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Guangzhou University

center


1月 25年
院校概述 · 招生简章 · 公告汇总 本站主頁

属性 公办 本科  所在地 广东省广州市


  广州大学(Guangzhou University),简称广大(GU),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综合性大学,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国家“111计划”建设高校、广东省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2025年 - 2021年

    面向 香港、澳門、台灣、華僑 招生简章、公告汇总

    广州大学2025年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 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简章

    广州大学2025年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简章

    广州大学2025年招收澳门保送生简章

    廣州大學2024年澳門“四校聯考” 招生简章

    广州大学2024年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简章

    廣州大學2024年依據臺灣地區大學入學考試學科能力測試成績招收臺灣高中畢業生简章

    返回頂部

    广州大学2025年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 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简章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10日


    广州大学是以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广州”命名的综合性大学,于2000年合并组建,有着90多年的办学传统,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本科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以“德才兼备、家国情怀、视野开阔,爱体育、懂艺术,能力发展性强”为人才培养目标,设立“文体艺语劳”5个公共素质教育中心,致力于培养具有广大底色的创新型人才。

    学校招生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十一大学科门类,综合性大学优势尽显。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化学、材料科学、环境/生态学、社会科学总论、数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地学、农业科学、精神病学/心理学等11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工程学进入全球前1‰;20个学科上榜2023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27个学科上榜2024软科“中国最好学科”,其中3个位列全国7%-12%、24个位列全国12%-50%。学校在2024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列主榜第98位;在2024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位列世界大学第417位、中国内地高校第78位;在US.News2024-2025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世界大学第471位。学校现有40个国家级、52个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含国家级)。

    学校拥有雄厚的师资队伍、优质的教学资源,采取拔尖创新人才和卓越应用人才两类培养模式以及汉语教学,设有完善的奖助政策,学生可参评教育部港澳台侨学生奖学金、学校奖学金。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与职业发展后劲,就业质量稳步提升,近3年,本科生总体去向落实率均在93%以上。毕业生主要在粤港澳大湾区就业。

    学校依托广州国家重要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的国际影响力,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拓展国际/港澳台交流与合作。学校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建设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发起成立广州国际友城大学联盟;联盟成员大学23所,分布于五大洲28个国家;与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00所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与世界知名大学合作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境外学习计划”和联合培养等项目近80个。

    根据教育部有关精神,我校2025年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免试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


    一、招生专业及计划

    2025年我校计划招收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的高中毕业生10名,招生专业见下表。我校根据生源情况,可对招生总计划进行适当调整。

    学院

    专业名称(方向)

    学位门类

    学制

    数学限制

    色觉限制

    经济与统计学院

    统计学

    理学

    4

    数学A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理学

    4

    数学A


    经济学

    经济学

    4

    数学A/B


    金融学

    经济学

    4

    数学A/B


    数字经济

    经济学

    4

    数学A


    法学院(律师学院)

    法学

    法学

    4

    数学A/B


    国际法

    法学

    4

    数学A/B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

    法学

    4

    数学A/B


    教育学院(师范学院)

    学前教育(师范)

    教育学

    4

    数学A/B

    不招色盲色弱

    小学教育(师范)

    教育学

    4

    数学A/B


    特殊教育(师范)

    教育学

    4

    数学A/B

    不招色盲色弱

    应用心理学(师范)

    理学

    4

    数学A/B

    不招色盲色弱

    应用心理学

    理学

    4

    数学A/B

    不招色盲色弱

    人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师范)

    文学

    4

    数学A/B


    汉语言文学

    文学

    4

    数学A/B


    历史学(师范)

    历史学

    4

    数学A/B


    外国语学院

    英语

    文学

    4

    数学A/B


    英语(师范)

    文学

    4

    数学A/B


    新闻与传播学院

    广播电视学

    文学

    4

    数学A/B


    网络与新媒体

    文学

    4

    数学A/B


    广播电视编导

    艺术学

    4

    数学A/B


    管理学院

    工程管理

    工学

    4

    数学A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工商管理

    管理学

    4

    数学A/B


    会计学

    管理学

    4

    数学A/B


    物流管理

    管理学

    4

    数学A/B


    公共管理学院

    社会学

    法学

    4

    数学A/B


    行政管理

    管理学

    4

    数学A/B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理学

    4

    数学A


    数学与应用数学

    理学

    4

    数学A


    信息与计算科学

    理学

    4

    数学A


    信息安全

    工学

    4

    数学A


    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

    物理学(师范)

    理学

    4

    数学A


    物理学

    理学

    4

    数学A


    材料科学与工程

    工学

    4

    数学A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工学

    4

    数学A


    天文学

    理学

    4

    数学A

    不招色盲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

    工学

    4

    数学A

    不招色盲色弱

    化学(师范)

    理学

    4

    数学A

    不招色盲色弱

    化学

    理学

    4

    数学A

    不招色盲色弱

    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

    遥感科学与技术

    工学

    4

    数学A

    不招色盲

    地理科学

    理学

    4

    数学A/B

    不招色盲

    地理科学(师范)

    理学

    4

    数学A/B

    不招色盲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理学

    4

    数学A/B

    不招色盲

    地理信息科学

    理学

    4

    数学A/B

    不招色盲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制药

    工学

    4

    数学A

    不招色盲色弱

    生物科学(师范)

    理学

    4

    数学A

    不招色盲色弱

    生物科学

    理学

    4

    数学A

    不招色盲色弱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工学

    4

    数学A


    智能制造工程

    工学

    4

    数学A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工学

    4

    数学A


    机器人工程

    工学

    4

    数学A


    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

    工学

    4

    数学A


    通信工程

    工学

    4

    数学A


    物联网工程

    工学

    4

    数学A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工学

    4

    数学A


    计算机与网络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工学

    4

    数学A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软件工程

    工学

    4

    数学A


    网络工程

    工学

    4

    数学A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网络空间安全

    工学

    4

    数学A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建筑学

    工学

    5

    数学A/B

    不招色盲

    城乡规划

    工学

    5

    数学A/B

    不招色盲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

    工学

    4

    数学A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工学

    4

    数学A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工学

    4

    数学A


    智能建造

    工学

    4

    数学A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工程

    工学

    4

    数学A

    不招色盲色弱

    环境科学

    理学

    4

    数学A


    人工智能学院

    人工智能

    工学

    4

    数学A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二、报名条件及办法

    1.报名条件

    持有《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以及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且当年学测成绩在语文、数学、英文考试科目中均达到均标级(含)以上的台湾高中毕业生均可报名。考生所持证件须与考生本人信息一致,且在有效期之内。《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正在办理中的,考生应在5月1日前上传至系统,逾期不再受理。

    2.报名办法

    报名时间:2025年3月1日至31日

    报名方式:考生登录祖国大陆普通高校依据台湾地区学测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系统(网址:https://www.gatzs.com.cn/z/tw/)进行报名。考生须按照要求输入个人信息,上传个人证件、电子照片、学测成绩、考生诚信承诺书等基本材料,提交成绩查验授权书及报考高校要求的其他材料。报名截止前,考生可修改基本材料和其他材料。报名截止后,考生原则上不可修改基本材料。考生应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

    系统报名不收取考生报考费。

    3.审核

    审核时间:2025年4月1日至5月14日

    考生应及时登录系统查看审核结果。初审通过的考生应关注我校本科招生网(http://zsjy.gzhu.edu.cn)及微信公众号“广大招生”相关通知。系统显示需要更正或补充材料的,请在规定时间内更正或补充有关材料,提交后及时查看审核结果,逾期提交不再受理。系统显示审核不通过的考生不得参加录取。资格造假的考生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已录取的取消录取资格。

    三、录取

    1.我校将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考试科目的分科成绩及相应标级并结合申请材料择优录取;

    2.考生参加2025年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语文、数学A/B(专业对数学成绩的限制要求请参考招生专业目录)、英文考试均达到均标级(含)以上;

    3.系统将于5月15日统一公布拟录取名单。考生须于5月15日至19日期间登录系统查询本人录取情况,进行录取确认。逾期未确认的考生视为放弃录取资格,且不得参加征集志愿报名;

    4.学校在考生确认后,学校将在本科招生网上公示录取名单;

    5.学校将在7月底至8月初寄发录取通知书(在系统填报的收件地址与电话须准确有效,确保能收到通知书);

    6.若出现新增招生计划或未完成招生计划的情况,学校将通过征集志愿进行补录。若已完成招生计划并且不增加招生计划则不再参与征集志愿。系统征集志愿报名时间为5月21日至31日,首轮已报名的考生无需重新注册,填报志愿、提交我校要求的其他材料即可。

    四、相关要求

    1.新生入学报到时,须持有效的《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所持出入境证件的有效期应与学习期限相适应。报到时间以《录取通知书》上规定的时间为准,因故不能按时报到者,应提前向学校请假,并获批准。在规定时间未报到又未请假者取消其入学资格。

    2.新生入校后,我校将复查其入学资格,并进行身体检查。凡不符合“广州大学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免试生”录取条件或弄虚作假者,我校将取消其入学资格。

    3.新生入校后,由学校进行身体检查,对不符合入学体检要求者,取消入学资格;仅专业受限者,可以商转其它专业。

    4.被录取的学生应缴纳学费、住宿费和杂费,收费标准与内地同专业学生标准一致。

    5.港澳台学生在校期间,学费、住宿费等与内地(祖国大陆)学生一致,并与内地(祖国大陆)学生一起学习、生活,学校举办各类富有港澳台特色的文体活动。学生每年可参加国情考察与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内地(祖国大陆)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学校设立港澳台侨学生奖学金用于奖励优秀的港澳台地区及华侨学生。

    五、其他

    1.如果教育部2025年出台新的规定,以新规定为准。

    2.本简章公布的招生专业是我校目前的本科专业设置情况,最终以我校2025年5月底左右公布的本科招生专业目录为准。如果考生预录取的专业被取消,届时将与考生协商调整到相近专业就读。

    3.本简章由广州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七、联系方式

    广州大学招生办公室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联络人:潘老师、杨老师

    电话:(+86)20-39366232

    电邮:zhaosb@gzhu.edu.cn

    学校网址:http://www.gzhu.edu.cn/

    本科招生网址:http://zsjy.gzhu.edu.cn

    广大招生微信公众号:广大招生

    本科招生QQ咨询群:482394308



    若报名、录取及征集志愿等时间节点有变动,以联招办最终公布的时间为准。请关注我校相关消息推送。

    返回頂部

    广州大学2025年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简章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2日


    根据教育部以及联招办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简章。

    一、学校简介

    广州大学是以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广州”命名的综合性大学,于2000年合并组建,有着90多年的办学传统,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本科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以“德才兼备、家国情怀、视野开阔,爱体育、懂艺术,能力发展性强”为人才培养目标,设立“文体艺语劳”5个公共素质教育中心,致力于培养具有广大底色的创新型人才。

