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主頁
属性 公办 本科 所在地 广东省广州市
广州医科大学(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一所以医学为优势和特色的广州市属重点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为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广东省本科教育国际化办学改革试点单位、承担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任务院校、中俄医科大学联盟成员高校,是具有研究生推免资格的学校。。
广州医科大学2025年 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招生简章
广州医科大学2025年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招生章程
广州医科大学2025年澳门保送生招生简章
广州医科大学2024年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简章
广州医科大学2024年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招生简章
广州医科大学2024年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招生章程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10日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的通知》(教港澳台厅函[2024]23号)的精神,为做好我校2025年依据学测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的招生工作,特制定本招生简章。
一、 学校简介
广州医科大学创办于1958年,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和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现有番禺、越秀两个校区,占地面积59.7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5.50万平方米。
学校深入实施“人才兴校”发展战略,持续强化学科内涵建设。现有在编教职员工8823人(其中校本部1005人);博士研究生导师629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692人;诺贝尔奖获得者(特聘)1人、共和国勋章获得者1人、中国两院院士(含特聘)4人、海外院士(含特聘)6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现拥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0个;ESI综合排名位居全国高校第69位,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免疫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微生物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材料科学、化学、社会科学总论11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其中临床医学进入全球前1‰。
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凸显责任担当和业务精湛、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5万余人,其中研究生5千余人、本科生约1万人。拥有临床医学和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含1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9个。设有25个学院(教学单位),开设本科招生专业21个,覆盖医学、理学、管理学、工学、法学5个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占比(80.95%)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建有包括国家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在内的国家级教育教学平台4个,省级教育教学平台46个;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7个;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7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90门。学校招生、培养和就业工作广受社会各界好评,毕业生医学类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其中2023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通过率位居全国第一,公共卫生执业医师通过率跻身全国前五。
学校持续强化有组织科研,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现设有27个研究机构,拥有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平台32个。自2015年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启动以来,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各级纵向科研课题510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稳居全国独立建制医科院校前四强;发表SCI论文2.2万余篇,其中在Nature、Science、Cell主刊发表论文30篇;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在内的国家级科技奖励5项、省部级科技奖励50余项;2项科技成果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1项科技成果入选国内十大科技新闻。
学校深化医教研协同创新发展,聚力打造高水平附属医院。现有15所附属医院(11所综合性医院、4所专科医院),其中全国百强医院2所、广东省高水平医院4所,床位数约2.1万张,年诊疗服务量约2100万人次。拥有国家临床(中医)重点专科31个,省部级临床(中医)重点专科114个,其中呼吸科连续十五年排名全国第一,变态反应、胸外科、小儿外科排名全国第五,精神医学、小儿内科排名全国第七,罕见病排名全国第八。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主动融入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改革发展大局。与广州国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广东省科学院等单位建立了深度的战略合作关系,建有粤港澳联合实验室3个。作为广东省本科教育国际化办学改革试点单位,与14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余所国际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联合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和斯特拉斯堡大学共建中法霍夫曼免疫研究所。自2010年起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目前在校留学生200余人,来自亚洲、欧洲、北美洲、非洲、大洋洲的23个国家。
学校活动精彩,提倡开放、多元的校园生活,开展创新创业、文艺体育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施展个人才华和提升综合素质的舞台。校园环境优雅,是读书治学的理想之地,宿舍设施齐全,4人间,有空调、有网络、有热水。
二、招生计划和专业
(一) 招生计划
15人,我校将结合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专业培养需求和生源情况等对招生计划做相应调整,择优录取。
