以当年官方公布学费为准)

    本专业国内学费按学年制收取,第四年去英国学习的学生不再收取当年国内学费。

    返回頂部

    贵州大学北阿拉巴马国际工程技术学院招生简章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4年6月12日


    一、学校介绍

    贵州大学

    (Guizhou University)

    贵州大学创建于1902年,历经贵州大学堂、省立贵州大学、国立贵州农工学院、国立贵州大学等时期,1950年10月定名为贵州大学。1951年11月,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贵州大学”校名。1997年8月,与贵州农学院等院校合并。2004年8月,与贵州工业大学合并。历经120余年的建设发展,先后成为国家“211工程”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2021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做强贵州大学”,同年11月贵州省教育厅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强贵州大学的实施方案》,提出按照“中国特色、世界水平、贵州需求”的要求,把贵州大学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综合性高水平大学;2023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决定“集中力量做强贵州大学”,引领和带动贵州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学校也是首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首届“全国文明校园”和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学校占地面积4637.61亩,另有教学实验农场1181.26亩,图书馆藏书总量393万余册,电子图书374万余册。学校学科门类齐全,下设40个学院。现有专任教师2800余人,专任教师博士占比59.64%。现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部省合建高校服务地方特色产业学科群2个、国内一流建设学科9个、区域一流建设学科10个;ESI全球前1%学科7个,国家“双万计划”一流专业总数8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8个。学校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等顶尖人才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等领军人才4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等拔尖人才27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3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召集人1人;教育部科技委委员3人;贵州省委重点联系专家27人、联系专家93人;有连续6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录1人;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3人。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目前与43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195所院校、科研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拥有国家级“111”引智基地2个;是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院校、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院校,先后在冈比亚大学设立孔子学院、美国普莱斯比学院设立汉语教学中心,分别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泰国高校合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此外,学校在SEAMEO(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AUN(东盟大学联盟)、EPU(欧亚太平洋学术协会)等国际组织中发挥了积极作用。2008年以来,学校连续16年主、承、协办“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系列活动。

    美国北阿拉巴马大学

    (University of North Alabama)

    北阿拉巴马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 Alabama)创建于1830年,是一所具有近两百年悠久历史的优秀综合性大学,是美国东部第一所州政府支持的大学,也是阿拉巴马州第一所获得学院勋章的大学。学校下设40多个本科专业和14个研究生专业,开设100多个不同领域的本科和研究生课程。

    北阿拉巴马大学获得美国南部地区院校协会大学委员会(SACSCOC)认证,具有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其本科工程与技术(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职业健康科学(Occupational Health Science)专业及硕士应用制造工程(Applied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专业获得ABET(Accreditation Board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工程技术鉴定委员会)认证,其中职业健康科学(Occupational Health Science)专业连续20年获得美国国家职业健康与安全研究所(NIOSH)的培训项目资助(TPG),是NIOSH资助时间最长的项目之一。2022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美国最好的大学”中,北阿拉巴马大学位列美国南部公立大学第13位、美国南部大学本科教育排名第21位。此外,北阿拉巴马大学95%以上的专业都获得了相关行业美国专业认证机构的权威认证。
        二、学院介绍

    根据《教育部关于同意设立贵州大学北阿拉巴马国际工程技术学院的函》(教外函[2021]38号),由贵州大学和北阿拉巴马大学共同设立的贵州大学北阿拉巴马国际工程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获得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学院的设立填补了贵州省高校以工科为主合作办学机构的空白,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具有扎实工程专业背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化、高素质复合型人才。2024年学院3个本科专业招生计划数280人,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20人;化学工程与工艺80人;环境科学80人。学院引进美国北阿拉巴马大学优质教育资源、教育理念、师资和课程,由美国北阿拉巴马大学和贵州大学优秀教师共同完成学生培养过程。学生满足英语要求、顺利完成双方共同制定的培养方案所要求的全部课程,达到贵州大学毕业要求及双方学校学位授予要求,可同时获得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和双方学校颁发的学士学位证书;满足一方学校学位授予要求的,授予该校学士学位证书。

        三、专业优势

    权威师资 国际教学

    贵州大学精英教师和美国北阿拉巴马大学专家教授组成的师资团队确保了优质的教学质量,执行中美双方互认的教学大纲。

    优势学科 一流专业

    学院结合贵州大学和北阿拉巴马大学的优势学科,所开设的专业均是双方大学的一流专业,其中美方本科工程与技术(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职业健康科学(Occupational Health Science)获得ABET认证。所有课程均采用中美两国案例,使学生灵活运用中西方先进的思维模式解决问题。