    学校招生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十一大学科门类,综合性大学优势尽显。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化学、材料科学、环境/生态学、社会科学总论、数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地学、农业科学、精神病学/心理学等11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工程学进入全球前1‰;20个学科上榜2023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27个学科上榜2024软科“中国最好学科”,其中3个位列全国7%-12%、24个位列全国12%-50%。学校在2024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列主榜第98位;在2024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位列世界大学第417位、中国内地高校第78位;在US.News2024-2025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世界大学第471位。学校现有40个国家级、52个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含国家级)。

    学校拥有雄厚的师资队伍、优质的教学资源,采取拔尖创新人才和卓越应用人才两类培养模式以及汉语教学,设有完善的奖助政策,学生可参评教育部港澳台侨学生奖学金、学校奖学金。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与职业发展后劲,就业质量稳步提升,近3年,本科生总体去向落实率均在93%以上。毕业生主要在粤港澳大湾区就业。

    学校依托广州国家重要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的国际影响力,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拓展国际/港澳台交流与合作。学校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建设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发起成立广州国际友城大学联盟;联盟成员大学23所,分布于五大洲28个国家;与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00所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与世界知名大学合作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境外学习计划”和联合培养等项目近80个。

    二、招生计划和专业

    按照教育部要求,我校2025年拟招收30名香港免试生;具体专业招生计划根据学生填报招生专业志愿及我校实际情况确定。

    三、报名条件

    凡高中毕业或以上学历、年龄不超过30周岁、品行端正,无犯罪记录,身体健康的香港学生,持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或非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和《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回乡证)或港澳居民居住证参加报名。

    报名时间和方式:报名分为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

    考生于2024年12月1日至31日期间登录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网上报名系统进行报名。报名时考生须按照要求输入报考基本信息(考生资料、监护人、就读学校、报考志愿等),上传电子照片、相关身份证件(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或非永久性身份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港澳居民居住证),填写获奖经历、个人经历及学习证明材料等内容。考生在网上预报名时须填报志愿。每位考生按自己的报读意愿顺序可填报4所高校,每所高校可填报4个专业志愿。考生可在5月14日前修改志愿,逾期不得修改。

    考生于2025年1月10日前登录报名系统查看报名审核结果。审核未通过的考生,应于1月16日前按照系统提示更正有关信息,再次提交审核,并于1月23日前查询审核结果。

    所有通过审核的考生须于1月31日前向中国教育交流(香港)中心缴付报名费用港币460元,并上传缴费凭证至报名系统(缴费方式见报名系统公告)。中国教育交流(香港)中心将于2月14日前通过系统公布缴费及报名确认结果。考生应于6月14日前上传学生学习概览至报名系统,以供高校招生时参考。

    校长推荐计划表格及相关文件,由考生所在中学于6月14日前上传至网上报名系统,逾期不予受理。

    四、考核方式与录取原则

    考核方式:符合报名基本要求,并参加当年香港中学文凭考试(HKDSE)的考生均可申请报考广州大学。其他要求,考生可登录内地(祖国大陆)高校面向港澳台招生信息网查询相关内容。

    录取原则:根据考生的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成绩、参考考生中学期间学习经历、社会实践等情况,按照向社会公布的招生章程进行择优录取。

    (1)普通类专业考生录取最低标准为“3、3、2、A”,即参加香港中学文凭考试的中国语文科、英国语文科达到第3级及以上,数学科达到第2级及以上,公民科达标;

    (2)校长推荐计划的考生最低录取标准为三门核心科目的分数之和须为8分(含)以上,且任何一门科目的分数不得低于2分(含)。

    五、相关要求

    1.新生持《录取通知书》按照通知书上规定的时间报到,因故不能按时报到者,应提前向学校请假,并获批准。在规定时间未报到又未请假者取消其入学资格。

    2.新生入校后,我校将复查其入学资格,并进行身体检查。凡不符合香港免试生条件或不符合入学体检要求者,取消入学资格。

    3.被录取的香港免试生应缴纳学费、住宿费和杂费,收费标准与内地同专业学生标准一致。

    4.港澳台学生在校期间,学费、住宿费等与内地(祖国大陆)学生一致,并与内地(祖国大陆)学生一起学习、生活,学校举办各类富有港澳台特色的文体活动。学生每年可参加国情考察与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内地(祖国大陆)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学校设立港澳台侨学生奖学金用于奖励优秀的港澳台地区及华侨学生。

    六、其他

    1.如果教育部2025年出台新的规定,以新规定为准。

    2.本简章公布的招生专业是我校目前的本科专业设置情况,最终以我校2025年5月底左右公布的本科招生专业目录为准。如果香港考生预录取的专业被取消,届时将与考生协商调整到相近专业就读。

    3.本简章由广州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七、联系方式

    广州大学招生办公室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联络人:潘老师、杨老师

    电话:(+86)20-39366232

    电邮:zhaosb@gzhu.edu.cn

    学校网址:http://www.gzhu.edu.cn/

    本科招生网址:http://zsjy.gzhu.edu.cn

    广大招生微信公众号:gzhu_zsb

    本科招生QQ咨询群:482394308

     


    广州大学本科招生专业一览表

    学院

    专业名称(方向)

    学位门类

    专业限制

    学制

    学费标准

    备注

    经济与统计学院

    统计学

    理学

    理科

    4

    6850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理学

    理科

    4

    6850


    经济学

    经济学

    文理兼收

    4

    6060


    金融学

    经济学

    文理兼收

    4

    6060


    数字经济

    经济学

    理科

    4

    6060


    法学院(律师学院)

    法学

    法学

    文理兼收

    4

    6060


    国际法

    法学

    文理兼收

    4

    6060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

    法学

    文理兼收

    4

    6060


    教育学院(师范学院)


    学前教育(师范)

    教育学

    文理兼收

    4

    6060

    不招色盲色弱

    小学教育(师范)

    教育学

    文理兼收

    4

    6060


    特殊教育(师范)

    教育学

    文理兼收

    4

    6060

    不招色盲色弱

    应用心理学(师范)

    理学

    文理兼收

    4

    6850

    不招色盲色弱

    应用心理学

    理学

    文理兼收

    4

    6850

    不招色盲色弱

    人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师范)

    文学

    文理兼收

    4

    6060


    汉语言文学

    文学

    文理兼收

    4

    6060


    历史学(师范)

    历史学

    文理兼收

    4

    6060


    外国语学院

    英语

    文学

    文理兼收

    4

    6850


    英语(师范)

    文学

    文理兼收

    4

    6850


    新闻与传播学院

    广播电视学

    文学

    文理兼收

    4

    6060


    网络与新媒体

    文学

    文理兼收

    4

    6060


    广播电视编导

    艺术学

    文理兼收

    4

    10000


    管理学院

    工程管理

    工学

    理科

    4

    6850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工商管理

    管理学

    文理兼收

    4

    6060


    会计学

    管理学

    文理兼收

    4

    6060


    物流管理

    管理学

    文理兼收

    4

    6060


    公共管理学院

    社会学

    法学

    文理兼收

    4

    6060


    行政管理

    管理学

    文理兼收

    4

    6060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理学

    理科

    4

    6850


    数学与应用数学

    理学

    理科

    4

    6850


    信息与计算科学

    理学

    理科

    4

    6850


    信息安全

    工学

    理科

    4

    6850


    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

    物理学(师范)

    理学

    理科

    4

    6850


    物理学

    理学

    理科

    4

    6850


    材料科学与工程

    工学

    理科

    4

    6850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工学

    理科

    4

    6850


    天文学

    理学

    理科

    4

    6850

    不招色盲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

    工学

    理科

    4

    6850

    不招色盲色弱

    化学(师范)

    理学

    理科

    4

    6850

    不招色盲色弱

    化学

    理学

    理科

    4

    6850

    不招色盲色弱

    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

    遥感科学与技术

    工学

    理科

    4

    6850

    不招色盲

    地理科学

    理学

    文理兼收

    4

    6850

    不招色盲

    地理科学(师范)

    理学

    文理兼收

    4

    6850

    不招色盲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理学

    文理兼收

    4

    6850

    不招色盲

    地理信息科学

    理学

    文理兼收

    4

    6850

    不招色盲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制药

    工学

    理科

    4

    6850

    不招色盲色弱

    生物科学(师范)

    理学

    理科

    4

    6850

    不招色盲色弱

    生物科学

    理学

    理科

    4

    6850

    不招色盲色弱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工学

    理科

    4

    6850


    智能制造工程

    工学

    理科

    4

    6850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工学

    理科

    4

    6850


    机器人工程

    工学

    理科

    4

    6850


    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

    工学

    理科

    4

    6850


    通信工程

    工学

    理科

    4

    6850


    物联网工程

    工学

    理科

    4

    6850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工学

    理科

    4

    6850


    计算机与网络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工学

    理科

    4

    6850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软件工程

    工学

    理科

    4

    6850


    网络工程

    工学

    理科

    4

    6850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网络空间安全

    工学

    理科

    4

    6850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建筑学

    工学

    文理兼收

    5

    6850

    不招色盲

    城乡规划

    工学

    文理兼收

    5

    6850

    不招色盲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

    工学

    理科

    4

    6850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工学

    理科

    4

    6850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工学

    理科

    4

    6850


    智能建造

    工学

    理科

    4

    6850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工程

    工学

    理科

    4

    6850

    不招色盲色弱

    环境科学

    理学

    理科

    4

    6850


    人工智能学院

    人工智能

    工学

    理科

    4

    6850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注:以上专业如有调整,以实际录取专业名称为准。

    返回頂部

    广州大学2025年招收澳门保送生简章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4年11月15日


    根据教育部以及澳门教育及青年发展局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简章。

    一、学校简介

    广州大学是以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广州”命名的综合性大学,于2000年合并组建,有着90多年的办学传统,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本科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以“德才兼备、家国情怀、视野开阔,爱体育、懂艺术,能力发展性强”为人才培养目标,设立“文体艺语劳”5个公共素质教育中心,致力于培养具有广大底色的创新型人才。

    学校招生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十一大学科门类,综合性大学优势尽显。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化学、材料科学、环境/生态学、社会科学总论、数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地学、农业科学、精神病学/心理学等11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工程学进入全球前1‰;20个学科上榜2023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27个学科上榜2024软科“中国最好学科”,其中3个位列全国7%-12%、24个位列全国12%-50%。学校在2024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列主榜第98位;在2024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位列世界大学第417位、中国内地高校第78位;在US.News2024-2025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世界大学第471位。学校现有40个国家级、52个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含国家级)。

    学校拥有雄厚的师资队伍、优质的教学资源,采取拔尖创新人才和卓越应用人才两类培养模式以及汉语教学,设有完善的奖助政策,学生可参评教育部港澳台侨学生奖学金、学校奖学金。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与职业发展后劲,就业质量稳步提升,近3年,本科生总体去向落实率均在93%以上。毕业生主要在粤港澳大湾区就业。

    学校依托广州国家重要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的国际影响力,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拓展国际/港澳台交流与合作。学校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建设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发起成立广州国际友城大学联盟;联盟成员大学23所,分布于五大洲28个国家;与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00所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与世界知名大学合作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境外学习计划”和联合培养等项目近80个。

