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主頁
属性 公办 本科 所在地 天津市
天津农学院(TianjinAgriculturalUniversity),简称“天农”,位于天津市,是天津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入选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国家“973计划”、“863计划”承担高校、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
天津农学院2025年招收港澳台学生简章
天津农学院2024年招收港澳台学生简章
天津农学院2023年招收港澳台学生简章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4年11月29日
天津农学院是天津市市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为做好2025年招收港澳台学生工作,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具体安排如下。
一、报名资格
考生应按照《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办法》中规定的报考条件、时间、地点和要求报名。语文、英文、数字(数学A或数学B)成绩均达到均标级(含)以上。
二、招生名额和专业选择
2025年我校计划招收港澳台学生5名,在本科批次进行录取,招生专业详见《天津农学院2025年招收港澳台学生本科招生专业一览表》。
三、录取原则
考生须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入学考试,我校将按照规定时间在本科批次进行录取。考生若达到规定的录取要求,学校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办公室划定的投档线上根据考生成绩和所报专业择优录取,并按照考生填报的志愿依次分配专业。
四、收费标准
被我校录取的港澳台学生入学注册时,应按照学校规定缴纳学费和杂费,收费标准与内地(大陆)学生相同。
学费:环境科学、生物技术专业5400元/人•年;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菌物科学与工程、林学、园林、园艺、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动物药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水产养殖学、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4400元/人•年。
住宿费:港澳台学生原则上与内地(大陆)学生统一安排住宿,住宿费为1000元/人•年。
其他费用:参照内地(大陆)学生收费标准执行。收费标准如有变化,依据天津市物价局规定执行。
五、入学及在校管理
1.被我校录取的港澳台学生请按照录取通知书规定的时间到学校报到,具体事宜请参考《天津农学院新生入学须知》。
2.新生入校后须进行入学资格审查,凡不符合报名、录取条件或弄虚作假者,将被取消入学资格。
3.港澳台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均按我校本科内地(大陆)学生相关规定执行。
六、奖学金制度
港澳台学生在读期间可申请教育部及天津农学院各类奖学金。
七、身体健康状况检查
身体健康状况要求:学校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最新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有关规定执行;入学后,学校将对新生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复查,对复查后发现不能进行正常学习的考生,按学籍管理规定处理。
八、学历证书及证书种类
本科学习期满,修完规定课程和学分、成绩合格者颁发天津农学院本科毕业证书;达到天津农学院学位授予标准者颁发天津农学院学士学位证书。
九、联系方式及其他
学校全称:天津农学院
学校地址:中国天津市西青区津静路22号(300384)
电话:+86-22-23783711
传真:+86-22-23783711
本简章内容如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招生规定不一致时,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规定为准。
天津农学院2025年招收港澳台学生本科招生专业一览表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4年1月31日
天津农学院是天津市市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为 做好2024年招收港澳台学生工作,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具体安排如下。
一、报名资格
考生应按照《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办法》中规定的报考条件、时间、地点和要求报名。语文、英文、数字(数学A或数学B)成绩均达到均标级(含)以上。
二、招生名额和专业选择
2024年我校计划招收港澳台学生 5 名,在本科批次进 行录取,招生专业详见《天津农学院2024年招收港澳台学生 本科招生专业一览表》。
三、录取原则
考 生 须 参 加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普 通 高 等 学 校 联 合 招 收 华 侨港澳台学生入学考试,我校将按照规定时间在本科批次进 行录取。考生若达到规定的录取要求,学校将在中华人民共 和 国 普 通 高 等 学 校 联 合 招 收 华 侨 港 澳 台 学 生 办 公 室 划 定 的 投档线上根据考生成绩和所报专业择优录取,并按照考生填 报的志愿依次分配专业。
四、收费标准
被我校录取的港澳台学生入学注册时,应按照学校规定 缴纳学费和杂费,收费标准与内地(大陆)学生相同。
学费:环境科学、生物技术专业 5400 元/人•年;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菌物科学与工程、林学、园林、园艺、设 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动物 药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水产养殖学、水族科学与技术 专业 4400 元/人•年。
住宿费:港澳台学生原则上与内地(大陆)学生统一安 排住宿,住宿费为 1000 元/人•年。
其他费用:参照内地(大陆)学生收费标准执行。 收费标准如有变化,依据天津市物价局规定执行。
五、入学及在校管理
1.被 我校 录取 的港 澳台 学生 请按 照录 取通 知书 规定 的 时间到学校报到,具体事宜请参考《天津农学院新生入学须 知》。
2.新生入校后须进行入学资格审查,凡不符合报名、录 取条件或弄虚作假者,将被取消入学资格。
3.港澳台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均按我校本科内地(大陆) 学生相关规定执行。
六、奖学金制度
港 澳 台 学 生 在 读 期 间 可 申 请 教 育 部 及 天 津 农 学 院 各 类 奖学金。
七、身体健康状况检查
身体健康状况要求:学校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 疾人联合会最新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 见》有关规定执行;入学后,学校将对新生身体健康状况进 行复查,对复查后发现不能进行正常学习的考生,按学籍管理规定处理。
八、学历证书及证书种类
本科学习期满,修完规定课程和学分、成绩合格者颁发 天津农学院本科毕业证书;达到天津农学院学位授予标准者 颁发天津农学院学士学位证书。
九、联系方式及其他
学校全称:天津农学院
学校地址:中国天津市西青区津静路 22 号(300384)
电话:+86-22-23783711
传真:+86-22-23783711
本 简 章内 容如 与上 级教 育主 管部 门招 生规 定不 一致 时, 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规定为准。
天津农学院2024年招收港澳台学生本科招生专业一览表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3年1月13日
天津农学院是天津市市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为做好2023年招收港澳台学生工作,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具体安排如下。
一、报名资格
考生应按照《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办法》中规定的报考条件、时间、地点和要求报名。语文、英文、数字(数学A或数学B)成绩均达到均标级(含)以上。
二、招生名额和专业选择
2023年我校计划招收港澳台学生30名,在本科批次进行录取,招生专业详见《天津农学院2023年招收港澳台学生本科招生专业一览表》。
三、录取原则
考生须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入学考试,我校将按照规定时间在本科批次进行录取。考生若达到规定的录取要求,学校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办公室划定的投档线上根据考生成绩和所报专业择优录取,并按照考生填报的志愿依次分配专业。
四、收费标准
被我校录取的港澳台学生入学注册时,应按照学校规定缴纳学费和杂费,收费标准与内地(大陆)学生相同。
学费:环境科学、生物技术专业5400元/人•年;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菌物科学与工程、林学、园林、园艺、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动物药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水产养殖学、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4400元/人•年。
住宿费:港澳台学生原则上与内地(大陆)学生统一安排住宿,住宿费为1000元/人•年。
