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Beihang University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月 25年
院校概述 · 招生简章 · 公告汇总 本站主頁

属性 公办 本科  所在地 北京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Beihang University、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位于北京市,简称“北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强基计划试点高校,为国际宇航联合会、中欧精英大学联盟、中国-西班牙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全国高等军工院校课程思政联盟、W3C组织成员。


    2025年 - 2021年

    面向 香港、澳門、台灣、華僑 招生简章、公告汇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5年招收台湾地区高中毕业生简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3年招收台湾地区高中毕业生简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2年招收台湾地区高中毕业生简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1年依据学测成绩招收台湾地区高中毕业生简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0年依据学测成绩招收台湾地区高中毕业生简章

    港澳侨台生招生政策导读

    返回頂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5年招收台湾地区高中毕业生简章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9日


    根据教育部招收台湾地区高中毕业生的有关规定,2025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以下简称“学测”)成绩招收台湾地区高中毕业生,通过综合评价方式进行选拔。具体办法如下:
    一、申请资格
    1.具有《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和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所持证件均需在有效期内)的台湾高中毕业生;
    2.参加当年度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以下简称“学测”)的台湾高中毕业生,成绩满足如下条件之一:
    (1)报考理科试验班类专业的考生,学测总成绩达到顶标级,且语文、数学A、英文、自然科目成绩均达顶标级;
    (2)报考社会科学试验班专业的考生,学测总成绩达到顶标级,且语文、数学B、英文、社会科目成绩均达顶标级。
    二、招生计划和招生专业
    招生计划依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参照我校相关类别往年招生规模确定,最终录取人数视申请者的人数和水平确定。
    招生专业为理科试验班类、社会科学试验班。
    招生专业信息可在北航招生网查询http://zs.buaa.edu.cn/bkzn/zszy.htm,我校实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专业分流方案参照学校相关政策执行,各招生专业所对应的培养方向以最终公布的专业目录为准。
    三、申请方式
    请考生登录祖国大陆普通高校依据台湾地区学测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报名系统https://www.gatzs.com.cn/z/tw/,按要求注册、填写各项申请信息。考核报到时须提供原件核验。在报名系统中上传的申请材料扫描件包括但不限于:
    1.2025年学测成绩通知单影印本(含报名序号,须加盖所在高中公章或经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中心确认);
    2.考生本人签字的《个人成绩查询授权委托书》(委托书用于授权我校查验、核准考生“学测”成绩等信息,请在报名系统中下载模板);
    3.高中三年成绩单(包括成绩说明),须加盖所在高中公章;
    4.所在高中学生证;
    5.《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及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
    6.两封有关申请人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的推荐信;
    7.有关申请人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的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上传材料扫描件时须确保电子文件清晰可读。
    报名时间为2025年3月1日—3月31日。
    四、选拔及录取办法
    我校将根据报名材料对申请人是否符合报名要求进行初审,确定参加考核的申请人名单。考生可于4月15日左右在报名系统内查询初审结果。
    通过初审的申请人于5月上旬来我校参加笔试、面试考核。笔试难度参照大陆高考难度。具体考核安排我校将另行通知,请考生及时关注北航招生网(http://zs.buaa.edu.cn)相关通知。
    我校组织专家对考生的考核成绩予以评定,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将作为评分的重要参考,具体安排我校将另行通知。
    考生的笔试和面试考核成绩合格线均为对应各项成绩满分的70%,我校将根据申请人的测试成绩择优录取。拟录取名单将在北航招生网(http://zs.buaa.edu.cn)公示。公示无异议的考生于5月15日至19日期间登录报名系统查询本人录取结果,进行录取确认。
    五、选拔费用
    我校不收取任何申请、测试费用。
    六、学费和住宿费
    台湾学生的学费与大陆学生相同,学生原则上与大陆学生同住,住宿费根据住宿条件收取,与大陆学生相同。
    七、学生管理与升学就业
    学生入校后,学习及管理遵照我校大学生相关规定。学生可依据学校相关政策确定具体专业方向、申请转换专业等。学校将尽力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帮助,以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台湾学生本科毕业后可在大陆继续读研或直接就业。
    八、其他
    除本简章规定的情形外,我校仍通过港澳台侨联合招生考试录取台湾学生。
    本简章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工作办公室负责解释。
    九、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知行南楼302
    邮编:100191
    咨询电话:(8610)82317695
    咨询邮箱:zsbgs@buaa.edu.cn
    网址:http://zs.buaa.edu.cn