    二、招生计划和专业

    按照教育部要求,我校2025年拟招收10名澳门保送生;具体专业招生计划根据学生填报招生专业志愿及我校实际情况确定。

    三、保送条件

    1.符合2025年中国内地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澳门保送生要求;

    2.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外语语种为英语;

    3.由本人申请,所在学校推荐,学历档案材料真实齐全。

    四、考核方式与录取原则

    考核方式为面试。面试主要对考生的认知能力、分析能力、应对能力以及理想信念、思想品德、社会责任感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面试合格者,择优录取,根据学生专业志愿确定拟录取专业,并按相关文件规定办理录取手续。

    五、相关要求

    1.新生持《录取通知书》按照通知书上规定的时间报到,因故不能按时报到者,应提前向学校请假,并获批准。在规定时间未报到又未请假者取消其入学资格。

    2.新生入校后,我校将复查其入学资格,并进行身体检查。凡不符合澳门保送生条件或不符合入学体检要求者,取消入学资格。

    3.被录取的澳门保送生应缴纳学费、住宿费和杂费,收费标准与内地同专业学生标准一致。

    4.港澳台学生在校期间,学费、住宿费等与内地(祖国大陆)学生一致,并与内地(祖国大陆)学生一起学习、生活,学校举办各类富有港澳台特色的文体活动。学生每年可参加国情考察与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内地(祖国大陆)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学校设立港澳台侨学生奖学金用于奖励优秀的港澳台地区及华侨学生。

    六、其他

    1.如果教育部2025年出台新的规定,以新规定为准。

    2.本简章公布的招生专业是我校目前的本科专业设置情况,最终以我校2025年5月底左右公布的本科招生专业目录为准。如果澳门考生预录取的专业被取消,届时将与考生协商调整到相近专业就读。

    3.本简章由广州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七、联系方式

    广州大学招生办公室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联络人:潘老师、杨老师

    电话:(+86)20-39366232

    电邮:zhaosb@gzhu.edu.cn

    学校网址:http://www.gzhu.edu.cn/

    本科招生网址:http://zsjy.gzhu.edu.cn

    广大招生微信公众号:gzhu_zsb

    本科招生QQ咨询群:482394308

    广州大学本科招生专业一览表

    学院

    专业名称(方向)

    学位门类

    专业限制

    学制

    学费标准

    备注

    经济与统计学院

    统计学

    理学

    理科

    4

    6850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理学

    理科

    4

    6850


    经济学

    经济学

    文理兼收

    4

    6060


    金融学

    经济学

    文理兼收

    4

    6060


    数字经济

    经济学

    理科

    4

    6060


    法学院(律师学院)

    法学

    法学

    文理兼收

    4

    6060


    国际法

    法学

    文理兼收

    4

    6060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

    法学

    文理兼收

    4

    6060


    教育学院(师范学院)


    学前教育(师范)

    教育学

    文理兼收

    4

    6060

    不招色盲色弱

    小学教育(师范)

    教育学

    文理兼收

    4

    6060


    特殊教育(师范)

    教育学

    文理兼收

    4

    6060

    不招色盲色弱

    应用心理学(师范)

    理学

    文理兼收

    4

    6850

    不招色盲色弱

    应用心理学

    理学

    文理兼收

    4

    6850

    不招色盲色弱

    人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师范)

    文学

    文理兼收

    4

    6060


    汉语言文学

    文学

    文理兼收

    4

    6060


    历史学(师范)

    历史学

    文理兼收

    4

    6060


    外国语学院

    英语

    文学

    文理兼收

    4

    6850


    英语(师范)

    文学

    文理兼收

    4

    6850


    新闻与传播学院

    广播电视学

    文学

    文理兼收

    4

    6060


    网络与新媒体

    文学

    文理兼收

    4

    6060


    广播电视编导

    艺术学

    文理兼收

    4

    10000


    管理学院

    工程管理

    工学

    理科

    4

    6850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工商管理

    管理学

    文理兼收

    4

    6060


    会计学

    管理学

    文理兼收

    4

    6060


    物流管理

    管理学

    文理兼收

    4

    6060


    公共管理学院

    社会学

    法学

    文理兼收

    4

    6060


    行政管理

    管理学

    文理兼收

    4

    6060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理学

    理科

    4

    6850


    数学与应用数学

    理学

    理科

    4

    6850


    信息与计算科学

    理学

    理科

    4

    6850


    信息安全

    工学

    理科

    4

    6850


    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

    物理学(师范)

    理学

    理科

    4

    6850


    物理学

    理学

    理科

    4

    6850


    材料科学与工程

    工学

    理科

    4

    6850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工学

    理科

    4

    6850


    天文学

    理学

    理科

    4

    6850

    不招色盲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

    工学

    理科

    4

    6850

    不招色盲色弱

    化学(师范)

    理学

    理科

    4

    6850

    不招色盲色弱

    化学

    理学

    理科

    4

    6850

    不招色盲色弱

    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

    遥感科学与技术

    工学

    理科

    4

    6850

    不招色盲

    地理科学

    理学

    文理兼收

    4

    6850

    不招色盲

    地理科学(师范)

    理学

    文理兼收

    4

    6850

    不招色盲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理学

    文理兼收

    4

    6850

    不招色盲

    地理信息科学

    理学

    文理兼收

    4

    6850

    不招色盲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制药

    工学

    理科

    4

    6850

    不招色盲色弱

    生物科学(师范)

    理学

    理科

    4

    6850

    不招色盲色弱

    生物科学

    理学

    理科

    4

    6850

    不招色盲色弱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工学

    理科

    4

    6850


    智能制造工程

    工学

    理科

    4

    6850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工学

    理科

    4

    6850


    机器人工程

    工学

    理科

    4

    6850


    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

    工学

    理科

    4

    6850


    通信工程

    工学

    理科

    4

    6850


    物联网工程

    工学

    理科

    4

    6850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工学

    理科

    4

    6850


    计算机与网络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工学

    理科

    4

    6850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软件工程

    工学

    理科

    4

    6850


    网络工程

    工学

    理科

    4

    6850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网络空间安全

    工学

    理科

    4

    6850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建筑学

    工学

    文理兼收

    5

    6850

    不招色盲

    城乡规划

    工学

    文理兼收

    5

    6850

    不招色盲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

    工学

    理科

    4

    6850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工学

    理科

    4

    6850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工学

    理科

    4

    6850


    智能建造

    工学

    理科

    4

    6850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工程

    工学

    理科

    4

    6850

    不招色盲色弱

    环境科学

    理学

    理科

    4

    6850


    人工智能学院

    人工智能

    工学

    理科

    4

    6850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注:以上专业如有调整,以实际录取专业名称为准。

    返回頂部

    廣州大學2024年澳門“四校聯考” 招生简章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4年6月5日


    廣州大學 2024 年澳門“四校聯考”
    招生简章


    根據教育部招收澳門“四校聯考”學生的有關規定,制定該招生 简章。
     、學校簡介
    廣州大學是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廣州市高水平大學    建設高校。學校於 2000 年合併組建,有著 90 多年的辦學傳統。學校    緊緊抓住國家“雙一流”建設、廣東省和廣州市高水平大學建設機遇, 聚焦新工科、新文科、新師範建設 ,積極探索新醫科發展。
    學校現有大學城、桂花崗、黃埔研究院/研究生院“一校三園”。 學校學科門類齊全、綜合性強 ,設有 25 個專業學院,涵蓋哲學 、經 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 、 交叉學科等十一大學科門類 。現有 10 個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和博士 專業學位授權點 ,8 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4 個學術型碩士學位授權 點 ,30 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2023 年本科招生專業 76 個 ,其中理 工類專業 42 個、人文社科類專業 26 個 、藝術類專業 8 個 ,國家級和 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共計 52 個 ,占 2023 年本科招生專業數近 70% 。
    近年來,學校整體辦學水平和國內外影響力快速提升,工程學 、 計算機科學、化學、材料科學、環境/生態學、社會科學總論、數學 、 植物學與動物學等 8 個學科進入 ESI 全球前 1% 。20 個學科上榜 2023 軟科世界一流學科,其中土木工程和化學工程進入世界排名前百強 ;


    27個學科上榜軟科 2023“中國最好學科”,其中 2個位列全國前 12%、 7 個位列全國前 20% 。學校在 2023 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中位列主榜第  97 位,自 2020 年以來一直穩居國內百強 ;在 2023 軟科世界大學學  術排名中位列世界大學第  463 位、中國內地高校第  78 位;在  US.News2023 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世界大學第 551 位;在 2024 泰晤  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世界大學第 801-1000 位。
    學校堅持重大需求導向、一流建設、創新引領、特色發展、精准  聚焦的發展原則,按照“理厚工精、文優教特、交叉融合、創新發展” 的學科建設思路,不斷調整和優化學科專業結構 ,深化人文社科、理  科類優勢學科內涵建設 ,提升基礎學科支撐能力;強化師範教育、藝  術類學科特色建設 ;面向新科技領域和高新技術產業需求,集聚工科  力量、強化交叉融合,增創和形成新工科優勢。現已形成 6 個省高水  平大學建設“沖一流”重點建設學科、14 個省級重點學科、18 個市  級重點學科和重點扶持學科構成的重點建設學科體系。
    學校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堅持本科人才培養中心地位,以   “德才兼備、家國情懷、視野開闊,愛體育、懂藝術,能力發展性強” 為人才培養目標 ,設立“文體藝語勞” 5 個公共素質教育中心,致力  於培養具有廣大底色的創新型人才。學校現有 40 個國家級一流本科  專業建設點、52 個廣東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含國家級),國家級 、 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學院覆蓋率達 100% 。
    二、招生計劃和專業
    1.招生計劃 :5 人

    2.招生專業 :

    序號

    學院

    專業名稱

    專業限制

    學位

    學制

    1

    經濟與統計學院

    經濟學

     

    經濟學

    4

    2

    經濟與統計學院

    金融學

     

    經濟學

    4

    3

    經濟與統計學院

    國際經濟與貿易

     

    經濟學

    4

    4

    經濟與統計學院

    統計學

     

    理學

    4

    5

    經濟與統計學院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理學

    4

    6

    經濟與統計學院

    數字經濟

     

    經濟學

    4

    7

    法學院(律師學院)

    法學

     

    法學

    4

    8

    馬克思主義學院

    思想政治教育(師範)

     

    法學

    4

    9

    教育學院(師範學院)

    教育技術學(師範)

     

    理學

    4

    10

    教育學院(師範學院)

    學前教育(師範)

    不招色盲色弱

    教育學

    4

    11

    教育學院(師範學院)

    小學教育(師範)

     

    教育學

    4

    12

    教育學院(師範學院)

    特殊教育(師範)

    不招色盲色弱

    教育學

    4

    13

    教育學院(師範學院)

    應用心理學

    不招色盲色弱

    理學

    4

    14

    教育學院(師範學院)

    應用心理學(師範)

