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主頁
属性 公办 本科 所在地 上海市
上海交通大学(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简称“上海交大” ,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中央直管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985工程”、“211工程”,为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Universitas 21、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成员,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2025年台湾地区本科生招生简章
上海交通大学2025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澳门保送生简章
上海交通大学2025年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简章
上海交通大学2024年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简章
上海交通大学2024年台湾地区本科生招生简章
上海交通大学2024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澳门保送生简章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9日
根据教育部招收台湾地区高中毕业生的有关规定,2025年我校继续招收台湾地区应届高中毕业生。
一、报名条件
1.持有《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以及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的应届台湾高中毕业生,考生所持证件须与考生本人信息一致,且在有效期之内。
2.参加2025年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以下简称“学测”),学测考试科目符合我校报考专业要求,且各科成绩均达顶标级,其中申请我校理工经管及医科类专业学测考试科目须包含语文、数学A、英文、自然四门考试科目,文科类专业学测考试科目须包含语文、数学(A或B)、英文、社会或自然四门考试科目。
二、招生计划和专业选择
我校2025年拟招生20人。
申请者可以在公布的招生专业目录中最多填报6个专业志愿,并选择是否服从专业调剂。招生专业目录及学测科目要求等详见《上海交通大学2025年招收台湾地区本科生专业一览表》(附件1)。
三、申请和录取
1.考生报名及提交申请材料
请登录祖国大陆普通高校依据台湾地区学测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报名系统(网址:https://www.gatzs.com.cn/z/tw/)进行报名,按要求填写相关信息并上传材料,报名时间为:2025年3月1日至3月31日。凡报名我校的考生,即视为同意本校查验、核准考生“学测”成绩等信息,并上传考生本人签字的《个人成绩查询授权委托书》。
申请材料(原件扫描件)含:
(1)《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须在有效期之内);
(2)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
(3)所在高中学生证;
(4)台湾地区2025年度“学测”成绩单(含报名序号或应试号码)(须加盖中学公章或经大考中心确认);
(5)推荐信;
(6)《诚信承诺书》(报名系统内下载);
(7)《个人成绩查询授权委托书》(报名系统内下载);
(8)获奖证书或有关申请者经历的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2.选拔程序
我校根据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初审合格者获面试资格。初审结果将在报名系统中公布,请考生及时查询初审结果。我校预计于4月下旬进行校测,具体安排以后续通知为准。
3.录取
我校将根据申请者的“学测”成绩及面试情况,结合考生中学期间学习经历,择优录取。经查验、核准考生“学测”成绩后,将预录取的台湾本科生名单上传至系统,考生须于5月15日至5月19日期间登录系统查询本人录取情况并进行录取确认。在规定时间内未确认的考生视为放弃录取资格。预录取确认后如有剩余招生计划,将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进行志愿征集。
四、入学及在校管理
1.被录取的台湾学生请按照录取通知书指定的时间到学校报到。具体事宜届时参考《上海交通大学2025年新生入学手册》。
2.被我校录取后,如果学生在入学前面临兵役问题,可以参照教育部相关规定申请办理“保留入学资格”,保留入学资格期限最长为一年。相关手续在开学报到两周内办理好即可。若学生本人不能亲自来上海交通大学办理手续,可以委托家长代办,家长要需供学生的委托书、委托人和被委托人的有效身份证件影印本。
如果学生在大二以后面临兵役问题,可以参照《上海交通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办理“休学”。
3.台湾地区本科生的管理遵照我校大学生相关管理规定,学校将尽力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帮助,以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五、学费和其他费用
台湾地区本科生的学费与大陆学生相同;学生原则上与大陆学生住在一起,住宿费根据住宿条件收取,与大陆学生相同,全校所有学生宿舍均已配装冷暖两用空调。
六、奖助学金制度
台湾地区本科生在读期间可申请上海交通大学台湾免试生(本科)新生奖学金等奖学金。
七、身体健康状况检查
考生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和专业录取标准,按教育部、原卫生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我校医学院各专业体检标准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招生实施细则有关规定执行。
八、监督机制
为确保此项工作的公平公正性,学校招生监察小组全程参与,同时接受社会监督,我校监察部门监督举报电话021-34206217。
九、联系方式
地址:上海市东川路800号(200240)
主页:http://www.sjtu.edu.cn
地址:上海市东川路800号新行政楼B楼333室(200240)
热线电话:86-21-34200000
传真:86-21-34207255
Email:zsb@sjtu.edu.cn
招生网:http://admissions.sjtu.edu.cn
十、本简章解释权属上海交通大学招生办公室。
上海交通大学招生办公室
2024年12月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3日
一、学校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享誉海内外的高等学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120多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学已经建设成为一所“综合性、创新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
十九世纪末,甲午战败,民族危难。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盛宣怀秉持“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信念,于1896年在上海创办了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建校伊始,学校即确立“求实学,务实业”的宗旨,以培养“第一等人才”为教育目标,精勤进取,笃行不倦,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已成为国内著名的高等学府,被誉为“东方麻省理工”。
