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主頁
属性 公办 本科 所在地 北京市
北京服装学院(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是中国一所以服装命名,艺工为主,艺、工、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创新创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首批北京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设有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时尚传播学院、商学院、美术学院、语言文化学院,专业设置覆盖纺织服装全产业链,在服装服饰领域的学科和专业建设水平国内领先。
北京服装学院2025年非学历留学生汉语进修招生简章
北京服装学院2025年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学生简章
北京服装学院2024年外国本科留学生招生简章
北京服装学院2024年外国留学生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北京服装学院2024年港澳台侨本科(联合考试)招生简章
北京服装学院2024年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简章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學志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13日
汉语作为中国唯一官方语言,以其悠久的发展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受到越来越多外国友人的关注和喜爱。北京服装学院国际学院汉语言进修班拥有多年语言培训经验,针对留学生不同的特点和需求,精心设计了汉语教学课程方案,开设了多层次培训课程模块,并根据自身的办学优势,在语言教学的同时,开设了中国画、书法、摄影、中国服饰文化等特色体验课程,并定期组织学生到长城、故宫、颐和园等名胜古迹进行语言实践,旨在向世界推广汉语、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
一、课程概况
1.课程等级:初级、中级、高级。学院根据学生的汉语基础将学生分成初级汉语、中级汉语、高级汉语三个层次进行培训,每个层次设置不同班级。
2.学习目标:初级汉语注重汉语基础知识的训练。中级汉语在继续巩固汉语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阅读技能的提高和写作能力的培养。高级汉语在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更全面、准确地了解中国文化、融入中国社会。
3.学习期限:一学期 / 一学年。
4.课程设置:以听说课及综合课相结合的课型模式进行汉语言系统教学,同时不定期安排中国文化考察或课外语言实践活动。
二、课时安排
根据生源情况,每学期设置16-20周课程,每周12-20学时。
游学项目、交换项目等定制课程根据实际需求设置。
三、申请条件
1. 原则上要求在18周岁到50周岁之间,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相关规定,持外国有效护照的非中国籍公民。
2. 品行端正、身体健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法规及学校纪律,尊重中国人民风俗习惯。
四、申请时间
随时申请。
五、申请材料
1.《北京服装学院来华留学生入学申请表》(附件下载或添加招生老师微信号:ChineseTeacherZhao索取)。
2.申请人护照相关页。
3.近期免冠白底电子证件照片1张。
六、录取及入学流程
1. 提交申请材料(发至微信号ChineseTeacherZhao
或邮箱hanyu@bift.edu.cn )。
2. 材料审核。
3. 缴纳报名费、学费。
4. 缴纳医疗保险费。
5. 领取《录取通知书》和《外国人签证证件申请表》,下载《外国留学人员来华确认表(JW202表)》办理学习签证。
6. 到校报到。
7. 领取课程安排,开始学习。
七、费用标准(单位:人民币元/人)
学习期限 |
报名费 |
学 费 |
医疗保险费 |
一学期 |
600 |
8200 |
400 |
一学年 |
600 |
16400 |
800 |
注:所有费用需使用电脑登陆学校缴费平台,通过微信扫码支付。
八、留学生管理
1.留学生管理按中国教育部《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和学校留学生学籍管理、公寓管理等文件执行。
2.留学生入境后在一周内赴北京国际旅游卫生保健中心门诊部体检并领取《境外人员体格检查记录验证证明》原件。
3. 签证管理。
(1)境外申请人被录取并缴费完成后,学校将通过邮件发送《录取通知书》和JW202表,申请人收到材料后应及时前往中国驻外使领馆申请X1签证,在抵达中国后30天内须将X1签证转换成学习类居留许可。
境内申请人被录取并缴费完成以后,学校将JW202表发送至报名邮箱,申请人需到学校领取《录取通知书》和《外国人签证证件申请表》,并且携带所有材料到出入境管理局办理签证。
(2)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时报到的,应在报到日期前发送电子邮件请假,学校可为其保留1个月的入学资格。无故逾期或请假后仍不能按时报到者,将被取消入学资格。
(3)如果申请人在办理报到前已有在华学习类居留许可,须在距离居留许可到期一个月之前到留学生办公室办理签证延期等手续。
4.中国教育部规定,来华留学生必须购买中国大陆境内保险公司医疗保险。留学生可在报到前进行网上支付,或者于报到日当天现场购买医疗保险。对于没有购买所要求的医疗保险者,学校将不予办理注册手续。
5.其他未尽事宜由北京服装学院国际学院负责解释。
九、联系方式
学院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北口樱花东街甲2号(中日友好医院东侧)北京服装学院综合楼(5号楼)810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国际学院、港澳台事务办公室)招生培养事务办公室
邮政编码:100029
咨询电话:86-10-64288129
邮 箱:hanyu@bift.edu.cn
国际学院网址:http://gjy.bift.edu.cn
北京服装学院网址:http://www.bift.edu.cn
招生咨询微信号码: ChineseTeacherZhao
城市轨道交通乘车线路:
1.首都机场出发:
乘坐机场快线,到达三元桥站下车,换乘地铁10号线到芍药居站下车(A口出站),步行即到北京服装学院。
2.火车北京站出发:
乘坐地铁2号线,到达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13号线到光熙门站下车(A口出站),步行即到北京服装学院。
3.火车北京南站出发:
乘坐地铁4号线,到达宣武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到达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13号线到光熙门站下车(A口出站),步行即到北京服装学院。
相关附件:
· 北京服装学院来华留学生入学申请表.docx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學志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4日
一、学校简介
北京服装学院1959年2月建校,原名北京纺织工学院,1961年7月更名为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1987年2月,改扩建为北京服装学院,为我国第一所服装高校。建校 60 余年,立足纺织服装、时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形成了鲜明特色和独特优势。
学校目前设有8个全日制本科教学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时尚传播学院、商学院、美术学院、文理学院,专业设置覆盖纺织服装全产业链,在服装服饰领域的学科和专业建设水平国内领先。学校在校生7000余人,其中,本科生6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000余人。学校已培养数万名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创新能力突出、社会责任感强,很多已成为行业骨干和领军人才。
学校拥有一支政治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师资队伍,多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多人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北京学者、北京市战略科技人才、市级百千万人才工程、长城学者培养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优秀教师,汇集了包括“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中国珠宝首饰设计大师”等纺织服装材料、服装与服饰、时尚传播领域的众多领军人才和学者。聘请英国伦敦艺术大学前副校长、中央圣马丁设计学院前院长 JANE REPLAY 教授、伦敦艺术大学副校长、伦敦时装学院院长 FRANCES CORNER 教授等国际高端人才担任特聘教授,学校成为了服装领域高层次人才的汇聚地。
学校多年来积极服务于国家需要和北京市各项重大活动,先后承担了国庆60周年、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等国内重大活动及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2014 APEC领导人会议,2016里约奥运会,2018平昌冬奥会“北京8分钟”,2020东京奥运会,2022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等重要国际活动的服装设计工作,助力中国神舟七、九、十、十一系列航天服及舱内用鞋等的设计研发。在全球知名商业杂志《CEOWORLD》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佳时尚学院排名榜上,北服位列中国第一。
我校为艺术类高校,面向华侨和港澳台地区招生,欢迎考生积极报考!