    不招色盲色弱

    理學

    4

    15

    人文學院

    漢語言文學

     

    文學

    4

    16

    人文學院

    漢語言文學(師範)

     

    文學

    4

    17

    人文學院

    歷史學(師範)

     

    歷史學

    4

    18

    外國語學院

    英語

     

    文學

    4

    19

    外國語學院

    英語(師範)

     

    文學

    4

    20

    外國語學院

    法語

     

    文學

    4

    21

    外國語學院

    日語

     

    文學

    4

    22

    新聞與傳播學院

    廣播電視學

     

    文學

    4

    23

    新聞與傳播學院

    網絡與新媒體

     

    文學

    4

    24

    新聞與傳播學院

    廣播電視編導

     

    藝術學

    4

    25

    管理學院(旅遊學院/中
    法旅遊學院)

    工程管理

    不招單色識別 不全者

    工學

    4

    26

    管理學院(旅遊學院/中
    法旅遊學院)

    工商管理

     

    管理學

    4

    27

    管理學院(旅遊學院/中
    法旅遊學院)

    市場營銷

     

    管理學

    4

    28

    管理學院(旅遊學院/中
    法旅遊學院)

    會計學

     

    管理學

    4

    29

    管理學院(旅遊學院/中
    法旅遊學院)

    物流管理

     

    管理學

    4

    30

    管理學院(旅遊學院/中
    法旅遊學院)

    電子商務

     

    管理學

    4

    31

    管理學院(旅遊學院/中
    法旅遊學院)

    旅遊管理

     

    管理學

    4

    32

    管理學院(旅遊學院/中
    法旅遊學院)

    旅遊管理(中外合作辦
    學)

     

    管理學

    4

    33

    公共管理學院

    社會學

     

    法學

    4

    34

    公共管理學院

    行政管理

     

    管理學

    4

    35

    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

    數學與應用數學

     

    理學

    4

    36

    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

    數學與應用數學(師範)

     

    理學

    4

    37

    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

    信息與計算科學

     

    理學

    4

    38

    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

    信息安全

     

    工學

    4

    39

    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

    物理學

     

    理學

    4

    40

    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

    物理學(師範)

     

    理學

    4

    41

    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

    天文學

    不招色盲

    理學

    4

    42

    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

    材料科學與工程

     

    工學

    4

    43

    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工學

    4

    44

    化學化工學院

    化學

    不招色盲色弱

    理學

    4

    45

    化學化工學院

    化學(師範)

    不招色盲色弱

    理學

    4

    46

    化學化工學院

    化學工程與工藝

    不招色盲色弱

    工學

    4

    47

    地理科學與遙感學院

    地理科學

    不招色盲

    理學

    4

    48

    地理科學與遙感學院

    地理科學(師範)

    不招色盲

    理學

    4

    49

    地理科學與遙感學院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

    不招色盲

    理學

    4

    50

    地理科學與遙感學院

    地理信息科學

    不招色盲

    理學

    4

    51

    地理科學與遙感學院

    遙感科學與技術

    不招色盲

    工學

    4

    52

    生命科學學院

    生物科學

    不招色盲色弱

    理學

    4

    53

    生命科學學院

    生物科學(師範)

    不招色盲色弱

    理學

    4

    54

    生命科學學院

    生物製藥

    不招色盲色弱

    工學

    4

    55

    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 化

     

    工學

    4

    56

    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

    智能製造工程

     

    工學

    4

    57

    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工學

    4

    58

    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

    機器人工程

     

    工學

    4

    59

    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

    電子信息工程

     

    工學

    4

    60

    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

    通信工程

     

    工學

    4

    61

    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

    物聯網工程

     

    工學

    4

    62

    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

    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 統

     

    工學

    4

    63

    計算機科學與網絡工 程學院

    人工智能

    不招單色識別 不全者

    工學

    4

    64

    計算機科學與網絡工 程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不招單色識別 不全者

    工學

    4

    65

    計算機科學與網絡工 程學院

    軟件工程

     

    工學

    4

    66

    計算機科學與網絡工 程學院

    網絡工程

    不招單色識別 不全者

    工學

    4

    67

    網絡空間安全學院

    網絡空間安全

     

    工學

    4

    68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建築學

    不招色盲

    工學

    5

    69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城鄉規劃

    不招色盲

    工學

    5

    70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風景園林

    不招色盲

    工學

    5

    71

    土木工程學院

    土木工程

     

    工學

    4

    72

    土木工程學院

    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 程

     

    工學

    4

    73

    土木工程學院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工學

    4

    74

    土木工程學院

    交通工程

     

    工學

    4

    75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環境工程

    不招色盲色弱

    工學

    4

    76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環境科學

     

    理學

    4

    備註:以上專業若有調整,已實際發出錄取通知書為准。

    三、报考條件
    1.具有有效的澳門居民身份證和《港澳居民往來內地通行證》(或 港澳居民居住證)的澳門高中畢業生;
    2.參加 2024 年澳門“四校聯考”,且中文、英文、數學正卷三 科單科成績均達 700 分(含)以上;
    3.品行端正,無犯罪記錄 ,身體健康。
    四、報名時間
    2024 年 6 月 1-12 日
    五、報名方式
    在報名期間將以下材料電子版發送至 zhaosb@gzhu.edu.cn 廣
    州大學招生辦郵箱:
    1.《廣州大學 2024 年澳門“四校聯考”入學申請表》(附件 1); 2.推薦人意見(推薦人一般應為考生所在中學負責人);
    3.2024 年澳門“四校聯考”成績單 ; 4.高中 3 年學業成績表;
    5.澳門居民身份證和《港澳居民往來內地通行證》,或《港澳居 民居住證》;
    6.“澳門四高校聯合入學考試(語言科及數學科)”聲明書(附 件 2 ,下載打印並親筆簽名) ;
    7.中學階段課外活動、社會實踐和個人興趣特長 ,附獲獎證書影 印本和其他相關證明材料。
    (以上所有材料請按順序依次掃描存檔為 PDF 格式文檔,命名為“澳門四校聯考+考生姓名”)
    六、 錄取原則

    我校將綜合考生的澳門“四校聯考”成績和考生綜合情況擇優錄取。錄取名单將在報名結束後兩周內于“廣州大學本科招生網”進 行公示,公示無異議後將以郵件的方式通知被錄取的考生。
    七、收費

    學校收費標準按《關於進一步規範我省高等學校收費管理的通知》 (粵價[2007]186號)、《關於調整公辦普通高校學費的通知》 (粵     發改價格[2016]367 號)和《廣東省發展改革委 廣東省教育廳 廣東     省財政廳關於印發《廣東省普通高等學校學制收費管理辦法(2021年    修訂)>的通知》 (粵發改規[2021]10 號)公佈的標準執行。
    住宿費為人民幣 1000 元,需繳納的學雜費收費標準與內地(祖 國大陆)同校同專業學生相同。
    八、 入學與體檢

    新生持加蓋廣州大學公章的《錄取通知書》報到,入學報到時間 及相關要求以《錄取通知書》上的規定為准。
    學生入學註冊時 ,應按照學校規定繳納學費和雜費 。

    新生入學後,根據學校安排進行身體檢查,不符合要求的,取消 其入學資格;僅專業受限者,可以商轉其他不受限專業 。

    新生入學報到時,所持有出入境證件的有效期應與學習期限相適 應 ,至少有效期一年。
    九、 管理

    學生在校期間 ,高校按教育部等六部門發佈的《普通高等學校招  收和培養香港特別行政區 、澳門特別行政區及臺灣地區學生的規定》 (教港澳台〔2016〕96 號)進行管理。學生與內地(祖國大陆)學    生享受同等醫療保障政策,按規定參加高校所在地城鎮居民基本醫療  保險並享受同等待遇。學生可參評教育部設立的港澳台侨學生獎學金  和學校獎學金。若教育部相關規定有變化,以新規定為准。
    十、 獎學金設置

    學生從第二學年開始,可以參評教育部設立的港澳台侨學生獎學 金和學校獎學金。獎學金每學年評選一次,符合條件的學生可連續申 請 。
    (一)港澳台學生獎學金
    港澳台及華僑在校生獎學金按學年申請和評審 。港澳台及 華僑學生根據獎學金申請條件,按學年向所在學校或科研院所 提出申請,提交《港澳台及華僑學生獎學金申請表》。
    1.申請獎學金的基本條件
    (1)熱愛祖國 ,擁護“一國兩制”方針 ;臺灣學生認同一個中 國 ,擁護祖國統一;
    (2)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 ,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
    (3)誠實守信,有良好的道德修養 ;
    (4)入學考試成績優秀或在校期間勤奮刻苦,成績優良。 2.獎勵標準
    本科獎學金分四個等級 ,其中:特等獎 ,每生每學年 8000 元; 一等獎,每生每學年 6000 元;二等獎,每生每學年 5000 元;三等獎 , 每生每學年 4000 元。
    (二)學校獎學金
    我校根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 規定》和《廣州大學普通本科生學籍管理規定》等有關規定,結合我 校高水平大學建設人才培養目標和實際情況制定學校獎學金。獎學金於 每年九月份開始受理申請,由學院成立評獎評審小組,按照公平公正公 開的原則進行評定。
    1.申請獎學金的基本條件
    (1)熱愛祖國 ,熱愛社會主義 ,遵紀守法;
    (2)專業思想牢固,有鑽研和創新精神,學習勤奮,成績優良; (3)關心集體 ,尊敬老師 ,團結同學 ,積極參加班級 、學院、 學校的集體活動和社會活動,並且表現突出。
    2.獎勵標準
    (1)一等獎學金
    評選名額比例為學院參評人數的  5% ,具體申報資格為綜合測評 總分排名居本班級前 8% ,獎金金額 2500 元。
    (2)二等獎學金
    評選名額比例為學院參評人數的 8% ,具體申報資格為綜合測評 總分排名居本班級前 20% ,獎金金額 1800 元。
    (3)三等獎學金
    評選名額比例為學院參評人數的 12% ,具體申報資格為綜合測評 總分排名居本班級前 40% ,獎金金額 1000 元。
    注:1.港澳台侨獎學金評定辦法由財政部、教育部負責解釋 ;
    2.學校獎學金評定辦法由學生處或教務處負責解釋 ;
    3.上級部門將根據當年度情況,適時調整港澳台侨學生獎學金等 級 、名額和獎勵標準 ;
    4.以上獎學金申請辦法以學校當年度公佈資訊為准。

    十一 、聯繫方式

    所在單位:廣州大學招生辦公室
    連絡人:潘老師 、楊老師
    電話 :(+86)20-39366232 電郵 :zhaosb@gzhu.edu.cn  傳真:(+86)20-39366069
    網址:http://zsjy.gzhu.edu.cn
    單位位址、郵遞區號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大學城外環西路 230 號  、510006
    微信公眾號 :廣大招生

    附件 1
    廣州大學 2024 年澳門 “四校聯考”入學申請表

    個人信息

    姓名(中文名)

     

    性別

     

    貼照片處

    姓名(英文名)