交通大学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一百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逾40万各类优秀人才,包括一批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实业家、工程技术专家和医学专家,如江泽民、陆定一、丁关根、汪道涵、钱学森、吴文俊、徐光宪、黄旭华、顾诵芬、张光斗、黄炎培、邵力子、李叔同、蔡锷、邹韬奋、严隽琪、陈敏章、王振义、陈竺等。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200余位交大校友;在国家23位“两弹一星”功臣中,有6位交大校友;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有5位来自交大。交大创造了中国近现代发展史上的诸多“第一”:中国最早的内燃机、最早的电机、最早的中文打字机等;新中国第一艘万吨轮、第一艘核潜艇、第一艘气垫船、第一艘水翼艇、自主设计的第一代战斗机、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例心脏二尖瓣分离术、第一例成功移植同种原位肝手术、第一例成功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手术、第一个大学翻译出版机构、数量第一的地方文献等,都凝聚着交大师生和校友的心血智慧。改革开放以来,一批年轻的校友已在世界各地、各行各业崭露头角。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75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等9个学科门类。共有34个学院/直属系,13家附属医院,13个直属研究平台,23个直属单位,5个直属企业。全日制本科生18,004人,全日制研究生28,439人,学位留学生1,858人;有专任教师3,887名;中国科学院院士30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5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448人次,国家级青年人才718人次,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14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13名,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35名,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0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0个。
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20余年来,获得国家科技奖99项,上海市奖593项。2019年,谭家华教授团队牵头、六家单位“二十年磨一剑”共同研制的“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获评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实现了历史性突破;7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奖,总数位居全国第二;19项成果获评教育部“三大奖”,总数位列全国第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总数连续13年位列全国第一。2020年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荣获国家科技奖8项,其中1项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获奖总数居全国高校第二;以第一完成单位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7项,位列全国高校第三;荣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21项,蝉联上海市首位;2022年发表卓越科技论文8112篇,2023年发表NSC论文51篇,其中引领发文28篇,以交大为第一单位(一作且通讯)发文8篇,创历史最好水平;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等智库资政启民,影响力日益显现;立足上海,辐射全国,李政道研究所、张江科学园建设稳步推进,为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添砖加瓦。
上海交通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悠久的办学传统,奋发图强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国内外所瞩目。这所英才辈出的百年学府正乘风扬帆,以传承文明、探求真理为使命,以振兴中华、造福人类为己任,向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奋进!
二、保送条件
符合教育部、澳门教育部门关于澳门保送生条件,高中阶段各学年成绩优异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三、录取原则/考核方式
申请我校保送生的学生需提供由所在中学出具的各科学习成绩、年级排名、推荐意见及其相关资料。我校会在审核学生申请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文化测试和综合面试,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四、招生专业
序号 |
学院名称 |
招生专业名称 |
分流专业名称 |
专业限制 |
学制 |
1 |
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
海洋工程类 |
船舶与海洋工程(含智能海洋装备与技术)、土木工程(智能绿色建造) |
理科 |
4年 |
2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
机械类 |
机械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工业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4年 |
3 |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
电子信息类 |
自动化、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感知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4年 |
4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
理科 |
4年 |
5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
理科 |
4年 |
6 |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
生物医学工程 |
|
理科 |
4年 |
7 |
数学科学学院 |
理科试验班类(数学方向) |
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 |
理科 |
4年 |
8 |
物理与天文学院 |
理科试验班类(物理方向) |
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天文学 |
理科 |
4年 |
9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类 |
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含高分子方向)、化学生物学 |
理科 |
4年 |
10 |
海洋学院 |
海洋科学(物理海洋与观测技术) |
|
理科 |
4年 |
11 |
海洋学院 |
海洋科学(化学、生物与地质海洋) |
|
理科 |
4年 |
12 |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
生物科学类 |
生物技术、生物工程 |
理科 |
4年 |
13 |
农业与生物学院 |
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 |
农业资源与环境、食品科学与工程、动物科学、植物科学与技术、智慧农业 |
理科 |
4年 |
14 |
药学院 |
药学类 |
药学、临床药学(五年制) |
理科 |
4年 |
15 |
医学院 |
临床医学 |
|
理科 |
5年 |
16 |
医学院 |
临床医学(英语班) |
|
理科 |
5年 |
17 |
医学院 |
儿科学 |
|
理科 |
5年 |
18 |
医学院 |
口腔医学 |
|
理科 |
5年 |
19 |
医学院 |
预防医学 |
|
理科 |
5年 |
20 |
医学院 |
医学技术类 |
医学检验技术、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医学影像技术、听力与言语康复学 |
理科 |
4年 |
21 |
医学院 |
护理学 |
|
理科 |
4年 |
22 |
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
经济管理试验班 |
金融学、经济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大数据和商务管理) |
文理兼收 |
4年 |
23 |
凯原法学院 |
法学试验班 |
|
文理兼收 |
4年 |
24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
文理兼收 |
4年 |
25 |
外国语学院 |
日语 |
|
文理兼收 |
4年 |
26 |
外国语学院 |
德语 |
|
文理兼收 |
4年 |
27 |
人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中外文化交流) |
|
文科 |
4年 |
28 |
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
行政管理 |
|
文理兼收 |
4年 |
29 |
媒体与传播学院 |
传播学 |
|
文理兼收 |