(二) 招生专业
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精神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医学技术类(含康复治疗学、康复作业治疗)、应用心理学、公共事业管理等八个本科专业和一个大类。
三、报名资格
(一)持有《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以及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考生所持证件须与考生本人信息一致,且在有效期之内。《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正在办理中的,各校应通知考生在5月1日前上传至系统,逾期不再受理。
(二)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要求考生2025年学测成绩在语文、数学、英文、自然四科均达到前标级(含)以上;其他专业要求考生2025年学测成绩在语文、数学、英文、自然(或社会)四科均达到均标级(含)以上。
(三)根据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文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医学类各专业、应用心理学等专业色盲、色弱考生不予录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单色识别不全考生不予录取。
四、报名时间及方式
报名时间为2025年3月1日至31日。
报名方式:考生登录祖国大陆普通高校依据台湾地区学测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系统(网址:https://www.gatzs.com.cn/z/tw/)进行报名。考生须按照要求输入个人信息,上传个人证件、电子照片、学测成绩、考生诚信承诺书等基本材料,提交成绩查验授权书及报考我校要求的其他材料。报名截止前,考生可修改基本材料和其他材料。报名截止后,考生原则上不可修改基本材料。考生应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
系统报名不收取考生报考费。
五、注意事项
考生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要求、填报信息错误或填报虚假信息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六、审核及考核
审核及考核时间为2025年4月1日至5月14日。
(一)审核
我校负责审核考生报名资格。下载考生信息及材料,对考生报名资格进行初审,包括身份审核、学历审核及学测成绩审核等。我校可要求考生更正或补充材料(基本材料不可修改), 并再次审核。
(二)考核
审核完成后,我校通知考生参加面试考核。
面试时间:初定为2025年4月下旬
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七、录取
我校依据考生的学测成绩、面试成绩和综合素质择优录取。我校于2025年5月15日前将拟录取名单上传至系统,系统将于5月15日统一公布各校拟录取名单。考生须于5月15日至19日期间登录系统查询本人录取情况,进行录取确认。逾期未确认的考生视为放弃录取资格,且不得参加征集志愿报名。考生确认后,我校可发放录取通知书。
八、新生报到
考生持录取通知书按高校规定的时间及相关要求办理报到等手续。学生入学注册时,应缴纳学费及其他费用,收费标准与祖国大陆同校同专业学生相同。新生入学后,根据高校安排进行身体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取消其入学资格;仅专业受限者,可以商转其他不受限专业。
九、联系方式
招生咨询电话:020-37103483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新造路1号广州医科大学
邮政编码:511436
本科招生公众号:gzhmubkzs
本科招生小程序:广州医科大学本科招生
本科招生网:https://zs.gzhmu.edu.cn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4日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5年内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工作的通知》(教港澳台厅函〔2024〕21号)文件精神,为做好我校2025年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的招生工作,特制定本招生章程。
一、学校简介
广州医科大学创办于1958年,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和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现有番禺、越秀两个校区,占地面积59.7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5.50万平方米。
学校深入实施“人才兴校”发展战略,持续强化学科内涵建设。现有在编教职员工8823人(其中校本部1005人);博士研究生导师629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692人;诺贝尔奖获得者(特聘)1人、共和国勋章获得者1人、中国两院院士(含特聘)4人、海外院士(含特聘)6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现拥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0个;ESI综合排名位居全国高校第69位,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免疫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微生物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材料科学、化学、社会科学总论11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其中临床医学进入全球前1‰。
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凸显责任担当和业务精湛、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5万余人,其中研究生5千余人、本科生约1万人。拥有临床医学和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含1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9个。设有25个学院(教学单位),开设本科招生专业21个,覆盖医学、理学、管理学、工学、法学5个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占比(80.95%)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建有包括国家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在内的国家级教育教学平台4个,省级教育教学平台46个;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7个;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7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90门。学校招生、培养和就业工作广受社会各界好评,毕业生医学类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其中2023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通过率位居全国第一,公共卫生执业医师通过率跻身全国前五。