    科学规划 育人为本

    “4+0”学制安排,四年均可在贵州大学学习。满足双方高校授位条件的学生,即可获得双方高校颁发的学士学位,学位在中美两国均受认可。学生获得学士学位,GPA达到美方标准,可免研究生入学的英语语言能力要求,直接申请赴北阿拉巴马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学费规范 节约支出

    学位授予不以学生赴美方高校学习为必要条件,为学生和家长节省了大量留学费用,如国际旅费、国外生活成本费等。

    统一管理 共享资源 

    享受贵州大学所有校园公共设施及美国北阿拉巴马大学线上电子资源。

        四、学历认证

    学生所取得的美国北阿拉巴马大学学士学位,教育部按照境外文凭认证注册制度给予认证,学位、学历完整。

        五、评优评奖

    学习期间,奖学金及荣誉称号的评定按贵州大学的相关规定执行。贵州大学北阿拉巴马国际工程技术学院设专项奖学金,奖励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同时,学习期间选择赴北阿拉巴马大学交换学习的学生,可申请北阿拉巴马大学提供优秀学生的奖学金。

        六、国际交流

    学习期间,学生可申请赴北阿拉巴马大学交流学习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按照贵州大学交流生相关规定执行,且需按照北阿拉巴马大学标准,缴纳交流学习期间相关费用,详见https://www.una.edu/tuition/tuition-calculator.html),并在学习结束后享受北阿拉巴马大学在美实习资源,申请在美实习机会;同时学生也可申请贵州大学与其他国外高校合作交流项目;

    学习期间,学生可与北阿拉巴马大学本科生组队一起参加国际专业大赛。

        七、招生对象

        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高中毕业生。
        八、相关条件

    1.要求考生高考成绩达到生源省第一批次本科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高考改革省份为本科批次线),从高分到低分排序结合专业志愿择优录取。高考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所在生源省高考外语科目满分成绩的50%,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报考。

    2.仅招收填报有明确的本专业志愿的考生。

    九、学费收费标准

        根据贵州省发改委批准的每人每学年学费60000元人民币标准执行,按学年制收取。

    返回頂部

    贵州大学2024年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学生简章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4年2月4日


    一、 学校简介

        贵州大学创建于1902年,历经贵州大学堂、省立贵州大学、国立贵州农工学院、国立贵州大学等时期,195010月定名为贵州大学。195111月,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贵州大学”校名。19978月,与贵州农学院等院校合并。20048月,与贵州工业大学合并。历经120余年的建设发展,先后成为国家“211工程”大学,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2021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做强贵州大学”,同年11月贵州省教育厅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强贵州大学的实施方案》,提出按照“中国特色、世界水平、贵州需求”的要求,把贵州大学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综合性高水平大学;2023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决定“集中力量做强贵州大学”,引领和带动贵州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学校也是首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首届“全国文明校园”和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学校占地面积4637.61亩,另有教学实验农场1181.26亩,图书馆藏书总量393万余册,电子图书374万余册。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及艺术学12类。下设40个学院,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34000余人,研究生16000余人。现有在职职工4277人,其中专任教师2809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占比58.77%

        学校现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部省合建高校服务地方特色产业学科群2个、国内一流建设学科9个、区域一流建设学科10个;ESI全球前1%学科6个;“双万计划”一流专业总数84个,其中国家级5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8个。

        学校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等国家级领军人才42人次、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等国家级青年人才57人次;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召集人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5人、教育部科技委委员3人;贵州省委重点联系专家27人和联系专家93人。有连续6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录1人;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3人。

        学校现有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部级以上科研平台26个,省级科研平台5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平台30个和教学团队2个;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名师 2人和教学团队2个、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1个;省级教学团队11个和教学名师58人、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团队14个和教学名师14人、省级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2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和示范基地9个。

        学校紧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和“四区一高地”主定位,注重培育发展特色优势学科,坚定不移地把科研论文写在贵州大地上,努力为我省高质量发展贡献贵大力量。绿色农药与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创新团队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农学院党委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成果连续四届获教育部省属高校典型案例。  

