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center


1月 25年
院校概述 · 招生簡章 · 公告匯總 本站主頁

属性 公办 本科  所在地 江苏省南京市


  南京财经大学(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是一所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文学、理学等多学科支撑配套、协调发展的江苏省属重点建设大学,入选全国粮食行业(南京)教育培训基地、江苏省省级博士立项建设单位。


    2025年 - 2021年

    面向 香港、澳門、台灣、華僑 招生簡章、公告匯總

    南京财经大学2025年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简章

    返回頂部

    南京财经大学2025年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简章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學志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9日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的通知》(教港澳台厅函〔202423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简章。

    一、学校简介

    南京财经大学是江苏省建校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财经类高校,是一所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理学、文学、艺术学等多学科支撑配套、协调发展的江苏高水平大学,具有本、硕、博完整人才培养体系。2011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粮食局签约共建南京财经大学。2021年,学校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入选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普通本科在校学生17000余人,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4300余人。拥有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应用经济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6个,学校拥有普通本科招生专业46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专业4个。

    2024年软科中国财经类大学排名位列第1011个学科上榜“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其中应用经济学排名全省第1,全国第13。“农业科学”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全球前5‰,“工程科学”“一般社会科学”“经济学与商学”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全球前1%2024年武书连经济学分省排名中,经济学再度获评A+,已连续6年位列江苏省第2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累计与82所海外高校,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组织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康奈尔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南安普顿大学、西澳大学、埃克塞特大学、曼尼托巴大学、麦吉尔大学、马尔堡大学、梅西大学等建立了中长期项目与短期项目并举、学位项目与非学位项目相结合的学生国际交流平台。

    二、招生计划与专业

    1.招生计划:10个,各专业打通使用

    2.招生专业


    序号 专业名称 学制 所在学院
    1 经济学 四年 经济学院
    2 经济学类(经济统计学、数字经济) 四年
    3 财政学类(财政学、税收学) 四年 财政与税务学院
    4 金融工程 四年 金融学院
    5 金融学类(金融学、投资学) 四年
    6 国际经济与贸易 四年 国际经贸学院
    7 贸易经济 四年
    8 电子商务 四年
    9 法学 四年 法学院
    10 社会工作 四年
    11 英语 四年 外国语学院
    12 法语 四年
    13 商务英语 四年
    14 新闻学 四年 新闻学院
    15 网络与新媒体 四年
    16 汉语言文学 四年
    17 数学与应用数学 四年 应用数学学院
    18 金融数学 四年
    19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粮食工程)

    四年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2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年 信息工程学院
    21 软件工程 四年
    22 物联网工程 四年
    23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四年
    24

    工商管理类

    (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

    四年 会计学院
    25 管理科学 四年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26 工业工程 四年
    27 质量管理工程 四年
    28 工商管理 四年 工商管理学院
    29 人力资源管理 四年
    30 旅游管理 四年
    31 市场营销 四年 营销与物流管理学院
    32 物流管理 四年
    33 广告学 四年
    34 劳动与社会保障 四年 公共管理学院
    35 行政管理 四年

    三、报名资格

        考生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拥护“一国两制”方针政策和国家统一。

    2.持有《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以及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且当年学测成绩在语文、数学(数学AB)、英文考试科目中任意一科达到均标级以上的台湾高中毕业生均可报名。考生所持证件须与考生本人信息一致,且在有效期之内。

    3.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规定。

    四、报名时间和方式

    1.报名时间:202531日至31

    2.报名方式:符合上述报名条件的考生登录祖国大陆普通高校依据台湾地区学测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系统(网址: https://www.gatzs.com.cn/z/tw/)进行报名。考生须按照要求输入个人信息,上传个人证件、电子照片、学测成绩、考生诚信承诺书等基本材料,提交成绩查验授权书及报考我校要求的其他材料。报名截止前,考生可修改基本材料和其他材料。报名截止后,考生原则上不可修改基本材料。考生应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

    3.报名系统上传的所有材料均须真实、准确、完整、清晰,考生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要求、填报信息错误或填报虚假信息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4.系统报名不收取考生报考费。

    五、选拔和录取

    1.初审

    报名截止后,我校将于41日至514日期间(征集志愿于61日至20日期间),对考生报名资格和报名材料进行审核,包括身份审核、学历审核及学测成绩审核等,确定参加面试的考生名单,申请材料不全者,不予审核通过。