二、本科学制
本科基本学制为4年,最长修业年限为6年。修满学分,到达毕业要求,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规定条件者,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的学士学位。学习方式为全日制。
三、招生专业及计划
2025年计划招收8人;具体分专业招生计划数见下表。
院系名称 |
专业(方向)名称 |
分专业计划数 |
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限招 |
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 |
产品设计(珠宝首饰/鞋品/箱包/配饰/生活方式等方向) |
* |
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 |
艺术与科技(纺织品设计方向) |
* |
艺术设计学院 |
视觉传达设计 |
限招 |
环境设计 |
||
数字媒体艺术 |
||
动画 |
||
美术学院 |
雕塑 |
限招 |
绘画(油画方向) |
||
中国画 |
||
公共艺术 |
||
招生计划总数 |
|
8名 |
注:产品设计专业包括珠宝首饰设计、箱包设计、鞋品设计、配饰设计和生活方式设计专业方向,在学生入学完成相关阶段学习计划后,根据学生各科目课业成绩、个人志愿及分专业考核情况确定专业方向。
*各专业文理兼招,原则上各专业招生数合计不突破总计划数。
四、报考条件
1.自觉维护祖国统一,积极拥护“一国两制”方针。
2.高中毕业或以上文化程度。
3.具有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和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
4.参加2025年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以下简称“台湾学测”)考试,语文、数学(数学A或数学B)、英文考试科目中任一科成绩达到均标级(含)以上,外语语种为英语,英文科目成绩达到后标级(含)以上的台湾高中毕业生;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
五、报名方式
1.考生登陆祖国(大陆)普通高校依据台湾地区学测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报名系统(https://www.gatzs.com.cn/z/tw/)进行报名。
报名时间:2025年3月1日至3月31日。
报名材料如下:按照要求输入个人信息,上传个人证件、电子照片、学测成绩、考生诚信承诺书等基本材料,提交成绩查验授权书(系统中下载)。
附件材料:(1)电子版美术作品集;(2)“高中在学证明书”或“高中毕业证书”+“高中成绩单”;(3)个人陈述,全面展示考生本人的申请理由、爱好特长、学习能力、未来规划等各方面情况,字数不超过1000字;(4)获奖证书、公开发表作品和其他有关证明等材料扫描件。(格式要求:PDF或图片)
2.邮寄纸质版报考资料:
(1)下载附件《北京服装学院招收台湾学测生入学申请表》按要求完整填写及贴照片(近期一寸免冠正面彩色照片)。
(2)台胞证、台湾身份证复印件。
(3)2025台湾学测成绩通知单复印件。
(4)可以体现考生情况的其他材料。
(5)个人成绩查询授权委托书(见附件,签字请使用繁体)。
(6)纸质版美术作品集(要求:能够代表个人实际水平和能力的艺术作品,作品题材、形式、风格不限,纸张大小不超过4K,数量不超过8张。注:作品必须为学生独立完成,并由所属中学班主任在作品集背面签名确认属实)。
请将以上纸质版报考资料按照顺序装订成册后,于2025年4月20日前寄至我校,以寄送邮戳时间为准,并在信封上注明“台湾学测生申请材料”字样。 学生寄送作品后,应主动跟学院联系确认查收情况,如有丢失由学生本人负责,缺一项视为资料不全,报名无效。
邮寄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樱花东路甲2号北京服装学院5号楼,810国际学院办公室,13672019270/010-64285760
邮编:100029
*注:
1.凡凭借台湾学测成绩申请就读我校的台湾考生,即视为同意本校查验、核准本人学科能力测试成绩等信息。
2.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名条件,须对提交的证明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一经查实即予取消报名或录取资格。
3.考生务必在规定的申请时限内,完成系统报名并邮寄纸质版报考资料。
六、审核与录取
1.审核学生报考资料。考生可于 2025 年 4 月 20 日左右登录系统查询初审结果。系统显示初审通过的考生具备报考我校资格。系统显示需更正或补充材料的,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更正或补充有关材料,提交后及时查看审核结果,逾期提交不再受理。系统显示初审不通过的考生不具备报考我校资格。资格造假的考生按教育部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与录取资格。
2.学校将根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作品集评定成绩择优录取。
3.录取名单将报送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办公室(以下简称联招办)审核,由联招办审核合格后统一办理入学录取手续。
七、相关费用
被录取的台湾学生入学注册时,应按照学校规定缴纳学费和住宿费,收费标准和住宿标准与祖国大陆学生相同,学费标准10000元/学年(艺术与科技专业8000/学年)。住宿费根据房型不同分别为550元或650元/学年。(注:如2025年北京市相关收费政策发生变化则以按新标准执行)
八、其他要求
1.新生持加盖学校公章的《录取通知书》报到,入学报到时间及相关要求以《新生报到须知》上的规定为准。新生入学后,国际学院联合相关院系进行管理和培养,由相关院系为主进行专业课程学习。
2.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有关条款,新生入学后三个月内,我校将对学生的入学资格及专业水平进行全面复查, 如发现有舞弊行为,将取消其入学资格。
3.眼睛色觉异常II度(俗称色盲)不得报考。录取考生的体检标准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等有关规定执行。新生入学后,若发现不符合体检要求或不宜就读已录取专业者,按有关学籍管理规定办理。
4.学生修业期满,考试成绩合格者,由我校颁发毕业证书。对符合《北京服装学院授予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的规定(试行)》者,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5.本简章由北京服装学院国际学院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若中国教育部 2025年出台新的规定,以新规定为准。
九、办公地址及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北口樱花东路甲2号(中日友好医院东侧)北京服装学院综合楼810国际学院办公室
邮编:100029
电话:0086-10-64285760;64288129
传真:0086-10-64288129
邮箱:gjyoffice@bift.edu.cn
国际学院网址:http://gjy.bift.edu.cn
北京服装学院网址:http://www.bift.edu.cn
相关附件:
· 北京服装学院台湾学测生个人成绩查询授权委托书.docx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學志 发布日期:2024年1月24日
一、学校简介
北京服装学院1959年2月建校,原名北京纺织工学院,1961年7月更名为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1987年2月,改扩建为北京服装学院,为我国第一所服装高校。建校60余年,立足纺织服装、时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形成了鲜明特色和独特优势。
学校目前设有8个全日制本科教学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时尚传播学院、商学院、美术学院、文理学院,专业设置覆盖纺织服装全产业链,在服装服饰领域的学科和专业建设水平国内领先。学校在校生7525人,其中本科生6197人,硕士、博士研究生1328人。学校已培养数万名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创新能力突出、社会责任感强,很多已成为行业骨干和领军人才。