     

    出生日期

     

    身份證號碼

     

    《港澳居民來往 大陆通行證》號 碼

     

    現就讀中學名稱

     

    行動電話

     

    聯繫電話(含區號)

     

    電子郵箱

     

    “四校聯考”成績

    中文:                                   英文:                         數學 :

    通訊位址

     

    郵政編號

     

    緊急聯絡人 姓名

     

    緊急聯絡人 電話

     

    中學教育情況

    就讀中學名稱

    市、縣名稱

    開始時間

    終止時間

    受教育程度(如 高中)

     

     

     

     

     

     

     

     

     

     

     

     

     

     

     

    家庭主要成員

    姓名

    與本人關係

    工作單位名稱 、任何職務

     

     

     

     

     

     

     

     

     

    申請專業志願一

     

    申請專業志願二

     

    申請專業志願三

     

    申請專業志願四

     

     

    以上內容已經本人核對無誤 ,如有不真實 ,所產生的一切後果由本人負責 。

     

     

    考生簽名:                                           日期:      年     月      日

    附件 2
    “澳門四高校聯合入學考試”(語言科及數學科)”聲明書
    本人                                     ,持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身份證 ,
    號碼                             (需提供證件副本), 並持《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號     碼                            ,參加了/學年“澳門四高校聯合入學考試(語言科及數學科)”。 相關成績如下:


    參加科目

    分數

    參加科目

    分數

    □中文正卷

     

    □中文附加卷

     

    □數學正卷

     

    □數學附加卷

     

    □葡文 A

     

    □葡文 B

     

    □英文

     

     

     

    本人聲明上述一切資料及所申報的事項均屬實情,絕無虛訛,並同意將本人上述個人資 料轉送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高等教育局及相關澳門院校,以作核實本人“澳門四高校聯合入 學考試(語言科及數學科)”成績之用。
    聲明人簽署:                                 日期:                           

    由“澳門四高校聯合入學考試(語言科及數學科)”負責院校填寫

    確認上述聲明所載之內容:
    □所有資料屬實
    □資料不屬實 ,並核實相關成績為 :

     

    □查無相關聲明人資料

     

     

     

    (院校蓋章) 日期:

     

    返回頂部

    广州大学2024年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简章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4年3月18日


    廣州大學 2024 年聯合招收華僑港澳台學生 简章


    廣州大學是以國家重要中心城市“廣州”命名的綜合性大學,於 2000 年合併組建,有著 90 多年的辦學傳統 ,是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建 設計畫重點建設高校、廣州市高水準大學建設高校。學校堅持立德樹 人根本任務,堅持本科人才培養中心地位,以“德才兼備、家國情懷、 視野開闊 ,愛體育、懂藝術 ,能力發展性強”為人才培養目標 ,設立 “文體藝語勞”5 個公共素質教育中心,致力於培養具有廣大底色的 創新型人才。
    學校招生專業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 理學 、工學、管理學 、藝術學、交叉學科等十一大學科門類 ,綜合性 大學優勢盡顯 。工程學 、計算機科學 、化學 、材料科學 、環境/生態 學、社會科學總論、數學、植物學與動物學等 8 個學科進入 ES I 全球 前 1% ;20 個學科上榜 2023 軟科世界一流學科;27 個學科上榜軟科 2023“ 中國最好學科 ” 。學校在 2023 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中位列主榜 第 97 位,自 2020 年以來一直穩居國內百強 ;在 2023 軟科世界大學 學術排名中位列世界大學第 463 位、中國內地高校第  78 位;在 US.News2023 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世界大學第 551 位;在 2024 泰晤 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世界大學第 801-1000 位。學校現有 40 個國家級 、52 個廣東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含國家級)。
    學校擁有雄厚的師資隊伍、優質的教學資源,採取拔尖創新人才 和卓越應用人才兩類培養模式以及漢語教學,設有完善的獎助政策, 學生可參評教育部港澳台侨學生獎學金、學校獎學金。畢業生具有較  強的就業競爭力與職業發展後勁 ,就業品質穩步提升,近 3 年,本科  生總體去向落實率均在 94%以上。畢業生主要在粵港澳大灣區就業 。
    學校依託廣州國家重要中心城市、綜合性門戶城市和粵港澳大灣 區核心引擎的國際影響力,聚焦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一帶一路”倡 議 ,不斷拓展國際/港澳台交流與合作。學校與香港科技大學合作建 設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發起成立廣州國際友城大學聯盟;聯盟成 員大學 19 所,分佈於五大洲 16 個國家;與近 30 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 200所大學、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關係,與世界知名大學合作開展“拔 尖創新人才境外學習計畫”和聯合培養等項目近 60 個 。
    根據教育部有關精神,制定本简章。 一、報名
    (一)報名條件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且具有高中畢業文化程度(須為學歷教 育)的人員 ,可以申請報名普通高校聯合招收華僑港澳台學生 (以下簡稱全國聯招):
    1.港澳地區考生,具有①《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或 《港澳居民居住證》和②香港或澳門居民身份證 。
    2.臺灣地區考生,具有①《臺灣居民來往大陆通行證》或 《臺灣居民居住證》和②在臺灣居住的有效身份證明。
    3.華僑考生,考生本人及其父母一方均須取得住在國長期 或者永久居留權 ,並已在住在國連續居留 2 年,兩年內累計居留不少於 18 個月,其中考生本人須在報名前 2 年內(即 2022 年 4 月 1 日—2024 年 3 月 31  日)在住在國實際累計居留不少 於 18 個月。
    若考生本人或其父母一方未取得住在國長期或永久居留  權 ,但已取得住在國連續 5 年以上(含 5 年)合法居留資格、 5 年內在住在國累計居留不少於 30 個月,且考生本人在報名  前 5 年內(即 2019 年 4 月 1  日—2024 年 3 月 31  日)在住在  國實際累計居留不少於 30 個月的,也可參加報名。
    中國公民出國留學(包括公派和自費)在外學習期間 ,或 因公務出國(包括外派勞務人員)在外工作期間 ,均不視為華 僑 。
    (二) 報名時間
    報名時間為 2024 年 3 月 1  日至 3 月 31  日,其中 3 月 1  日 至 15 日為網上報名時間 ,3 月 11 日至 31 日為報名確認時間。
    (三) 報名方式
    採用網上報名和報名確認相結合的方式,其中港澳台考生 實行網上報名確認 ,華僑考生實行現場報名確認 。
    1.網上報名(包括所有考生)
    (1)網報入口:全國聯招管理系統考生端(以下簡稱報名 系統),網址:http://www.eeagd.edu.cn/lzks/ 。
    (2)網報流程:註冊——輸入报考資訊並上傳材料——   上傳照片——繳付报考費(僅限內地考區 ,550  元人民幣/人)

    ——預約現場確認時間(僅限華僑考生)——提交報名確認 。 报考費一旦繳交,恕不退還 。
    (3)考生應上傳個人證件正反面照片,所持有證件須在 有效期內 。
    (4)考生應提供其高中畢業文化程度(須為學歷教育)的 證明材料。應屆高中畢業生須上傳畢業中學開具的畢業證明及 高一到高三上學期的成績單正本。往屆生須上傳高中畢業證書 (證明)及高中三年成績單正本。持國外學歷的考生須同時上 傳由國外就讀學校出具的學歷證明材料。
    (5)持港澳地區學歷的港澳台考生須在畢業中學所在地 报考。
    2.網上報名確認(僅限港澳台考生)
    港澳台考生實行網上報名確認,由各考區負責確認在本考 區考試的港澳台考生報名資格。考生應及時登錄報名系統查看 確認結果,確認不通過的考生需在規定時間內更正有關資訊並 再次提交,逾期不再受理。選擇在香港、澳門參加考試且報名 確認通過的考生須按報名點要求按時繳交报考費,否則不予參 加考試 。
    3.現場確認報名(僅限華僑考生)
    華僑考生實行現場確認報名,由廣州報名點(暨南大學) 負責 。考生在現場確認報名時須向報名點提交以下報名資料, 所有提交的資料需為正本,其中應屆生畢業證明、成績單 、國  外學歷及華僑居留權認證書(或附加證明書)須留下備查。① 與其具有華僑身份父母一方法律關係的證明文書(如考生父母 均已離世,需出具考生父母華僑身份證明、死亡證明等相關法 律材料) ;②由我國駐外使(領)館開具的本人及其父母一方 獲外國長期或永久居留權的認證書或由住在國出具的相關附 加證明書(中文版,須注明已在住在國連續居留時間及兩年內 實際累計居留時間) 、已取得住在國合法居留資格認證書或附 加證明書(中文版,須注明本人及其父母一方已取得住在國合 法居留資格的連續時間及 5 年以內實際累計居留時間);③考 生本人及其具有華僑身份父母一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④ 網報時提交的學歷證明材料原件。若定居在尚未與我國建交國 家,須出示同我國和其定居國均有外交關係的第三國駐該國使 (領)館辦理的居留權認證 ,和我國駐第三國的使(領)館開 具的認證書(中文版, 須注明取得居留權的時間)。
    考生因特殊情況不能到報名點現場確認報名的,須由本人 提交書面申請 ,經報名點同意後方可委託親屬代理確認 ,確認 時應出示考生身份證件、代理人身份證件、考生親筆簽署的委 託書及考生報名材料。每位代理人只能為一名考生辦理確認手 續 。
    (四)各考區報名確認負責機構及聯繫方式
    1.北京: 北京市高校招生辦公室(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志 新東路 9 號 ,郵遞區號 :100083 ,電話 010-89193989 轉 1 , 010-82837212)。
    2.上海: 上海市教育考試院(地址:上海市楊浦區民星路
    465 號 ,郵遞區號 :200433 ,電話 021-35367070)。

    3.福州:福建省教育考試院(地址:福州市北環中路 59 號, 郵遞區號 :350003 ,聯繫電話 0591-86215678)。
    4.廣州:暨南大學(石牌校區)(地址:廣州市天河區黃 埔大道西 601 號 ,郵遞區號 :510632 ,電話 020-85220130)。
    5.香港: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地址:香港九龍新蒲崗爵祿 街 17 號 ,電話 00852-36288787)。
    6.澳門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地址: 澳門約翰四世大馬路 7—9 號一樓 ,電話 00853-28555533)。
    二、報名資格審核
    (一)報名結束後,普通高校聯合招收華僑港澳台學生辦 公室(以下簡稱聯招辦)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對考生報名資格進 行審核,包括身份審核、學歷審核及華僑考生的出入境記錄審 核。持內地(祖國大陆)學歷的考生資訊 ,由考生畢業中學 所在地省級教育主管部門進行學歷查驗 。
    (二)聯招辦對考生報名資格審核後,在網站公示審核通 過的考生名单,公示資訊包括考生的姓名、性別、資格類別等。 通過報名資格審核並經公示的考生方可參加聯招考試。公示後 被舉報查實資格造假的考生不得參加考試和錄取,已參加考試 的取消考試成績 ,已錄取的取消錄取資格。
    三、考試
    (一)考試科目