     

    返回頂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3年招收台湾地区高中毕业生简章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3年2月28日


    根据教育部招收台湾地区高中毕业生的有关规定,2023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以下简称“学测”)成绩招收台湾地区高中毕业生,通过综合评价方式进行选拔。具体办法如下:
    一、申请资格
    1.具有《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和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所持证件均需在有效期内)的台湾高中毕业生;
    2.参加当年度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以下简称“学测”)的台湾高中毕业生,成绩满足如下条件之一:
    (1) 报考理科试验班类专业的考生,学测总成绩达到顶标级,且语文、数学A、英文、自然科目成绩均达顶标级;
    (2)报考社会试验班专业的考生,学测总成绩达到顶标级,且语文、数学B、英文、社会科目成绩均达顶标级。
    二、招生计划和招生专业
    招生计划依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参照我校相关类别往年招生规模确定,最终录取人数视申请者的人数和水平确定。
    招生专业为理科试验班类、社会科学试验班。
    招生专业信息可在北航招生网查询(http://zs.buaa.edu.cn/bkzn/zszy.htm),我校实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二年级进入专业学院学习、确定具体培养专业,各招生专业所对应的培养方向以最终公布的专业目录为准。
    三、申请方式
    请考生登录祖国(大陆)普通高校依据台湾地区学测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报名系统(https://www.gatzs.com.cn/z/tw/),按要求注册、填写各项申请信息。考核报到时须提供原件核验。在报名系统中上传的申请材料扫描件包括但不限于:
    1. 2023年学测成绩通知单影印本(含报名序号,须加盖所在高中公章或经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中心确认);
    2.考生本人签字的《个人成绩查询授权委托书》(委托书用于授权我校查验、核准考生“学测”成绩等信息,请在报名系统中下载模板);
    3.高中三年成绩单(包括成绩说明),须加盖所在高中公章;
    4.所在高中学生证;
    5.《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及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
    6.两封有关申请人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的推荐信;
    7.有关申请人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的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上传材料扫描件时须确保电子文件清晰可读。
    报名时间为2023年3月1日—3月31日。
    四、选拔及录取办法
    我校将根据报名材料对申请人是否符合报名要求进行初审,确定参加考核的申请人名单。考生可于4月15日左右在报名系统内查询初审结果。
    通过初审的申请人于5月上旬来我校参加笔试、面试考核。笔试难度参照大陆高考难度。具体考核安排我校将另行通知,请考生及时关注北航招生信息网(http://zs.buaa.edu.cn)相关通知。
    我校组织专家对考生的考核成绩予以评定,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将作为评分的重要参考,具体安排我校将另行通知。
    考生的笔试和面试考核成绩合格线均为对应各项成绩满分的70%,我校将根据申请人的测试成绩择优录取。拟录取名单将在北航招生信息网(http://zs.buaa.edu.cn)公示。公示无异议的考生于5月15日至19日期间登录报名系统查询本人录取结果,进行录取确认。
    五、选拔费用
    我校不收取任何申请、测试费用。
    六、学费和住宿费
    台湾学生的学费与大陆学生相同,学生原则上与大陆学生同住,住宿费根据住宿条件收取,与大陆学生相同。
    七、学生管理与升学就业
    学生入校后,学习及管理遵照我校大学生相关规定。学生可依据学校相关政策确定具体专业方向、申请转换专业等。学校将尽力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帮助,以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台湾学生本科毕业后可在大陆继续读研或直接就业。
    八、其他
    除本简章规定的情形外,我校仍通过港澳台侨联合招生考试录取台湾学生。
    本简章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工作办公室负责解释。
    九、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工作办公室
    邮编:100083
    咨询电话:(8610)82317695
    咨询邮箱:zsbgs@buaa.edu.cn
    网址:http://zs.buaa.edu.cn