学校拥有一支政治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师资队伍,多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多人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北京学者、北京市战略科技人才、市级百千万人才工程、长城学者培养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优秀教师,汇集了包括“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中国珠宝首饰设计大师”等纺织服装材料、服装与服饰、时尚传播领域的众多领军人才和学者。聘请英国伦敦艺术大学前副校长、中央圣马丁设计学院前院长 JANE REPLAY 教授等国际高端人才担任特聘教授,学校成为了服装领域高层次人才的汇聚地。
学校多年来积极服务于国家需要和北京市各项重大活动,先后承担了国庆60周年、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等国内重大活动及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2014APEC领导人会议,2016里约奥运会,2018平昌冬奥会“北京8分钟”,2020东京奥运会,2022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等重要国际活动的服装设计工作,助力中国神舟七、九、十、十一系列航天服及舱内用鞋等的设计研发。在全球知名商业杂志CEOWORLD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佳时尚学院排名榜上,北服位列中国第一。
二、本科学制
本科基本学制为4年,最长修业年限为6年,学习方式为全日制。修满学分,达到毕业要求,准予毕业,发放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规定条件者,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的学士学位。
三、专业设置(见附件一、二)
四、申请条件
1.年龄原则上要求在18周岁到25周岁之间,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相关规定,持外国有效护照的非中国籍公民。
2.根据中国教育部规定,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外国,本人出生时即具有外国国籍的申请者,以及中国大陆(内地)、香港、澳门和台湾居民在移民外国后作为外国留学生的申请者,必须持有有效的外国护照或国籍证明文件4年(含)以上(2020年4月30日之前持有有效外国护照或国籍证明文件,并拥有已注销中国国籍的证明),且最近四年(从2020年4月30日至2024年4月30日)有在国外实际居住2年以上的记录(一年中实际在国外居住满9个月可按一年计算,以入境和出境签章为准)。
3.身体健康,品行端正,愿意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法规及学校纪律,尊重中国人民风俗习惯。
4.具有高中毕业或以上学历。
5.汉语水平至少达到HSK4级。
五、申请材料
1.北京服装学院来华留学生入学申请表(网上下载)。
2.来华留学生奖学金申请表(网上下载)。
3.申请人护照扫描件。
4.高中毕业证书及成绩单扫描件。
5.汉语水平考试(新HSK)4级及以上以上合格证书。
6.申请艺术类专业需另提交美术作品集电子版等材料,美术作品集要求:能够代表个人实际水平和能力的艺术作品,作品题材、形式、风格不限,数量不限;作品必须独立完成。
7.担保人身份证件扫描件。
8.家庭或个人经济状况证明。
9.个人学习规划(用中文手写)。
10.相关院系要求提交的其他证明文件。
注:以上证明材料必须为原件或公证件。
六、申请流程
1.线上提交申请材料:自简章发布之日起,至2024年6月28日前报名截止。请将申请材料发送至国际学院邮箱(gjyoffice@bift.edu.cn),邮件标题请注明:姓名+本科留学生报名。
2.网上支付报名费用600元人民币,无论是否录取,报名费均不退还。报名费缴费时间以招生老师通知为准。
3.学校将于2024年7月前根据材料审核情况确定面试名单。面试具体安排将在学院网站和微信平台另行通知。
七、录取确认
学校将根据学生所提交申请材料、作品集评定成绩、汉语水平和面试情况确定录取名单。成绩优异的留学生可获得北京市政府奖学金。
八、入学手续
现场报到时需提供以下材料以供核查:
1.《录取通知书》原件或复印件;
2.审核所有申请资料原件;
3.审核入学相关信息并签字确认;
4.在华事务担保人有效证件的复印件;
5.签证、保险单据及体检结果证明;
6.近期护照用免冠白底照片2张;
7.未获得奖学金的同学须网上支付第一学年学费;
8.拟在校内住宿的学生须提前申请,学院根据空床位实际情况按申请先后顺序予以安排。原则上学生在入住前须足额交纳一学期的住宿费用。
九、相关费用标准及奖学金
1.学杂费(人民币)
专业类别 |
学费 |
报名费 |
医疗保险费 |
艺术类专业 |
36000元/学年 |
600元 |
800元/学年 |
非艺术类专业 |
26000元/学年 |
2.住宿费标准:人民币50~60元/床/天/人,按学期一次性支付。所有费用必须通过网上缴费平台支付。
3.留学生可以根据条件申请北京市外国留学生奖学金,奖学金仅用于抵扣学费,具体金额根据每年评定情况而定。
4.中国教育部规定,来华留学生必须购买中国大陆境内保险公司医疗保险。留学生可在报到前进行网上支付,或者于报到注册日当天现场购买医疗保险。对于没有购买所要求的医疗保险者,学校将不予办理注册手续。
十、住宿条件
1.学院配有学生宿舍。设有双人间、三人间,房间内配备空调、电视、淋浴、卫生间、卧具等电器和生活用品,宿舍配有厨房,宿舍区设有自助洗衣房。
2.由于公寓住宿容量有限,留学生也可以租住学校外的房屋,但必须在入境后24小时之内到当地的公安机关办理登记手续。
十一、留学生管理
1.留学生管理按中国教育部《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和学校留学生学籍管理、公寓管理等文件执行。
2.根据中国教育部规定,新生入校后三个月内将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者,学校保留各种处理结果的资格。
3.留学生入境后在一周内赴北京国际旅游卫生保健中心体检并领取《外国人体格检查记录》原件。
4.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时报到的,应在报到日期前发送电子邮件请假,学校可为其保留2周的入学资格。无故逾期或请假后仍不能按时报到者,将被取消入学资格。
5.签证管理。
(1)申请人被录取后,学校将邮件发送录取通知书和来华学习签证申请表(JW201/202表),申请人收到材料后应及时前往中国驻外使领馆申请X1字签证,在抵达中国后30天内须将X1字签证转换成学习类居留许可。
(2)如果申请人在办理报到前已有在华学习类居留许可,须在距离居留许可到期一个月之前到留学生办公室办理转学和签证延长手续。
6.其他未尽事宜由北京服装学院国际学院负责解释。
十二、联系方式
学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北口樱花东街甲2号(中日友好医院东侧)北京服装学院综合楼(5号楼)810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国际学院、港澳台事务办公室)招生培养事务办公室。
邮政编码:100029
咨询电话:86-10-64285760
传真:86-10-64288129
邮箱:gjyoffice@bift.edu.cn
国际学院网址:http://gjy.bift.edu.cn
北京服装学院网址:http://www.bift.edu.cn
国际学院官方微信号码:SIE-BIFT
☆城市铁路轨道交通路线(温馨建议)
1.首都机场出发
乘坐机场快线至三元桥站,换乘地铁10号线至芍药居站下车(A口),步行至北京服装学院。
2.火车北京站出发
乘坐地铁2号线至东直门站,换乘地铁13号线至光熙门站下车(A口),步行至北京服装学院。
3.火车北京南站出发
乘坐地铁4号线至宣武门站,换乘地铁2号线至东直门站,换乘地铁13号线到光熙门站下车(A口),步行至北京服装学院。
4.大兴国际机场出发
乘坐大兴机场线至草桥站,换乘地铁19号线至牡丹园站,换乘地铁10号线至芍药居站下车(A口),步行至北京服装学院。
附件一:艺术类本科专业设置
附件二:非艺术类本科专业设置
北京服装学院国际学院
2024年1月
附件一
艺术类本科专业设置