    理工類考試科目為中文、數學 、英語、物理、化學 ;文史 類考試科目為中文、數學、英語、歷史、地理。每科滿分為 150 分,每個考試類別滿分為 750 分。
    考試內容和要求參見教育部考試中心制定的《中華人民共  和國普通高等學校聯合招收華僑港澳台學生入學考試(理科、 文科)考試大綱(第 3 版)》。
    (二)考試時間

    5 月 18 日 (週六)

    09:00—11:30 中文

    13:30—15:30 英語

    5 月 19 日 (周日)

    09:00—11:00 數學

    13:00—15:00 物理、歷史

    16:00—18:00 化學、地理

     

    (三)考試地點
    全國聯招分北京、上海、福州、廣州、香港和澳門六個考 區 ,考生在網上報名時選定考試地點後不得再修改。
    (四)答題方式
    全國聯招考試實行電腦網上輔助閱卷。考生在考試時必須 按規定在專用答題卡的指定區域內答題,在指定區域外答題不 予計分。
    (五)其他事項

    1.全國聯招不組織體育類 、藝術類統考。廣州大學將面向 聯考考生組織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含粵語)術科校考(另行 通知)。
    2.准考證約考前五天起可在報名系統下載列印。
    四、志願填報
    (一)6 月中旬公佈考試成績 ,6 月下旬網上填報志願 。
    (二)填報志願前,考生在報名系統首頁認真閱讀招生專 業目錄 ,瞭解高校基本情況 、招生專業 、收費標準 、身體健康 狀況要求、 錄取原則及其他注意事項 。
    (三)志願填報採取平行志願方式。考生可填報 10 所高 校本科志願,每所高校可填報 6 個專業志願和一個專業是否服 從調劑選項 ;报考預科的考生可填報 5 個高校預科志願 。
    (四)填報志願時 ,同一批次同一院校,考生可同時兼報 普通類專業和體育類 、藝術類專業 。
    (五)體育類、藝術類術科考試不合格或未參加術科考試 的考生,不得填報相應的體育類 、藝術類專業 。
    五、錄取
    (一)7 月初組織錄取工作。錄取工作實施網上錄取,分 為本科和預科兩個批次,按照“先本科、後預科” 的順序,實行 平行志願投檔錄取。
    (二)我校根據考生考試成績、志願及本校招生計畫 、錄 取要求,在聯招辦劃定的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以上擇優錄取新

    生。擬錄取考生名单報聯招辦核准後辦理錄取手續 ,向考生寄 送加蓋本校公章的新生錄取通知書 。
    (三)被錄取的應屆高中畢業生須在當年 7 月 15  日至 9 月 30  日登錄報名系統上傳高中畢業證書(證明)及高三下學 期的成績單。高中畢業證書(證明)核驗作為入學後新生複查 的內容,由我校按有關規定進行。
    六、新生報到
    考生憑錄取通知書按規定的時間及相關要求到校辦理報    到等手續 。學生入學註冊時 ,應繳納學費及其他費用,收費標    準與內地(祖國大陆)同校同專業學生相同。新生入學後,根    據高校有關規定進行身體檢查和新生入學複查,不符合要求的, 取消入學資格;僅專業受限者,可商轉其他專業 。錄取就讀預    科的學生經過一年學習後須參加錄取高校組織的考試,合格者    方可進入本科階段學習 。
    七、違規處理
    在聯招報名、考試等環節出現違規行為的,按照《國家教 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違規行為處理暫行 辦法》確定的程式和規定處理。
    八、其他
    (一)考生可在報名系統查詢考試成績和錄取情況 ,下載 電子成績證書。可在“ 內地(祖國大陆)高校面向港澳台地區招 生資訊網”(https://www.gatzs.com.cn )上查詢有關招生政策和 招生辦法及高校資訊 。

    (二)學生在校期間 ,高校按教育部等六部門發佈的《普 通高等學校招收和培養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及臺 灣地區學生的規定》進行管理。學生與內地(祖國大陆)學生 享受同等醫療保障政策,按規定參加高校所在地城鎮居民基本 醫療保險並享受同等待遇。
    (三)學生修業期滿 ,考試成績合格,由高校頒發畢業證 書 。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規定條件的,授予學士 學位。
    (四)具體報名、列印准考證、公佈成績 、填報志願時間 安排及注意事項 ,請留意聯招辦和报考點公告。聯招辦位址及 聯繫電話 :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中山大道西 69 號廣東省教育 考試院大樓 ,86-20-62833628 。
    廣州大學招生委員會辦公室 2024 年 1 月

     

    附表:廣州大學 2024 年聯合招收華僑港澳台學生專業目錄

    序号

    学院

    专业名称

    专业限制

    学位

    学制

    1

    經濟與統計學院

    經濟學

     

    經濟學

    4

    2

    經濟與統計學院

    金融學

     

    經濟學

    4

    3

    經濟與統計學院

    國際經濟與貿易

     

    經濟學

    4

    4

    經濟與統計學院

    統計學

     

    理學

    4

    5

    經濟與統計學院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理學

    4

    6

    經濟與統計學院

    數字經濟

     

    經濟學

    4

    7

    法學院(律師學院)

    法學

     

    法學

    4

    8

    馬克思主義學院

    思想政治教育(師範)

     

    法學

    4

    9

    教育學院(師範學
    院)

    教育技術學(師範)

     

    理學

    4

    10

    教育學院(師範學
    院)

    學前教育(師範)

    不招色盲色弱

    教育學

    4

    11

    教育學院(師範學
    院)

    小學教育(師範)

     

    教育學

    4

    12

    教育學院(師範學
    院)

    特殊教育(師範)

    不招色盲色弱

    教育學

    4

    13

    教育學院(師範學
    院)

    應用心理學

    不招色盲色弱

    理學

    4

    14

    教育學院(師範學
    院)

    應用心理學(師範)

    不招色盲色弱

    理學

    4

    15

    人文學院

    漢語言文學

     

    文學

    4

    16

    人文學院

    漢語言文學(師範)

     

    文學

    4

    17

    人文學院

    歷史學(師範)

     

    歷史學

    4

    18

    外國語學院

    英語

     

    文學

    4

    19

    外國語學院

    英語(師範)

     

    文學

    4

    20

    外國語學院

    法語

     

    文學

    4

    21

    外國語學院

    日語

     

    文學

    4

    22

    新聞與傳播學院

    廣播電視學

     

    文學

    4

    23

    新聞與傳播學院

    網絡與新媒體

     

    文學

    4

    24

    新聞與傳播學院

    廣播電視編導

     

    藝術學

    4

    25

    新聞與傳播學院

    播音與主持藝術(普通 話)

    需校考合格

    藝術學

    4

    26

    新聞與傳播學院

    播音與主持藝術(粵語)

    需校考合格

    藝術學

    4

    27

    管理學院(旅遊學院/
    中法旅遊學院)

    工程管理

    不招單色識 別不全者

    工學

    4

    28

    管理學院(旅遊學院/
    中法旅遊學院)

    工商管理

     

    管理學

    4

    29

    管理學院(旅遊學院/
    中法旅遊學院)

    市場營銷

     

    管理學

    4

    30

    管理學院(旅遊學院/
    中法旅遊學院)

    會計學

     

    管理學

    4

    31

    管理學院(旅遊學院/
    中法旅遊學院)

    物流管理

     

    管理學

    4

    32

    管理學院(旅遊學院/
    中法旅遊學院)

    電子商務

     

    管理學

    4

    33

    管理學院(旅遊學院/
    中法旅遊學院)

    旅遊管理

     

    管理學

    4

    34

    管理學院(旅遊學院/
    中法旅遊學院)

    旅遊管理(中外合作辦學)

     

    管理學

    4

    35

    公共管理學院

    社會學

     

    法學

    4

    36

    公共管理學院

    行政管理

     

    管理學

    4

    37

    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

    數學與應用數學

     

    理學

    4

    38

    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

    數學與應用數學(師範)

     

    理學

    4

    39

    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

    信息與計算科學

     

    理學

    4

    40

    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

    信息安全

     

    工學

    4

    41

    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

    物理學

     

    理學

    4

    42

    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

    物理學(師範)

     

    理學

    4

    43

    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

    天文學

    不招色盲

    理學

    4

    44

    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

    材料科學與工程

     

    工學

    4

    45

    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工學

    4

    46

    化學化工學院

    化學

    不招色盲色 弱

    理學

    4

    47

    化學化工學院

    化學(師範)

    不招色盲色 弱

    理學

    4

    48

    化學化工學院

    化學工程與工藝

    不招色盲色 弱

    工學

    4

    49

    地理科學與遙感學院

    地理科學

    不招色盲

    理學

    4

    50

    地理科學與遙感學院

    地理科學(師範)

    不招色盲

    理學

    4

    序号

    学院

    专业名称

    专业限制

    学位

    学制

    51

    地理科學與遙感學院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

    不招色盲

    理學

    4

    52

    地理科學與遙感學院

    地理信息科學

    不招色盲

    理學

    4

    53

    地理科學與遙感學院

    遙感科學與技術

    不招色盲

    工學

    4

    54

    生命科學學院

    生物科學

    不招色盲色 弱

    理學

    4

    55

    生命科學學院

    生物科學(師範)

    不招色盲色 弱

    理學

    4

    56

    生命科學學院

    生物製藥

    不招色盲色 弱

    工學

    4

    57

    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工學

    4

    58

    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

    智能製造工程

     

    工學

    4

    59

    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工學

    4

    60

    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

    機器人工程

     

    工學

    4

    61

    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

    電子信息工程

     

    工學

    4

    62

    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

    通信工程

     

    工學

    4

    63

    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

    物聯網工程

     

    工學

    4

    64

    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

    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工學

    4

    65

    計算機科學與網絡工 程學院

    人工智能

    不招單色識 別不全者

    工學

    4

    66

    計算機科學與網絡工 程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不招單色識 別不全者

    工學

    4

    67

    計算機科學與網絡工 程學院

    軟件工程

     

    工學

    4

    68

    計算機科學與網絡工 程學院

    網絡工程

    不招單色識 別不全者

    工學

    4

    69

    網絡空間安全學院

    網絡空間安全

     

    工學

    4

    70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建築學

    不招色盲

    工學

    5

    71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城鄉規劃

    不招色盲

    工學

    5

    72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風景園林

    不招色盲

    工學

    5

    73

    土木工程學院

    土木工程

     

    工學

    4

    74

    土木工程學院

    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工學

    4

    75

    土木工程學院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工學

    4

    76

    土木工程學院

    交通工程

     

    工學

    4

    77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環境工程

    不招色盲色 弱

    工學

    4

    78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環境科學

     

    理學

    4

    備註:以上專業若有調整,已實際發出錄取通知書為准

    返回頂部

    廣州大學2024年依據臺灣地區大學入學考試學科能力測試成績招收臺灣高中畢業生简章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4年2月1日


    廣州大學 2024 年依據臺灣地區大學入學考試學科 能力測試成績招收臺灣高中畢業生简章

     