4年 |
30 |
媒体与传播学院 |
广播电视编导 |
|
文理兼收 |
4年 |
31 |
媒体与传播学院 |
文化产业管理 |
|
文科 |
4年 |
32 |
设计学院 |
工业设计 |
|
理科 |
4年 |
33 |
交大密西根学院 |
电子信息类(全英语授课) |
机械工程、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
理科 |
4年 |
34 |
交大密西根学院 |
机械类(全英语授课) |
理科 |
4年 |
|
35 |
交大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 |
电子信息类 (零法语基础,英语+法语授课) |
信息工程、机械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 |
理科 |
4年 |
36 |
交大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 |
机械类(零法语基础, 英语+法语授课) |
理科 |
4年 |
|
37 |
智慧能源创新学院 |
智慧能源工程 |
|
理科 |
4年 |
38 |
溥渊未来技术学院 |
可持续能源 |
|
理科 |
4年 |
39 |
溥渊未来技术学院 |
健康科学与技术 |
|
理科 |
4年 |
注:各招生专业具体分流专业以入学时实际情况为准。
五、招生计划
我校2025年招收澳门保送生计划30人左右,视生源情况可调整。
六、相关要求
1、入学及在校管理
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的学生请按照录取通知书指定的时间到学校报到。具体事宜届时参考《上海交通大学2025年新生入学手册》。
澳门保送生的管理遵照我校大学生相关管理规定,学校将尽力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帮助,以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2、学费和其他费用
澳门保送生的学费与内地学生相同;学生原则上与内地学生住在一起,住宿费根据住宿条件收取,与内地学生相同,全校所有学生宿舍均已配装冷暖两用空调。澳门保送生在校学习期间往返澳门和上海的旅费及医疗保险费用自理。
3、奖助学金制度
澳门保送生在读期间可申请上海交通大学各类奖学金。
4、身体健康状况检查
考生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和专业录取标准,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我校医学院各专业体检标准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招生实施细则有关规定执行。
七、其他
为确保此项工作的公平公正性,学校招生监察小组全程参与,同时接受社会监督,我校监察部门监督举报电话021-34206217。
八、联系方式
上海交通大学招生办公室
电话:86-21-34200000
电邮:zsb@sjtu.edu.cn
传真:86-21-34207255
网址:http:// admissions.sjtu.edu.cn
地址:上海市东川路800号新行政楼B楼333室
邮政编码:200240
九、本简章解释权属上海交通大学招生办公室。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2日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2025年内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办法》,我校2025年继续面向香港地区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
一、报名条件
爱祖国、爱香港,拥护“一国两制”和基本法, 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或非永久性身份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港澳居民居住证,并参加2025年香港中学文凭考试(HKDSE)的考生均可报名,考生所持证件须在有效期之内。
二、招生名额和专业选择
2025年的招生名额10名,视生源情况可调整。
申请者可以在公布的招生专业目录中选择四个专业作为志愿,招生专业目录详见《上海交通大学2025年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专业目录》。
三、申请和录取
1.考生报名及提交申请材料
考生可在规定期间登录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网上报名系统进行报名,按要求办理确认及手续。
2.录取
我校将根据申请者的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成绩,结合考生中学期间学习经历和综合素质以及面试情况(面试时间另行通知),择优录取。基本要求如下:
(1)参加2025年香港中学文凭考试的考生,考试科目必须达到六科以上(含六科)。
(2)中国语文、英国语文、数学必修部分、公民科为我校所有专业的必考科目,中国语文、英国语文、数学必修部分要求全部达到第4级及以上,同时总分达14分。公民科达标。
(3)其余两科选修科目(甲类20个选修科目内)也要求达到第4级;其中校本部理工类专业两科选修科目中需包含数学延伸部分或物理或化学之一,文科类专业不限要求,医学院专业选修科目需在数学延伸部分或物理或化学中选修两科。
(4)数学或物理成绩特别突出,且综合素质优异的考生,可适当放宽必考科目的总分要求。
8月初我校公布录取名单,8月中旬将与我校其他录取新生一起发放录取通知书。
四、入学及在校管理
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的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请按照录取通知书指定的时间到学校报到。具体事宜届时参考《上海交通大学2025年新生入学手册》。
学生在校期间,我校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和培养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学生的规定》(教港澳台〔2016〕96号)进行管理。学校将尽力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帮助,以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五、学费和其他费用
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的学费与内地学生相同;学生原则上与内地学生住在一起,住宿费根据住宿条件收取,与内地学生相同,全校所有学生宿舍均已配装冷暖两用空调。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往返香港和上海的旅费及医疗保险费用自理。
六、奖助学金制度
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在读期间可申请上海交通大学香港免试生(本科)新生奖学金等奖学金。
七、身体健康状况检查
考生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和专业录取标准,按教育部、原卫生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我校医学院各专业体检标准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招生实施细则有关规定执行。
八、监督机制
为确保此项工作的公平公正性,学校招生监察小组全程参与,同时接受社会监督,我校监察部门监督举报电话021-34206217。
九、联系方式
学校全称:上海交通大学
地址:上海市东川路800号(200240)
招生办公室地址:上海市东川路800号新行政楼B楼333室(200240)
热线电话:86-21-34200000
传真:86-21-34207255
招生网:http://admissions.sjtu.edu.cn
十、本章程解释权属上海交通大学招生办公室。
上海交通大学招生办公室
2024年12月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4年3月25日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2024年内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办法》,我校2024年继续面向香港地区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
一、报名条件
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或非永久性身份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港澳居民居住证,并参加2024年香港中学文凭考试(HKDSE)的考生均可报名,考生所持证件须在有效期之内。
二、招生名额和专业选择
2024年的招生名额10名,视生源情况可调整。
申请者可以在公布的招生专业目录中选择四个专业作为志愿,招生专业目录详见《上海交通大学2024年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专业目录》。
三、申请和录取
1.考生报名及提交申请材料