     

    返回頂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2年招收台湾地区高中毕业生简章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2年2月28日


    根据教育部招收台湾地区高中毕业生的有关规定,2022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以下简称“学测”)成绩招收台湾地区高中毕业生,通过综合评价方式进行选拔。具体办法如下:
    一、申请资格
    1.具有《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以及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所持证件均需在有效期内)的台湾高中毕业生;
    2.参加当年度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以下简称“学测”)的台湾高中毕业生,成绩满足如下条件之一:
    (1)报考理科试验班类专业的考生,学测总成绩达到顶标级,且语文、数学A、英文、自然科目成绩均达顶标级;
    (2)报考社会试验班专业的考生,学测总成绩达到顶标级,且语文、数学B、英文、社会科目成绩均达顶标级。
    二、招生计划和招生专业
    招生计划依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参照我校相关类别往年招生规模确定,最终录取人数视申请者的人数和水平确定。
    招生专业为理科试验班类、社会科学试验班。
    招生专业信息可在北航招生网查询(http://zs.buaa.edu.cn/bkzn/zszy.htm),我校实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二年级进入专业学院学习、确定具体培养专业,各招生专业所对应的培养方向以最终公布的专业目录为准。
    三、申请方式
    申请者以电子邮件的形式提交以下申请材料的扫描件。
    申请材料列表:
    1.申请表(附件1),请同时发送word版本和签字的扫描件;
    2.《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影印本;
    3.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影印本;
    4.所在高中学生证;
    5.2022年学测成绩通知单影印本(含报名序号,须加盖所在高中公章或经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中心确认);
    6.高中三年成绩单(包括成绩说明),须加盖所在高中公章;
    7.两封有关申请人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的推荐信;
    8.有关申请人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的其他相关证明材料(非必需);
    9.个人成绩查询授权委托书(附件2),请考生如实填写,本人签字后发送扫描件。
    2022年3月1日—3月31日我校接收申请,请申请人将申请材料的彩色扫描件(需清晰可读)于3月31日24点前电邮至zsbgs@buaa.edu.cn, 电子邮件标题为“2022年台湾学测生申请材料-姓名”;申请材料电子版请按“序号-文件名-姓名”命名,方式如下:
    1.申请表word版(命名为“1-申请表-姓名”);
    2.申请表(签字扫描版)、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身份证、学生证、“学测”成绩单、高中三年成绩单、推荐信、个人成绩查询授权委托书、其他材料(电子版依次合并为同一pdf文档,命名为“2-申请材料-姓名”);
    收到申请材料后,我校将回复邮件确认(无需邮寄纸版材料)。
    四、选拔及录取办法
    我校将根据报名材料对申请人是否符合报名要求进行初审,确定参加考核的申请人名单。
    通过初审的申请人于2022年4月参加远程综合测试考核,我校组织专家对考生的考核成绩予以评定,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将作为评分的重要参考,具体安排我校将另行通知。
    考生的远程综合测试成绩合格线为总分的70%,我校将根据申请人的测试成绩择优录取。拟录取名单将在北航招生信息网(http://zs.buaa.edu.cn)公示。公示无异议,学校将拟录取名单报教育部考试中心及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办公室(以下简称“联招办”)审核,审核通过后,由联招办统一办理入学录取手续,学校寄发录取通知书。
    五、选拔费用
    我校不收取任何申请、测试费用。
    六、学费和住宿费
      台湾学生的学费与大陆学生相同,学生原则上与大陆学生同住,住宿费根据住宿条件收取,与大陆学生相同。
    七、学生管理与升学就业
    学生入校后,学习及管理遵照我校大学生相关规定。学生可依据学校相关政策确定具体专业方向、申请转换专业等。学校将尽力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帮助,以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台湾学生本科毕业后可在大陆继续读研或直接就业。
    八、其他
    除本简章规定的情形外,我校仍通过港澳台侨联合招生考试录取台湾学生。
    本简章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九、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办公室
    邮编:100083
    咨询电话:(8610)82317695
    咨询邮箱:zsbgs@buaa.edu.cn
    网址:http://zs.buaa.edu.cn