    2.考核

    初审通过者进入面试环节,面试将采用远程视频方式,具体时间和安排另行发布。考生应及时登录系统查看初审结果。系统显示初审通过的考生应关注我校考核通知。

    3.录取

    我校将根据考生考核情况择优录取,并于515日前(征集志愿621日前)将拟录取名单上传至系统。考生须于515日至19日期间(征集志愿621日至25日期间)登录系统查询录取情况并进行录取确认。逾期未确认的考生视为放弃录取资格,且不得参加征集志愿报名。考生确认后,我校预计于7-8月份邮寄录取通知书。

    六、收费标准与奖学金政策

    台湾学生的学费、住宿费及应缴纳的其他费用标准与我校同专业大陆学生相同。学生除可申请由学校或院系设立的各类奖学金外,还可申请我校专门设立的台湾新生奖学金。

    七、入学报到

    1.考生需提前办理《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新生入学报到时,须持有效的《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

    2.学生持录取通知书按录取通知书规定的时间到学校办理报到等手续,因故不能按时报到者,应提前向学校请假,并获得批准。在规定时间内未报到又未请假者取消其入学资格。

    3.新生入校后,应根据学校安排进行身体检查,我校将复查其入学资格。凡复查不符合要求的,取消其入学资格;对身体条件不符合入学要求的,取消入学资格。

    八、其他说明

    1.我校不收取申请、面试等任何费用。

    2.其他未尽事宜参照教育部、江苏省以及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3.除本简章外,我校还通过联招考试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

    4.本简章由学校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九、咨询及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400-025-0365

    投诉电话:025-86718630

    招生主页:http://bkzs.nufe.edu.cn/

    微信平台: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招生

    咨询地址:南京市仙林大学城文苑路3号学生事务中心(行政楼一楼)

    电子邮箱:njcdzb@nufe.edu.cn



21 10/A
院校简介

资料来源: 南京财经大学_院校官网 | 资料整理:大学志 · 华侨港澳台招生组


  南京财经大学始建于1956年的粮食部南京粮食学校,是新中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批粮食院校之一。1981年,南京粮食经济学院在原南京粮食学校的基础上建立。1993年,学校更名为南京经济学院。1999年,南京物资学校并入南京经济学院。2000年,南京经济学院、江苏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江苏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三校合并,组建成新的南京经济学院。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正式更名为南京财经大学。2011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粮食局签约共建南京财经大学。2019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全力支持学校事业发展。2021年,学校获批审核增列且需要加强建设的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获批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B类建设高校。

  南京财经大学现已成为一所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理学、文学、艺术学等多学科支撑配套、协调发展的江苏高水平大学。历经多年改革发展,学校知名度迅速扩大,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社会声誉全面提升,各项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显现出发展的强劲势头和改革的崭新气象。

  学校拥有仙林、福建路和桥头3个校区,占地面积120.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1.36万平方米。设有教学机构23个。现有普通本科在校学生16000余人,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3000余人。学校现拥有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与政策”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6个,普通本科专业49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专业4个。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300余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教师2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800余人。现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江苏高校“青蓝工程”团队7个,江苏省高校科技优秀创新团队7个,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含培育点)4个。拥有国家级人才称号者10余人次,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人,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才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中国环境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近年来,教师入选江苏省“333工程”“青蓝工程”“六大人才高峰”“双创计划”等省级人才工程270人次,获江苏省特聘教授、教学名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者40余人次。

  学校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不动摇,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国家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9门(含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本科课程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规划教材9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全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篆刻)1个;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江苏省一流本科课程30门,“十三五”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5个,“十二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类)6个,“十一五”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6个,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8个,江苏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12个。2006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2年,学校被评为首批“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2017年,学校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校学子表现突出,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管理案例精英赛、“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校园文艺会演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等活动中多次获奖。高水平运动员在世界和全国各级比赛中屡获佳绩。毕业生就业率持续稳定,就业层次和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学校现拥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3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学、统计学、数学、理论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江苏省重点(培育)学科6个。“农业科学”和“工程科学”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全球前1%。获批现代服务业协同创新中心、现代粮食流通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现代财税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等省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建成粮食储运国家工程实验室(稻谷平台)1个,电子商务信息处理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粮食产后服务技术创新中心1个,国家粮食大数据采集与应用技术创新中心1个,国家粮油标准研究验证测试中心1个,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国家标准首批验证单位1个,全国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1个,全国名特优农产品营养品质评价鉴定机构1个,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健康科普基地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1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1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平台)2个;江苏省重点培育智库1个,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含培育点)5个,江苏现代服务业研究院1个,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1个,江苏省厅局共建科研机构8个。学校现代服务业科技园为省级大学科技园,并获评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2010年,学校作为完成单位之一的“粮食储备‘四合一’新技术研究开发与集成创新”项目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9年,学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学校教师作为第一完成人的“食用菌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成果荣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十三五”以来,学校教师主持国家级纵向课题340余项,其中,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18项,省部级以上纵向课题近400项,60余项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近年来,学校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数量和质量不断攀升。2018年获批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5项。2019年共获批国家级课题70余项,立项数量取得重大突破,在全国财经类高校中位列前茅。2020年获批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5项,课题层次明显提升。