考生可在规定期间登录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网上报名系统进行报名,按要求办理确认及手续。
2.录取
我校将根据申请者的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成绩,结合考生中学期间学习经历和综合素质以及面试情况(面试时间另行通知),择优录取。基本要求如下:
(1)参加2024年香港中学文凭考试的考生,考试科目必须达到六科以上(含六科)。
(2)中国语文、英国语文、数学必修部分、公民科为我校所有专业的必考科目,中国语文、英国语文、数学必修部分要求全部达到第4级及以上,同时总分达14分。公民科达标。
(3)其余两科选修科目(甲类20个选修科目内)也要求达到第4级;其中校本部理工类专业两科选修科目中需包含数学延伸部分或物理或化学之一,文科类专业不限要求,医学院专业选修科目需在数学延伸部分或物理或化学中选修两科。
(4)数学或物理成绩特别突出,且综合素质优异的考生,可适当放宽必考科目的总分要求。
8月初我校公布录取名单,8月中旬将与我校其他录取新生一起发放录取通知书。
四、入学及在校管理
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的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请按照录取通知书指定的时间到学校报到。具体事宜届时参考《上海交通大学2024年新生入学手册》。
学生在校期间,我校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和培养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学生的规定》(教港澳台〔2016〕96号)进行管理。学校将尽力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帮助,以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五、学费和其他费用
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的学费与内地学生相同;学生原则上与内地学生住在一起,住宿费根据住宿条件收取,与内地学生相同,全校所有学生宿舍均已配装冷暖两用空调。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往返香港和上海的旅费及医疗保险费用自理。
六、奖助学金制度
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在读期间可申请上海交通大学香港免试生(本科)新生奖学金等奖学金。
七、身体健康状况检查
考生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和专业录取标准,按教育部、原卫生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我校医学院各专业体检标准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招生实施细则有关规定执行。
八、监督机制
为确保此项工作的公平公正性,学校招生监察小组全程参与,同时接受社会监督,我校监察部门监督举报电话021-34206217。
九、联系方式
学校全称:上海交通大学
地址:上海市东川路800号(200240)
招生办公室地址:上海市东川路800号新行政楼B楼333室(200240)
热线电话:86-21-34200000
传真:86-21-34207255
招生网:http://admissions.sjtu.edu.cn
十、本章程解释权属上海交通大学招生办公室。
上海交通大学招生办公室
2024年3月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4年2月2日
根据教育部招收台湾地区高中毕业生的有关规定,2024年我校继续招收台湾地区应届高中毕业生。
一、报名条件
1.持有《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以及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的应届台湾高中毕业生,考生所持证件须与考生本人信息一致,且在有效期之内。
2.参加2024年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以下简称“学测”),学测考试科目符合我校报考专业要求,且各科成绩均达顶标级,其中申请我校理工经管及医科类专业学测考试科目须包含语文、数学A、英文、自然四门考试科目,文科类专业学测考试科目须包含语文、数学(A或B)、英文、社会或自然四门考试科目。
二、招生计划和专业选择
我校2024年拟招生20人。
申请者可以在公布的招生专业目录中最多填报6个专业志愿,并选择是否服从专业调剂。招生专业目录及学测科目要求等详见《上海交通大学2024年招收台湾地区本科生专业一览表》(附件1)。
三、申请和录取
1.考生报名及提交申请材料
请登录祖国大陆普通高校依据台湾地区学测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报名系统(网址:https://www.gatzs.com.cn/z/tw/)进行报名,按要求填写相关信息并上传材料,报名时间为:2024年3月1日至3月31日。凡报名我校的考生,即视为同意本校查验、核准考生“学测”成绩等信息,并上传考生本人签字的《个人成绩查询授权委托书》。
申请材料(原件扫描件)含:
(1)《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须在有效期之内);
(2)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
(3)所在高中学生证;
(4)台湾地区2024年度“学测”成绩单(含报名序号或应试号码)(须加盖中学公章或经大考中心确认);
(5)推荐信;
(6)《诚信承诺书》(报名系统内下载);
(7)《个人成绩查询授权委托书》(报名系统内下载);
(8)获奖证书或有关申请者经历的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2.选拔程序
我校根据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初审合格者获面试资格。初审结果将在报名系统中公布,请考生及时查询初审结果。我校预计于4月下旬进行校测,具体安排以后续通知为准。
3.录取
我校将根据申请者的“学测”成绩及面试情况,结合考生中学期间学习经历,择优录取。经查验、核准考生“学测”成绩后,将预录取的台湾本科生名单上传至系统,考生须于5月15日至5月19日期间登录系统查询本人录取情况并进行录取确认。在规定时间内未确认的考生视为放弃录取资格。预录取确认后如有剩余招生计划,将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进行志愿征集。
四、入学及在校管理
1.被录取的台湾学生请按照录取通知书指定的时间到学校报到。具体事宜届时参考《上海交通大学2024年新生入学手册》。
2.被我校录取后,如果学生在入学前面临兵役问题,可以参照教育部相关规定申请办理“保留入学资格”,保留入学资格期限最长为一年。相关手续在开学报到两周内办理好即可。若学生本人不能亲自来上海交通大学办理手续,可以委托家长代办,但家长要提供学生的委托书、委托人和被委托人的有效身份证件影印本。
如果学生在大二以后面临兵役问题,可以参照《上海交通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办理“休学”。
3.台湾地区本科生的管理遵照我校大学生相关管理规定,学校将尽力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帮助,以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五、学费和其他费用
台湾地区本科生的学费与内地学生相同;学生原则上与内地学生住在一起,住宿费根据住宿条件收取,与内地学生相同,全校所有学生宿舍均已配装冷暖两用空调。
六、奖助学金制度
台湾地区本科生在读期间可申请上海交通大学台湾免试生(本科)新生奖学金等奖学金。
七、身体健康状况检查
考生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和专业录取标准,按教育部、原卫生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我校医学院各专业体检标准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招生实施细则有关规定执行。
八、监督机制
为确保此项工作的公平公正性,学校招生监察小组全程参与,同时接受社会监督,我校监察部门监督举报电话021-34206217。
九、联系方式
地址:上海市东川路800号(200240)
主页:http://www.sjtu.edu.cn
招生办公室地址:上海市东川路800号新行政楼B楼333室(200240)
热线电话:86-21-34200000
传真:86-21-34207255
Email:zsb@sjtu.edu.cn
招生网:http://admissions.sjtu.edu.cn
十、本简章解释权属上海交通大学招生办公室。
上海交通大学招生办公室
2024年2月2日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3年12月19日
1.学校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享誉海内外的高等学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120多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学已经建设成为一所“综合性、创新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