     

     

    返回頂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1年依据学测成绩招收台湾地区高中毕业生简章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1年2月28日


    根据教育部招收台湾地区高中毕业生的有关规定,2021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验(以下简称“学测”)成绩招收台湾地区高中毕业生,通过综合评价方式进行选拔。具体办法如下:

    一、申请资格

    1.具有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和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所持证件均需在有效期内)的台湾高中毕业生;

    2.参加当年度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以下简称“学测”),总成绩达到顶标级,且语文、数学、英文科目均达到顶标级,报考理科试验班类专业自然科目须达到顶标级,报考社会科学试验班专业社会科目须达到顶标级。

    二、招生计划和招生专业

    招生计划依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参照我校相关类别往年招生规模确定,最终录取人数视申请者的人数和水平确定。

    招生专业为理科试验班类、社会科学试验班。

    具体招生专业及培养方向如下:

    招生专业名称

    培养方向

          理科试验班类 工程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业工程、金融学(金融工程)、经济统计学、能源经济、会计学、工商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安全、统计学、华罗庚数学实验班、应用物理学、核物理、物理学、化学、应用化学、化学生物学、空间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
        社会科学试验班 知行文科试验班、经济学、行政管理、英语、翻译、德语、法学

    注:(1)申请人可在招生专业中选择1项作为自己的专业志愿。(2)我校实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二年级进入专业学院学习、确定具体培养专业,各招生专业所对应的培养方向以最终公布的专业目录为准。

    三、申请方式

    申请者以电子邮件的形式提交以下申请材料的扫描件,面试报到时须提供原件核验。

    申请材料列表:

    1.申请表(附件1),请同时发送word版本和签字的扫描件;

    2.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影印本;

    3.台湾居民身份证影印本;

    4.所在高中学生证;

    5.2021年学测成绩通知单影印本(含报名序号,须加盖所在高中公章或经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中心确认);

    6.高中三年成绩单(包括成绩说明),须加盖所在高中公章;

    7.两封有关申请人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的推荐信;

    8.有关申请人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的其他相关证明材料(非必需);

    9.个人成绩查询授权委托书(附件2),请考生如实填写,本人签字后发送扫描件。

    2021年31日—314日我校接收申请,请申请人将申请材料的彩色扫描件(需清晰可读)于31424点前电邮至zsbgs@buaa.edu.cn, 电子邮件标题为“2021年台湾学测生申请材料-姓名”;申请材料电子版请按“序号-文件名-姓名”命名,方式如下:

    1.申请表word版(命名为“1-申请表-姓名”);

    2.申请表(签字扫描版)、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身份证、学生证、“学测”成绩单、高中三年成绩单、推荐信、个人成绩查询授权委托书、其他材料(电子版依次合并为同一pdf文档,命名为“2-申请材料-姓名”);

    收到申请材料后,我校将回复邮件确认(无需邮寄纸版材料)。

    四、选拔及录取办法

    我校将根据报名材料对申请人是否符合报名要求进行初审,确定参加考核的申请人名单。

    通过初审的申请人于20214月上旬参加远程综合测试考核,我校组织专家对考生的考核成绩予以评定,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将作为评分的重要参考,具体安排我校将另行通知。

    考生的远程综合测试成绩合格线为总分的70%,我校将根据申请人的测试成绩择优录取。拟录取名单将在北航招生信息网(http://zs.buaa.edu.cn)公示。公示无异议,学校将拟录取名单报教育部考试中心及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办公室(以下简称“联招办”)审核,审核通过后,由联招办统一办理入学录取手续,学校寄发录取通知书。

    五、选拔费用

    我校不收取任何申请、测试费用。

    六、学费和住宿费

      台湾学生的学费与大陆学生相同,学生原则上与大陆学生同住,住宿费根据住宿条件收取,与大陆学生相同。

    七、学生管理与升学就业

    学生入校后,学习及管理遵照我校大学生相关规定。学生可依据学校相关政策确定具体专业方向、申请转换专业等。学校将尽力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帮助,以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台湾学生本科毕业后可在大陆继续读研或直接就业。