学校持续强化有组织科研,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现设有26个研究机构,拥有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平台32个。自2015年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启动以来,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各级纵向科研课题510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稳居全国独立建制医科院校前四强;发表SCI论文2.2万余篇,其中在Nature、Science、Cell主刊发表论文30篇;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在内的国家级科技奖励5项、省部级科技奖励50余项;2项科技成果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1项科技成果入选国内十大科技新闻。
学校深化医教研协同创新发展,聚力打造高水平附属医院。现有15所附属医院(11所综合性医院、4所专科医院),其中全国百强医院2所、广东省高水平医院4所,床位数约2.1万张,年诊疗服务量约2100万人次。拥有国家临床(中医)重点专科31个,省部级临床(中医)重点专科114个,其中呼吸科连续十五年排名全国第一,变态反应、胸外科、小儿外科排名全国第五,精神医学、小儿内科排名全国第七,罕见病排名全国第八。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主动融入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改革发展大局。与广州国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广东省科学院等单位建立了深度的战略合作关系,建有粤港澳联合实验室3个。作为广东省本科教育国际化办学改革试点单位,与14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余所国际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联合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和斯特拉斯堡大学共建中法霍夫曼免疫研究所。自2010年起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目前在校留学生200余人,来自亚洲、欧洲、北美洲、非洲、大洋洲的23个国家。
学校活动精彩,提倡开放、多元的校园生活,开展创新创业、文艺体育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施展个人才华和提升综合素质的舞台。校园环境优雅,是读书治学的理想之地,宿舍设施齐全,4人间,有空调、有网络、有热水。
二、报名
(一)报名资格
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或非永久性身份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港澳居民居住证,并参加2025年香港中学文凭考试(HKDSE)的考生均可报名。考生所持证件须在有效期之内。
考生必须认真阅读所报内地招生高校的招生章程,了解所报高校专业对考生身体健康情况的要求。
(二)报名方式及时间
报名分为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详情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5年内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工作的通知》(教港澳台厅函〔2024〕21号)。
(三)填报志愿
考生在网上预报名时须填报志愿。每位考生按自己的报读意愿顺序可填报4所高校,每所高校可填报4个专业志愿。
(四)注意事项
考生应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要求、网报信息填写错误或填报虚假信息造成后续不能考试或录取等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三、录取
学校根据考生的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成绩、参考考生中学期间学习经历、社会实践等情况进行择优录取。
(一)最低录取标准
1.除校长推荐计划的考生外,最低录取标准为“3、3、3、A”,即参加香港中学文凭考试的中国语文科、英国语文科、数学科达到第3级及以上,公民科达标。
2.校长推荐计划的考生最低录取标准为公民科达标,其余三门核心科目的分数之和须为8分(含)以上,且任何一门科目的分数不得低于2分(含)。
(二)体检标准
新生入学后,学校以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为依据,对新生进行身体健康状况复查,按相关学籍管理规定,不符合要求的,取消其入学资格;仅专业受限者,可以商转其他不受限专业。
四、招生专业和学费标准
注:医学技术类包含康复治疗学、康复作业治疗2个专业,在第一学年后进行专业分流。
学费标准如有调整,按照广东省、广州市最新核定执行。
五、招生计划
10个。
六、颁发证书
凡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办公室批准,为我校录取的香港学生,在允许的修业期限内修满规定的学分,并达到毕业基本要求,准予毕业并颁发广州医科大学毕业证书。对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授予广州医科大学学士学位并颁发学位证书。
七、联系方式
招生咨询电话:020-37103483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新造路1号广州医科大学
邮政编码:511436
联系人:段老师
邮箱:zs8134@126.com
本科招生公众号:gzhmubkzs
本科招生网:https://zs.gzhmu.edu.cn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4年10月29日
根据教育部《关于组织部分高校开展2025年招收澳门保送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司函(2024)40号】文件精神,为做好我校2025年澳门保送生的招生工作,特制定本招生简章。
一、学校简介
广州医科大学创办于1958年,是一所以医学为优势和特色,开展博士、硕士、本科多层次人才培养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番禺、越秀两个校区,占地面积59.7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5.50万平方米。下设25个学院(教学单位)、26个研究机构、15所附属医院。拥有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培育基地、32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平台。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0个省部级重点学科;临床医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0个学科(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免疫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微生物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材料科学、化学)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前1‰,ESI综合排名位居全国高校第72位。学校拥有24个国家级临床(中医)重点专科,94个省级临床(中医)重点专科,其中呼吸科排名全国第一,变态反应排名全国第三,胸外科、小儿外科排名全国第五,精神医学排名全国第六,小儿内科、罕见病排名全国第八。
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员工8823人(其中校本部1005人),包括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一批优秀教师;博士研究生导师629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692人。