十九世纪末,甲午战败,民族危难。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盛宣怀秉持“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信念,于1896年在上海创办了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建校伊始,学校即确立“求实学,务实业”的宗旨,以培养“第一等人才”为教育目标,精勤进取,笃行不倦,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已成为国内著名的高等学府,被誉为“东方麻省理工”。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大胆推进改革:率先组成教授代表团访问美国,率先实行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率先接受海外友人巨资捐赠等,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教学科研改革。1984年,邓小平同志亲切接见了学校领导和师生代表,对学校的各项改革给予了充分肯定。在国家和上海市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以“上水平、创一流”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先后恢复和兴建了理科、管理学科、生命学科、法学和人文学科等。1999年,上海农学院并入;2005年,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强强合并。至此,学校完成了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布局。近年来,通过国家“985工程”、“211工程”和“双一流专项”的建设,学校高层次人才日渐汇聚,科研实力快速提升,实现了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变。与此同时,学校通过与美国密西根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的合作办学,实施国际化战略取得重要突破。1985年开始闵行校区建设,历经30多年,已基本建成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大学校园,并完成了办学重心向闵行校区的转移;学校现有徐汇、闵行、黄浦、长宁、浦东、崇明等校区,总占地面积300余万平方米。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建设,学校的各项办学指标大幅度上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整体实力显著增强,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交通大学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一百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逾40万各类优秀人才,包括一批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实业家、工程技术专家和医学专家,如江泽民、陆定一、丁关根、汪道涵、钱学森、吴文俊、徐光宪、黄旭华、顾诵芬、张光斗、黄炎培、邵力子、李叔同、蔡锷、邹韬奋、严隽琪、陈敏章、王振义、陈竺等。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200余位交大校友;在国家23位“两弹一星”功臣中,有6位交大校友;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有5位来自交大。交大创造了中国近现代发展史上的诸多“第一”:中国最早的内燃机、最早的电机、最早的中文打字机等;新中国第一艘万吨轮、第一艘核潜艇、第一艘气垫船、第一艘水翼艇、自主设计的第一代战斗机、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例心脏二尖瓣分离术、第一例成功移植同种原位肝手术、第一例成功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手术、第一个大学翻译出版机构、数量第一的地方文献等,都凝聚着交大师生和校友的心血智慧。改革开放以来,一批年轻的校友已在世界各地、各行各业崭露头角。
学校共有34个学院/直属系,12家附属医院,3个直属研究平台,22个直属单位,5个直属企业。全日制本科生(国内)17606人,全日制研究生26944人,学位留学生2096人;有专任教师3700名;中国科学院院士28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6名,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14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88名,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35名,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0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0个,入选首批科技部“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75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等9个学科门类;新世纪以来共获61项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其中39项为第一完成单位);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国家级教学名师9人,上海市教学名师36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6个,上海市教学团队15个;有国家级视频公开课1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9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7门,上海市精品课程183门;有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7门,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课程53门。
学校有18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8个学科入选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2个,覆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教育学等10个学科门类;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8个,覆盖12个学科门类;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2个;38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个国际级创新基地,1个前沿科学中心,1个集成攻关大平台,3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1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新农村发展研究院,1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1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44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5个上海市前沿科学研协同创新究基地,8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4个国家医学中心,3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能源研发中心,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8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自然资源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上海市功能型平台,26个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上海市工程研究中心,18个上海市专业技术服务平台,1个上海市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上海市技术创新中心,3个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8个上海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6个国际合作科技基地。