    八、其他

    除本简章规定的情形外,我校仍通过港澳台侨联合招生考试录取台湾学生。

    本简章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九、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办公室

    邮编:100083

    咨询电话:(861082317695

    咨询邮箱:zsbgs@buaa.edu.cn

    网址:http://zs.buaa.edu.cn

    返回頂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0年依据学测成绩招收台湾地区高中毕业生简章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0年6月11日


    根据教育部招收台湾地区高中毕业生的有关规定,2020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验(以下简称“学测”)成绩招收台湾地区高中毕业生,通过综合评价方式进行选拔。具体办法如下:
    一、申请资格
    1.具有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和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所持证件均需在有效期内)的台湾高中毕业生;
    2.参加当年度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以下简称“学测”),总成绩达到顶标级,且语文、数学、英文科目均达到顶标级,报考理科试验班类专业自然科目须达到顶标级,报考社会科学试验班专业社会科目须达到顶标级。
    二、招生计划和招生专业
    招生计划依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参照我校相关类别往年招生规模确定,最终录取人数视申请者的人数和水平确定。
    招生专业为理科试验班类、社会科学试验班。
    具体招生专业及培养方向如下:


    招生专业名称

    培养方向

    理科试验班类

    工程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业工程、金融学(金融工程)、经济统计学、能源经济、会计学、工商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安全、统计学、华罗庚数学实验班、应用物理学、核物理、物理学、化学、应用化学、化学生物学、空间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

    社会科学试验班

    知行文科试验班、经济学、行政管理、英语、翻译、德语、法学

    (1)申请人可在招生专业中选择1项作为自己的专业志愿。(2)我校实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二年级进入专业学院学习、确定具体培养专业,各招生专业所对应的培养方向以最终公布的专业目录为准。
    三、申请方式
    申请者以电子邮件的形式提交以下申请材料的扫描件,面试报到时须提供原件核验。
    申请材料列表:
    1.申请表(附件1),请同时发送word版本和签字的扫描件;
    2.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影印本;
    3.台湾居民身份证影印本;
    4.所在高中学生证;
    5.2020年学测成绩通知单影印本(含报名序号,须加盖所在高中公章或经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中心确认);
    6.高中三年成绩单(包括成绩说明),须加盖所在高中公章;
    7.两封有关申请人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的推荐信;
    8.有关申请人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的其他相关证明材料(非必需);
    9.个人成绩查询授权委托书(附件2),请考生如实填写,本人签字后发送扫描件。
    2020年6月11日—6月24日我校接收申请,请申请人将申请材料的彩色扫描件(需清晰可读)于6月24日24点前电邮至zsbgs@buaa.edu.cn, 电子邮件标题为“2020年台湾学测生申请材料-姓名”;申请材料电子版请按“序号-文件名-姓名”命名,方式如下:
    1.申请表word版(命名为“1-申请表-姓名”);
    2.申请表(签字扫描版)、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身份证、学生证、“学测”成绩单、高中三年成绩单、推荐信、个人成绩查询授权委托书、其他材料(电子版依次合并为同一pdf文档,命名为“2-申请材料-姓名”);
    收到申请材料后,我校将回复邮件确认(无需邮寄纸版材料)。
    四、选拔及录取办法
    我校将根据报名材料对申请人是否符合报名要求进行初审,确定参加考核的申请人名单。
    通过初审的申请人于2020年7月上旬参加远程面试考核,具体安排我校将另行通知。我校将同时组织专家对考生申报材料进行评审,评审时将以申请人的“学测”成绩作为重要依据,同时参考申请人的其他申请材料。材料评审和面试成绩满分均为100分。
    对于成绩符合合格标准的考生,我校依据考生材料评审和面试的综合成绩择优录取。拟录取名单将在北航招生信息网(http://zs.buaa.edu.cn)公示。公示无异议,学校将拟录取名单报教育部考试中心及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办公室(以下简称“联招办”)审核,审核通过后,由联招办统一办理入学录取手续,学校寄发录取通知书。
    五、选拔费用
    我校不收取任何申请、面试费用。
    六、学费和住宿费
     台湾学生的学费与大陆学生相同,学生原则上与大陆学生同住,住宿费根据住宿条件收取,与大陆学生相同。
    七、学生管理与升学就业
    学生入校后,学习及管理遵照我校大学生相关规定。学校将尽力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帮助,以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台湾学生本科毕业后可在大陆继续读研或直接就业。
    八、其他
    除本简章规定的情形外,我校仍通过港澳台侨联合招生考试录取台湾学生。
    本简章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九、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办公室
    邮编:100083
    咨询电话:(8610)82317695
    集中咨询时间:2020年6月12日-6月24日,工作日9:00-11:30;14:30-17:00
    咨询邮箱:zsbgs@buaa.edu.cn
    网址:http://zs.buaa.edu.cn