        学校是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对口合作建设高校。学校积极推动贵州高等教育发展,与贵州省9个市(州)高校开展对口合作。同时,与茅台集团、大北农集团、国家天文台、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磷化集团、中烟贵州分公司、贵阳农投集团、江苏丰山集团等500多家企业和科研单位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实施贵州省“三区科技人才支持”“科技特派员行动”“博士村长”“教授、博士进企业”等行动计划,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提升合作层次,校地合作覆盖全省9个市(州)各区县。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目前与43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195所院校、科研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拥有国家级“111”引智基地2个;是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院校、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院校,先后在冈比亚大学设立孔子学院、美国普莱斯比学院设立汉语教学中心,分别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泰国高校合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此外,学校在SEAMEO(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AUN(东盟大学联盟)、EPU(欧亚太平洋学术协会)等国际组织中发挥了积极作用。2008年以来,学校连续16年主、承、协办“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系列活动。

        学校秉承“兴学育人”办学宗旨和“明德至善、博学笃行”校训,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中国特色、世界水平、贵州需求”的要求,加快推进部省合建和“双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新篇章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作出积极贡献。


      二、报名条件

        (一)具有《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及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

        (二)参加台湾地区当年学测且在语文、数学(A/B)、英文考试科目中任意一科成绩达到均标及以上的台湾高中毕业生。


      三、招生计划

        (一)招生计划:30

        (二)招生专业。文史类招生专业:旅游管理、汉语言文学;文理兼招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工商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理工类招生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植物保护、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城乡规划(5年制)、土木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动物医学(5年制)、材料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环境工程。


      四、报名方式

        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可在202431日至331日期间登录祖国大陆普通高校依据台湾地区学测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报名系统(网址:https://www.gatzs.com.cn/z/tw/)进行报名。考生须填报个人信息,上传个人证件(台湾居住有效身份证明扫描件、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扫描件)、学测成绩单(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验考生成绩通知单”扫描件,学测成绩通知单要扫描完整,其中左下角有学测“报名序号”)、考生电子照片(免冠证件照,JPG格式)、考生诚信承诺书,同时在附件处上传成绩查验授权书、毕业学校推荐信、获奖证书等材料。考生可在报名截止前修改志愿,逾期不得修改。


      五、录取原则

        我校将根据考生的台湾地区“学测”成绩择优确定预录取名单,经教育部考试中心确认预录取名单中考生的“学测”成绩后,我校将拟录取名单报送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办公室审核,审核合格后办理相关录取手续并向录取考生发放录取通知书。


      六、收费标准

        学费标准:各专业学费详见附表(与祖国大陆学生一致);

        住宿费标准:台湾免试生原则上与祖国大陆学生统一安排住宿,住宿费不超过1200//年。


      七、入学和体检

        台湾免试生持《录取通知书》和个人证件按时到学校报到,报到时间以《2024年新生入学须知》规定为准;新生入学后须参加学校组织的体检,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专业受限者商转其他专业。


    八、奖助学金

        台湾地区免试生在读期间可申请教育部、贵州省以及贵州大学校内各类奖助学金(与祖国大陆学生一致)。


    九、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贵州大学东校区招生就业处招生科;

      邮编:550025

      联系电话:+860851-88292075

      贵州大学本科招生信息网http://rso.gzu.edu.cn/

    返回頂部

    贵州大学2023年北阿拉巴马国际工程技术学院招生简章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3年6月15日


    一、学校介绍

    贵州大学

    (Guizhou University)

    贵州大学创建于1902年,历经贵州大学堂、省立贵州大学、国立贵州农工学院、国立贵州大学等时期,1950年10月定名为贵州大学。1951年11月,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贵州大学”校名。1997年8月,与贵州农学院等院校合并。2004年8月,与贵州工业大学合并。2004年12月,成为教育部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05年9月,成为国家“211工程”大学。2012年9月,成为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入选高校。2016年4月,成为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9月,成为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7年11月,获首届“全国文明校园”。2018年2月,成为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2019年1月,入选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2021年1月,获批首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学校占地面积4637.61亩,另有教学实验农场985.37亩,图书馆藏书总量375.8万余册,电子图书366.92万余册。学校学科门类齐全,下设38个学院,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34437人,研究生13507人。现有专任教师2796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396人,正高级职称人员525人,副高级职称人员923人。现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部省合建高校服务地方特色产业学科群2个、国内一流建设学科9个、区域一流建设学科7个;ESI全球前1%学科4个,植物与动物科学、化学进入ESI全球前3‰和5‰,农业科学、工程学进入ESI全球前1%,国家“双万计划”一流专业总数7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学校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等国家级领军人才16人、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等国家级青年人才28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召集人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科技人才”9人、贵州省核心专家22人、贵州省省管专家63人。此外,有连续7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录1人;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3人。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目前与43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195所院校、科研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是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院校、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院校,先后在冈比亚大学设立孔子学院、美国普莱斯比学院设立汉语教学中心,分别与美国、英国、加拿大高校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此外,学校在SEAMEO(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AUN(东盟大学联盟)、EPU(欧亚太平洋学术协会)等国际组织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美国北阿拉巴马大学