1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培育),1个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1个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政课虚拟仿真体验教学中心(培育),2个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备案),1个教育部高等学校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上海市重点智库,3个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5个上海市高校智库,3个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专家工作室),1个上海市社会调查中心,2个上海市软科学基地等。与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工程院、文旅部、民政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共建一批高水平智库研究平台。
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20余年来,获得国家科技奖99项,上海市奖593项。2019年,谭家华教授团队牵头、六家单位“二十年磨一剑”共同研制的“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获评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实现了历史性突破;7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奖,总数位居全国第二;19项成果获评教育部“三大奖”,总数位列全国第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总数连续13年位列全国第一。2020年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荣获国家科技奖8项,其中1项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获奖总数居全国高校第二;以第一完成单位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7项,位列全国高校第三;荣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21项,蝉联上海市首位;2021年度卓越论文数达7104篇,连续六年位列全国第一;2022年Nature、Science、Cell等顶尖杂志的论文发表实现重大跨越,发表NSC论文43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20篇,再创历史新高;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等智库资政启民,影响力日益显现;立足上海,辐射全国,李政道研究所、张江科学园建设稳步推进,为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添砖加瓦。
上海交通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悠久的办学传统,奋发图强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国内外所瞩目。这所英才辈出的百年学府正乘风扬帆,以传承文明、探求真理为使命,以振兴中华、造福人类为己任,向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奋进!
2.保送条件
符合教育部、澳门教育部门关于澳门保送生条件,高中阶段各学年成绩优异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3.录取原则/考核方式
申请我校保送生的学生需提供由所在中学出具的各科学习成绩、年级排名、推荐意见及其相关资料。我校会在审核学生申请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文化测试和综合面试,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4.招生专业
序号 |
学院名称 |
招生专业名称 |
分流专业名称 |
专业限制 |
学制 |
1 |
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
海洋工程类 |
船舶与海洋工程(含智能海洋装备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双学士学位项目)、土木工程(智能绿色建造) |
理科 |
4年 |
理科 |
4年 |
||||
2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
机械类 |
机械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工业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4年 |
3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
机械类(钱学森工程科学试点班) |
机械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 |
理科 |
4年 |
4 |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
电子信息类 |
自动化、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感知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4年 |
5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
理科 |
4年 |
6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
理科 |
4年 |
7 |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
生物医学工程 |
|
理科 |
4年 |
8 |
数学科学学院、物理与天文学院 |
理科试验班类(含致远*) |
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天文学 |
理科 |
4年 |
9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类 |
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含高分子方向) |
理科 |
4年 |
10 |
海洋学院 |
海洋科学(物理海洋与观测技术) |
|
理科 |
4年 |
11 |
海洋学院 |
海洋科学(化学、生物与地质海洋) |
|
理科 |
4年 |
12 |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
生物科学类 |
生物技术、生物工程 |
理科 |
4年 |
13 |
农业与生物学院 |
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 |
农业资源与环境、食品科学与工程、动物科学、植物科学与技术、智慧农业 |
理科 |
4年 |
14 |
药学院 |
药学类 |
药学、临床药学(五年制) |
理科 |
4年 |
15 |
医学院 |
临床医学 |
|
理科 |
5年 |
16 |
医学院 |
儿科学 |
|
理科 |
5年 |
17 |
医学院 |
临床医学(英语班) |
|
理科 |
5年 |
18 |
医学院 |
口腔医学 |
|
理科 |
5年 |
19 |
医学院 |
预防医学 |
|
理科 |
5年 |
20 |
医学院 |
医学技术类 |
医学检验技术、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医学影像技术、听力与言语康复学 |
理科 |
4年 |
21 |
医学院 |
护理学 |
|
理科 |
4年 |
22 |
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
经济管理试验班 |
金融学、经济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大数据和商务管理) |
文理兼收 |
4年 |
23 |
凯原法学院 |
法学试验班 |
|
文理兼收 |
4年 |
24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
文理兼收 |
4年 |
25 |
外国语学院 |
日语 |
|
文理兼收 |
4年 |
26 |
外国语学院 |
德语 |
|
文理兼收 |
4年 |
27 |
人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中外文化交流) |
|
文科 |
4年 |
28 |
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
行政管理 |
|
文理兼收 |