    廣州大學是以國家重要中心城市“廣州”命名的綜合性大學,於 2000 年合併組建,有著 90 多年的辦學傳統 ,是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建 設計畫重點建設高校、廣州市高水準大學建設高校。學校堅持立德樹 人根本任務,堅持本科人才培養中心地位,以“德才兼備、家國情懷、 視野開闊 ,愛體育、懂藝術 ,能力發展性強”為人才培養目標 ,設立 “文體藝語勞” 5 個公共素質教育中心,致力於培養具有廣大底色的 創新型人才。


    學校招生專業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 理學 、工學、管理學 、藝術學、交叉學科等十一大學科門類 ,綜合性 大學優勢盡顯 。工程學 、計算機科學 、化學 、材料科學 、環境/生態 學、社會科學總論、數學、植物學與動物學等 8 個學科進入 ESI 全球 前 1% ;20 個學科上榜 2023 軟科世界一流學科;27 個學科上榜軟科 2023“ 中國最好學科 ” 。學校在 2023 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中位列主榜 第 97 位,自 2020 年以來一直穩居國內百強 ;在 2023 軟科世界大學 學術排名中位列世界大學第  463 位、中國內地高校第  78 位;在 US.News2023 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世界大學第 551 位;在 2024 泰晤 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世界大學第 801-1000 位。學校現有 40 個國家級 、52 個廣東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含國家級)。


    學校擁有雄厚的師資隊伍、優質的教學資源,採取拔尖創新人才 和卓越應用人才兩類培養模式以及漢語教學,設有完善的獎助政策,  學生可參評教育部港澳台侨學生獎學金、學校獎學金。畢業生具有較  強的就業競爭力與職業發展後勁 ,就業品質穩步提升,近 3 年,本科  生總體去向落實率均在 94%以上。畢業生主要在粵港澳大灣區就業 。


    學校依託廣州國家重要中心城市、綜合性門戶城市和粵港澳大灣 區核心引擎的國際影響力,聚焦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一帶一路”倡 議 ,不斷拓展國際/港澳台交流與合作。學校與香港科技大學合作建 設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發起成立廣州國際友城大學聯盟;聯盟成 員大學 19 所,分佈於五大洲 16 個國家;與近 30 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 200所大學、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關係,與世界知名大學合作開展“拔 尖創新人才境外學習計畫”和聯合培養等項目近 60 個 。
    根據教育部有關精神,我校 2024 年依據臺灣地區大學入學考試 學科能力測試成績免試招收臺灣高中畢業生。


    一、 招生專業及計畫
    2024 年我校計畫招收依據臺灣地區“大學入學考試學科能力測 試成績”的高中畢業生 10 名,招生專業見下表。我校根據生源情況, 可對招生總計畫進行適當調整。

    序號

    學院

    專業名稱

    數學限制

    色覺限制

    學位

    學制

    1

    經濟與統計學院

    經濟學

    數學 A/B

     

    經濟學

    4

    2

    經濟與統計學院

    金融學

    數學 A/B

     

    經濟學

    4

    3

    經濟與統計學院

    國際經濟與貿易

    數學 A/B

     

    經濟學

    4

    4

    經濟與統計學院

    統計學

    數學 A

     

    理學

    4

    5

    經濟與統計學院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數學 A

     

    理學

    4

    6

    經濟與統計學院

    數字經濟

    數學 A

     

    經濟學

    4

    7

    法學院(律師學院)

    法學

    數學 A/B

     

    法學

    4

    8

    馬克思主義學院

    思想政治教育(師範)

    數學 A/B

     

    法學

    4

    9

    教育學院(師範學
    院)

    教育技術學(師範)

    數學 A

     

    理學

    4

    10

    教育學院(師範學
    院)

    學前教育(師範)

    數學 A/B

    不招色盲色弱

    教育學

    4

    11

    教育學院(師範學
    院)

    小學教育(師範)

    數學 A/B

     

    教育學

    4

    12

    教育學院(師範學
    院)

    特殊教育(師範)

    數學 A/B

    不招色盲色弱

    教育學

    4

    13

    教育學院(師範學
    院)

    應用心理學

    數學 A/B

    不招色盲色弱

    理學

    4

    14

    教育學院(師範學
    院)

    應用心理學(師範)

    數學 A/B

    不招色盲色弱

    理學

    4

    15

    人文學院

    漢語言文學

    數學 A/B

     

    文學

    4

    16

    人文學院

    漢語言文學(師範)

    數學 A/B

     

    文學

    4

    17

    人文學院

    歷史學(師範)

    數學 A/B

     

    歷史學

    4

    18

    外國語學院

    英語

    數學 A/B

     

    文學

    4

    19

    外國語學院

    英語(師範)

    數學 A/B

     

    文學

    4

    20

    外國語學院

    法語

    數學 A/B

     

    文學

    4

    21

    外國語學院

    日語

    數學 A/B

     

    文學

    4

    22

    新聞與傳播學院

    廣播電視學

    數學 A/B

     

    文學

    4

    23

    新聞與傳播學院

    網絡與新媒體

    數學 A/B

     

    文學

    4

    24

    新聞與傳播學院

    廣播電視編導

    數學 A/B

     

    藝術學

    4

    25

    管理學院(旅遊學院/
    中法旅遊學院)

    工程管理

    數學 A

    不招單色識別 不全者

    工學

    4

    26

    管理學院(旅遊學院/
    中法旅遊學院)

    工商管理

    數學 A/B

     

    管理學

    4

    27

    管理學院(旅遊學院/
    中法旅遊學院)

    市場營銷

    數學 A/B

     

    管理學

    4

    28

    管理學院(旅遊學院/
    中法旅遊學院)

    會計學

    數學 A/B

     

    管理學

    4

    29

    管理學院(旅遊學院/
    中法旅遊學院)

    物流管理

    數學 A/B

     

    管理學

    4

    30

    管理學院(旅遊學院/
    中法旅遊學院)

    電子商務

    數學 A/B

     

    管理學

    4

    31

    管理學院(旅遊學院/
    中法旅遊學院)

    旅遊管理

    數學 A/B

     

    管理學

    4

    32

    管理學院(旅遊學院/
    中法旅遊學院)

    旅遊管理(中外合作辦
    學)

    數學 A/B

     

    管理學

    4

    33

    公共管理學院

    社會學

    數學 A/B

     

    法學

    4

    34

    公共管理學院

    行政管理

    數學 A/B

     

    管理學

    4

    35

    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

    數學與應用數學

    數學 A

     

    理學

    4

    36

    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

    數學與應用數學(師
    範)

    數學 A

     

    理學

    4

    37

    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

    信息與計算科學

    數學 A

     

    理學

    4

    38

    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

    信息安全

    數學 A

     

    工學

    4

    39

    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

    物理學

    數學 A

     

    理學

    4

    40

    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

    物理學(師範)

    數學 A

     

    理學

    4

    41

    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

    天文學

    數學 A

    不招色盲

    理學

    4

    42

    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

    材料科學與工程

    數學 A

     

    工學

    4

    43

    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數學 A

     

    工學

    4

    44

    化學化工學院

    化學

    數學 A

    不招色盲色弱

    理學

    4

    45

    化學化工學院

    化學(師範)

    數學 A

    不招色盲色弱

    理學

    4

    46

    化學化工學院

    化學工程與工藝

    數學 A

    不招色盲色弱

    工學

    4

    47

    地理科學與遙感學院

    地理科學

    數學 A/B

    不招色盲

    理學

    4

    48

    地理科學與遙感學院

    地理科學(師範)

    數學 A/B

    不招色盲

    理學

    4

    49

    地理科學與遙感學院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

    數學 A/B

    不招色盲

    理學

    4

    50

    地理科學與遙感學院

    地理信息科學

    數學 A/B

    不招色盲

    理學

    4

    51

    地理科學與遙感學院

    遙感科學與技術

    數學 A

    不招色盲

    工學

    4

    52

    生命科學學院

    生物科學

    數學 A

    不招色盲色弱

    理學

    4

    53

    生命科學學院

    生物科學(師範)

    數學 A

    不招色盲色弱

    理學

    4

    54

    生命科學學院

    生物製藥

    數學 A

    不招色盲色弱

    工學

    4

    55

    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 化

    數學 A

     

    工學

    4

    56

    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

    智能製造工程

    數學 A

     

    工學

    4

    57

    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數學 A

     

    工學

    4

    58

    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

    機器人工程

    數學 A

     

    工學

    4

    59

    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

    電子信息工程

    數學 A

     

    工學

    4

    60

    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

    通信工程

    數學 A

     

    工學

    4

    61

    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

    物聯網工程

    數學 A

     

    工學

    4

    62

    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

    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 統

    數學 A

     

    工學

    4

    63

    計算機科學與網絡工 程學院

    人工智能

    數學 A

    不招單色識別 不全者

    工學

    4

    64

    計算機科學與網絡工 程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數學 A

    不招單色識別 不全者

    工學

    4

    65

    計算機科學與網絡工 程學院

    軟件工程

    數學 A

     

    工學

    4

    66

    計算機科學與網絡工 程學院

    網絡工程

    數學 A

    不招單色識別 不全者

    工學

    4

    67

    網絡空間安全學院

    網絡空間安全

    數學 A

     

    工學

    4

    68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建築學

    數學 A/B

    不招色盲

    工學

    5

    69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城鄉規劃

    數學 A/B

    不招色盲

    工學

    5

    70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風景園林

    數學 A/B

    不招色盲

    工學

    5

    71

    土木工程學院

    土木工程

    數學 A

     

    工學

    4

    72

    土木工程學院

    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 程

    數學 A

     

    工學

    4

    73

    土木工程學院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數學 A

     

    工學

    4

    74

    土木工程學院

    交通工程

    數學 A

     

    工學

    4

    75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環境工程

    數學 A

    不招色盲色弱

    工學

    4

    76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環境科學

    數學 A

     

    理學

    4

    二、 報名條件及辦法
    1.報名條件
    持有《臺灣居民居住證》或《臺灣居民來往大陆通行證》、 以及 在臺灣居住的有效身份證明,且當年學測成績在語文、數學、英文考 試科目中均達到均標級(含)以上的臺灣高中畢業生均可報名。考生 所持證件須與考生本人資訊一致,且在有效期之內 。《臺灣居民來往 大陆通行證》正在辦理中的,考生應在 5 月 1 日前上傳至系統 ,逾期 不再受理。
    2.報名辦法