    返回頂部

    港澳侨台生招生政策导读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13年11月25日


    北航是教育部确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的高校之一。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和培养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地区及台湾省学生的暂行规定》,我校招收港澳侨台学生。
      港澳侨台联合招生
    凡欲报考我校的华侨、港澳台学生,请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在联合招生办公室指定的报名地点报名考试。我校根据考生参加教育部组织的联合招生考试的考试成绩和专业志愿,从高至低顺序录取。
           更多资讯可访问https://www.gatzs.com.cn/

     



06 01/A
院校简介

资料来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_院校官网 | 资料整理:大学志 · 华侨港澳台招生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成立于1952年,由当时的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并组建,是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学校所在地北京,分为学院路校区、沙河校区,占地3000多亩,总建筑面积170余万平方米。建校以来,北航一直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是全国第一批16所重点高校之一,也是80年代恢复学位制度后全国第一批设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首批进入“211工程”,2001年进入“985工程”,2013年入选首批“2011计划”国家协同创新中心,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学校第十六次党员代表大会提出以建设扎根中国大地的世界一流大学为发展愿景目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成立于1952年,由当时的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并组建,是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学校所在地北京,分为学院路校区、沙河校区,占地3000多亩,总建筑面积170余万平方米。建校以来,北航一直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是全国第一批16所重点高校之一,也是80年代恢复学位制度后全国第一批设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首批进入“211工程”,2001年进入“985工程”,2013年入选首批“2011计划”国家协同创新中心,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学校第十六次党员代表大会提出以建设扎根中国大地的世界一流大学为发展愿景目标。


  学校学科繁荣,特色鲜明。确立了“顶尖工科、一流理科、精品文科、优势医工”的学科建设方针,现有工、理、管、文、法、经、哲、教育、医和艺术10个学科门类。有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并列全国高校第7名),2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0个北京市重点学科,10个国防特色学科,14个A类学科,其中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为A+学科。有74个本科专业,2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突出学科基础地位,构建空天信融合、理工文交叉、医工结合的一流学科体系,形成珠峰引领、高峰集群、高原拓展的良性学科生态。在航空、航天、动力、信息、材料、仪器、制造、管理等学科领域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形成了航空航天与信息技术两大优势学科群,国防科技主干学科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工程学、材料科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社会科学总论六个学科领域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工程学、材料科学进入全球前1‰,在2020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航空航天工程学科连续第三年蝉联世界第一。


  学校名师荟萃,人杰地灵。目前学校教职工总数达到4266人,其中专任教师2368人。专任教师中,72.5%具有高级职称,86.64%具有博士学位。汇聚了26位两院院士、63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教授、59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6位“万人计划”领军人才、5位国家级教学名师等为代表的杰出人才和74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8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等为代表的优秀青年人才。人才队伍中涌现出众多国家一等奖获得者、领域专家和型号总师,以及一大批年轻有为、造诣精深的专家学者。