学校是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一直以来坚持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凸显责任担当和业务精湛、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开设本科招生专业21个,覆盖医学、理学、管理学、工学、法学5个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7个。建有国家级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首批现代产业学院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7个;建有国家级、省级精品类课程107门,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7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90门。拥有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含1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6个。现有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1.5万余人。学校招生、培养和就业工作广受社会各界好评,毕业生医学类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其中2023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通过率位居全国第一,公共卫生执业医师通过率跻身全国前五。
自2015年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启动以来,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各级纵向科研课题510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稳居全国独立建制医科院校前四强;发表SCI论文2.2万余篇,其中在Nature、Science、Cell主刊发表论文30篇;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在内的国家级科技奖励5项、省部级科技奖励50余项;2项科技成果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1项科技成果入选国内十大科技新闻。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主动融入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改革发展大局。与广州国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广东省科学院等单位建立了深度的战略合作关系,建有3个粤港澳联合实验室。作为广东省本科教育国际化办学改革试点单位,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荷兰、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以及中国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交流关系,联合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和斯特拉斯堡大学共建中法霍夫曼免疫研究所。学校自2010年起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目前在校留学生约200人,来自亚洲、欧洲、北美洲、非洲、大洋洲的23个国家。
学校活动精彩,提倡开放、多元的校园生活,开展创新创业、文艺体育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施展个人才华和提升综合素质的舞台。校园环境优雅,是读书治学的理想之地,宿舍设施齐全,4人间,有空调、有网络、有热水。
二、保送条件
热爱祖国、品行端正、身体健康、高中阶段各学年成绩优良的澳门应届高中毕业生,在文、理科排名前列;或在科技、体育、文艺、社会服务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由该中学校长推荐。
三、录取原则/考核方式
凡符合保送条件的学生,可由所在中学校长推荐,提供本人高中学习成绩证明,获奖证书及其它证明自己特长和优势的相关材料。我校将在规定时间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考查和面试,择优录取。
四、招生计划
10个。
五、招生专业
体检要求: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技术类(康复治疗学和康复作业治疗)、应用心理学不招色盲色弱。
六、相关要求
新生入学后,学校以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为依据,对新生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复查,对经复查不符合体检要求或不宜就读已录取专业者,按有关学籍管理规定办理,予以转专业或取消学籍。
七、联系方式
招生咨询电话:020-37103483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新造路1号广州医科大学
邮政编码:511436
联系人:段老师
本科招生公众号:gzhmubkzs
邮箱:zs8134@126.com
本科招生网:https://zs.gzhmu.edu.cn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4年7月2日
根据《关于做好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录取工作的通知》(联招〔2024〕22号),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简章。
一、学校简介
广州医科大学创办于1958年,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和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现有2个校区(番禺校区和越秀校区),占地面积59.7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5.50万平方米。
学校深入实施“人才兴校”发展战略,持续强化学科内涵建设。现有在编教职员工8823人(校本部1005人);博士研究生导师629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692人;诺贝尔奖获得者(特聘)1人、共和国勋章获得者1人、中国两院院士(含特聘)4人、海外院士(含特聘)6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73人次、省(部)级人才项目入选者185人次。现拥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0个;ESI综合排名位居全国高校第72位,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免疫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微生物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材料科学、化学10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其中临床医学进入全球前1%。
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5万余人,其中研究生5千余人、本科生约1万人。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6个。有临床医学和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有25个学院(教学单位),开设本科招生专业21个,覆盖医学、理学、管理学、工学、法学5个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占比(80.95%)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建有包括国家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在内的国家级教育教学平台4个,省级教育教学平台46个;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7个;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7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90门。学校招生、培养和就业工作广受社会各界好评,毕业生医学类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其中2023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通过率位居全国第一,公共卫生执业医师通过率跻身全国前五。