培养学院名称 |
艺术类专业 |
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 |
产品设计^ |
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 |
艺术与科技(纺织品设计方向) |
艺术设计学院 |
视觉传达设计 |
环境设计 |
|
动画 |
|
数字媒体艺术 |
|
美术学院 |
绘画(油画方向) |
中国画 |
|
雕塑 |
|
公共艺术 |
注:^产品设计专业包括珠宝首饰设计、箱包设计、鞋品设计、配饰设计和生活方式设计专业方向,在学生入学完成相关阶段学习计划后,根据学生各科目课业成绩、个人志愿及分专业考核情况确定专业方向。
附件二
非艺术类本科专业设置
培养学院名称 |
非艺术类专业名称 |
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 |
工业设计 |
时尚传播学院 |
传播学 |
广告学 |
|
商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
工商管理 |
|
市场营销 |
|
文化产业管理 |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學志 发布日期:2024年1月24日
一、学校简介
北京服装学院1959年2月建校,原名北京纺织工学院,1961年7月更名为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1987年2月,改扩建为北京服装学院,为我国第一所服装高校。建校60余年,立足纺织服装、时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形成了鲜明特色和独特优势。
学校目前设有8个全日制本科教学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时尚传播学院、商学院、美术学院、文理学院,专业设置覆盖纺织服装全产业链,在服装服饰领域的学科和专业建设水平国内领先。学校在校生7525人,其中本科生6197人,硕士、博士研究生1328人。学校已培养数万名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创新能力突出、社会责任感强,很多已成为行业骨干和领军人才。
学校拥有一支政治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师资队伍,多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多人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北京学者、北京市战略科技人才、市级百千万人才工程、长城学者培养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优秀教师,汇集了包括“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中国珠宝首饰设计大师”等纺织服装材料、服装与服饰、时尚传播领域的众多领军人才和学者。聘请英国伦敦艺术大学前副校长、中央圣马丁设计学院前院长 JANE REPLAY 教授等国际高端人才担任特聘教授,学校成为了服装领域高层次人才的汇聚地。
学校多年来积极服务于国家需要和北京市各项重大活动,先后承担了国庆60周年、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等国内重大活动及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2014APEC领导人会议,2016里约奥运会,2018平昌冬奥会“北京8分钟”,2020东京奥运会,2022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等重要国际活动的服装设计工作,助力中国神舟七、九、十、十一系列航天服及舱内用鞋等的设计研发。在全球知名商业杂志CEOWORLD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佳时尚学院排名榜上,北服位列中国第一。
二、硕士研究生学制
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最长修业年限为5年。修满学分,完成毕业论文,通过论文答辩,可获毕业证书; 符合硕士学位规定条件者,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的硕士学位。学习方式为全日制。
三、专业及研究方向(见附件)
四、申请条件
1.年龄原则上要求在22周岁至40周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相关规定,持外国有效护照的非中国籍公民。
2.根据中国教育部规定,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外国,本人出生时即具有外国国籍的申请者,以及中国大陆(内地)、香港、澳门和台湾居民在移民外国后作为外国留学生的申请者,必须持有有效的外国护照或国籍证明文件4年(含)以上(2020年4月30日之前持有有效外国护照或国籍证明文件,并拥有已注销中国国籍的证明),且最近四年(从2020年4月30日至2024年4月30日)有在国外实际居住2年以上的记录(一年中实际在国外居住满9个月可按一年计算,以入境和出境签章为准)。
3.品行端正、身体健康,愿意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法规及学校纪律,尊重中国人民风俗习惯。
4.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学历证明及成绩单。
5.汉语水平达到HSK5级。
6.申请艺术类专业须另提交美术作品集。
五、申请材料
1.北京服装学院来华留学生入学申请表(网上下载)。
2.来华留学生奖学金申请表(网上下载)。
3.申请人护照扫描件。
4.相关专业本科毕业证书及成绩单扫描件。
5.汉语水平考试(新HSK)5级及以上合格证书扫描件。
6.申请艺术类专业需另提交美术作品集电子版等材料。美术作品集要求:能够代表个人实际水平和能力的艺术作品,作品题材、形式、风格不限,数量不限;作品必须独立完成。
7.担保人身份证件扫描件。
8.家庭或个人经济状况证明。
9.个人陈述及研究计划,800字左右(用中文手写)。
10.两封教授或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人士)的推荐信,中英文均可。
11.相关院系要求提交的其他证明文件。
注:以上证明材料必须为原件或公证件。
六、申请流程
1.线上提交申请材料:自简章发布之日起,至2024年6月28日前报名截止。申请材料发送至国际学院邮箱(gjyoffice@bift.edu.cn)。
2.网上支付报名费用600元人民币,无论是否录取,报名费均不退还。
3.学校将于2024年7月前,根据材料审核情况确定面试名单。面试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七、录取确认
学校将根据学生所提交申请材料、作品集评定成绩、汉语水平和面试情况确定录取名单。成绩优异的留学生可获得北京市政府奖学金。
八、入学手续
现场报到时需提供以下材料以供核查:
1.《录取通知书》原件或复印件;
2.审核所有申请资料原件;
3.审核入学相关信息并签字确认;
4.在华事务担保人有效证件的复印件;
5.签证、保险单据及体检结果证明;
6.近期护照用免冠白底照片2张;
7.未获得奖学金的同学须支付第一学年学费;
8.拟在校内住宿的学生须提前申请,学院根据空床位实际情况按申请先后顺序予以安排。原则上学生在入住前须足额交纳一学期的住宿费用。
九、相关费用标准及奖学金
1.学杂费(人民币)。
专业类别 |
学费 |
报名费 |
医疗保险费 |
艺术类专业 |
48000元/学年 |
600元 |
800元/学年 |
非艺术类专业 |
30000元/学年 |
2.住宿费标准:人民币50~60元/床/天/人,分学期一次性支付。所有费用必须通过网上缴费平台支付。
3.留学生可以根据条件申请北京市外国留学生奖学金,奖学金仅用于抵扣学费,具体金额根据每年评定情况而定。
4.中国教育部规定,来华留学生必须购买中国大陆境内保险公司医疗保险。留学生可在报到前进行网上支付,或者于报到注册日当天现场购买医疗保险。对于没有购买所要求的医疗保险者,学校将不予办理注册手续。
十、住宿条件
1.学院配有学生宿舍。设有双人间、三人间,房间内配备空调、电视、淋浴、卫生间、卧具等电器和生活用品,宿舍配有厨房,宿舍区设有自主洗衣房。
2.由于公寓住宿容量有限,留学生也可以租住学校外的房屋,但必须在入境后24小时之内到当地的公安机关办理登记手续。
十一、留学生管理
1.留学生管理按中国教育部《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和学校留学生学籍管理、公寓管理等文件执行。