  学校精育良才,立德树人。有全日制在校生37000余人,其中本科生与研究生比例为1:1,在校攻读学位的外国留学生2300余人。近年来各省招生生源高考成绩平均排名在前3‰,并有多个省份已进入全省排名前1‰,学校理工类生源整体质量稳居全国第9名。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把培养拔尖人才与强化爱国担当相结合,在知识创造中培养人才,在人才培养中创造知识,着力培养理想高远、学识一流、胸怀寰宇、致真唯实的领军领导人才。打造一流本科生教育,推进大类招生,扩大专业自主选择权,突出厚基础、个性化、导师制、小班化培养,健全完全学分制。推进通识教育、书院育人,发挥华罗庚班、吴大观班、人文社会科学实验班及高等理工学院、中法工程师学院等试验班和荣誉学院的引领辐射作用。构建知识学习、能力实践、国际交流三位一体大课堂,强化跨学科实践、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实践。研究生教育坚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立足国际学术前沿,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机制,重点实施尖端优质生源汇聚、精品课程体系构筑、国际交流深度拓展、多方聚力协同育人、创新激励分类优秀、卓越导师队伍建设等行动计划,着力打造“重创新、强能力、高规格”的人才培养质量品牌,探索出大飞机班、发动机班、信息安全班等定制化高层次人才联合培养模式。拥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6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教学团队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6个,省部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4门。人才培养硕果累累,涌现出了以“北航1号”、“北航2号”、“北航3号”和“北航4号”探空火箭为代表的一大批学生科技创新作品。2010年以来,研究生有近400人次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署名达70余人次,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的数量显著增长,全国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全国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等国家级荣誉称号数量处于领先地位。历史悠久的北航“冯如杯”竞赛已连续举办30届,吸引了7万余名学生开展创新研究。学校是在全国“挑战杯”竞赛中唯一连续16届捧得“优胜杯”的高校,并在2019年承办第十六届“挑战杯”竞赛。学生创新创业作品连续三届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获得冠军、亚军各一项。春华秋实,芬芳桃李满天下。建校69载,北航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学术精英、兴业人才和治国栋梁,为国家主流行业和骨干单位输送了20多万优秀毕业生,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保持在99%以上。近6年北航有18名校友当选为院士。


  学校服务国家,锐意创新。学校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先导,强化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关键瓶颈技术汇聚、与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打造顶级创新平台和一流科研团队,科研总量不断扩大,科研经费人均位居全国高校第一。有1个国家实验室——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筹),9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含4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3个北京市高精尖创新中心,70余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有9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0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学校突出自主创新,强化协同创新,积极搭建国家级创新平台,组建大团队,承担重大科研项目,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建校60余年来,北航创造了40多项国内第一的科研成果,在尖端技术研究领域始终居于国内高校前列,研制发射(试飞)成功的多种型号飞行器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如中国第一架轻型旅客机“北京一号”、亚洲第一枚探空火箭“北京二号”、中国第一架无人驾驶飞机“北京五号”、“蜜蜂”系列飞机、共轴式双旋翼无人驾驶直升机等。近年来,学校持续强化服务国家战略能力,在航空动力、关键原材料、核心元器件等瓶颈领域的研究取得突破,多项标志性成果直接应用于国防建设。学校团队参与论证并助力研制的国产大飞机C919成功首飞,研制成功我国首个新型临近空间飞艇。学校牵头设计研制的某型无人机定型并执行重要任务,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中位居无人机方队阵首。“十五”以来,北航共获国家三大科技奖励70余项,其中,近16年获得15项国家级科技奖励一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创造了一所大学连续获国家高等级科技奖的纪录,被社会誉为科技创新的“北航模式”。学校学术论文数量和质量协同增长,实现了在《Nature》《Science》等顶级期刊发表文章的突破。学校大力推进协同创新,与航空、航天、发动机、船舶等国家重点骨干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获“2011计划”首批认定。联合中国工程院成立中国航空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打造我国航空工程科技领域首个国家级智库。全面融入首都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打造“环北航知识经济圈”,北航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优秀国家大学科技园。