4年 |
29 |
媒体与传播学院 |
传播学 |
|
文理兼收 |
4年 |
30 |
媒体与传播学院 |
广播电视编导 |
|
文理兼收 |
4年 |
31 |
媒体与传播学院 |
文化产业管理 |
|
文科 |
4年 |
32 |
设计学院 |
工业设计 |
|
理科 |
4年 |
33 |
交大密西根学院 |
电子信息类(全英语授课) |
机械工程、电子与计算机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4年 |
34 |
交大密西根学院 |
机械类(全英语授课) |
理科 |
4年 |
|
35 |
交大密西根学院 |
材料类(全英语授课) |
理科 |
4年 |
|
36 |
交大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 |
电子信息类 (零法语基础,英语+法语授课) |
信息工程、机械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 |
理科 |
4年 |
37 |
交大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 |
机械类(零法语基础, 英语+法语授课) |
理科 |
4年 |
|
38 |
智慧能源创新学院 |
智慧能源工程 |
|
理科 |
4年 |
39 |
溥渊未来技术学院 |
可持续能源 |
|
理科 |
4年 |
注:1.*进入致远学院需通过专门面试。
2.我校执行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我校医学院按照《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招生实施细则》执行。
3.各招生专业具体分流专业以入学时实际情况为准。
5.招生计划
我校2024年招收澳门保送生计划30人左右,视生源情况可调整。
6.相关要求
(1) 入学及在校管理
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的学生请按照录取通知书指定的时间到学校报到。具体事宜届时参考《上海交通大学2024年新生入学手册》。
澳门保送生的管理遵照我校大学生相关管理规定,学校将尽力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帮助,以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2)学费和其他费用
澳门保送生的学费与内地学生相同;学生原则上与内地学生住在一起,住宿费根据住宿条件收取,与内地学生相同,全校所有学生宿舍均已配装冷暖两用空调。澳门保送生在校学习期间往返澳门和上海的旅费及医疗保险费用自理。
(3)奖助学金制度
澳门保送生在读期间可申请上海交通大学各类奖学金。
(4)身体健康状况检查
考生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和专业录取标准,按教育部、卫生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我校医学院各专业体检标准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招生实施细则有关规定执行。
7. 其他
为确保此项工作的公平公正性,学校招生监察小组全程参与,同时接受社会监督,我校监察部门监督举报电话021-34206217。
8. 联系方式
上海交通大学招生办公室
电话:86-21-34200000
电邮:zsb@sjtu.edu.cn
传真:86-21-34207255
网址:http:// admissions.sjtu.edu.cn
单位地址、邮政编码:上海市东川路800号新行政楼B楼333室/200240
9. 本简章解释权属上海交通大学招生办公室。
资料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_院校官网 | 资料整理:大学志 · 华侨港澳台招生组
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125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并在新的历史节点,进一步明确了构建“综合性、创新型、国际化”世界一流大学的愿景目标。
十九世纪末,甲午战败,民族危难。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盛宣怀秉持“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信念,于1896年在上海创办了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建校伊始,学校即确立“求实学,务实业”的宗旨,以培养“第一等人才”为教育目标,精勤进取,笃行不倦,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已成为国内著名的高等学府,被誉为“东方麻省理工”。抗战时期,广大师生历尽艰难,移转租界,内迁重庆,坚持办学,不少学生投笔从戎,浴血沙场。解放前夕,广大师生积极投身民主革命,学校被誉为“民主堡垒”。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配合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构建新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学校调整出相当一部分优势专业、师资设备,支持国内兄弟院校的发展。五十年代中期,学校又响应国家建设大西北的号召,经历西迁与分设,分为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和西安部分。1959年3月两部分同时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7月经国务院批准分别独立建制,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启用“上海交通大学”校名。六七十年代,学校先后归属国防科委和第六机械工业部领导,积极投身国防人才培养和国防科研,为“两弹一星”和国防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学校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锐意推进改革:率先组成教授代表团访问美国,率先实行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率先接受海外友人巨资捐赠等,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教学科研改革。1984年,邓小平同志亲切接见了学校领导和师生代表,对学校的各项改革给予了充分肯定。在国家和上海市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以“上水平、创一流”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先后恢复和兴建了理科、管理学科、生命学科、法学和人文学科等。1999年,上海农学院并入;2005年,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强强合并。至此,学校完成了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布局。通过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双一流”工程的建设,学校高层次人才日渐汇聚,科研实力快速提升,实现了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变。与此同时,学校通过与美国密西根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的合作办学,实施国际化战略取得重要突破。1985年开始闵行校区建设,历经30多年,已基本建设成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大学校园,并完成了办学重心向闵行校区的转移。学校现有徐汇、闵行、黄浦、长宁、浦东等校区,总占地面积300余万平方米。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建设,学校的各项办学指标大幅度上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整体实力显著增强,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交通大学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一百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逾40万各类优秀人才,包括一批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实业家、工程技术专家和医学专家,如江泽民、陆定一、丁关根、汪道涵、钱学森、吴文俊、徐光宪、黄旭华、张光斗、黄炎培、邵力子、李叔同、蔡锷、邹韬奋、严隽琪、陈敏章、王振义、陈竺等。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200余位交大校友;在国家23位“两弹一星”功臣中,有6位交大校友;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有4位来自交大。交大创造了中国近现代发展史上的诸多“第一”:中国最早的内燃机、最早的电机、最早的中文打字机等;新中国第一艘万吨轮、第一艘核潜艇、第一艘气垫船、第一艘水翼艇、自主设计的第一代战斗机、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例心脏二尖瓣分离术、第一例成功移植同种原位肝手术、第一例成功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手术、第一个大学翻译出版机构、数量第一的地方文献等,都凝聚着交大师生和校友的心血智慧。改革开放以来,一批年轻的校友已在世界各地、各行各业崭露头角。