  学校主办的《产业经济研究》为全国第一本产业经济领域的专业学术期刊,入选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2016—2020年最受欢迎期刊、2020年度经济学最受欢迎期刊。《南京财经大学学报》入选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获评全国优秀社科学报、江苏省一级期刊。

  学校面向国家、区域及行业发展重大需求,大力培育特色优势研究领域,为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十三五”以来,围绕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粮食流通领域的重大问题开展持续性研究,承担了国家粮食行业发展多项重大研究课题,出版了《中国粮食发展报告》《长三角粮食发展报告》等多部专题研究报告,开发了一批新型、高效、快速的粮食收储运加技术和粮食流通信息化与物联网工程技术,在粮食流通制度、机制创新和企业管理创新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卓有见地的成果,粮食流通现代化指标与评估体系等多项粮食安全政策研究成果已被政府部门采纳应用。学校获批全国粮食行业(南京)教育培训基地。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尤其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大现实需求,大力加强现代服务业理论研究、应用研发、成果推广和政策咨询,已累计引进、孵化和培育现代服务企业30多家,承担各类横向课题700余项,撰写了《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等专题研究报告30余部,研究成果被《光明日报》“学习强国”等平台刊发。近年来,学校数份提案被全国政协立案并交国务院相关部委会商办理,收到国务院相关部委专函答复,多项建议被农业农村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明确采纳。数十项报告和建议获省主要领导和南京市主要领导批示,多项成果被省政府办公厅、省粮食与物资储备局、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政府部门采纳,为国家和地方理论创新和政策制定积极贡献力量。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所高校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与新西兰梅西大学合作建立了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梅西学院,是新西兰高校在江苏省设立的首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合作举办了工商管理(环境商务)本科教育项目。与纽约州立大学合作创办了全美首家商务孔子学院。承办南非孔子课堂。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康奈尔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南安普顿大学、埃克塞特大学,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麦吉尔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新西兰梅西大学等建立了中长期项目与短期项目并举、学位项目与非学位项目相结合的学生国际合作交流平台。与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德国马尔堡大学等建立了合作科研平台。学校会计学专业入选江苏省“十四五”首批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建设项目,“粮食流通与安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入选江苏省“十四五”首批高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建设项目。学校外国留学生教育已具一定规模,涵盖短期游学、语言培训、本科生教育及研究生教育。2020年共有来自15个国家的长短期外国留学生超过500人次在我校就读,其中学历生占比超过42%。学校不断加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及外籍专家聘请力度,每年派遣多批教师分赴海外访学或参加学术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国际化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

  “十四五”期间,南京财经大学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为基本动力,以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为主要路径,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重要使命,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坚强保证,加速实施“财经底色”“粮食特色”“工科亮色”“文体增色”四大特色工程和“创新、特色、人才、开放、民生”五大发展战略,大力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抢抓机遇、敢为人先”的南财精神,促进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为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而努力奋斗,为江苏切实担负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资料来源:南京财经大学
数据截止时间为2021年9月






center

center

center

center





面向港澳臺招生院校鏈接





   本頁引用教育相關官網及大學官網一些資源,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具體信息請以官網公布為準。



大学 - 校徽


image

南京财经大学2025年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简章

官網鏈接


center

大學概況


中文名
南京财经大学
外文名
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简    称
南财(NUFE)
创办时间
1956年
办学性质
公立大学
学校类别
财经类
学校特色
省属重点建设大学
省部共建
主管部门
江苏省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张利民、校长:程永波
本科专业
49个
硕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
硕士点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4个
博士点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
博士后
科研流动站1个
院系设置
18个教学院系(部)
校    训
自谦 自信 务实 超越
校    歌
《南京财大之歌》
校庆日
10月28日
地    址
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学城文苑路3号
院校代码
10327
主要奖项
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9年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知名校友
张远,王振,王真儿,王适娴
学术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南京财经大学

南京财经大学 - 流金岁月

「 自信、敬业 」

版權聲明
 
註:點擊學校名稱進入院校本站主頁,查看院校詳情、報考公告、簡章目錄等。(共計:428所,更新:2025年2月3日

 

最新高考匯總

2025年
招生院校

2025年2月3日

2025年
本科生招生

2025年1月15日

2025年
研究生招生

2025年1月10日

2025年
報考指南

2025年1月10日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