  学校面向全球,开放交融。通过实施“UPS国际化发展战略”,构建北航国际交流合作网络和平台,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有力提升了学校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先后与全球200余所著名高等院校、一流研究机构和知名跨国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倡导发起“国际航空航天教育协会”并加入了国际宇航联合会、“T.I.M.E.联盟”、“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等国际联盟和学术组织。创设了“自旋电子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英空间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等一批高端国际合作平台。与法国中央理工大学集团联合创办中法工程师学院,融合中法两国工程教育优势,被誉为中法高等教育合作典范。成立“国际通用工程学院”,努力建设全新高水平国际化通用工程教育示范学院。与浙江省政府、杭州市政府及法国国立民航大学合作筹建中法航空大学。实施“全球校园计划”,打造高水平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大力开展学生交换、双学位、联合培养、国际暑期学校等各类海外学习项目,把北航校园延伸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让北航学子充分享受全球优质教育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优秀学生,国际学生规模、生源质量、培养层次、教育水平进入全国高校前列。获批设立了“联合国附属空间科学与技术教育亚太区域中心”、“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教育培训中国中心”和“北斗国际交流培训中心”。师资队伍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国际科研合作成果显现,建立了10个国家级“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学校文化育人,传承创新。学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扬“空天报国、敢为人先”的北航精神和“开放包容、务实担当”的北航文化,以三代北航人的“长鹰志”“中国心”“陀螺梦”凝聚共识,以听党话、跟党走的红色基因打造空天报国精神标识。深刻把握新媒体阵地对大学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精心打造了以官微“航小萱”为核心的新媒体传播矩阵。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航空航天博物馆、音乐厅、艺术馆、校史馆、艺文雅苑、致真共享空间、咏曼剧场、艺文空间等文化场馆为阵地,以感动北航、北航大讲堂、我爱我师、博雅课堂、高雅艺术进校园、驻校艺术家/作家计划、大学生艺术团等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了传统承续品牌、典型引路品牌、文化景观品牌和人文滋养品牌,营造了教风优良,学风严谨,景观优美,人景祥和的一流大学文化氛围,在全国高校起到探索和示范作用。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全国高校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文化育人示范项目2项、特色展示项目2项,并获首都文明校园、北京高校十佳美丽校园、首都文明单位标兵称号。


  云空高远启征程,星光璀璨映华章。迈入新时代、谱写新篇章,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毫不动摇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一流大学发展自信,自觉把办学精神与服务国家使命融为一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贡献,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以“北航梦”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资料来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统计数据截止到:2021年6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市面向港澳台招生院校鏈接





   本頁引用教育相關官網及大學官網一些資源,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具體信息請以官網公布為準。



大学 - 校徽


image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5年招收台湾地区高中毕业生简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3年招收台湾地区高中毕业生简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2年招收台湾地区高中毕业生简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1年依据学测成绩招收台湾地区高中毕业生简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0年依据学测成绩招收台湾地区高中毕业生简章

港澳侨台生招生政策导读

官網鏈接


center

大學概況


中文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外文名
Beihang University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简    称
北航、BUAA
创办时间
1952年10月25日
办学性质
公办大学
学校类别
理工类
学校特色
211工程(1997年入选)
985工程(2001年入选)
“双一流”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
珠峰计划(2011年入选)
中欧精英大学联盟
中俄工科大学联盟
111计划
研究生院
全国重点大学
2011计划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强基计划试点高校
主管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现任领导
校长:徐惠彬、党委书记:曹淑敏
本科专业
74个
硕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9个
博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
博士后
科研流动站23个
国家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8个
二级学科28个
院系设置
研究生院和35个二级学院
校    训
德才兼备、知行合一
校    歌
《仰望星空》
校庆日
10月25日
地    址
学院路校区: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沙河校区: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高教园南三街9号
院校代码
10006
主要奖项
国家三大科技奖励60余项(截至2018年10月)
国家级科技奖励一等奖14项(截至2018年10月)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截至2018年10月)
2010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0年)
知名校友
李沛瑶、王永志、杨国梁、戚发轫、罗阳、袁家军、怀进鹏、高镇同、刘大响、闫楚良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德才兼备、知行合一 」

版權聲明
 
註:點擊學校名稱進入院校本站主頁,查看院校詳情、报考公告、简章目錄等。(共計:428所,更新:2025年2月23日)

 

最新高考汇总

2025年
招生院校

2025年2月23日

2025年
本科生招生

2025年1月15日

2025年
研究生招生

2025年1月10日

2025年
报考指南

2025年1月10日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