至2020年底,学校共有33个学院/直属系,13家附属医院,2个附属医学研究所,23个直属单位,5个直属企业。全日制本科生(国内)17071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4589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9903人,国际留学生2513人,其中:研究生1488人;有专任教师3307名,其中教授1083名;中国科学院院士2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3名(包括1名两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59名,青年拔尖人才27名,长江学者青年项目47名,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41名,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35名(青年科学家2名),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14名,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8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0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获得者117名(青年项目获得者14名)。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71个,含43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涵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等九个学科门类;新世纪以来获61项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其中39项为第一完成单位);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和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6个;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1人,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9人,上海市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6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6个,上海市教学团队15个;入选国家首批一流本科课程33门,有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9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27门,国家双语示范课7门;上海市精品课程183门,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课程53门。学校荣获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成立学生创新中心,入选首批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学在交大”正在成为新时期上海交通大学的鲜亮名片,学校办学的整体水平与国际地位不断跃上新的台阶。
学校有17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位列全国高校第四;11个学科入选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全校25个学科入选A类。全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7个,覆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10个学科门类;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6个,覆盖12个学科门类;博士专业学位类别7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31个;38个博士后流动站;有各类科技创新基地129个,其中国家级28个、省部级82个、国际合作11个、其它8个,包括:1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8个国家重点(级)实验室,1个国家级创新基地,1个国家实验室,1个国家前沿科学中心,1个国家集成攻关大平台,3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应用数据中心,5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级研发中心,3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8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1个国际合作联合科技创新基地,4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37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7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5个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上海市工程研究中心,4个上海市功能型平台,10个上海市专业技术服务平台。1个国家社科基金决策咨询点,1个上海市重点智库,7个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4个上海市高校智库,3个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专家工作室),2个上海市软科学基地,1个教育部高等学校软科学研究基地等。目前,正在建设一批面向世界基础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的研究机构。
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20年来,获得国家科技奖99项,上海市奖408项。2019年,谭家华教授团队牵头、六家单位“二十年磨一剑”共同研制的“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获评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实现了历史性突破;7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奖,总数位居全国第二;19项成果获评教育部“三大奖”,总数位列全国第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总数连续11年位列全国第一。2020年学校将获国家科技奖8项,居全国高校第二,其中一项成果拟授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专用项目)。教育部一等奖 7 项,居全国高校第三。上海市科学技术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21项,蝉联上海市首位;SCI收录论文数等指标连续多年名列国内高校前茅,2019年度达7203篇,2020年度达8239篇;Nature、Science、Cell等顶尖杂志的论文发表渐成常态;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等智库资政启民,影响力日益显现;立足上海,辐射全国,李政道研究所、张江科学园建设稳步推进,为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添砖加瓦。
上海交通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悠久的办学传统,奋发图强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国内外所瞩目。这所英才辈出的百年学府正乘风扬帆,以传承文明、探求真理为使命,以振兴中华、造福人类为己任,向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奋进!
资料来源:上海交通大学
相关基本数据截至202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