学校持续强化有组织科研,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现设有26个研究机构,拥有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平台32个。自2015年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启动以来,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各级纵向科研课题510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稳居全国独立建制医科院校前四强;发表SCI论文2.2万余篇,其中在Nature、Science、Cell主刊发表论文30篇;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在内的国家级科技奖励5项、省部级科技奖励50余项;2项科技成果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1项科技成果入选国内十大科技新闻。学校坚持产学研协同发展,获批国家大学科技园培育单位,大学科技园运营情况被评为广东省最高等级A级评价;学校培育的广州金域医学检验集团成长为国内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龙头。
学校深化医教研协同创新发展,聚力打造高水平附属医院。现有15所附属医院(11所综合性医院、4所专科医院),其中全国百强医院2所、广东省高水平医院4所,床位数约2.1万张,年诊疗服务量约2100万人次。附属第一医院牵头建设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入选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和国家重大疫情救治中心,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牵头建设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中南)。附属第一医院娄底医院、附属第一医院横琴医院、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柳州医院入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拥有国家临床(中医)重点专科27个,省部级临床(中医)重点专科114个,其中呼吸科连续十四年排名全国第一,变态反应排名全国第三,胸外科、小儿外科排名全国第五,精神医学排名全国第六,小儿内科、罕见病排名全国第八。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主动融入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改革发展大局。与广州国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广东省科学院等单位建立了深度的战略合作关系,建有粤港澳联合实验室3个。作为广东省本科教育国际化办学改革试点单位,与14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余所国际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联合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和斯特拉斯堡大学共建中法霍夫曼免疫研究所。自2010年起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目前在校留学生200余人,来自亚洲、欧洲、北美洲、非洲、大洋洲的23个国家。
学校活动精彩,提倡开放、多元的校园生活,开展创新创业、文艺体育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施展个人才华和提升综合素质的舞台。校园环境优雅,是读书治学的理想之地,宿舍设施齐全,4人间,有空调、有网络、有热水。
二、报名与考试
按照《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简章》的要求进行报考。考生可在全国联招管理系统考生端(http://www.eeagd.edu.cn/lzks/)查询考试成绩和录取情况,下载电子成绩证书,也可在“内地(祖国大陆)高校面向港澳台地区招生信息网”(https://www.gatzs.com.cn)上查询有关招生政策和招生办法及高校信息。
三、录取
高校根据考生考试成绩、志愿及本校招生计划、录取要求,在联招办划定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择优录取新生。高校须将拟录取考生名单报联招办核准后办理录取手续,向考生寄送加盖本校公章的新生录取通知书。
四、新生报到
考生凭录取通知书按高校规定的时间及相关要求到校办理报到等手续。学生入学注册时,应缴纳学费及其他费用,收费标准与内地(祖国大陆)同校同专业学生相同。新生入学后,根据高校有关规定进行身体检查和新生入学复查,不符合要求的,取消入学资格;仅专业受限者,可商转其他专业。
五、联系方式
招生咨询电话:020-37103483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新造路1号广州医科大学
邮政编码:511436
邮箱:zs8134@126.com
本科招生公众号:gzhmubkzs
本科招生小程序:广州医科大学本科招生
本科招生网:https://zs.gzhmu.edu.cn
2024年全国联招院校招生计划总数确认表
院校代码:10570 院校名称:广州医科大学
2024年招生计划总数:5个(理工类5个)
最近两年全国联招录取情况 |
||
年份 |
录取人数 |
平均录取人数 |
2022年 |
6人(理工6人) |
5人 |
2023年 |
5人(理工5人) |
广州医科大学2024年
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专业列表
序号 |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学制 |
学费标准 |
科类 |
招生计划(个) |
备注 |
1 |
100201 |
临床医学 |
5 |
7656元/学年 |
理工类 |
1 |
不招色盲色弱 |
2 |
100301 |
口腔医学 |
5 |
7656元/学年 |
理工类 |
1 |
不招色盲色弱 |
3 |
100701 |
药学 |
4 |
7656元/学年 |
理工类 |
1 |
不招色盲色弱 |
4 |
101101 |
护理学 |
4 |
6960元/学年 |
理工类 |
1 |
不招色盲色弱 |
5 |
071102 |
应用心理学 |
4 |
6230元/学年 |
理工类 |
1 |
不招色盲色弱 |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4年2月26日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的通知》(教港澳台厅函[2024]4号)的精神,为做好我校2024年依据学测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的招生工作,特制定本招生简章。
一、 学校简介
广州医科大学创办于1958年,是一所以医学为优势和特色,开展博士、硕士、本科多层次人才培养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番禺、越秀两个校区,占地面积37.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8.65万平方米。下设25个教学机构、27个研究机构、15所附属医院。拥有1个国家医学中心、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培育基地、32个市(厅)级重点实验室。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3个市(厅)级重点学科;临床医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0个学科(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免疫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微生物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材料科学、化学)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前1‰,ESI综合排名位居全国高校第72位。学校拥有24个国家级临床(中医)重点专科,94个省级临床(中医)重点专科,其中呼吸科排名全国第一、变态反应排名全国第三、小儿外科排名全国第四、胸外科排名全国第五、小儿内科排名全国第六、精神医学排名全国第六。