    (University of North Alabama)

    北阿拉巴马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 Alabama)创建于1830年,是一所具有近两百年悠久历史的优秀综合性大学,是美国东部第一所州政府支持的大学,也是阿拉巴马州第一所获得学院勋章的大学。学校下设40多个本科专业和14个研究生专业,开设100多个不同领域的本科和研究生课程。

    北阿拉巴马大学获得美国南部地区院校协会大学委员会(SACSCOC)认证,具有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其本科工程与技术(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职业健康科学(Occupational Health Science)专业及硕士应用制造工程(Applied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专业获得ABET(Accreditation Board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工程技术鉴定委员会)认证,其中职业健康科学(Occupational Health Science)专业连续20年获得美国国家职业健康与安全研究所(NIOSH)的培训项目资助(TPG),是NIOSH资助时间最长的项目之一。2022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美国最好的大学”中,北阿拉巴马大学位列美国南部公立大学第13位、美国南部大学本科教育排名第21位。此外,北阿拉巴马大学95%以上的专业都获得了相关行业美国专业认证机构的权威认证。
        二、学院介绍

    根据《教育部关于同意设立贵州大学北阿拉巴马国际工程技术学院的函》(教外函[2021]38号),由贵州大学和北阿拉巴马大学共同设立的贵州大学北阿拉巴马国际工程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获得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学院的设立填补了贵州省高校以工科为主合作办学机构的空白,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具有扎实工程专业背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化、高素质复合型人才。2023年学院3个本科专业纳入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计划,招生计划数246人,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98人;化学工程与工艺74人;环境科学74人。学院引进美国北阿拉巴马大学优质教育资源、教育理念、师资和课程,由美国北阿拉巴马大学和贵州大学优秀教师共同完成学生培养过程。学生满足英语要求、顺利完成双方共同制定的培养方案所要求的全部课程,达到贵州大学毕业要求及双方学校学位授予要求,可同时获得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和双方学校颁发的学士学位证书;满足一方学校学位授予要求的,授予该校学士学位证书。

        三、专业优势

    权威师资 国际教学

    贵州大学精英教师和美国北阿拉巴马大学专家教授组成的师资团队确保了优质的教学质量,执行中美双方互认的教学大纲。

    优势学科 一流专业

    学院结合贵州大学和北阿拉巴马大学的优势学科,所开设的专业均是双方大学的一流专业,其中美方本科工程与技术(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职业健康科学(Occupational Health Science)获得ABET认证。所有课程均采用中美两国案例,使学生灵活运用中西方先进的思维模式解决问题。

    科学规划 育人为本

    “4+0”学制安排,四年均可在贵州大学学习。满足双方高校授位条件的学生,即可获得双方高校颁发的学士学位,学位在中美两国均受认可。学生获得学士学位,GPA达到美方标准,可免研究生入学的英语语言能力要求,直接申请赴北阿拉巴马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学费规范 节约支出

    学位授予不以学生赴美方高校学习为必要条件,为学生和家长节省了大量留学费用,如国际旅费、国外生活成本费等。

    统一管理 共享资源 

    享受贵州大学所有校园公共设施及美国北阿拉巴马大学线上电子资源。

        四、学历认证

    学生所取得的美国北阿拉巴马大学学士学位,教育部按照境外文凭认证注册制度给予认证,学位、学历完整。

        五、评优评奖

    学习期间,奖学金及荣誉称号的评定按贵州大学的相关规定执行。贵州大学北阿拉巴马国际工程技术学院设专项奖学金,奖励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同时,学习期间选择赴北阿拉巴马大学交换学习的学生,可申请北阿拉巴马大学提供优秀学生的奖学金。