2.根据中国教育部规定,新生入校后三个月内将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者,学校保留各种处理结果的资格。
3.留学生入境后在一周内赴北京国际旅游卫生保健中心体检并领取《外国人体格检查记录》原件。
4.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时报到的,应在报到日期前发送电子邮件请假,学校可为其保留2周的入学资格。无故逾期或请假后仍不能按时报到者,将被取消入学资格。
5.签证管理。
(1)申请人被录取后,学校将邮件发送录取通知书和来华学习签证申请表(JW201/202表),申请人收到材料后应及时前往中国驻外使领馆申请X1字签证,在抵达中国后30天内须将X1字签证转换成学习类居留许可。
(2)如果申请人在办理报到前已有在华学习类居留许可,须在距离居留许可到期一个月之前到留学生办公室办理转学和签证延长手续。
6.其他未尽事宜由北京服装学院国际学院负责解释。
十二、联系方式
学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北口樱花东街甲2号(中日友好医院东侧)北京服装学院综合楼(5号楼)810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国际学院、港澳台事务办公室)招生培养事务办公室
邮政编码:100029
咨询电话:86-10-64285760
传 真:86-10-64288129
邮 箱:gjyoffice@bift.edu.cn
国际学院网址:http://gjy.bift.edu.cn
北京服装学院网址:http://www.bift.edu.cn
国际学院微信公众号码:SIE-BIFT
☆城市铁路轨道交通路线(温馨建议)
1.首都机场出发
乘坐机场快线至三元桥站,换乘地铁10号线至芍药居站下车(A口),步行至北京服装学院。
2.火车北京站出发
乘坐地铁2号线至东直门站,换乘地铁13号线至光熙门站下车(A口),步行至北京服装学院。
3.火车北京南站出发
乘坐地铁4号线至宣武门站,换乘地铁2号线至东直门站,换乘地铁13号线到光熙门站下车(A口),步行至北京服装学院。
4.大兴国际机场出发
乘坐大兴机场线至草桥站,换乘地铁19号线至牡丹园站,换乘地铁10号线至芍药居站下车(A口),步行至北京服装学院。
附件:北京服装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北京服装学院国际学院
2024年1月
附件
北京服装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院系所 |
专业 |
研究方向 |
备注 |
001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
082104服装设计与工程 |
01人体工程与服装科技 |
|
02服装舒适性与功能服装研究 |
|||
03服装设计与技术 |
|||
04数字服装与智能设计 |
|||
140300设计学 |
01设计理论与服装服饰文化研究 |
研究领域:服饰文化与设计研究 |
|
02服装服饰设计与创新应用研究 |
研究领域:服装设计与创新、服装造型与艺术设计 |
||
03设计管理与时尚传播研究 |
研究领域:服装设计与管理 |
||
135700设计 |
01服饰文化与设计 |
|
|
02服装设计与管理 |
|||
03服装设计与创新 |
|||
04服装造型与应用 |
|||
05戏剧影视服装设计 |
|||
06针织服装创新与实践 |
|||
002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 |
140300设计学 |
02服装服饰设计与创新应用研究 |
研究领域:珠宝首饰设计、鞋品与箱包设计 |
03设计管理与时尚传播研究 |
研究领域:设计管理 |
||
04设计创新与科技应用研究 |
研究领域:色彩设计、工业设计 |
||
135700设计 |
07色彩设计 |
|
|
08珠宝首饰设计 |
|||
09鞋品与箱包设计 |
|||
10工业设计 |
|||
11设计管理 |
|||
12工艺美术 |
|||
085500机械 |
01工业设计工程 |
|
|
004艺术设计学院 |
140300设计学 |
04设计创新与科技应用研究 |
研究领域:室内与建筑设计、城市与景观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动画、数字媒体艺术 |
135700设计 |
14室内与建筑设计 |
|
|
15城市与景观设计 |
|||
16视觉传达设计 |
|||
17动画 |
|||
18数字媒体艺术 |
|||
19奢侈品设计与管理 |
|||
20生活方式设计与趋势研究 |
|||
085500机械 |
03数字设计与建造 |
|
|
006商学院 |
025400国际商务 |
01服装企业跨国投资与经营 |
|
02服装品牌全球运营管理 |
|||
03服装电子商务 |
|||
120201会计学 |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
|
|
120202企业管理 |
01时尚品牌管理 |
|
|
02时尚与创意管理 |
|||
007文理学院 |
080202机械电子工程 |
01服装装备数字化及机电系统控制 |
|
02复杂系统智能建模与仿真 |
|||
03智能可穿戴技术与应用 |
|||
04人工智能与创意计算 |
|||
130100艺术学 |
01中外服饰文化 |
|
|
085500机械 |
05智能工程与创意设计 |
|
|
008美术学院 |
130100艺术学 |
02艺术史论 |
|
03服装史论 |
|
||
135600美术与书法 |
02中国画 |
|
|
03油画 |
|||
04插画 |
|||
05雕塑 |
|||
06公共艺术 |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學志 发布日期:2024年1月12日
一、学校简介
北京服装学院1959年2月建校,原名北京纺织工学院,1961年7月更名为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1987年2月,改扩建为北京服装学院,为我国第一所服装高校。建校60余年,立足纺织服装、时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形成了鲜明特色和独特优势。
学校目前设有8个全日制本科教学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时尚传播学院、商学院、美术学院、文理学院,专业设置覆盖纺织服装全产业链,在服装服饰领域的学科和专业建设水平国内领先。学校在校生7000余人,其中,本科生6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000余人。学校已培养数万名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创新能力突出、社会责任感强,很多已成为行业骨干和领军人才。
学校拥有一支政治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师资队伍,多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多人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北京学者、北京市战略科技人才、市级百千万人才工程、长城学者培养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优秀教师,汇集了包括“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中国珠宝首饰设计大师”等纺织服装材料、服装与服饰、时尚传播领域的众多领军人才和学者。聘请英国伦敦艺术大学前副校长、中央圣马丁设计学院前院长JANE REPLAY教授、伦敦艺术大学副校长、伦敦时装学院院长FRANCES CORNER教授等国际高端人才担任特聘教授,学校成为了服装领域高层次人才的汇聚地。
学校多年来积极服务于国家需要和北京市各项重大活动,先后承担了国庆60周年、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等国内重大活动及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2014APEC领导人会议,2016里约奥运会,2018平昌冬奥会“北京8分钟”,2020东京奥运会,2022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等重要国际活动的服装设计工作,助力中国神舟七、九、十、十一系列航天服及舱内用鞋等的设计研发。在全球知名商业杂志CEOWORLD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佳时尚学院排名榜上,北服位列中国第一。