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员工8587人(其中校本部990人),包括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一批优秀教师;博士研究生导师68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339人。
学校是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坚持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凸显责任担当和业务精湛、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开设本科招生专业22个,覆盖医学、理学、管理学、工学、法学5个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7个。建有国家级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首批现代产业学院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7个、省级课程教研室5个;建有国家级、省级精品类课程104门,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63门。拥有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含1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6个。现有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1.4万余人。近五年,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2017—2021年,学校承担了市(厅)级以上各类纵向科研课题25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百强;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5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0余项;在包括Nature、Science、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Cell、Lancet在内的世界知名杂志发表SCI论文10000余篇;2项科技成果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1项科技成果入选国内十大科技新闻。
学校广泛开展对外学术和教育交流合作,是广东省本科教育国际化办学改革试点单位,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荷兰、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以及中国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交流关系。学校与法国诺贝尔奖获得者朱尔斯·霍夫曼教授深入合作,建立中法霍夫曼免疫研究所。学校自2010年起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目前在校留学生约300人,来自亚洲、欧洲、北美洲、非洲、大洋洲的31个国家。
学校活动精彩,提倡开放、多元的校园生活,开展创新创业、文艺体育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施展个人才华和提升综合素质的舞台。校园环境优雅,是读书治学的理想之地,宿舍设施齐全,4人间,有空调、有网络、有热水。
二、招生计划和专业
(一) 招生计划
15人,我校将结合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专业培养需求和生源情况等对招生计划做相应调整,择优录取。
(二) 招生专业
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精神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医学技术类(含康复治疗学、康复物理治疗、康复作业治疗)、应用心理学、公共事业管理等八个本科专业和一个大类。
三、报名资格
(一)持有《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以及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考生所持证件须与考生本人信息一致,且在有效期之内。《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正在办理中的考生,应在5月1日前上传至系统,逾期不再受理。
(二)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要求考生2024年学测成绩在语文、数学、 英文、自然四科均达到前标级(含)以上;其他专业要求考生2024年学测成绩在语文、数学、 英文、自然(或社会)四科均达到均标级(含)以上。
(三)根据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文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医学类各专业、应用心理学等专业色盲、色弱考生不予录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单色识别不全考生不予录取。
四、报名时间及方式
报名时间为2024年3月1日至31日。
报名方式:考生登录祖国大陆普通高校依据台湾地区学测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系统(网址:https://www.gatzs.com.cn/z/tw/)进行报名。考生须按照要求输入个人信息,上传个人证件、电子照片、学测成绩、考生诚信承诺书等基本材料,提交成绩查验授权书及报考我校要求的其他材料。报名截止前,考生可修改基本材料和其他材料。报名截止后,考生原则上不可修改基本材料。考生应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
系统报名不收取考生报考费。
五、注意事项
考生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要求、填报信息错误或填报虚假信息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六、审核及考核
审核及考核时间为2024年4月1日至5月14日。
(一)审核
我校负责审核考生报名资格。下载考生信息及材料,对考生报名资格进行初审,包括身份审核、学历审核及学测成绩审核等。我校可要求考生更正或补充材料(基本材料不可修改), 并再次审核。
(二)考核
审核完成后,我校通知考生参加面试考核。
面试时间:初定为2024年4月下旬
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七、录取
我校依据考生的学测成绩、面试成绩和综合素质择优录取。我校于2024年5月15日前将拟录取名单上传至系统,系统将于5月15日统一公布各校拟录取名单。考生须于5月15日至19日期间登录系统查询本人录取情况,进行录取确认。逾期未确认的考生视为放弃录取资格,且不得参加征集志愿报名。考生确认后,我校可发放录取通知书。
八、新生报到
考生持录取通知书按高校规定的时间及相关要求办理报到等手续。学生入学注册时,应缴纳学费及其他费用,收费标准与祖国大陆同校同专业学生相同。新生入学后,根据高校安排进行身体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取消其入学资格;仅专业受限者,可以商转其他不受限专业。
九、联系方式
招生咨询电话:020-37103483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新造路1号广州医科大学