        六、国际交流

    学习期间,学生可申请赴北阿拉巴马大学交流学习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按照贵州大学交流生相关规定执行,且需按照北阿拉巴马大学标准,缴纳交流学习期间相关费用,详见https://www.una.edu/tuition/tuition-calculator.html),并在学习结束后享受北阿拉巴马大学在美实习资源,申请在美实习机会;同时学生也可申请贵州大学与其他国外高校合作交流项目;

    学习期间,学生可与北阿拉巴马大学本科生组队一起参加国际专业大赛。

        七、招生对象

        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高中毕业生。
        八、相关条件

    1.要求考生高考成绩达到生源省第一批次本科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从高分到低分排序结合专业志愿择优录取。高考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所在生源省高考外语科目满分成绩的50%,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报考。

    2.仅招收填报有明确的本专业志愿的考生。

    九、学费收费标准

        根据贵州省发改委批准的每人每学年学费60000元人民币标准执行,按学年制收取。

    返回頂部

    贵州大学2023年旅游管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招生简章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3年6月14日


    一、学校介绍

    贵州大学创建于1902年,历经贵州大学堂、省立贵州大学、国立贵州农工学院、国立贵州大学等时期,1950年10月定名为贵州大学。1951年11月,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贵州大学”校名。1997年8月,与贵州农学院等院校合并。2004年8月,与贵州工业大学合并。2004年12月,成为教育部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05年9月,成为国家“211工程”大学。2012年9月,成为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入选高校。2016年4月,成为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9月,成为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7年11月,获首届“全国文明校园”。2018年2月,成为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2019年1月,入选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2021年1月,获批首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学校占地面积4637.61亩,另有教学实验农场985.37亩,图书馆藏书总量375.8万余册,电子图书366.92万余册。学校学科门类齐全,下设38个学院,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34437人,研究生13507人。现有在职职工4163人,其中专任教师2796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396人,占比49.9%。学校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等国家级领军人才16人、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等国家级青年人才28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召集人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科技人才”9人、贵州省核心专家22人、贵州省省管专家63人。通过一流学科特设聘用岗位人员196人,杰出人才3人、卓越人才4人、青年英才10人、一流学科特区人才178人、“溪山学者”特聘教授1人。此外,有连续7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录1人;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3人。

    英国林肯大学(University of Lincoln)建校史可追溯至1861年建立的艺术学院(Hull School of Art),1996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出席林肯大学主楼揭幕典礼。学校坐落于英国最美丽、最古老的历史名城林肯市中心(著名物理学家牛顿的故乡)。英国林肯大学共有三个校区,三大学部,内含20个院系,超过200个专业,如今林肯大学已发展成为21世纪极具现代化的高等院校,被誉为英国最现代化和最吸引人的校园之一,曾两次进入英国大学前10名。国际旅游管理专业是林肯大学的金牌专业,林肯大学教学质量一流,在过去几年里,招募了60余名在国际上有显著声誉的教授和各个领域的顶级专家,学校有6个专业在英国大学排名前20,在2022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152位,在英国政府新设立的教育卓越框架(TEF)中,林肯大学荣获金奖。

    二、项目介绍

    根据《教育部关于批准2018年下半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通知》文件,贵州大学与英国林肯大学合作举办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获得教育部批准(证书编号: MOE52UK2A20181968N)。本项目自2019年开始纳入全国普通高考统一招生;2023年招生计划数   人;学制四年;前三年学生在贵州大学学习,符合林肯大学要求的学生最后一年前往林肯大学进行学习;该项目采取引进英国林肯大学优质国际教育资源、教育理念、英方师资和英方课程,学生培养过程由英国林肯大学优秀教师和贵州大学具有海外科研访学经历的优秀教师共同授课、共同培养完成;学生在校读书期间,符合贵州大学与英国林肯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培养方案要求,修满规定学分,达到毕业条件,颁发教育部电子注册的、国家承认学历的贵州大学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贵州大学相应学科门类的学士学位证书。前三年通过项目要求的人才培养计划及相关考核,经贵州大学同意,并达到英国林肯大学入学要求(贵州大学学习成绩合格,英语成绩达到雅思考试6.0(含6.0)以上(单科不低于5.5,含5.5)或通过林肯大学组织的入学英语测试)的学生,在大四期间可赴英国林肯大学学习一年,凡达到贵州大学学分互认要求,并通过林肯大学习考核的学生,颁发英国林肯大学国际旅游管理文学学士学位证书以及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若学生最后一年因为个人原因未能前往英国林肯大学学习,则继续留在贵州大学完成最后一年学业,最终修满规定学分,达到毕业条件,颁发贵州大学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贵州大学学士学位证书。