我校为艺术类高校,面向华侨和港澳台地区招生,欢迎考生积极报考!
二、本科学制
本科基本学制为4年,最长修业年限为6年。修满学分,到达毕业要求,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规定条件者,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的学士学位。学习方式为全日制。
三、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2024年计划招收11人;具体分专业招生计划数如下表。
院系名称 |
专业(方向)名称 |
分专业计划数 |
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限招6名 |
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 |
产品设计(珠宝首饰 /配饰/生活方式/虚拟时尚等方向) |
* |
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 |
艺术与科技(纺织品设计方向) |
* |
艺术设计学院 |
视觉传达设计 |
限招6名 |
环境设计 |
||
数字媒体艺术 |
||
动画 |
||
美术学院 |
雕塑 |
限招1名 |
绘画(油画方向) |
||
中国画 |
||
公共艺术 |
||
招生计划总数 |
|
11名 |
注:各专业文理兼招。产品设计专业包括珠宝首饰、配饰、生活方式、虚拟时尚设计专业方向,在学生入学完成相关阶段学习计划后,根据学生各科目课业成绩、个人志愿及分专业考核情况确定专业方向。
*各专业招生数合计不突破总招生计划数。最终招生计划数以联招办批复的计划数为准。
四、报名条件及方式
1.自觉维护祖国统一,积极拥护“一国两制”方针。
2.高中毕业或以上文化程度。
3.考生自行登录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官网(http:// www.eeagd.edu.cn)查询中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办公室(以下简称联招办)官方网页查看相关招生简章;考生外语语种为英语;且必须按要求寄送报考资料、本人美术作品集(含电子版和纸质版原件)。
五、审核与录取
1.审核学生报考资料。报考资料包括申请材料和个人美术作品集。申请材料包括港澳台侨联考正式报名表(下载打印)、身份证件复印件、《北京服装学院港澳台侨联招申请表》、获奖经历等材料;个人美术作品集要求:纸张大小不超过4开;数量不超过8张;能够代表个人实际水平和能力的艺术作品,作品题材、形式、风格不限。所有纸质版资料放置文件夹或文件袋中进行邮寄。注:作品必须为学生独立完成,并在画作背面由所属中学班主任签名确认属实,如发现舞弊行为取消报考资格。我校无报名链接及网站,邮寄报考资料视为报名,4月26日前在学院官网查询报名名单。
2. 快递邮寄报考资料和纸质版美术作品集,同时E-mail发送报考资料电子版,收取资料截止时间为2024年4月20日(逾期视为报名无效),所有材料要求同时寄发纸质版和电子版,逾期、缺一项视为资料不全,报名无效,报考材料不予退还。学生寄送作品后,应主动跟学院联系确认查收情况,如有丢失由学生本人负责。
邮寄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樱花东路甲2号北京服装学院5号楼,810国际学院办公室, 010-64285760/13672019270 (仅收顺丰/邮政EMS,拒收同城闪送)
邮编:100029
邮箱:gjyoffice@bift.edu.cn;(邮件标题:联招+姓名)
3.学校组织专家组集体评定个人美术作品集;
4.学校将于2024年5月1日前确认面试事宜,具体安排将另行通知;
5.学校相关工作专家组将根据作品集评定成绩和联招文化课入学考试成绩,集体确定录取结果。
六、相关费用
被录取的港澳台侨学生入学注册时,应按照学校规定缴纳学费和住宿费,收费标准和住宿标准与内地学生相同,学费标准10000元/学年(艺术与科技专业8000/学年)。住宿费根据房型不同分别为550元或650元/学年。(注:如2023年北京市相关收费政策发生变化则以按新标准执行)
七、其他要求
1.新生持加盖学校公章的《录取通知书》报到,入学报到时间及相关要求以《新生报到须知》上的规定为准。新生入学后,国际学院联合相关院系进行管理和培养,由相关院系为主进行专业课程学习。
2.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有关条款,新生入学后内,我校将对学生的入学资格及专业水平进行全面复查, 如发现有舞弊行为,将取消其入学资格。
3.眼睛色觉异常II度(俗称色盲)不得报考。录取考生的体检标准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等有关规定执行。新生入学后,若发现不符合体检要求或不宜就读已录取专业者,按有关学籍管理规定办理。
4.学生修业期满,考试成绩合格者,由我校颁发毕业证书。对符合《北京服装学院授予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的规定(试行)》者,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5.本简章由北京服装学院国际学院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若教育部 2024年出台新的规定,以新规定为准。
八、办公地址及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北口樱花东街甲2号(中日友好医院东侧)北京服装学院综合楼国际学院办公室
邮编:100029
电话:0086-10-64285760
0086-10-64288129
传真:0086-10-64288129
邮箱:gjyoffice@bift.edu.cn
国际学院网址:http://gjy.bift.edu.cn
北京服装学院网址:http://www.bift.edu.cn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學志 发布日期:2024年3月6日
一、学校简介
北京服装学院1959年2月建校,原名北京纺织工学院,1961年7月更名为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1987年2月,改扩建为北京服装学院,为我国第一所服装高校。建校 60 余年,立足纺织服装、时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形成了鲜明特色和独特优势。
学校目前设有8个全日制本科教学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时尚传播学院、商学院、美术学院、文理学院,专业设置覆盖纺织服装全产业链,在服装服饰领域的学科和专业建设水平国内领先。学校在校生7000余人,其中,本科生6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000余人。学校已培养数万名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创新能力突出、社会责任感强,很多已成为行业骨干和领军人才。
学校拥有一支政治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师资队伍,多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多人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北京学者、北京市战略科技人才、市级百千万人才工程、长城学者培养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优秀教师,汇集了包括“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中国珠宝首饰设计大师”等纺织服装材料、服装与服饰、时尚传播领域的众多领军人才和学者。聘请英国伦敦艺术大学前副校长、中央圣马丁设计学院前院长 JANE REPLAY 教授、伦敦艺术大学副校长、伦敦时装学院院长 FRANCES CORNER 教授等国际高端人才担任特聘教授,学校成为了服装领域高层次人才的汇聚地。