邮政编码:511436
本科招生公众号:gzhmubkzs
本科招生小程序:广州医科大学本科招生
本科招生网:https://zs.gzhmu.edu.cn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3年12月16日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4年内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工作的通知》(教港澳台厅函〔2023〕3号)文件精神,为做好我校2024年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的招生工作,特制定本招生章程。
一、学校简介
广州医科大学创办于1958年,是一所以医学为优势和特色,开展博士、硕士、本科多层次人才培养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番禺、越秀两个校区,占地面积37.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8.65万平方米。下设25个教学机构、27个研究机构、14所附属医院。拥有1个国家医学中心、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培育基地、32个市(厅)级重点实验室。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3个市(厅)级重点学科;临床医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0个学科(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免疫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微生物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材料科学、化学)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前1‰,ESI综合排名位居全国高校第72位。学校拥有24个国家级临床(中医)重点专科,94个省级临床(中医)重点专科,其中呼吸科排名全国第一、变态反应排名全国第三、小儿外科排名全国第四、胸外科排名全国第五、小儿内科排名全国第六、精神医学排名全国第六。
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员工8587人(其中校本部990人),包括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一批优秀教师;博士研究生导师68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339人。
学校是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坚持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凸显责任担当和业务精湛、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开设本科招生专业22个,覆盖医学、理学、管理学、工学、法学5个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7个。建有国家级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首批现代产业学院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7个、省级课程教研室5个;建有国家级、省级精品类课程104门,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63门。拥有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含1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6个。现有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1.4万余人。近五年,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2017—2021年,学校承担了市(厅)级以上各类纵向科研课题25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百强;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5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0余项;在包括Nature、Science、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Cell、Lancet在内的世界知名杂志发表SCI论文10000余篇;2项科技成果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1项科技成果入选国内十大科技新闻。
学校广泛开展对外学术和教育交流合作,是广东省本科教育国际化办学改革试点单位,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荷兰、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以及中国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交流关系。学校与法国诺贝尔奖获得者朱尔斯·霍夫曼教授深入合作,建立中法霍夫曼免疫研究所。学校自2010年起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目前在校留学生约300人,来自亚洲、欧洲、北美洲、非洲、大洋洲的31个国家。
学校活动精彩,提倡开放、多元的校园生活,开展创新创业、文艺体育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施展个人才华和提升综合素质的舞台。校园环境优雅,是读书治学的理想之地,宿舍设施齐全,4人间,有空调、有网络、有热水。
二、报名
(一)报名资格
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或非永久性身份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港澳居民居住证,并参加2024年香港中学文凭考试(HKDSE)的考生均可报名。考生所持证件须在有效期之内。
考生必须认真阅读所报内地招生高校的招生章程,了解所报高校专业对考生身体健康情况的要求。
(二)报名方式及时间
报名分为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详情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4年内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工作的通知》(教港澳台厅函〔2023〕3号)。
(三)填报志愿
考生在网上预报名时须填报志愿。每位考生按自己的报读意愿顺序可填报4所高校,每所高校可填报4个专业志愿。
(四)注意事项
考生应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要求、网报信息填写错误或填报虚假信息造成后续不能考试或录取等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三、录取
学校根据考生的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成绩、参考考生中学期间学习经历、社会实践等情况进行择优录取。
(一)最低录取标准
1.除校长推荐计划的考生外,最低录取标准为“3、3、3、A”,即参加香港中学文凭考试的中国语文科、英国语文科、数学科达到第3级及以上,公民科达标。
2.校长推荐计划的考生最低录取标准为公民科达标,其余三门核心科目的分数之和须为8分(含)以上,且任何一门科目的分数不得低于2分(含)。
(二)体检标准
新生入学后,学校以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为依据,对新生进行身体健康状况复查,按相关学籍管理规定,不符合要求的,取消其入学资格;仅专业受限者,可以商转其他不受限专业。
四、招生专业和学费标准
序号 |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学制 |
学费标准 |
招生计划 |