    三、项目优势

    权威师资 英式教学

    贵州大学精英教师和英国林肯大学专家教授组成的师资团队确保了优质的教学质量。使用英国原版教材,执行中英双方互认的教学大纲,采取双语教学向纯英语教学过渡的授课形式。

    顶尖专业 学贯中西

    项目所开设的课程将教授旅游规划和管理相关知识和技术,深入学习旅游对文化、经济及环境的影响。让学生通过学习旅游和商务相关的课程来建立知识基础,丰富的选修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抱负来规划自己的学习路径。最终培养出具有国际化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熟悉旅游经济规律和国际旅游管理业务,拥有批判思维和组织技能的国际化专门人才。

    项目所开设的专业均是双方大学的强势专业。所有课程均采用中英两国案例,使学生灵活运用中西方先进的思维模式解决问题。

    科学规划 育人为本

    项目既避免了高中毕业生直接出国面临的种种困难,避免了学生在国外生活时间过长回国后无法适应职场生活、不了解市场现状等弊端。

    学费规范 节约支出

    “3+1”的学制安排质量有保障且收费合理,为学生和家长节省了大量留学费用。

    四、学制规划

    第1年( 国内)

    在贵州大学全日制学习英语强化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英语功底,熟练运用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

    第2-3年(国内)

    在贵州大学全日制学习中国以及英国大学专业课。

    第4年( 国外/国内)

    国内3年之后,符合要求的学生可以前往英国进行一年学习,获贵州大学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和英国林肯大学国际旅游管理文学学士学位证书;未达到要求的学生留在国内继续学习一年,获得贵州大学学位证书及毕业证书。

    五、学历认证

    学生所取得的林肯大学学士学位,教育部按照境外文凭认证注册制度给予认证,学位学历完整。

    六、评优评奖

    国内学习期间奖学金及荣誉称号的评定按贵州大学的相关规定执行。

    赴英国林肯大学学习期间,英方按每生不低于2000英镑给予奖学金资助(国内不再给予资助)。

    七、国际交流

    英国林肯大学教师不定期来校与学生沟通交流。成绩优异者、综合表现突出者、优秀学生干部可受邀到林肯大学参加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

          八、留学服务

    英国林肯大学设有驻华办公室,有专业的留学顾问为学生提供出国行前培训,并负责奖学金申请、留学签证申请等服务,并为赴英学生提供接机、住宿安排、报到注册、学习跟踪、硕士申请、就业推荐等服务。

          九、招生对象

    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高中毕业生。

          十、相关条件

    1.要求考生高考成绩达到生源省第一批次本科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从高分到低分排序结合专业志愿择优录取。考生高考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所在生源省外语科目满分成绩的50%,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报考。

    2.仅招收填报有明确的本专业志愿的考生,且入学后不得转专业。

    十一、收费标准

    国内学习期间:每人每学年学费24000元人民币。

    英国学习期间:每人每学年学费14100英镑(英国一年期间住宿费、交通费及生活费总共约8000英镑;英国每年学费会略有调整,以当年官方公布学费为准)

    本专业国内学费按学年制收取,第四年去英国学习的学生不再收取当年国内学费。



01 24/A
院校简介

资料来源: 贵州大学_院校官网 | 资料整理:大学志 · 华侨港澳台招生组


  贵州大学创建于1902年,历经贵州大学堂、省立贵州大学、国立贵州农工学院、国立贵州大学等时期,1950年10月定名为贵州大学。1951年11月,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贵州大学”校名。1997年8月,与贵州农学院等院校合并。2004年8月,与贵州工业大学合并。2004年12月,成为教育部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05年9月,成为国家“211工程”大学。2012年9月,成为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入选高校。2016年4月,成为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9月,成为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7年11月,获首届“全国文明校园”。2018年2月,成为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2019年1月,入选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2021年1月,获批首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

  学校占地面积4637.61亩,另有教学实验农场985.37亩,图书馆藏书总量375.8万余册,电子图书366.92万余册。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及艺术学12类。下设38个学院,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34437人,研究生13507人。现有在职职工4163人,其中专任教师2796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396人,占比49.9%。正高级职称人员525人,副高级职称人员923人。现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部省合建高校服务地方特色产业学科群2个、国内一流建设学科9个、区域一流建设学科7个;ESI全球前1%学科4个,植物与动物科学、化学进入ESI全球前3‰和5‰,农业科学、工程学进入ESI全球前1%,国家“双万计划”一流专业总数7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