学校多年来积极服务于国家需要和北京市各项重大活动,先后承担了国庆60周年、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等国内重大活动及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2014APEC领导人会议,2016里约奥运会,2018平昌冬奥会“北京8分钟”,2020东京奥运会,2022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等重要国际活动的服装设计工作,助力中国神舟七、九、十、十一系列航天服及舱内用鞋等的设计研发。在全球知名商业杂志CEOWORLD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佳时尚学院排名榜上,北服位列中国第一。
我校为艺术类高校,面向华侨和港澳台地区招生,欢迎考生积极报考!
二、本科学制
本科基本学制为4年,最长修业年限为6年。修满学分,到达毕业要求,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规定条件者,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的学士学位。学习方式为全日制。
三、招生专业及招生计划
2024年招生计划总数10人;具体分专业招生计划数如下表。
院系名称 |
专业(方向)名称 |
分专业计划数 |
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限招 |
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 |
产品设计(珠宝首饰/鞋品/箱包/配饰/生活方式等方向) |
* |
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 |
艺术与科技(纺织品设计方向) |
* |
艺术设计学院 |
视觉传达设计 |
限招 |
环境设计 |
||
数字媒体艺术 |
||
动画 |
||
美术学院 |
雕塑 |
限招 |
绘画(油画方向) |
||
中国画 |
||
公共艺术 |
||
招生计划总数 |
|
10名 |
注:各专业文理兼招。*原则上各专业招生数合计不得突破总招生计划数。
四、报考条件
1.品学兼优,自觉维护祖国统一,积极拥护“一国两制”方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2.参加2024年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且符合教育部《2024年内地部分高校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办法》相关要求及最低录取标准,且外语语种为英语。
3.须按要求寄送报考资料、经中学核实的学生本人美术作品集(含电子版和纸质版原件)。
五、审核与录取
1.审核学生报考资料。报考资料包括申请材料和个人美术作品集。申请材料包括内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正式报名表(含报考专业的版本,下载打印)、身份证件复印件、学习概览、获奖经历等材料,且与网上报名时提交的材料完全一致。个人美术作品集要求:纸张大小不超过4开;数量不超过8张;能够代表个人实际水平和能力的艺术作品,作品题材、形式、风格不限。所有纸质版资料放置文件夹或文件袋中进行邮寄。注:作品必须为学生独立完成,并由所属中学班主任签名确认属实。我校无报名链接及网站,邮寄报考资料视为报名,4月26日前在学院官网查询报名名单。
2. 快递邮寄报考资料和纸质版美术作品集,同时E-mail发送报考资料电子版,截止时间为2024年4月20日,以寄送邮戳时间为准。所有材料要求同时寄发纸质版和电子版,缺一项视为资料不全,报名无效,报考材料不予退还。学生寄送作品后,应主动跟学院联系确认查收情况,如有丢失由学生本人负责。
邮寄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樱花东街甲2号北京服装学院5号楼810国际学院办公室,13672019270/010-64285760
邮编:100029
邮箱:gjyoffice@bift.edu.cn;
3.学校组织专家组集体评定个人美术作品集;
4.学校将于2024年5月1日前确认面试事宜,具体安排将另行通知;
5.学校相关工作专家组将根据作品集评定成绩和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成绩,集体确定录取结果。
六、相关费用
被录取的香港学生入学注册时,应按照学校规定缴纳学费和住宿费,收费标准和住宿标准与内地学生相同,学费标准10000元/学年(艺术与科技专业8000/学年)。住宿费根据房型不同分别为550元或650元/学年。(注:如2024年北京市相关收费政策发生变化则以按新标准执行)
七、其他要求
1.新生持加盖学校公章的《录取通知书》报到,入学报到时间及相关要求以《新生报到须知》上的规定为准。新生入学后,国际学院联合相关院系进行管理和培养,由相关院系为主进行专业课程学习。
2.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有关条款,新生入学后三个月内,我校将对学生的入学资格及专业水平进行全面复查, 如发现有舞弊行为,将取消其入学资格。
3.眼睛色觉异常II度(俗称色盲)不得报考。录取考生的体检标准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等有关规定执行。新生入学后,若发现不符合体检要求或不宜就读已录取专业者,按有关学籍管理规定办理。
4.学生修业期满,考试成绩合格者,由我校颁发毕业证书。对符合《北京服装学院授予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的规定(试行)》者,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5.本简章由北京服装学院国际学院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若教育部 2024年出台新的规定,以新规定为准。
八、办公地址及联系方式
邮寄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北口樱花东街甲2号(中日友好医院东侧)北京服装学院综合楼810国际学院办公室
邮政编码:100029
联系电话:0086-10-64285760
0086-10-64288129
传真号码:0086-10-64288129
电子邮箱:gjyoffice@bift.edu.cn
国际学院网址:http://gjy.bift.edu.cn
北京服装学院网址:http://www.bift.edu.cn
微信公众号:SIE-BIFT
资料来源: 北京服装学院_院校官网 | 资料整理:大学志 · 华侨港澳台招生组
北京服装学院是一所历史积淀深厚、办学特色鲜明的时尚高校。学校前身是1959年2月创建的北京纺织工学院,1961年7月更名为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1987年2月改扩建为北京服装学院。1998年,学校划归北京市管理,是我国第一所公办服装高校。
学校秉承“与美同行”的校训,围绕服装服饰,以设计学为龙头,逐步形成了“以艺为主、服装引领、艺工融合”的办学特色,在服装服饰文化、服装服饰传承与创新设计、服装新材料和高性能服装、产品与数字化媒体设计等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应用形成了独特优势。设有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时尚传播学院、商学院、美术学院、文理学院,专业设置覆盖纺织服装全产业链,在服装服饰领域的学科和专业建设水平国内领先。
学校拥有全日制本硕博在校生7525人,其中本科生6197人,硕士、博士研究生1328人。坚持以设计学为龙头,设有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设有多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其中14个专业获批教育部“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专业获批“双万计划”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有全国“十佳”特色博物馆——民族服饰博物馆,收藏中国各民族的服装、饰品、织物、蜡染、刺绣等一万余件,集收藏、展示、修复、科研、教学等功能于一体。设有多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及近300个国家级、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为纺织服装、时尚和文化创意产业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建校63年来,已培养数万名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创新能力突出、社会责任感强,在众多行业知名企业、科研院所担任高级管理职务,很多已成为行业骨干和领军人才。学校创新创业氛围浓厚,毕业生自主创业率多年来均在5%以上,涌现出了例外、Grace Chen、UOOYAA、熙上等众多优秀设计师品牌,是活跃在行业前沿的创新力量代表。