备注 |
1 |
100201 |
临床医学 |
5 |
7656元/学年 |
1 |
特征要求: 不招收色盲色弱 |
2 |
100601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5 |
7656元/学年 |
2 |
特征要求: 不招收色盲色弱 |
3 |
100301 |
口腔医学 |
5 |
7656元/学年 |
1 |
特征要求: 不招收色盲色弱 |
4 |
101101 |
护理学 |
4 |
6960元/学年 |
2 |
特征要求: 不招收色盲色弱 |
5 |
101 |
医学技术类 |
4 |
7656元/学年 |
2 |
特征要求: 不招收色盲色弱 |
6 |
071102 |
应用心理学 |
4 |
6230元/学年 |
2 |
特征要求: 不招收色盲色弱 |
注:医学技术类包含康复治疗学、康复物理治疗、康复作业治疗3个专业,在第一学年后进行专业分流。
学费标准如有调整,按照广东省、广州市最新核定执行。
五、招生计划
10个。
六、颁发证书
凡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办公室批准,为我校录取的香港学生,在允许的修业期限内修满规定的学分,并达到毕业基本要求,准予毕业并颁发广州医科大学毕业证书。对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授予广州医科大学学士学位并颁发学位证书。
七、联系方式
招生咨询电话:020-37103483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新造路1号广州医科大学
邮政编码:511436
联系人:段老师
本科招生公众号:gzhmubkzs
本科招生网:https://zs.gzhmu.edu.cn
资料来源: 广州医科大学_院校官网 | 资料整理:大学志 · 华侨港澳台招生组
广州医科大学创办于1958年,是一所以医学为优势和特色,开展博士、硕士、本科多层次人才培养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番禺、越秀两个校区,占地面积37.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8.65万平方米。下设22个学院,14所附属医院,28个研究机构。拥有1个国家医学中心,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3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培育基地、32个市(厅)级重点实验室。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2个市(厅)级重点学科;临床医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免疫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微生物学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全学科ESI综合排名位居全国高校百强。学校拥有19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80个省(部)级重点专科,其中呼吸内科排名全国第一、变态反应科排名全国第二、胸外科排名全国第四、小儿外科排名全国第四、小儿内科排名全国第六、精神医学专科排名全国第七。
学校坚持“人才兴校”战略,现有教职工7789人(其中校本部908人),包括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一批优秀教师;博士研究生导师68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279人。
学校是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坚持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凸显责任担当和业务精湛、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开设本科招生专业21个,覆盖医学、理学、管理学、工学、法学5个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占招生专业的半数以上,省级一流本科专业覆盖全部招生专业。建有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7个;建有国家级、省级精品类课程102门,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0门。拥有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含1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6个。现有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1.3万余人。近五年,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超过96%,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2017-2021年,学校承担了市(厅)级以上各类纵向科研课题25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百强;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5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0余项;在包括《Nature》《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Cell》《Lancet》在内的世界知名杂志发表SCI论文10000余篇;1项科技成果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1项科技成果入选国内十大科技新闻。
学校广泛开展对外学术和教育交流合作,是广东省本科教育国际化办学改革试点单位,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荷兰、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以及中国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交流关系。学校与法国诺贝尔奖获得者朱尔斯·霍夫曼教授深入合作,建立中法霍夫曼免疫研究所。学校自2010年起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目前在校留学生285人,来自亚洲、欧洲、美洲、非洲的25个国家。
半个多世纪的薪火相传,学校逐渐形成了“艰苦创业、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广医人精神,确立了“德术兼修,医文相融,师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在人才培养、科研医疗等方面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互动,并在抗击非典、亚运医疗服务、埃博拉疫情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重大公共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将扎根广州,辐射广东,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积极推进“学科强校、人才兴校、特色引领、创新发展”发展战略,凝心聚力,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努力建设成为一所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独立建制医科院校前列、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医科大学,力争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医疗卫生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资料来源:广州医科大学
统计数据截止到:2022年2月
本頁引用教育相關官網及大學官網一些資源,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具體信息請以官網公布為準。