  学校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8人、国家海外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9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人、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9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召集人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科技人才”9人、贵州省核心专家22人、贵州省省管专家63人。通过一流学科特设聘用岗位人员196人,杰出人才3人、卓越人才4人、青年英才10人、一流学科特区人才178人、“溪山学者”特聘教授1人。此外,有连续6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录1人;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2人。

  学校现有省部共建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5个、贵州大学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级“111”引智基地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技术转移机构1个、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心)6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国土资源部科技创新团队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中心)5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国家级教学平台27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和示范基地9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名师 11人、教学团队2个,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1个,省级教学团队11个,省级教学名师45人,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14人、教学团队14个,省级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2个。

  学校积极服务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注重培育发展特色优势学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力以赴围绕“四新”抓“四化”,主动服务贵州“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学校脱贫攻坚成果获教育部第二届、第三届和第四届省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案例。绿色农药与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创新团队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农学院党委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获批“全国最美十佳大学生”和“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坚定地把科研论文写在贵州大地上,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努力为我省高质量发展贡献贵大力量。

  学校是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对口合作建设高校,与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学校积极推动贵州高等教育发展,与贵州省9个市(州)高校开展对口合作。同时,学校与茅台集团、大北农集团、国家天文台、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磷化集团、中烟贵州分公司、贵阳农投集团、江苏丰山集团等500多家企业和科研单位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实施贵州省“三区科技人才支持”“科技特派员行动”“博士村长”“111博士工程”“教授、博士进企业”等行动计划,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提升合作层次,校地合作覆盖全省9个市(州)各区县。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目前与43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195所院校、科研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是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院校、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院校,先后在冈比亚大学设立孔子学院、美国普莱斯比学院设立汉语教学中心,分别与美国、英国、加拿大高校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此外,学校在SEAMEO(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AUN(东盟大学联盟)、EPU(欧亚太平洋学术协会)等国际组织中发挥了积极作用。2008年以来,学校连续14年主、承、协办了“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系列活动。

  学校秉承“兴学育人”办学初心宗旨和“明德至善、博学笃行”的校训,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推进部省合建和“双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为贵州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作出积极贡献,为建设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作出更大的贡献,奋力书写创建高水平大学实现百年辉煌的奋进之笔,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篇章。

资料来源:贵州大学
数据统计时间截至2021年12月






center

center

center

center





面向港澳台招生院校鏈接





   本頁引用教育相關官網及大學官網一些資源,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具體信息請以官網公布為準。



大学 - 校徽


image

面向 香港、澳門、台灣、華僑 招生简章、公告汇总

官網鏈接


center

大學概況


中文名
贵州大学
外文名
Guizhou University
简    称
贵大(GZU)
创办时间
1902年
办学性质
公立大学
学校类别
综合类
学校特色
双一流(2017年、2022年入选)
211工程
部省合作共建高校
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西部地区重点建设高水平大学
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贵州省重点综合性大学
2011计划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111计划
主管部门
贵州省
现任领导
李建军(党委书记)、宋宝安(校长)
专职院士数
2
硕士点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2个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
博士点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
博士后
科研流动站8个
国家重点学科
1个
院系设置
文学与传媒学院、法学院、管理学院、药学院、矿业学院、农学院等
校    训
明德至善、博学笃行
校    歌
《贵州大学校歌》
校庆日
9月8日
地    址
花溪东校区: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花溪大道南段2708号
花溪南校区: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霞辉路
花溪西校区: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甲秀南路
院校代码
10657
主要奖项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全国文明校园
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
知名校友
徐采栋、肖序常、周卫健、宋宝安、郝小江、谌贻琴
占地面积
4646 亩

贵州大学

贵州大学 - 流金岁月

「 明德至善、博学笃行 」

版權聲明
 
註:點擊學校名稱進入院校本站主頁,查看院校詳情、报考公告、简章目錄等。(共計:428所,更新:2025年5月12日)

 

最新高考汇总

2025年
招生院校

2025年5月12日

2025年
本科生招生

2025年1月15日

2025年
研究生招生

2025年1月10日

2025年
报考指南

2025年1月10日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