其他费用:参照内地(大陆)学生收费标准执行。收费标准如有变化,依据天津市物价局规定执行。
五、入学及在校管理
1.被我校录取的港澳台学生请按照录取通知书规定的时间到学校报到,具体事宜请参考《天津农学院新生入学须知》。
2.新生入校后须进行入学资格审查,凡不符合报名、录取条件或弄虚作假者,将被取消入学资格。
3.港澳台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均按我校本科内地(大陆)学生相关规定执行。
六、奖学金制度
港澳台学生在读期间可申请教育部及天津农学院各类奖学金。
七、身体健康状况检查
身体健康状况要求:学校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最新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有关规定执行;入学后,学校将对新生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复查,对复查后发现不能进行正常学习的考生,按学籍管理规定处理。
八、学历证书及证书种类
本科学习期满,修完规定课程和学分、成绩合格者颁发天津农学院本科毕业证书;达到天津农学院学位授予标准者颁发天津农学院学士学位证书。
九、联系方式及其他
学校全称:天津农学院
学校地址:中国天津市西青区津静路22号(300384)学校网址:http://www.tjau.edu.cn/
电子信箱:tjauzb@126.com
电话:+86-22-23792157
传真:+86-22-23783711
本简章内容如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招生规定不一致时,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规定为准。
天津农学院2023年招收港澳台学生本科招生专业一览表
资料来源: 天津农学院_院校官网 | 资料整理:大学志 · 华侨港澳台招生组
天津农学院始建于1976年,是一所以服务“三农”、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基本办学定位的市属普通本科高校。2001年,天津市城乡经济学校并入该校。2006年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6年首批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价,2007年在教育部进行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学校以农科为主体,农学、工学、管理学、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协调发展。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形成了紧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现代都市型农业的鲜明办学特色。
学校现有3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370亩,校舍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建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网络中心、体育场馆等设施。现有在校生1.5万人。
学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文化铸校”发展战略。现有15个学院(部),7个学科门类,49个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有9个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1个天津市一流学科、4个天津市级重点学科、5个天津市级特色学科群、2个天津市高校服务产业特色学科群、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门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课程、27门天津市一流本科建设课程。获批19个三部委支持建设科技小院及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近两届,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天津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14项。
学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需求,合理调整课程体系,逐步形成了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较为合理的专业生态群;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植根津沽大地办学,坚持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天农毕业生朴实无华、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品格得到了社会的认同,“下得去、上手快、用得上、留得住”成为用人单位对天农学子的共识。毕业生中涌现出一大批国内外著名的农业科技人才、教育专家、优秀管理专家和领导干部。2021年入选农业农村部和教育部认定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2023年,农业农村部对全国42个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2022年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评价,我校排名第4。我校乡村振兴培训学院荣获“天津市乡村振兴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打造了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职员工1000余人,先后有132人次获批国家级、省部级人才称号或荣誉,现有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5人。
学校坚持以科研促进教学,学术水平不断提高。学校注重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建成农业农村部智慧养殖重点实验室(部省共建)、天津市主要农作物智能育种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农业动物繁育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等40个跨学科、跨地域、多层次的省部级科研平台。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认定为天津市农村现代化研究中心、天津市级科普基地、天津市级引智基地和引智工作示范单位、天津市高校智库。此外,还建有产学研联合体28个,与11家企业联合共建天津市企业重点实验室。近五年,承担各级各类科技项目1000余项,其中,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408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40项(一等奖12项)。《天津农学院学报》作为公开出版物,多次被评为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和天津市一级期刊,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列为农业类重要刊源。2019年,学校作为科技特派员组织实施单位受到科技部通报表扬。
学校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1个党支部获评“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2个党支部入选天津市“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学校获得“2018-2020年度天津市文明校园”荣誉称号,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学校坚持以文育人、以文化人,推动“思源”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每年举办校园文化节,倾力打造天农名家讲堂和“思源”志愿服务等品牌活动项目。
学校积极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开放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先后与德国、乌克兰、菲律宾、日本、加拿大、英国、美国、泰国、新西兰、保加利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和交流协作关系。
展望未来,天津农学院将继续弘扬“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团结向上、自强不息”的天农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持续推进改革创新,加快内涵式发展,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着力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全面开启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高水平农业大学的新征程。
资料来源:天津农学院
数据截至2024年6月
南开大学 | 天津大学 |
天津科技大学 | 天津工业大学 |
中国民航大学 | 天津理工大学 |
天津农学院 | 天津医科大学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天津师范大学 |
天津外国语大学 | 天津商业大学 |
天津财经大学 | 天津体育学院 |
天津音乐学院 | 天津美术学院 |
天津城建大学 | 南开大学滨海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