学校拥有一支政治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师资队伍,多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多人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学者、北京市战略科技人才、市级百千万人才工程、长城学者培养计划、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优秀教师等,汇集了包括“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中国珠宝首饰设计大师”等纺织服装材料、服装与服饰、时尚传播领域的众多领军人才和学者。聘请英国伦敦艺术大学前副校长、中央圣马丁设计学院前院长JANE REPLAY教授、英国伦敦艺术大学前副校长、伦敦时装学院前院长FRANCES CORNER教授等国际高端人才担任特聘教授,聘请凤凰卫视资讯台副台长、著名主持人吴小莉担任时尚传播学院院长,学校成为了服装领域高层次人才的汇聚地。
学校设有教育部研发中心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3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北京技术转移中心1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首都科技条件平台1个,高水平科研设施完备。在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残联、北京冬奥组委会等部门指导下,分别建设北京服装学院国家冬季运动服装装备研发中心、无障碍服装研究中心、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制服装备研发实验室等机构,积极发挥智库服务作用。立足学科前沿,设立服装科技研究院、时尚研究院、中国生活方式设计研究院、运动时尚创新研究院、服饰文化研究院、新时代中国美研究院等机构,产出大量原创科研成果。“十三五”以来,教师承担国家、省部级及各类科研项目1100余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艺术基金项目37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项,获得授权专利200余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40余项(含艺术作品)。我校主办学术期刊《艺术设计研究》自2017年起连续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版)》连续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大版)。
学校积极发挥设计力、科技力、组织力、传播力四大优势,主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先后承担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群众游行方阵、2011年深圳大运会、2014年南京青奥会、2014年APEC领导人会议、2016年里约奥运会、2018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平昌冬奥会“北京8分钟表演”、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方阵、民兵方队和联欢活动、2020东京奥运会、建党100周年庆祝大会活动,以及有关行业系统具有特殊要求的服装设计,如神舟七、九、十、十一、十三系列航天服饰及舱内用鞋设计、南北极科考队手表的设计研发等重要设计创新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上,学校积极发挥科研优势,把“科技助力冬奥”集中体现在9个比赛项目的服装设计和6个景观场馆的设计中,形成了21个服务冬奥科技成果。学校圆满完成具有功能性与时尚感的火炬手服装、冬奥会制服及颁奖服设计任务,承担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首钢滑雪大跳台、北京冬奥组委总部等景观设计任务。参与冬奥项目的团队教师被授予“中国冰雪科学家”、 2022年首都劳动奖章、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等,多名师生荣获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先进个人。
学校积极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发挥北服时尚领域影响力,助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共同主办中国国际时装周,深化与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通州区、密云区等各区和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合作,深化产学研融合和创意成果转化,以时尚赋能高质量发展。服务纺织服装行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与江苏、浙江、广东、山东、辽宁等产业聚集地开展深度战略合作,建立多个产业园和校企研发机构,与深圳龙华区签订战略框架协议,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时尚文化建设。与中国垒球协会、安踏、迪尚、爱慕、中丝、南山等企业开展合作,深化产学研,共同服务国家重大项目。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建设,发挥学校智力资源,开展援藏、援疆、援蒙等工作;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服务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受到社会一致好评。
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对标国际一流时尚院校,与近60所国际知名院校建立合作关系。连续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获录“艺术类人才培养特别项目”、“国际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推进国际联合课程合作,多渠道提升学生国际化培养力度。积极参与国际时尚院校联盟(IFFTI)和国际艺术、设计和媒体院校联盟(CUMULUS)等平台活动,承办国际时尚院校联盟(IFFTI)年会,发起国际首饰设计高校联盟,主办国际青年设计师邀请赛(IYDC)、北京国际首饰双年展等高规格国际赛事、展览及论坛活动,全方位提升学校国际影响力。
学校设计学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B+,是该学科中唯一达到B+及以上的北京市属高校。在2022年QS世界大学艺术设计学科排名中,中国内地14所院校上榜,北京服装学院位列全球第201-230名,中国内地第11名。在全球知名商业杂志《CEOWORLD》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佳时尚学院排名榜中,北京服装学院排名中国第一。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四个服务”办学方向,面向纺织服装、时尚和文化创意产业,坚持以艺术学为主,艺、工、经、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坚持服装引领、艺工融合,加快建成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形成具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准的时尚教育高地,不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资料来源:北京服装学院
统计数据截止2022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