    報名時間 :2024 年 3 月 1 日至 31 日
    報名方式:考生登錄祖國大陆普通高校依據臺灣地區學測成績招 收  臺  灣  高  中  畢  業  生  系  統  進  行  報  名  (   網  址   :
    https://www.gatzs.com.cn/z/tw/ )。考生須按照要求輸入個人信息 ,
    上傳個人證件、電子照片、學測成績、考生誠信承諾書等基本材料, 提交成績查驗授權書及报考高校要求的其他材料。報名截止前 ,考生 可修改基本材料和其他材料。報名截止後,考生原則上不可修改基本 材料。考生應準確填寫個人網上報名信息並提供真實材料。
    系統報名不收取考生报考費 。
    三、 審核
    審核時間 :2024 年 4 月 1 日至 5 月 14 日
    考生應及時登錄系統查看審核結果。初審通過的考生應關注我校 本科招生網(http://zsjy.gzhu.edu.cn )及微信公眾號“廣大招生”
    相關通知。系統顯示需要更正或補充材料的,請在規定時間內更正或 補充有關材料,提交後及時查看審核結果,逾期提交不再受理。系統 顯示審核不通過的考生不得參加錄取。資格造假的考生按有關規定取 消报考資格,已錄取的取消錄取資格。
    四、 錄取
    1.我校將對申請材料進行審核,依據臺灣地區大學入學考試學科  能力測試考試科目的分科成績及相應標級並結合申請材料擇優錄取;
    2.考生參加 2024 年臺灣地區大學入學考試學科能力測試,語文、 數學 A/B(專業對數學成績的限制要求請參考招生專業目錄)、英文考 試均達到均標級(含)以上;
    3.系統將於 5 月 15 日統一公佈擬錄取名单。考生須于 5 月 15 日 至 19 日期間登錄系統查詢本人錄取情況 ,進行錄取確認 。逾期未確 認的考生視為放棄錄取資格,且不得參加徵集志願報名;
    4.學校在考生確認後,學校將在本科招生網上公示錄取名单 ;
    5.學校將在 7 月底至 8 月初寄發錄取通知書(在系統填報的收件 位址與電話須準確有效,確保能收到通知書);
    6.若出現新增招生計畫或未完成招生計畫的情況,學校將通過徵 集志願進行補錄。若已完成招生計畫並且不增加招生計畫則不再參與 徵集志願。系統徵集志願報名時間為 5 月 21 日至 31 日,首輪已報名 的考生無需重新註冊 ,填報志願 、提交我校要求的其他材料即可。

    五、 報到與體檢
    1.新生入學報到時 ,須持有效的《臺灣居民來往大陆通行證》, 所持出入境證件的有效期應與學習期限相適應。報到時間以《錄取通 知書》上規定的時間為准;
    2.因故不能按時報到者,應提前向所在學院請假,並獲得批准。 在規定時間內未報到又未請假者取消其入學資格;
    3.新生入學報到時需攜帶附件中掃描件的原件供查驗。新生入校 後,我校將核查其入學資格。凡不符合“廣州大學依據臺灣地區大學 入學考試學科能力測試成績招收免試生”錄取條件或弄虛作假者,我 校將取消其入學資格;
    4.新生入校後,由學校進行身體檢查,對不符合入學體檢要求者, 取消入學資格;僅專業受限者,可以商轉其它專業 。
    六、 收費
    各普通類專業學費標準為人民幣 6060-6850 元不等,住宿費約為 人民幣 1000 元,需繳納的其他學雜費標準與祖國大陆同專業學生標 準一致。
    七、 管理
    廣州大學依據臺灣地區大學入學考試學科能力測試成績招收免 試生的管理與祖國大陆學生基本相同,按教育部發佈的《普通高等學 校招收和培養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及臺灣地區學生的規 定》(教港澳台〔2016〕96 號)進行管理,可參評學校獎學金和教育 部設立的港澳台學生獎學金。

    若教育部及聯招辦的相關規定有變化,以新規定為准。
    八、 聯繫方式
    廣州大學招生辦公室

    辦公地點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廣州大學城外環西路 230 號 行政東樓後座 224
    聯繫電話 :(+86)20-39366232
    電子郵箱:zhaosb@gzhu.edu.cn
    網 址:http://zsjy.gzhu.edu.cn
    微信公眾號 :廣大招生
    九、 其他
    若報名、錄取及徵集志願等時間節點有變動,以聯招辦最終公佈 的時間為准。請關注我校相關消息推送。

     

    廣州大學招生委員會辦公室 2024 年 2 月 1 日



25 19/A
院校简介

资料来源: 广州大学_院校官网 | 资料整理:大学志 · 华侨港澳台招生组


  大学与城市共生共荣共成长。广州大学是以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广州”命名的综合性大学,于2000年合并组建,有着90多年的办学传统。学校紧紧抓住国家推进“双一流”建设、广东省和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机遇,坚持“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化与广州和粤港澳大湾区“三个对接”(对接高质量发展、对接创新驱动、对接扩大开放),聚焦新工科、新师范、新文科建设,积极探索新医科发展,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通过培育与引进并举,基本形成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学术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学校现有在岗教职工3217人,其中专职教学科研人员2001人,专职教学科研人员中被聘为副高以上专业职务者1364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414人。现有全职两院院士4人、全职外国院士1人、特聘院士5人、双聘院士4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人、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国家重大人才项目特聘教授5人、青年学者2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1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3人;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2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10人、教学名师1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6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3人;“珠江人才计划”创新团队1个,“珠江人才计划”领军人才1人、青年拔尖人才5人;“广东特支计划”领军人才6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教学名师4人;珠江学者特聘教授7人、讲座教授2人、青年珠江学者10人;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11人;广州市高层次人才(含广州市杰出专家、优秀专家、青年后备人才)190人。


  学校坚持重大需求导向、一流建设、创新引领、特色发展、精准聚焦,按照“理厚工精、文优教特、交叉融合、创新发展”的学科建设思路,不断调整和优化学科和专业结构,深化人文、社会科学、理科类优势学科内涵建设,强化师范教育、艺术类学科特色建设,面向新科技领域和高新技术产业需求的新工科建设,探索拓展以生物医药、基因编辑、生物信息、脑科学等为重点主攻方向的新医科。现已形成由大土木学科群、信息学科群、数字经济与管理学科群、物质科学与装备制造学科群等4个优势学科群辐射带动,6个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冲一流”重点建设学科、14个省级重点学科、16个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扶持学科构成的重点建设学科体系。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化学、材料科学、环境/生态学、社会科学总论等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已进入前5‰。学校位列2021年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第99位;US.News2021世界大学排名位列世界大学第706位、中国内地高校第60位;在2022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全球高校第601-800位。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本科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以“德才兼备、家国情怀、视野开阔,爱体育、懂艺术,能力发展性强”为人才培养目标,设立“文体艺语劳”五个公共素质教育中心,致力于培养具有广大底色的创新型人才。学校现有3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3个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10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5个省级教学团队;获5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广大“金课”体系建设成效显著,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0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4门、省级系列精品课程73门,与世界高水平大学课程互联和学分互认的课程200门。实施拔尖人才培养新模式,组建33个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三创营”众创空间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国家创新创业竞赛成绩位居广东高校乃至全国同类高校前列。毕业生就业质量稳步提升,近3年,本科生平均初次就业率为90.9%,用人单位总体满意度98.7%,95%以上扎根粤港澳大湾区。


  学校坚持科技创新战略,面向产业和经济社会主战场,强化科研创新能力建设,重点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安全+智慧运维创新枢纽”“网络空间信息+智能应用技术创新枢纽”等2个创新枢纽,新材料新装备新制造交叉创新等6个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在穗深港澳创新走廊上形成“一体两翼”发展格局,设立黄埔研究院/研究生院,积极谋划在南沙的新发展。现拥有国家级科研平台(含培育基地)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51个。在城市基础设施减震防灾与安全、网络空间先进技术、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智能制造、智能装备、智慧交通、天体物理、分析科学技术、环境工程、清洁能源材料、应用数学、生物计算、分子遗传与进化、基因编辑、地理科学、岭南文化艺术、区域发展等领域组建了一批科研团队。2020年全校科研经费投入10.92亿元。近3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分别位列全国高校30位和80位左右;连续获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与课题共12项。2016年以来,共申请国际、国内专利2297项,授权专利1134项,连续荣获广州市专利大户荣誉称号。论文质量稳步提升,发表在《Science》《Nature》等期刊上的论文数不断增加,学校2020年SCIE/SSCI、CSSCI发文量2505篇。近5年,学校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和社科奖励101项。不断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内的高校、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及与风投资本对接,促进“双创”科技成果在大湾区转化。2016年以来,学校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151项,新增产学研合作平台46个,加入产学研协同合作联盟22个,共建研发中心50多个、实习基地300多个。与广州无线电集团、广州越秀集团、广东丝绸纺织集团、广州智能装备集团、中国机械工业集团、腾讯科技、华为、360集团、阿里云计算等近百家大型企业新建合作关系。减振抗震、声像灯光、网络安全和水环境技术等一批创新成果在广州塔、港珠澳大桥等国内重大工程或企业中得到充分应用。咨政建言作用日益凸显,一批研究报告得到采纳应用。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依托广州国家重要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的国际影响力,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拓展国际化办学格局。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筹建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发起成立广州国际友城大学联盟,联盟成员大学13所;与3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所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成立了中意历史建筑与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广州大学--林雪平大学城市可持续发展联合研究中心、广州大学--基尔大学基因干扰与应用联合研究中心等15个国际科研合作平台;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华盛顿大学、海德堡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昆士兰大学、西澳大学、帕多瓦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合作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境外学习”计划和博士生联合培养等项目。近3年,共选派资助3500余名学生出国交流学习。分别与美国卫斯理安学院、意大利帕多瓦大学、伊朗马赞德兰大学联合举办孔子学院。


  博学笃行、与时俱进。广州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强化服务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服务广州建设引领型全球城市的使命担当,不断追求学术卓越,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与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深度融合、广州城市地位相得益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创新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资料来源:广州大学
统计数据截止到:2022年2月






center

center

center

center





面向港澳台招生院校鏈接





   本頁引用教育相關官網及大學官網一些資源,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具體信息請以官網公布為準。



大学 - 校徽


image

面向 香港、澳門、台灣、華僑 招生简章、公告汇总

官網鏈接


center

大學概況


中文名
广州大学
外文名
Guangzhou University
简    称
广大(GU)
创办时间
1927年
办学性质
公办大学
学校类别
综合
学校特色
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2015)
广东省“冲一流”重点学科建设高校(2018)
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2017)
主管部门
广东省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屈哨兵、校长:魏明海
专职院士数
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
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名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名
本科专业
69个
硕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2个
专业硕士学位类别19个
博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
博士后
科研流动站4个
院系设置
经济与统计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学院、体育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等26个学院
校    训
博学笃行,与时俱进
校    歌
《广州大学校歌》
校庆日
每年7月11日
地    址
大学城校区:
广东省广州市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桂花岗校区: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桂花岗东1号
院校代码
11078
主要奖项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
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
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
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1项

广州大学

广州大学-流金岁月

「 博学笃行,与时俱进 」

版權聲明
 
註:點擊學校名稱進入院校本站主頁,查看院校詳情、报考公告、简章目錄等。(共計:428所,更新:2025年7月26日)

 

最新高考汇总

2025年
招生院校

2025年7月26日

2025年
本科生招生

2025年1月15日

2025年
研究生招生

2025年1月10日

2025年
报考指南

2025年1月10日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